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口红粉”们,不仅有“小红书”,还有带货达人

唐代的“口红粉”们,不仅有“小红书”,还有带货达人

首页休闲益智口红达人更新时间:2024-07-19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划过窗棂,庭院里已是鸟语花香,床榻上的少女伸了伸懒腰,缓缓坐在了铜镜前。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额黄、画面靥、描斜红,最后便是点口脂,也就是女人们为之痴狂的口红。

作为整个妆容的灵魂所在,你以为古代女子涂口红就是随便上下色就完了,那真是太小看古代的美女们了。在唐代,女子涂口红,要先在唇部上涂上妆粉,以掩盖原来的唇色,再用削尖的小木棍或者发簪尾端,沾上唇脂画出樱桃、花朵等唇形,最后将唇形涂满自己喜欢的色号,才算满意,一整套流程下来,唐代美女们化妆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古代用削尖的小木棍涂口红

盛世下的大唐,国力充裕,社会开放,追求美在当时尤为盛行。而口红在经历了前期的发展后,在唐代达到了鼎盛,形状、色号、香味都有了很大改进,甚至可以说丝毫不输现代。

管状口红比现在还精美

在中国,人类最先往嘴唇上涂颜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候的红唇是因为宗教活动而诞生的。而中国女人最早开始用口红的记载出现于《中华古今注》,“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据说,商纣王喜欢将凝固的花汁给嫔妃涂唇染指,宠妃苏妲己可能就是最早使用口红的女人了。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朱砂来制作口红,但那时候的口红称不上有什么包装形象,颜色不鲜艳还容易掉色。到了秦汉时期,口红中加了动物脂肪来增加持久性和湿润度,后来魏晋时期又加上了香料和牛油,口红就有了香味。在唐代以前,口红都是盒装、罐装的,直到唐代才有了第一支条状,也就是管状口红。

在堪称唐代“小红书”的《外台秘要方》里,详细记载了管状口红的制作过程:“取竹筒合面纸裹绳缠,以熔脂注满,停冷即成口脂。模法,取干竹径头一寸半,一尺二寸锯截下两头,并不得节坚头,三分破之,去中分,前两相著合令蜜,先以冷甲煎涂模中,合之,以四重纸裹筒底,又以纸裹筒,令缝上不得漏,以绳子牢缠,消口脂,泻中令满,停冷解开,就模出四分,以竹刀子约筒截割,令齐整。所以约筒者,筒口齐故也。”

管状口红制作出来以后,爱美的女人们对其外表当然有更高的追求,人们在其外表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唐书·百官志》记载:“口脂盛以碧缕牙筒。”条状口红制作出来以后,一般会先用象牙雕刻的圆筒来贮存,圆筒以绿色浸染,形成“碧缕牙筒”,或称“翠管”。

当时,这种管状口红大受欢迎,后宫嫔妃,大家闺秀趋之若鹜。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中提到,张生从京城给莺莺捎来礼物,其中有一样是口脂五寸。那是,口红就成为了女人们最爱的化妆品,男人们最好的送礼佳品。小说中的五寸也就是现在的15厘米,而为了衡量口红的分量,唐代还创造了一个很别致的量词“挺”。《外台秘要方》就有“口脂五十挺”之说。

古方口红的原料

带货达人都是皇亲国戚

“口红一哥”李佳奇的一句“买它买它”,就让现在的女人们激动不已,纷纷自掏腰包。而在唐代,这样的带货达人可是不少,而且还都是皇亲国戚。大家所熟知的太平公主、虢国夫人、安乐公主都是那个朝代的口红达人。

而影响力最大的“达人”可能就是皇帝本尊了。据记载,唐代宫廷习俗,皇帝会在正月的时候颁赐口脂面药给亲信大臣和守疆将士。口脂面药就是口红和面霜,以提醒大臣要保养爱护自己。杜甫诗里就有写道“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为了给大臣准备口红,唐代皇帝还在宫里设立了“合口脂匠”,就是皇帝的御用口红匠人,也是非常任性了。

一般的流行都是从皇后嫔妃里流行起来的,她们画了什么唇形,涂了什么色号,很快就会在宫中流传,然后传出宫外。就像白居易的诗里描写的:“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这就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异域妆容:时世妆,是一种“啼哭妆”,特点就是嘴唇涂成黑色,眉毛画成八字。但是这种妆容实在不够美观,流行没多久就停止了。

不得不叹服唐代人的疯狂,即便是在现代,“诱惑黑”也不是普通人能随便驾驭的色号,但在当时却流行到了四方。当然,除了这种大胆的色号,唐代的口红大多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能接受的。

其实,不同颜色的口红原料配方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人以蜂蜡代替前人的动物脂膏,又掺以朱砂、紫草,终于调试出红色、粉红、红褐色等不同色号的口脂。《崔氏烧甲煎香泽合口脂方》里记录紫色、红色和肉色口红的配方做法,“若做紫口脂,不加余色。若造肉色口脂,著黄蜡、紫蜡各少许。若朱色口脂,凡一两蜡色中,和两大豆色许朱砂即得。”

达人们除了带动口红的流行色号,还引领着口红的涂抹方式和形状。涂抹的方式,从唐人的诗词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点、注、匀。岑参《醉戏窦美人诗》:“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柳青娘》:“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朱唇素指匀,粉汗红棉扑。”涂抹方式的不同,带来最直观的影响是唇式的多样化。

唐代流行的唇形

唐代唇妆种类异常繁多,《妆台记》就专门对唇式作了记录,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纹唐、媚花奴”,共17种。这些唇式,《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弈棋仕女图》等流传下来的古画以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绢画、敦煌壁画《乐庭环夫人行香图》都可见一斑了。

自带香水功能非现代口红所能及

“暗娇妆面笑,私语口脂香。”在唐代,由于没有涑口水和口香糖,口气清新的任务被赋予在了口红的身上。为此,唐代在北魏的基础上,在口红制作中添加了十余种香料。据《备急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方》所保存的口脂方来看,涉及的香料如下:甘松香、艾纳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头香、苏合香、白胶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熏陆香,其中不少的香料都系名贵进口香料。这些香料一起煎泽,便形成了一种复合型香料:甲煎。

这种奢华又芳香的口红,成为了一种时代风尚,是现代口红都无法比拟的,并流传至后代。它或许只是一支小小的口红,但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它却推动了中药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历史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