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 3》彻底崩了。
随着最后一集的播出,豆瓣分数又再一次下滑,刷出历史新低4.1分。
这是什么概念?
连《舌尖 1》的一半都赶不上。
6年前横空出世,令中国人泪水口水齐飞的 IP 就这么烂了。
可惜。
对《舌尖1》有多大爱,对《舌尖3》就有多大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数,这届舌尖的四宗罪。
1
不好吃
作为一个美食纪录片,「不好吃」是大忌。
略略回顾一下前两季的食物——
手抓羊肉
酥油煎松茸
虾子云吞
喂喂喂,把口水都擦擦。
现在,隆重祭出第三季的食物硬照,保你三顿吃不下饭。
「朴实无华」的春三草炖鹅
「清雅纯粹」的酒糟芋头面
看到这碗草药炖猪脚出现的时候,香玉直接崩溃了!!!!!
要说,整季都没有好看的食物,那是不客观。
有这样式儿的——
但为毛就是看起来没有食欲呢?
摆拍的食物硬照,有一种「看起来好高级啊」的隔离感,反而令人只敢远观而不敢去夹菜。
而这届舌尖不好吃,还在于没有「吃饭的人」。
众所周知,别人手里的泡面闻起来更香,别人嘴里的东西看起来也更好吃。
吃播火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前两部,有大量「吃」的镜头。
这位架着夸张镜片的白胡子大爷,牙都没了,咻咻咻嗦面条。
滴着酱汁儿的大葱卷饼,被大口大口地咬断咀嚼,可以想象那种食物充斥半个腮帮子的满足感。
眼见着在蘸碟儿里滚了一身的麻辣豆花,送到别人嘴里,半夜里谁看了都要疯的。
就算是昏暗的光线里,一碗看不清的烩面片,也因为腾腾的热气和快速送入嘴中的滋溜声,令人生发无限联想。
但是,这届舌尖很少有这种大快朵颐的镜头。
少年们如此寡淡地嚼着,爷爷铿锵有力地喊出「好吃」,一点说服力都木有好吗?
2
说瞎话
常识性的错误,一抓一大把。
比如第2集介绍西安的回民街,称唐代已经形成。
不说「街」,偏说「坊」,凸显古代味道。
迅速被唐迷拿史书砸头,知情人披露这是 90 年代开发的商业街。
而其中展示的清真式「水盆羊肉」,则彻底激怒了西安本地人。
「莼鲈之思」里的鲈鱼种类搞错了,被生物学工作者出来辟谣。
另外不需要观众找茬,《舌尖 3》的文案也能自动,光速,打脸。
这盘黄瓜是「艺术化的美食」?
这是「新鲜有趣」的眼神?
这是好吃的鱼?
介绍四川泡菜,要找老坛子,因为透气性好。
接着又说坛子里的泡菜要无氧发酵。
透气性好的无氧发酵,你当观众是制杖吗?
一个常年不着家,偶尔在家做顿饭就把儿子感动哭的厨师,跟我们说「爱就是最好的调味」。
糊弄谁呢你。
这种处处都是 Bug 的文案,透露出的傲慢令人不爽极了。
《舌尖 2》中,还有这种令人惊艳的冷门知识:
「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
让人不禁生发对日常食材的敬畏。
到本届,都彻底不想动脑子了。
3
无趣
这种无趣体现在三方面:镜头语言平庸,知识量匮乏,说教生硬。
《舌尖》前两部十分擅长制造食物的「陌生感」。
陌生带来趣味。
营造这种陌生感,一靠镜头语言。
前两部很能发掘不一样的拍摄角度,带来新奇的感受。
比如「假装我是一直竹筐」的构图,将平凡的务农日常,营造出一种中式古典韵味。
看这个筛虾子的镜头,第一镜在竹篓里面,从虾子的视角看外面的孩子,观感奇特。
香椿展开的慢镜头,展现食材的鲜活。
而这种潜入海底拍摄捕捞飞鱼,可以比得上海洋纪录片了吧。
香玉纵观《舌尖 3》,很难找出这样颇具设计巧思的镜头。
感觉就是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好嘞完事儿。
陌生感,二靠知识量。
不仅要令人大呼「哇一个黄馍馍也可以这么好看」,更能让人意识到家常食物,原来也这么牛逼。
比如说第一季里的《转化》集的导演,本身就是学发酵专业的。
讲黄豆转变成不同种类豆腐,令人大开眼界。
有云南小如弹珠,经碳火炸开的烤豆腐;
宽大平展弹性十足的石屏豆腐;
一袭白色绒毛的毛豆腐。
还有豆皮。
女人将锅里的豆皮一整片挑出,穿过阳光和水汽,动作极妙。
再由大豆这种原料扩展开来,谈及酱油,又是一段浓稠的风俗史。
56 岁的酱油厂工人,在一百多口大缸上搅拌酱料,穿梭其中如功夫片主角,蜻蜓点水身轻如燕。
手工劳作之所以迷人,就在于这种微妙的,稍纵即逝的「趣味」。
反观这届知识量呢?
呵呵。
大家回忆一下「莼鲈之思」就了解了。
《舌尖 3》的说教之生硬,有目共睹。
最集中的体现是第 3 集《宴》。
一个舞狮子的老师傅,教导徒弟如何按照古代礼仪落座、吃饭,每上一道菜都要站起来,礼节繁复到令人发指。
平江县本地人出来辟谣了。
要点摘抄如下:
平江县并不是偏远的小县,最近的高铁站四十分钟;
长辈被邀请参加宴席,是作为群演去的;
吃十大碗的礼节并没有这么拘泥落后,作为本地人,压根没见到哪个长辈教过。
《舌尖 3》不惜扭曲事实,按照剧本拼凑一出「族宴」大戏,恨不得拿着大喇叭使劲吆喝「传统」,生硬地贴上「中国风」标签。
生造出来的「民间应酬汇编」,难道就比一桌朴素的十大碗更「中国」吗?
