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鲍岛|拉沿儿绳

青岛大鲍岛|拉沿儿绳

首页休闲益智拉绳子更新时间:2024-07-29

跟随青岛红瓦收藏爱好者厉永昌先生一起探访大鲍岛。本期关注的是厉永昌先生在大鲍岛里院发现并收藏的拉沿儿绳。

“拉沿儿”是一句青岛方言,青岛的道路依据丘陵的地势的而建,基本都是上坡和下坡的道路,在青岛的方言中将“上坡”和“下坡”叫做“上沿儿”和“下沿儿”。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生产力落后,运送货物主要依靠地排车,地排车是木制车身,车身两侧配有车轮,车身前面两侧配有两根车把的一种靠人力拉动的运输工具。“拉沿儿”在青岛方言中就是专指协助拉地排车的人将载有货物的地排车由坡底拉向坡顶的行为。

厉永昌先生在大鲍岛骏业里发现并收藏的拉沿儿绳,总长2.3米;绳长0.6米;套在肩膀上的带子宽约7cm,长1.7米。

上图来自互联网,是一张拉地排车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青岛过去的马路专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的地排车道,有拉地排车的主驾,左侧就是拉沿儿的,还有推车的,从照片中看拉车人行驶在左道,应该是日占时期的照片。

上图来自互联网,当时青岛主要的道路都铺设这样的地排车道。

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的年代,被生活所迫的青壮年劳动力会等在坡底的马路边,看到有拉着重物的地排车经过时,便会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拉沿儿,在征得拉车人同意后,将拉沿儿绳挂在地排车前端的铁环上,与拉车人一同协力将载重的地排车拉向坡顶。当地排车拉到坡顶后,拉车人会支付费用给拉沿儿人。就像现在快递小哥儿一样,那个年代的青壮年,只要肯出力,就能依靠拉沿儿在城市中生存下去。

上图来自互联网,可以看到一个单位的同事拉地排车,两位女同事应该是拉边绳的。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种是拉边绳的,这与拉沿儿的工作性质差不多,但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拉地排车是难以完成运输任务的,必须增加辅助拉车的1-2人,这种辅助拉车人被称为拉边绳的,拉边绳的人与主驾拉车人是合作关系,角色可以互换,一般是一个单位的或者是地排车的合伙人。而拉沿儿的是临时的雇佣关系,拉沿儿人帮助拉车人把载物地排车拉上坡,就拿钱走人了。我和厉永昌先生讨论过,他收藏的这根绳子应该叫“拉沿儿绳”还是应该叫“边绳”,最后一致认为:这根绳子是骏业里原住居民搬家时丢弃的,应该是备在家中,利用业余时间拉沿儿用的,应该称之为:拉沿儿绳。

凝望着这根历经沧桑的拉沿儿绳,我感觉它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那位曾经拥有这根拉沿儿绳的、居住在大鲍岛四方路骏业里的先人,他可能是从农村来到青岛,依靠这根拉沿儿绳在青岛生存了下来;解放后他得到了政府分配的工作,并分配住房住进了骏业里;在工作之余,他依然还需要依靠这根拉沿儿绳赚取一点外快,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他的生活也富裕了,拉沿儿的工作也彻底消失了;他把这根见证他奋斗一生的拉沿儿绳精心地保存起来;骏业里城市更新改造,他已去世多年,他的后人在搬迁时,把这根拉沿儿绳丢弃了......。

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和命运,那是在俄罗斯大地上伏尔加河上的水上劳苦生活。在青岛建置130年的历史上,有近80年的时间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地排车,拉沿儿这项工作曾经是底层老百姓能够在这个城市落脚并生存下去最简单的手段。转身望向窗外,满街骑着电动车飞驰的小哥儿,社会的进步让出卖人力的工作变得轻松了许多,也让拉沿儿这项劳苦的工作成为了历史,这应该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记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