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种子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科创板日报》“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末端配送通常存在效率较低、分布零散、监管复杂等痛点,而无人驾驶末端配送的加速落地,为实现最后一公里闭环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是物流配送业成本最高的地方,但也是无人配送最具价值的落地场景。”矩阵数据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刘传福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配送车研发、物流无人车研发、末端自动化配送服务的科技企业。
“目前,快递业末端配送成本平均约1.2元/件,以2021年快递业务单量预计955亿件计算,快递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1100亿元。”已从事汽车研发20余年的刘传福激动说道。
瞄准“快递网点-驿站”配送场景相比互联网巨头在封闭、半封闭场景无人配送车的研发,头部AI公司专注RoboTaxi场景,矩阵数据科技选择在机动车道行驶的“零载人新能源物流车RoboExpress”作为切入点。
据刘传福介绍,矩阵数据科技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定位为服务于物流站点到驿站,且拥有国家备案的整车生产资质。
产品方面,矩阵数据科技研发了L4级自动驾驶“橙仕01”新能源商用车,其车身宽约1.5米、长3.5米、高1.6米,货箱体积达2.6m³,可载运0.6吨货物,最高车速超70km/h。矩阵数据科技方面最新运营数据显示,使用“橙仕01”进行末端快递配送,单人单车平均每天可配送2000-2500件。“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约3000辆无人物流车预计可替代2万台三轮车的业务量。”
配置方面,考虑到货运成本与供应链安全,刘传福计划“40%零部件自行生产,其余60%零部件实行社会化采购”。以“橙仕01”为例,其硬件采用包括:华为MDC、Ouster激光雷达、芯旺微MCU等;而整车控制器(VCU)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线控底盘、控制软件算法、硬件集成、数据采集和感知系统算法等,均由矩阵数据科技自主研发。
“我们采取多种盈利模式,既售卖物流车,也可以对外开放软件平台,还与物流公司等进行合作。”据刘传福介绍,目前矩阵数据科技已与中国邮政、菜鸟、中通等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约3万台订单。此外,该公司还与上汽通用五菱、仓储物流巨头美国安博公司等进行合作。
今年9月,矩阵数据科技获准在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城市道路上进行公开测试。同时,其投资的山东豪驰智能汽车,具备年产10万台的工业制造能力,目前已开始批量交付。
刘传福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矩阵数据科技计划于今年12月推出下一代“零载人新能源物流车”。据悉,每台矩阵数据科技物流车上将搭载1-3台Ouster OS1数字激光雷达,以实现地图构建、导航、避障等功能。
末端无人配送场景或最早规模化落地随着终端配送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相应人力成本逐渐上升、配送需求仍在增长,这使得运力供给陷入瓶颈。
当前,不少企业正加码布局快递末端无人配送,但就目前来看,该领域尚未实现真正规模化落地。
对此,刘传福表示,这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相关互联网企业暂不具备批量制造能力;二是具备汽车制造能力的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将更多侧重点放在了新能源乘用车上,“对于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无人物流车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少。”三是无人物流车对激光雷达、摄像头、控制器等零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需达到汽车级标准后才能量产。
与此同时,刘传福认为,“从无人车的角度来看,末端配送是最容易、最先实现大规模落地的场景。”
中金公司研究表示,预计2020-2022年期间,无人配送车开始规模化落地,规模量产后整车成本可降至15万元以下。假设需要15%的运维费用,按每辆无人配送车使用寿命3年计算,则摊销到每月成本约为4792元,显著低于快递员平均薪酬水平(6281元)。伴随着硬件成本降低和人力成本升高趋势,无人末端配送已具备商业量产可行性。
在刘传福看来,未来在末端配送市场里,传统快递三轮车或将逐渐变少、所需投入的人力更少,并出现更高效率的“共配”情况。
“‘末端无人配送’产业的发展,距离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打通更多环节。这需要政府、企业、用户的全方位合作。”刘传福坦言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