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所有2023中考生,最后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中。
陪考、考试、估分、填志愿,不管过程怎么纠结、煎熬——“买定离手”,最终的结果揭晓了。
几家欢喜几家忧。
2022年的中考,相比2021年,是更容易还是更难?网上众说纷纭。
个人的体验,毕竟还是有很大局限性,宏观的统计数据,更能勾勒出“上帝视角”。
现在,很多具体的招生数据都不公开的,但好在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那就是平行志愿分数线。
就拿徐汇来说,四校、八大的分数,明显比去年高很多。
- 2021年上海中学在徐汇区的分数线是711,2022年则到了720,整整高了9分!
- 南模2021年分数线是706,2022年则到了711,提高了5分。
但是,低端的市重点分数却下降了,比如:
- 市重点的二中梅陇,2021年分数线是699,2022年是697.5;
- 市二2021年分数线是696,2022年是695;
- 南洋中学去年691,今年687.5
大多低了3~4分!
分数线两级分化这么厉害,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疫情。
2022年因为疫情,从3月到6月,大量的初三生都在家上网课。
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自律品质:
- 自律的孩子,由于网课节约了路上来回时间,上课有没有其它同学的干扰,学习更专注,也更有自主性,充分利用各种时间,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 而不太自律的孩子,容易利用网课用电脑或iPad的机会,追剧、看漫画、打游戏,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因此,原本成绩中等的学生,经过几个月的“修炼”后,有的人可能往上一跃,来到上游;也有的人可能成绩向下滑落。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民办初中,原本成绩排名在年级200名之外。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课后,在返校后的摸底考中,排名直线上升,进入年级100名之内
——在中考如此大的压力下,居家网课能获得如此大的进步,这真的很不容易。
而我娃班上的一个同学,据说在家网课期间,都是躺在床上上课的.....
按照他进入初中的平均成绩排名,原本预计是可以考上市重点的;最后他的中考成绩,却只能去一个排名比较靠后的区重点。
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令人非常惋惜。
中考结束了,为过去9年的学习生活,给出了一个结果。
有人黯然,有人狂喜,人生百态,令人唏嘘。
在这里,给出几个身边人的一些经历,也算是2022年中考大幕中,一些侧写:
- 我女儿:发挥稳定,班级第一,学校排名介于几次模考中间,没有惊喜。
由于志愿保守,没有撸到到校名额分配的羊毛,去了一个水平对应的高中。
- 同学1:中考完自我感觉爆棚,到区填了四校,到校填了南模,后来成绩出来只有690 ,但幸运的是抓住了到校名额分配,顺利进入南模。
- 同学2:原来也是班级种子选手,由于网课期间放松,再加上考试时家长失误(记错了考试顺序),后来去了靠后的区重点。
- 同学3:原本是普高的水平,但通过艺考,发挥自己腿长、热爱舞蹈的优势,通过上戏附中的专业考,激发潜能,最后中考考出区重的水平,顺利进入自己的喜爱的学校和专业,幸福指数高。
- 同学4:原先就是普高水平,家长也不太管,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后去了高职。
- 同学5:原本是普高的水平,家长找了一个美高,每年学费24万,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打算未来去法国留学学设计。
人的一生,通常都是由关键的几个节点来定义的,比如重要考试、结婚、工作或创业等。
中考,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重要岔路口。
而至于你最终走向哪条岔路,取决于你个人的努力、家庭的托举、时代的机遇,还有
——运气。
亲爱的读者,你现在走在哪条路上呢?你的孩子,又将走向哪条路呢?
欢迎留言,和我们聊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Lina ,一个教育咨询师,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发芽的棒槌。原创作品,欢迎围观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