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数学安排,最该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寒假数学安排,最该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首页休闲益智假期天天答更新时间:2024-04-19

寒假陆续开启,但迷茫的学生和家长还是不在少数,很多留言问我:胡老师啊,假期数学到底怎么安排,才能抢占先机?我认为这两点家长必须先想清楚:

一整个寒假,你想要孩子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对他的数学学习,你最终的期待和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内心想的是跟名师学解题大招、提分速成、竞赛刷题,让孩子开学就从中差逆袭成学霸,那胡老师确实帮不上你太多;但如果你希望的是:好好利用寒假的整块时间,改善孩子对数学的感觉,让他能够破除对数学的焦虑和恐惧,转而踏上一种正循环的良好开端,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助力今后的思维能力与数学成绩都能同步向上……那么,下面的这些重点问答,一定要看,因为会对这类孩子非常奏效——

问:数学寒假到底应该复习补差,还是超前预习?

答:不少家长的想法肯定是,差生就补差,中等生、优生就使劲赶进度、练难度呗,对不对?不完全对!我们一要看学生本身真实能力定位,二要看学科性质。

从孩子本身数学能力定位来说,要想寒假进步快,不该纠结于他几年级、该刷上一本题还是报下个阶段的班,而是该把学习内容聚焦在他的能力“拉伸区”,让他去自主思考那些跳一跳、够得着的题。因为,数学知识体系本身,它就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本没有什么年级之分,查漏补缺的“漏”和“缺”,超前学新知识的“新”和“前”,对孩子来说其实没有本质差别,都是未知,都需要他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才能够真正学懂、学明白,这样他的知识才算真正学到手,并且这个学习劲头才能延续到开学以后。

再从学科来说,数学、物理这类理科,我一直建议所有的孩子,最好都要适当超前预习,并且是自主超前。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数学考不好、跟不上,不是从听课、复习环节落下的,而是从预习环节就开始的。孩子课上听老师讲全新的知识,最容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而如果能抢先课堂一拍,做到提前预习,那么他对没讲的数学知识就能心中有数,开学后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吸收,从此踩稳学习节奏!

注意,这里说的超前预习不是形式上的超前,不是简单过过课本、去补习班听几耳朵就够了,而是要对数学知识进行真正过脑子的自主思考,也就是深度预习。我们最终的落脚点不是内容的先后,而是他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我敢负责任地说,他只要养成这个习惯,到了中学,就算不是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可能做不到头部拔尖,但是绝对也是中等偏上的理科成绩。

问:期末考试复盘的正确姿势?

答:期末考试是绝好的复盘机会,对寒假很有指导意义,尤其是那些有区分度的、真正考察孩子数学能力的测试,别让它轻易过去。我的建议是,不要去看孩子错了多少,而要看他是怎么错的,甚至,做对的题,也要问问他是怎么思考出来的。

一般来讲,数学考试扣分,无非就三种情况:没见过不会做、会做的粗心做错、会做但时间不够没做完。这里面对应孩子的几项能力:1、是否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2、计算基本功是否扎实?3、是否有知识点关联运用的能力?再对症下药。数学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建立在基础概念和思维关联上的游戏,你把它的底层逻辑摸清才能开窍。而这些能力,靠的绝非补课或刷题,唯有孩子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刷题型的学生,家长更需要警惕,他做对的题目是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他函数的题能做对,但问他变量的概念、图像的含义,答不上来,那么一定引起重视,因为刷题建立的优势往往是套路记忆,这在高年级和真正考察能力的升学考试中是没什么竞争力的。真正的优势不是看到题目去想“这和我做过的哪道题像?”而是面对题目条件,马上反射出:

它想问我什么?想考我哪个知识板块?

这个知识点关联的内容都有哪些?

而这样一张内化的数学知识网络,一定是学生自己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家长不妨试试让孩子“拉结构”,最好用默写的形式,回忆出一张自己的数学知识地图,看看缺失的有哪些部分,再让他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地方补齐、刻画清晰。

问:寒假每天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答:只说数学一门哈,一般小学中低年级,每天15-30分钟足矣;小学高年级,以及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要超过三小时,不要搞突击式学习!要保持一整个假期匀速前进。

有的家长会说,每天就学半小时,够吗?注意了,这里我说的时间,是孩子进行数学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这才是有效学习时间,不是让孩子坐在那里磨凳子、做那些重复无用功的时间~尤其是小学生,每天真正专心致志学习的时间,三个小时已经是极限了,如果你强迫他安排更多的学习时间,那么,他大概率也是陷入一种演戏、假装努力、骗你的这么一种状态,所以没必要,毕竟假期,该玩儿就玩儿,劳逸结合他才不容易过分消耗学习热情。

自主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高效思考的过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费时费力,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他都可以在一套与自己能力和基础相匹配的思维流跑道上,加速的跑起来。那么正常的普通孩子,都能快速进入状态,每天15分钟真正过脑子的思考,经过30天的试学,必将收到肉眼可见的效果。持续下来,都能实现超前自学或者加速补缺。感兴趣的家长可私信我,我会发你一份《数学自主学习行动路线图》,相信你看过后就会明白这背后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