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爬914米岩壁,玩命拿下奥斯卡,《徒手攀岩》的3个人生真相

徒手爬914米岩壁,玩命拿下奥斯卡,《徒手攀岩》的3个人生真相

首页休闲益智极限攀爬冒险更新时间:2024-04-29

昨天看完了纪录电影《徒手攀岩》。这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以绝美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极限挑战,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也是仅有一次的徒手快速攀登酋长岩,用时3小时56分钟。

不接触极限运动的人,可能不知道酋长岩。

那是美国加州一座高达914米的花岗巨岩——坡度几乎与地面呈90度垂直,乍一看几乎没有一块能落脚的地方;位置极其陡峭凶险,号称全球最难攀爬的路线,是无数极限攀岩爱好者的终极目标。

无保护攀岩,遇上最为险峻的岩壁,想想都慎得慌。

用片中一位攀岩家汤米·考德维尔的话来说:“这是一场奥运金牌争夺赛,如果你得不到金牌,你就得死。这就是无保护攀岩运动。”

我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总忍不住想:为什么要玩这种“极限中的极限”?是嫌自己活太久了吗?

但是,当我看到影片最后,亚历克斯成功攀上酋长岩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登顶酋长岩

我想,这就是纪录片最大的好处吧——拓宽认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些人就是把生命的价值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我们可以不认同他人的生活方式,但应该学着理解和尊重。

除了探讨生命价值,纪录片传递的另外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生真相,也让我印象深刻。

对有些人而言,生命的价值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也不只是这部影片,我想我对任何一种极限无保护运动,都会忍不住去质疑。

他们这么拼是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吗?他们在追求极限时,到底在追求些什么?他们有考虑过家人的感受吗?

我想,这部纪录片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在100分钟的时长里,只有最后的13分钟记录了亚历克斯徒手攀登酋长岩的过程。比起那惊险的极限挑战,纪录片花了更多时间在探讨“为什么要进行无保护攀岩”,这是比登顶酋长岩本身,更有价值的命题。

亚历克斯是个独行侠。十几年来,他住房车,攀岩壁,交过几个女朋友,但都因为人生追求不一样而分开。

对于亚历克斯而言,攀岩是生命里绝对的第一位。

并非每个人都能“听到”来自生命的期待,人们常常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各个领域的卓越人物,如亚历克斯,他们总能坚定地跟随自己的目标,为之付出生命也甘之如饴。

在无保护攀岩中,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是百分百概率的死亡。因此,在面对酋长岩的挑战时,亚历克斯的女朋友桑尼多次表达过,希望他可以放弃。

桑尼问他,他是否有活得比较久的义务(比如说为了她)?

亚历克斯回答道,我追求梦想的义务比活得久的义务,大得多。

亚历克斯和女友桑尼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样。

对桑尼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幸福,在于结交让自己生命更充实的人,好好享受一切。但对于亚历克斯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就。

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把生命的价值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对那些人,我们该献上诚挚的敬意。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任何一个在某个领域取得顶尖成就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有点“怪”。我记得是谁说过,没有致命缺点的人,也必然没有多大的优点。

亚历克斯是人情关系的“黑洞”,不会表达情感,23岁才开始学着拥抱他人。他把前女友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负担,他总是“清醒又残忍”地告诉她们,他死了,她们会很快找到下一个男朋友。他喜欢住在房车,一个人吃饭睡觉找地方练习攀岩。他热爱“完美”,无保护攀酋长岩就是他要挑战的最完美的任务。

就是这么一个浑身带刺,不擅长表达又孤僻的人,在徒手攀岩时无比的专注和细心。某种程度上,亚历克斯的那些怪异成就了他。

但是,怪咖不是天生的,他们是被塑造出来的。他的家庭环境一手塑造了这位顶级攀岩高手。

亚历克斯全家福

亚历克斯的父亲查理是阿斯伯格症患者,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他沉默寡言,阴郁,唯一痴迷的事情就是旅行。

父亲角色本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引导人。比起母亲,父亲更独立、果敢、强壮有力、敢于冒险。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实验,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相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自然,亚历克斯并没有从父亲那里汲取到成长的养分,让他可以像个“正常孩子”一样长大。

另一方面,亚历克斯的母亲又是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

“我妈妈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差不多还远远不够’,或是‘不完美即失败’,或是‘刚刚好就是不够好’。”

无论亚历克斯取得多大的成就,在母亲眼里,都不够完美。在一个长期不被认可的家庭环境里,亚历克斯想要获取母亲认可的阈值就会变得越来越高。他也承认自己一度陷入“自我厌恶的无底深渊”。

完美主义的人大抵都是这样。尽管已经很出色,但他们永远觉得不够,这也是亚历克斯不断挑战极限的主要动力之一。

亚历克斯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但他是否幸福,我们无从评判。毕竟,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幸福的人对自己是接纳的、满意的。而在接纳自己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多。但本质上,孩子的问题是大人养育方式的反光镜。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大脑可以被塑造,人人都可以达到自我实现

在这个纪录片,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医生给亚历克斯做大脑的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亚历克斯的杏仁体,也就是大脑控制情绪中枢,并没有任何的活动迹象。

医生解释说,亚历克斯的杏仁体需要高水平的刺激才会活跃。对普通人来说很刺激的事情,根本激不起他的兴趣。

其实,这非常好理解。

一个长期处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大脑,其兴趣点和刺激水平只会越来越高。就像亚历克斯说的“我花了25年的时间训练自己、适应极端的工作条件,大脑自然会不一样“。

这也恰恰表明了人的大脑是可以被塑造的,通过不断升级的挑战,人人都可以达到自我实现。

虽然我们不是像极限运动者那样去训练大脑,起码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去改变大脑。

亚历克斯长期对大脑的训练,让他可以面对常人不敢面对的极限恐惧,这也是他能创造奇迹的一大原因。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一书中,也提及了【大脑可以被塑造】。

微习惯的养成,其实是不断加强大脑里神经通路的过程。重复是我们大脑喜欢的语言。

因此,如果我们想毫不费劲地养成写作、锻炼、早起等各种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要不断重复,去改造大脑。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的感受是,这不仅是场视觉享受的盛宴,更是一次对精神的冲击。好的纪录片就是这样,能给人带去思考,能帮助拓展认知。

养成看纪录片的习惯,也将会是受益无穷。

往期推荐:




—END—

作者:大霸,一个眼里有光、走路带风的码字女青年~ 立志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公众号:大霸的小书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