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前面几篇文章已经充分阐述,确认问题是研究的起点;那如果问题已经被确认为真实准确,接下来怎么办?
很多人会教你要分解问题,套用模式、工具,或者启动信息搜索,都没有错,只是这里经常隐藏着一个我们平常没有注意到的步骤:假设。意识到思考过程中有一个“假设”的存在,本身就可以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直觉与灵感是我们大脑通过潜意识的巨大能量直接给出的答案,它们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把它们统统看作“假设”,作为可能的解决方案纳入到研究的流程。正确、有意识的使用“直觉”与“灵感”,将使我们解决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速度飙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一、什么是假设
1、《汉语词典》对假设的解释是:
①姑且认定:这本书印了十万册,假设每册只有一个读者,那也就有十万个读者。
②虚构:故事情节是假设的。
③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2、中国古代就已经提炼假设的概念。《小取》是战国末期墨家后学撰写,是罕见的中国古代逻辑专论,是墨家逻辑的简明读本和纲领。《小取》说:“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其中“假”是假定、假设、假想,而现实并非如此。《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这里的“假设”就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假设意义就相同了。
伟大思想家:墨子
3、我们经常使用“假设”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用假设进行思考、交流。
例如:
小李:小王,今天我状态不好,怎么有点头晕?
小王:是不是烟抽多了,醉烟了?
小李:有可能。
小王:要不然就是睡得太晚了,这两天你写投标文件老是凌晨才睡觉。
小李:应该是,今晚必须早点睡。
面对小李头晕的问题,小王不假思索信手拈来两个假设:
假设1:烟抽多了,小王头晕。
假设2:睡晚了,小王头晕。
假设:熬夜与抽烟
当然,我们平常可能会把这种回答叫做“猜测”而不叫“假设”。但是其实这就是“研究”中假设的本质:一种对于某个问题答案的未经证实的猜测。
其实这世界上所有对绝大部分问题答案的探索过程都一定要经过“假设”这个过程,当我们给出的某个答案还未经证实,那不就是一种“假设”吗?只不过有很多时候这个假设的过程是隐性的、短暂的、无需被单独列出的、或者不被人意识到的。
二、假设思考法与一般推论法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对假设思考法和一般推论法有很好的论述,《思维力 高效的系统思维》则进一步做了总结和阐述。
假设思考法与一般推论法
一般推论法是从问题发生的源头寻求解答,充分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资料,再以归纳法逐步求解,这也是标准的问题分析与诊断流程。适用于时间充足、数据可被充分收集的情况。
假设思考法则是从问题直接到结论,预设一个,或者是多个结论,然后再通过资料、实验等方法加以验证,并逐步修正假设,直到问题被解答。适用于时间紧迫,数据很少的情况。而通常,我们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将数据收集齐全也是困难的,因此,假设,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在实际生活中高频使用的思考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金字塔原理》介绍的两种方法在西方咨询业应用的历史中一目了然。
在咨询业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使用一般推论法。
当时咨询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咨询公司尚未大量积累各个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因此,那时的普遍做法是,不论客户存在什么问题,都从全公司或全行业分析入手:
1、发现在该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市场特点、“价格—成本—投资” 特点、技术需求、产业结构和盈利能力;
2、根据销售与市场地位、技术地位、经济结构、财务和成本决算,评估客户的优势和劣势;
3、将客户的表现与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对比;
4、提出抓住机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结果是事实堆积如山,却很难从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一家大咨询公司曾经估计过,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的工作中高达60%是无用功。咨询顾问们堆砌了不计其数的“有意思” 的事实和表格,但和客户的问题真正有关的却寥寥无几。很多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完整,很少或根本没有数据来支持主要的建议,迫使咨询顾问们在最后一刻还在寻找更多的数据,真是劳民伤财的一个过程。
由于费用增加,结果却差强人意,咨询公司开始正视这一问题,最终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现在已被很多优秀的咨询公司采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法是重复传统的科学方法:
• 提出各种假设。
•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 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换句话说,就是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假设),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看一看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 中提出的“射手假说”。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 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射手假说
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个靶子上的二维智能生物,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这个靶子,瞬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渺小了很多。即使有人被冠以“科学家”的称号,他们也只是这个靶子上的一个生物,认知有限。在信息的洪流中,科学家的做事方式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发现了缺口,就先假设有一个洞。宇宙中只有一个洞吗?不知道。后来科学家发现还有其他的洞,数量不止一个。洞与洞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距离是多远呢? 科学家们又不断地假设,再验证,最后得出了“十厘米”。这就是人类科学的大致发展过程,虽然有些无奈,所谓的科学都是一个一个假设,都是暂时性的,你永远无法将它证明,但可以轻易证伪,当你在靶子上发现了一个11厘米的洞时,就可以推翻之前的铁律。
看了“射手假说”,你应该不会执着全盘掌控信息了吧。有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就开始作合理假设吧。
也难怪爱因斯坦会说:“只有两样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我对前者并不确定。 ”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社会节奏的越来越快、商业环境变幻莫测、技术发展越来越无法预知,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决策所面对的时间限制、数据限制的情况下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假设思考的应用场合也会越来越多。
三、假设与直觉、灵感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已经理解了,面对问题进行假设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可是假设从何而来?
