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藏族画家德珍
“《放生鱼》系列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品。其中竖版的那幅《鱼》2009年完成之后,在国外几个博物馆和意大利一个画廊都进行了展览。这幅《鱼和嘎乌盒》,创作起因是一部动漫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河里的一些鱼戴着嘎乌盒。因为有了这个故事,我就开始想单独创作一幅关于这个故事的作品。其实,《放生鱼》系列的两幅作品中都出现过戴着嘎乌盒的鱼,所表现的是人们由于过分索取而带来压力和负担,只有当你学会放弃的时候,才会变得轻松,因为有舍才有得。”一边听藏族画家德珍谈起创作初衷,一边欣赏着眼前色彩明艳、充满卡通幻想的画作,体会她如何将丰富的内心世界、社会关切和真实感受通过触手可及的温情画面“娓娓道来”。
图为绘画作品《鱼》
图为绘画作品《鱼和嘎乌盒》
意料之外的学画之路
“其实我小时候对美术并没有什么兴趣,父亲觉得我性格比较内向,应该出去学一些东西,去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就这样,9岁时我参加了西藏自治区群艺馆举行的一个美术培训班,我的作品获得了当年‘全国长白山少年儿童书画展’铜奖,但我还是和其他孩子一样读小学、中学,并没有成为职业画家的想法和兴趣。”德珍的父亲发现她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一直希望她能报考专门的美术学院。后来得知西藏大学艺术系正在招生,于是坚持为她报了名。德珍顺利地被录取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美术生涯。
“即使上了美术学院,我对美术依然不是很感兴趣,觉得非常枯燥,有一段时间,甚至不想再学美术了。直到大二时,我才开始对美术慢慢有了兴趣,因为当时很幸运地遇到了许多优秀负责的老师,让我逐渐对绘画有了自己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要多充实自己,尤其多去了解本民族的一些东西,于是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希望能从理论和历史等角度更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和绘画技法。”
图为绘画作品《我们离太阳最近》
绘画风格成于偶然
德珍说,自己绘画风格的形成其实是比较偶然的。在做毕业创作的时候,她觉得西藏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神秘,西藏的很多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甚至一些价值观,在她的脑海里如同形成了一个卡通世界,所以刚开始创作时,她就会刻意靠近卡通的形象。
“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于传统绘画的解读或者理论上已有一些认识,但没有真正的实践,所以开始临摹壁画,通过这种方式逐渐了解了壁画中关于二维空间的一些内容,包括颜色的搭配和用法。临近毕业直到毕业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临摹古格壁画、白居寺壁画、夏鲁寺壁画等,大概临摹了100多幅。毕业两年后,我开始进行创作。因为有了关于壁画颜色运用和技法的知识,将这些运用到实践中,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对于我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后来我将个人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进行了对比,风格上确实有很大变化。刚开始着重表现一些人物形象,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女性,因此会更关注女性题材。”德珍当时创作了一组名叫《姐妹》的作品,展现的是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同角色,“关于这组作品的形成,是下乡采风时我关注到西藏妇女的劳动场景,她们边劳动边唱歌,整个过程非常愉悦,展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我觉得这些都很美,所以开始收集素材,再把素材带到工作室进行二次创作,主要基于个人风格,再将当时的感受和认识结合在一起。”
图为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从探索到回归
德珍觉得,带着相机去采风,不一定非要把照片带回来,重要的是要把感受带回来,以备在之后的创作中运用。“我个人更多是用文字去记录,真正地去深入生活,例如有时下乡采风会住在老百姓家中,然后和他们成为朋友,进而了解他们从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类似这样的生活体验,我都会像写日记一样把感受记下来,最终再将这些文字结合自己当时直观看到的东西,慢慢去进行创作。”
图为绘画作品《蒙娜丽莎》
一次参加亚洲艺术博览会,让德珍有了将自己的创作跟国际接轨的想法,当时她基于西藏的绘画形式,结合个人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我画了将近十几幅蒙娜丽莎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西方很受欢迎,被几个博物馆收藏,后期我还画过名人肖像画,以及类似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
图为绘画作品《卧女》
此后,德珍的绘画风格又回归到西藏,着重表现西藏群众当下的生活。“我会从传统绘画中去学习。例如有一幅作品叫做《卧女》,创作灵感来源于《西藏镇魔图》,以此为原型,我将它创作为现在的这种感觉,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一些看法。”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艺术家,德珍认为包括西藏题材在内的绘画创作表现的都应该是正能量的东西,“把画家本人所感受到的东西,通过个人的绘画风格转换成正能量的东西展示给大众,这也是绘画创作的社会责任。”(中国西藏网 记者/吴建颖 图片均由德珍本人提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