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郫都垃圾分类妙招多

分分分!郫都垃圾分类妙招多

首页休闲益智垃圾分分分更新时间:2024-06-21

早上9时,唐昌镇鸣凤社区鸣凤小区居民李涵拎着两袋垃圾在小区入口处的垃圾分类智能一体机前,通过刷卡,将厨余垃圾放到称重台上称重后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这早已成为她的日常习惯。

小小垃圾分类智能一体机

引领着市民呵护美丽家园

这只是郫都区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

郫都区对垃圾分类工作高度重视,将垃圾分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突出全程分类、减量无害、群众参与、责任管理的要求,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往细处分、往深处走、往实处落。

建管并重

垃圾分类实现普惠民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2017年,郫都区便已如火如荼地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今年3月1日起,《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3月31日,郫都区印发了《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工作方案》《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导和执法工作方案》《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前分后混”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成效。

“以前垃圾都是乱扔,既乱又不卫生,现在有智能分类垃圾箱,采用封闭式箱体,不仅不会渗漏和产生异味,并且用自己的卡将可回收物‘存’到可回收垃圾桶里,智能系统会将投入可回收物的重量对应成相应积分,工作人员定期将居民的积分换成现金。”谈及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家住郫筒街道五彩城小区的市民张茗深有感触。

据区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科长李庚介绍,像五彩城小区内的智能分类设施,郫都区设置了49个,通过推进市场化服务,建设垃圾分类服务平台,紧盯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环节。

同时,构建“互联网 垃圾分类”模式,建立“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10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个、规范改造提升有害垃圾暂存点1个,实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回收、计量、用户注册、系统积分、积分兑换及分类知识宣传指导,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

创新思路

拓宽资源化利用途径

近日,一辆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在收运当日区机关食堂午餐的餐厨垃圾,这是郫都区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每天都要上演的场景。

郫都区积极构建“政府 企业 餐饮店”模式,利用备案的8家餐厨收运企业与餐饮店签订收运协议,负责收运全区日产餐厨垃圾170余吨。收运后的餐厨垃圾将被统一运往餐厨垃圾收运社会企业进行油水渣三项分离,废渣再经厌氧发酵后成为有机营养土,油脂经处理后成为生物原材料,废水废气经系统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真正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除了通过餐厨垃圾收运社会企业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安德街道安宁村,运用有氧发酵堆肥技术,把收集的厨余垃圾和粉碎的绿化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促进了垃圾前端减量,也实现了就地资源化利用。

此外,郫都区还形成了厌氧制沼、昆虫养殖、联合生物发酵、家庭酵素等厨余垃圾处理方式。同时,立足循环经济,以系统化、产业化的思路,对园林绿化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今年以来,可回收物回收量约11.5万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量约3.05万吨,有害垃圾处理约1.13吨,其它垃圾无害化处置量约24.3万吨,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75%

稳步推进垃圾分类

“成果”看得见“数据”会说话

撤桶并点、每天固定时间扔垃圾、垃圾全程分类转运……郫都区多措并举让市民们从“了解”到“改变”,探索出垃圾分类的“郫都模式”,即街道、社区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逐步实行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做到可持续分类。

2021年,郫都区共完成1040余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改造提升,建设有机堆肥池10座,明确住宅小区、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各类场所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并按照《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导和执法工作方案》,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发出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70余份,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42件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纵向建立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宣传动员机制,横向建立教育、卫健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宣传网络,并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和市场化公司参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李庚介绍道。

-END-

记者丨何曼青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