面对问题,我们通过既有知识、经验等依据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假设),方案可能来得很快,快到不假思索就出现(直觉),方案也可能难产,纵使挠破头皮,搜肠刮肚也出不来,可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
因此,说到问题的假设,就不得不提直觉与灵感。
(一)直觉
直觉是指我们可以不加观察或推理,直接并快速地得出认识与洞见。
那直觉与上文提到的弹簧式思维(反应式思维),有什么区别?弹簧式思维依据个人经验、情绪、喜好及知识储备,对问题作出直接的反应式反馈。弹簧式思维的人对问题反馈得到的解决方案(简称“弹簧式方案”),不加验证,是一种轻率的行为。
1)弹簧式直觉
直觉得到的解决方案,可能与弹簧式方案类同,可以作为假设,进入研究循环加以验证,把它称为弹簧式直觉。
2)专家式直觉
像专家一样对某一领域专业精熟到不假思索,直接给出答案,这称为专家式直觉。
例如一些专家,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当你还在冥思苦想,他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大家去一一验证, 果然八九不离十。实际上他用的也是假设思考。
专家式直觉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不是靠运气,而是来自日积月累的经验。经验越丰富,经历的场景越多,建立的假设也会更全面。这些假设在之前的经历中得到过验证,相当于进行过提前的预演,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自然轻车熟路。
难怪荣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说,直觉是“变成了习惯”的分析。
专家多直觉
3)探索式直觉
而对于未知领域探索答案,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发现“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这种直觉可以称为探索式直觉。他又说:“我相信直觉与灵感,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式直觉和灵感有共通之处。这也是直觉与灵感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的原因,许多文章将二者混为一谈。让我们再来看看灵感。
(二)灵感
笔者记得10岁的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做了很久都没有做出来,爸爸一时也没有想出思路,后来有事跟着爸爸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我跟在爸爸那辆28永久自行车后面走着,我突然将数学题的答案直接说出来了,几乎是瞬间,解题思路、结果都迸发而出。爸爸说:哦,你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啊!我没有回答。因为,我觉得我没怎么想,答案就是这样出来了。
我想这就是灵感吧。
遥远的灵感记忆
我们其实知道很多关于灵感的故事,它们像神迹一样引领了人类的进步:牛顿被苹果砸出了引力定律;天花病毒曾夺去英国十分之一儿童的生命,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个挤奶女工萨拉·尼尔梅斯获得关键信息,萨拉说她不会得天花,因为感染过牛痘;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于是青霉素就这样被发明了。
灵感,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灵通感应。②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其产生虽带有偶然性,但它的获得却离不开创造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亚里士多德:“灵感是在微不足道的时间里,通过猜测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
灵感是指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之后,显意识领域与潜意识领域相互作用后突然产生新设想,瞬间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灵感的出现往往带有神秘感,具有不可确知性,但它是可以开发的,可以通过勤奋思考获得的;灵感是突如其来的,瞬间产生的,是一种顿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的最佳状态。
灵感,也可能被表达为点子、想法、思路。事实上,它们常常相互替代。
1、灵感是显意识领域与潜意识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
中学课本有一个案例,正好说明这个过程。19世纪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有一天在书房里炉火边思考着苯分子中碳原子如何排列的问题,一阵倦意袭来,不觉朦胧睡去。在睡梦中他看见长长的碳链条像一条条长蛇起舞,突然有一条蛇回首咬住自己的尾巴,他顿时从梦中醒悟过来并得到了灵感。据此便提出了著名的苯分子的环形结构理论。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凯库勒的灵感活动的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思考苯分子排列结构的逻辑思维。不言而喻,这种逻辑思考是在他的显意识领域中进行的。它是一种以遵循逻辑思维规范而进行的自我意识过程。在这种逻辑思维运动状态中因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途径而陷入困境。
