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
农历二月初二
又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注意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今年的“龙抬头”
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
“龙抬头”这三个字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几点能看到“龙抬头”?
除了吃焖子、剪头发
天津人还有哪些讲究?
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二月二龙抬头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
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大约在晚上十点。王科超解释,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
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这一天的民俗全部围绕“龙”展开,天津人讲究剪头发抬龙头、吃焖子煎龙鳞。
吃焖子
除了剃头剪发,二月初二还是一个美食节令,全国各地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比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面条叫食“龙须”,吃油糕叫吃“龙胆”,吃馄饨叫吃“龙眼”,吃烧饼叫“吃龙舌头”,吃馒头叫“吃龙蛋”等。吃煎焖子的习俗尤其在咱天津流行,寓意“煎龙麟”。
“吃龙鳞”实际上是和“引龙”连在一起的。“通过‘引龙’,老百姓觉得已经把龙引回家,而‘吃龙鳞’意义就是引回家的龙现身了,吃掉它身上掉下的龙鳞,也是取希望得到龙身上的福瑞之意。”
有人就问了:
我在外地也吃过焖子啊!
大连的三鲜焖子
河北的焖子烩菜
河南禹州的蒜薹炒焖子
……
那天津焖子和外地焖子到底有嘛区别?
“
天津人常做的是煎焖子,外地多是炒焖子,天津煎焖子得用平底锅,慢火煎到双面微现焦黄,最好能煎出嘎来,这一口咬下去那个爽啊!
”
信末庭是静海中旺镇信家焖子第四代传人,也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介绍,信家焖子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已经有200多年,整套制作工艺十分繁琐。先是浸豆、磨豆,然后埋进大缸沉淀24小时,再经过压团、淋干水分得出纯绿豆淀粉,大锅熬制40多分钟后,一勺勺盛到小盒碗里,等待冷却成型后扣出。整个制作过程需要3-4天的时间,全程采用纯手工古法制作,这也是信家焖子的“灵魂”所在。
信家焖子传承人信末庭介绍:“咱这个就是看火候,火烧到哪个程度,咱熬制的就是什么劲儿。火小的时候就得小劲儿搅,火大的时候就得大着劲儿搅,烧火的跟熬焖子的人必须配合好了,这样做出来的焖子才更好吃、更筋道。”
但要说到最地道的吃法,还要数焖子配着烙饼,就着炒鸡蛋和合菜吃,新烙的饼卷上刚出锅热乎儿的焖子,就着现炒的炒鸡蛋和口感丰富的豆芽菜、肉丝、韭菜、粉条……唇齿留香,那份满足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民俗专家说,焖子有凉粉一样的“凉性”。将近早春,人体里阳气萌动,又时有春寒,焖子煎热了吃,凉热兼顾,跟节令配合非常得当,尽现中国饮食的养生之功。
各位小当家
在家里也可以自己做出美味煎焖子
方法在这里
不妨一试
↓↓↓
焖子的做法
主料:
焖子2斤
配料:
油2两、麻酱3两、蒜2头、食盐4克
做法:
1、把焖子切成2-3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凉水中泡半小时,捞出焖子备用。
2、锅内倒入油,油不用太多,就和炒鸡蛋一样多。
3、开大火,等油很热了放入切好的焖子块,能平铺满锅底就行,所有焖子需要分几次煎完。
4、不要频繁翻动,一直等到焖子底下出现黄嘎后翻动,再煎另一面。
5、煎好后盛入盘中,剩下的焖子都这样煎。
6、加水和盐把麻将调好,蒜捣成蒜泥备用。
7、将盛好的焖子倒上调好的麻将、蒜泥搅拌好,加上大饼就可以吃了。
提示:焖子要煎到有锅巴才好吃。焖子不容易入味,所以味汁要调的味重一些。
综合天津广播、静海融媒
来源: 天津交通广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