2018-05-07 08: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林上军 通讯员 刘婧 陆敏浩
5月7日浙江日报刊文
进入5月,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区——嵊泗列岛上游客纷至沓来。
5月3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嵊泗县泗礁岛北侧的渔政码头,停靠在那里的“沧海9”号垃圾清理船,已收集了满满一船垃圾,旧木板、塑料瓶、编织袋……约有二三十立方米。
“这是最近3天来的‘战利品’。”嵊泗腾达船污清舱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钗告诉记者,从2016年5月“沧海9”号下水以来,至今已清理海上垃圾近3000立方米。
“沧海9”号船长16.5米、宽3.6米、吃水深1.2米、载重21吨,是杨世钗自掏腰包53万元打造的。
造船容易养船难。3名船工薪资、柴油费、伙食费、维修费,每年开支需70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垃圾清运费、折旧费。这两年,杨世钗清舱生意虽不如以前,但他坚持贴钱运行“沧海9”号垃圾清理船。
力排众议 铁心清污
今年52岁的杨世钗出生于台州,20年前他开着一艘加油船来到嵊泗渔港,专门为那些从台州过来捕鱼、避风的船只加油。10年前,他又成立船污清舱公司。经过多年拼搏,他已拥有好几条船,既有加油船、清污船,又有加水船、送客船。
“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嵊泗这地方渔船多,随着游客的增多,海上垃圾也在增加,光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做到清理全覆盖。”杨世钗说,海上垃圾如不及时清理,不但海水养殖业受污染,而且居住环境、旅游环境都受影响。他决心自己掏钱造一艘垃圾清理船。
杨世钗的造船计划被身边的亲友知道后,大家纷纷劝他,有的说:“你一个人撑不住的。”有的想不通:“你干嘛多管闲事?”妻子当时也持反对态度,对他说,船运行起来,投入是无底洞,还是打消这个念头。然而这都没能阻挡杨世钗的造船决心。
经过8个月打造,2016年5月,“沧海9”号垃圾清理船成功下水。
“嵊泗岛礁多,船不能太大,不然港湾进不去,又不能太小,否则不抗风浪。”杨世钗说,船上要有专门处理垃圾的漏斗,还要有捞大片垃圾的网具。
船内仅有两个睡舱,到嵊泗外岛清理,天气热时其中1名船员需要在外面打地铺;天气冷的时候,其中1名船员只能找小岛旅馆住宿。
费钱费心 常年不懈
“沧海9”号船上3名船员分工明确,其中一名船员以把舵为主,其余两人用竹篙等打捞海面垃圾。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他们会靠近海滩,下船捡滩边垃圾。
3名船员每天工作8小时,除有时风浪大不出海,其余时间均在嵊泗列岛周边海域清理垃圾。
“遇到下雨天,被子都是湿的。”船长王存宽告诉记者,嵊泗有大小岛屿400余个,捞垃圾工作要兼顾各个小岛,有时一次作业就要在海上航行一星期。晚上为抗风浪就靠着大船锚泊,白天顶着烈日捞垃圾,最多一天能捞起十多立方米,身上的汗水都在衣服上结成了雪白的盐花。而冬天哪怕戴着手套,手也冻得麻木。
“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虽然条件艰苦,但老板对我们很好。”王存宽说。
谈起这两年的运行情况,杨世钗说还算顺利。由于海洋气候变幻莫测,“沧海9”号也有惊险时刻。去年秋季的一天,船只从嵊山岛方向驶回泗礁岛,海上风力突然加大。船长当机立断从背风岛屿绕远路返回,多航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安全入港。杨世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海洋环保 任重道远
记者随船体验垃圾清理工作,本来干净的海面突然漂出一小块木板,又见一些细碎的塑料泡沫。船员周军说,渔民上岸,有的物件要清理,有时就往海里扔,不要说有瓶子、被子、衣服,甚至还有木板、冰箱、冰柜。这段时间船员主动与渔民打招呼,提醒他们尽量不要向海里扔垃圾。除了捞漂浮垃圾,他们也及时清理海面油污,一年要用掉吸油毡2吨。
针对杨世钗的举动,当地相关部门准备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但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因为海洋塑料垃圾多,对海洋食品安全也构成威胁。中国海岛多,海域面积广阔,杨世钗呼吁各方船员、游客不要向海洋抛撒垃圾,共同为蓝色家园的清洁美丽尽己所能。
“我不求名利,虽然公司经营压力不小,但我会坚持到底,为海洋环境改善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杨世钗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