不见得。
它拍功夫老者(莫名其妙哭了的)收徒仪式,从古书里囫囵吞枣搬出来鲈鱼,还不惜在中医面临科学工作者质疑的糟糕舆论下,宣扬中草药的「神奇疗效」。
假装厚重,附庸风雅,故弄玄虚。
抱歉,这并不中国。
4
背离初衷
《舌尖 3》干净。
这种干净,带有一种现代化的精确控制欲。
《舌尖 3》做菜的场景,大多都出现在整洁的厨房里。
摆好一碗一碗的调料,由戴着高帽的「专业厨师」为你亲手制作一道「传统大菜」。
而主创们似乎连这种饭店式的洁净都不满意,附上大厨在录影棚的慢动作「表演」,一股浓浓的广告风。
相比较而言,前两季糙的不像话。
哪里有什么正经厨房?
院子门口,用现和的泥巴堆成的土灶,烙山东大饼;
自家的窑洞炕上捏面团;
陕北大爷的黄馍馍,也就是用棉被捂着发酵的。
连制作菜肴的人,也都更加「干净」。
这种干净,体现其人物的普遍精英化。
看舌尖 1 或 2 时,你会看到很多皮肤黝黑的农民。
比如,满身泥浆的挖藕人;
浑身汗水,榨完菜油的徽州作坊工;
还有耙耳朵的四川养蜂人。
但你看《舌尖 3》都是啥人物?
去德国留学电气工程系博士生,转行继承家族高档餐馆,自己并不会做菜所以带着厨师,去幼儿园普及松鼠鳜鱼。
牛逼,牛逼。
在自家园林式庭院里,请名厨复制千年前上古菜式的文人。
高级,高级。
甚至还有最喜欢无菌环境的医生,「为爱放下手术刀」转行做厨师。
不料事后被网友和《成都商报》扒出来「做不成医生是因为 2 年前犯了强奸罪」。
跪了,跪了。
一个血液病人每天为女儿做早餐,如此坚强,如此热爱生命简直令人感动不已啊。
她镜头前哭,香玉也跟着心疼。
看到她是如此抗争生活的——
「去美国自驾 20 天,然后又去西藏自驾一个月... 玩跳伞感受到了新的生命体验」。
盯着屏幕码字,连请病假都要三思的香玉,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心疼她的资格。
慢着,香玉并不是「仇富」。
这些人物都很厉害,但更适合上杨澜访谈,而不是《舌尖》。
因为《舌尖》最耀眼的,最具魅力的特质是——平民化。
是《舌尖 1》,头一次像拍英雄人物一样,拍那些忙活琐碎饭菜、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中国人。
藏族小伙,给自己的弟弟凑大学学费,爬到大树上摘野生蜂蜜。
他也才 19 岁,他自己是没能上大学的。
那质朴的笑容和不善言辞,会令你联想起身边任何一个笨拙着付出的亲人。
《舌尖 1》催泪,是因为镜头里普通人的艰辛勾起了我们对当下的感知或过往的回忆。
可这届舌尖正在迅速背离这种「平民化」,将大众挡在门外。
更可恶的是,它教唆精英化的人物「卖惨」,以博得大众同情,并进而消费这种情绪。
不信,你看。
相比于前两季往大西南各种山沟沟里钻,《舌尖 3》显然更偏爱大城市。
拍河南的胡辣汤,选在了杭州;
《宴》的那一集,到厦门、苏州等地的高级酒店溜一圈;
为什么去这些地方?
经济发达资本雄厚的地区,不盛产故事,但盛产金主爸爸啊(手动机智)。
其实最令香玉心痛的是,连植入广告都拍的这么平庸。
《舌尖 3》真是烂到底了。
现代社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迷思」——
「野生的」优于「人工的」;
「手工的」优于「工业的」。
《舌尖》前两部讲述故事的整体逻辑,也就是按照这么个迷思来的。
倘若按照理科生要求的「双盲实验」,号称经过「三万八千锤」手工锻打的章丘铁锅,并不一定能赢过某泊尔的不粘锅。
但人们还是心甘情愿为前者掏腰包。
因为,购买前者,似乎成了对后者所代表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无意识抵抗。
怎么说?
我们看另外一部电影,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
主人公努力学习上大学,谋得一份体面的格子间工作,在连锁餐厅吃饭,购买宜家家具... 陷入到低价便利的消费大潮中。
整个世界都是「复制品」而已。
他购买有气泡的碟子,有瑕疵,说明是手工制作。
意味这碟子并不完全是毫无个性的「复制品」。
然而在这种高度标准化、复制化的现代生活里,他失眠了,整整 6 个月合不上眼。
现代人,被消费裹挟,正在经历一场恐慌的心灵之战。
所以我们才会对「野生的」、「手工的」那么向往,全然不顾双盲实验,也不顾性价比。
这不是非理性,而是情感刚需。
从某种程度上说,《舌尖》系列从一开始都在贩卖情怀,《舌尖 1》火了之后,记录频道的广告收益翻了几十倍。
但它情怀讲的好,这枚安利咱也能吃的下。
《舌尖 3》可恶的地方在于,它连情怀都懒得卖了,直接对接广告商,恨不得把购买链接啪叽扔你脸上。
一个美食节目,吃相不要太难看。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