(2)因梦见“蛇舞”而悟出苯分子的环形结构的朦胧思维。应该指出的是这是在凯库勒潜意识领域中进行的过程。“蛇”的形象显然是他过去的思维认识信息的沉淀而储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领域内的,在他显意识领域中关于苯分子结构的逻辑思考虽然没有找到答案的结果。但这种逻辑思考过程所形成的思维内容则作为新信息却潜入了他的潜意识领域,并因“蛇”形信息的诱导,使得在他的潜意识领域里发生新旧信息相互碰撞、沟通,从而闪现出灵感的火花,便形成了“蛇形 苯分子”的融合结构即环形结构。
梦:苯环与蛇
2、深度融通是灵感不断涌现的基础
1887年出生的印度神级数学家拉马努金,在他短暂的一生(终年32岁)为我们留下了4000多个数学公式,至今数学家们仅仅揭开了其中很小一部分谜底,其中包括计算出黑洞熵的数学公式。那拉马努金是怎么获得这些公式的呢?他回答说自己经常在梦中见到印度女神娜玛卡尔,他提出的这些公式也都是得到了娜玛卡尔的启迪,而当他醒来的时候就能够思路清晰地写下这些公式。
拉马努金是凭空做梦就能写下那些公式吗?显然不是。他在11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大学数学的全部知识,到了16岁的时候,他接触到了《纯数学与应用数学基本结果概要》这本书,其中收录的5000多个数学定理,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明。于是他开始一个一个地证明书中的定理,为此花费了大概5年的时间,书写了数百页的笔记。
对数学公式的广泛接触、深度钻研及洞察融通,成为拉马努金灵感不断被激发的基础。
拉马努金
3、灵感是突发性的创造
凯利·穆利斯(KaryB.Mullis)是PCR技术的发明人,被尊称为“PCR”之父。现代生物学腾飞发展的三十年始于PCR技术,PCR技术则始于穆利斯教授的“公路灵感”。
穆利斯在他的自传《心灵裸舞》中回忆到:“那是在 1983 年的一天,我正开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渐渐地,我的视线模糊了,思绪飘回到实验室…… 突然,我好像看见 DNA 分子近在咫尺,蓝色的、粉色的,都那么鲜亮,纠缠在一起……”
穆利斯在旧金山的郊外山里有一间小木屋,他通常会在那里度过周末的时光。1983年春天一个周五的晚上,他向往常一样开车载着同事兼女友Jennifer前往小屋度周末。他一边开车,一边琢磨检测单碱基突变的方法(爱管闲事帮隔壁实验室的人思考)。他看到路两边向后移动的路灯,瞬间感觉两排路灯就是DNA的两条链,自己的车和对面开来的车像是DNA聚合酶,面对面地合成着DNA……灵感就这样突然出现了!既然结合一条引物是可行的,为什么不试试看同时结合两条引物呢,反正对于他自己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引物(他在公司就是负责短片段DNA合成)。他继续在脑海里模拟实验:设计两条引物,分别结合在DNA的正义链和反义链上,且这两条引物的3’端均位于待测碱基的上游1个碱基的位置。就这样,PCR的基本模型就在穆利斯脑海中浮现了!
路灯启示了PCR的发明
四、直觉与灵感的异同
直觉原本为心理学用语,即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理解、揭示、启示。灵感原本为文学艺术、美学用词,即对难以琢磨的难题直截了当的顿悟、破解、突破、揭秘。
这里再简明扼要对直觉和灵感的异同进行一个总结。
1、相同之处
(1)都是以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活动为基础,潜意识紧密参与形成。
(2)突然的迸发、感应,不经逻辑、思维过程。
2、区别之处
(1)灵感是长久思维、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的敏锐的判断。
(2)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3)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断性的洞察。
五、对直觉与灵感的正确态度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直觉和灵感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应该看到,直觉和灵感是不经过显意识分析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答案。这一点,在《思考,快与慢》(美国,丹尼尔·卡尼曼)中有详细的介绍。
因此,对直觉与灵感的态度应该是:
1、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热烈拥抱,他们来得越多越好!
2、面对问题,要意识到突然迸发的直觉与灵感只是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只是问题答案的可能假设,必须要经过研究论证。
3、苦练基本功,扩展自己在某一领域认知的宽度和深度,为自己解决工作、生活、学习问题打下坚实的认知背景,不断耕耘直觉和灵感萌发的沃土。
拥抱直觉与灵感
六、如何发展直觉与灵感
直觉与灵感对于解决问题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发展它呢?
直觉是洞察,灵感是结果。解决问题,我们更需要结果。接下来,笔者将详细探讨下关于灵感诱发的研究总结,同时结合一些常见领域介绍灵感的来源。由于灵感与直觉的相关性,这些对于灵感的总结和介绍,对于增强直觉能力也是同样有益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