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数萌在线的老师发现,很多家长对寓教于乐的理解浮于表面,注重了乐,对教却并未得其中三味,本文整理了锻炼孩子数学思维的两个游戏,以此为基础,向家长阐述怎么做到寓教于乐,希望能对家长有所启发。
一、前提条件
谨记一点,我们游戏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一定要鼓励孩子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判断,并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审视孩子的思考模式,并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提问引导),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意义不大。在游戏的过程,孩子得出正确答案并不算完结,还需要鼓励孩子去动手尝试,以锻炼手脑眼协调能力,刺激大脑的发育。
二、游戏设计
1、皮筋游戏
皮筋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因为皮筋的伸缩力让孩子感觉到好奇,它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玩具。我们恰恰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份好奇心,对孩子进行图形空间思维的启蒙教育,如下图,家长可以自行找一块木板,按照尺寸钉上几个钉子,画出类似下图的图形,让孩子去猜测,皮筋套上去后,通过弹力伸缩,最终会形成什么图形,以此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去思考判断,最终能形成的图形,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图形空间思维以及判断思维。
皮筋游戏
当规则的图形孩子掌握了以后,可以用不规则的图形(难度要一点点的增加),继续锻炼孩子,扩展思维的灵活度,如下图:
复杂的皮筋游戏
2、木棒拼图
小木棒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材上,有不少知识都是以小木棒或者火柴为导入道具,以阐述数学知识。这里用木棒拼图设计游戏,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从孩子认识的规则图形入手,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思考探索的兴趣,从而提升图形思维。如下图,给出的木棒拼出对应的图形是那个?孩子熟悉,所以理解,也肯通过想象力去思考,找出正确的答案。答案是否正确无关,只要孩子肯思考就行,然后让孩子动手实践,以验证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完善孩子的图形思维能力。
木棍游戏
规则的图形熟练后,继续尝试复杂的图形,进一步提升图形的灵活性以及判断能力,并巩固已经形成思考模式。
复杂的木棍游戏
特别提醒:事实上,这类游戏很常见,难度也不大,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的引导,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去思考,错了不要紧,让孩子实践一遍,从而理解。假如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去做,或者告诉孩子怎么去思考,那孩子反而没有什么收获,对思维的锻炼意义不大。尤其要重视和孩子的沟通讨论,孩子再讨论的过程中,才是学东西最多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