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儿子下晚自习这件小事,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

接儿子下晚自习这件小事,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

首页休闲益智开出停车场更新时间:2024-05-09

文|橙子妈妈。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1

思维里的“墙”

从下半学期开始,儿子调整了晚自习放学的交通方式,从自己骑自行车回家,改为我开车接他回家。

我和爸爸的分工是——

爸爸先把车开到学校附近商场的停车场,找到车位停好车,把车位号发我。我从工作室出发去商场,逛,吃,或者去书店工作,然后到了快要去学校的时间点后,按车位号去找车。

(这样分工安排的原因,如果你私信问我我就告诉你)

(大型接头现场)

爸爸前几次发的车位号所在的位置,都是从电梯出来后,向左拐一点点就可以找到。被多次“训练”后,我就习惯了不管当天车停在哪个位置,都向左边拐去找车。后来好多次,我要走好远,绕一大圈,才能到停车的地方。边走,边想:

这停车场也太大了吧,这路可真远啊,为什么每次都停这么远啊?

终于,终于,终于有一天,我猛然意识到,我需要走很远去找车的时候,其实是在绕一个圈,那个停车的区域是个长方形!!!如果我向右拐,很快就能看到车!

我都被自己的智商给惊呆了!!!

(手绘路线时,越发感到我的智商堪忧)

我们的思维里,常有一堵墙(也许,只是我有)

习惯了习惯的模式,同时责备着生活的艰难。一边“勤奋”赶路,一边充斥着无助和迷茫。

如果感到“累”,稍微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有哪些惯性需要颠覆,有没有一些“墙”可以拆掉。

02

现实版“抢车位”游戏

学校门口等着接娃的车停得里三层外三层,把那条很短也很窄的路挤得满满当当。

想找个位置把车停下来,需要极大的技巧。

内卷到,你接受把车停到一个离校门口超远的地方,也算是一个技巧。

更重要的技巧是——到达学校门口的时间点。

8点半下晚自习,如果准点到达,是绝对不可能让车停下来的。于是,我学乖了,提前10分钟到,依然找不到。再试,提前20分钟,30分钟,依然不行!

我又惊呆了。大家都是多早就把车开到学校门口等的?

于是,7:30到达,我试了试。勉强可以找到几个空的位置塞进去,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停到离学校门口很近的地方。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就早些到。那些提前1个小时到达的日子,我就让自己在车里工作。

有一次,我在书店工作太忘我,忘了时间,车开出停车场时已经8:35了。等我到校门口时,发现车少了很多,汹涌的人群也像突然消失了,初三娃们正好最后一批陆续出来。时间正好,车位正巧。

经过N次的尝试,我终于摸清了一些规律。你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刚刚巧的时间,并不总是我们想象中最合理的那个时间点。

找车位这件特别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能想当然,你得亲自去多试试才行,更何况其他事呢?

03

那些夜色里的温情

观察来接孩子的人群,是件特别有趣的事 。

两个似乎不太熟的爸爸,相遇以尬聊开始。

——“你来接女儿啊?”

——“是啊,你来接儿子啊?”

——“散步散步,走着走着就走到这了。”

——“我也散着散着就散来了。”

空气里有一丝生涩的气氛在涌动。但是,我又听出了老父亲们的温情,竟然有那么点小感动。

二胎宝宝们是人群中一道特别靓丽的景色。他们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接哥哥/姐姐。在校门口蹦来跳起,看到熟悉的身影出来,就欢快地迎上去,送一个甜甜的拥抱和嗲嗲的呼唤。

很温馨,很温暖。

(夜色温柔)

不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份等待是怎样的心情呢?等他们长大,也长到哥哥/姐姐这么大,还能唤起这段记忆吗?他们会如何回忆这些夜晚呢?

短短3年,这里,都将成为回忆。而在父母和孩子的记忆里,这些特别普通的夜晚,这些看着最平常的等候,这些知道有人在等的心安,还有很多很多特别细小的片段,也许会成为永恒。

珍惜陪伴。且行且珍惜。

04

大型社死现场

接上儿子,大部分时候, 我们会在车上没什么目的地闲聊。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之间是大型社死现场。

我刚要说点什么,后座传来:

“你安静会”、“你别说话行吗?”

或者我正情绪高昂、眉飞色舞呢,后座传来:

“嗯”、“哦”。

怅然若失。得不到回应的感觉,你体验过吗?你生气吗?甚至还有些委屈?曾经批判他?要求得到他的热情?

我想这些你一定都试过,也一定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是不是还把气氛搞得更僵了?

妈妈需要“看脸色”说话,这并不是退让和妥协,我们不需要为此感到难堪和愤恨。在互动里,我们确实不能只管自个儿说,只管自己的需要。

你现在不想说话,那我就先闭嘴呗。特别配合。

基本上,90%以上,我在大型社死现场中比较平静,没有过多的索求时,儿子会在自己缓过一阵后,变得活跃起来,甚至判若两人。

有好几次,社死回家后他邀请我去他房间共同学习,我就带着书,去享受这猝不及防的“荣誉”。

母慈子孝,场面感人。

(偷拍获得“荣誉”的时刻)

孩子在学校一天,他可能很累,可能在想某个问题,可能情绪有些低落。我们见他的喜悦,抵不上他这一天的疲惫。他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消化,并不是真的不想理我们,也不是现在不理我们就代表没礼貌,不感恩。

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可以独处,可以静默,可以谁都不理,等他缓过来,他就可以正常交流了。有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太着急了,太想把我们有的立刻给他们,反而把孩子吓跑了。

千万不能被他们的“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给骗了。

⊙作者:橙子妈妈。“青春期手册”平台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