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迷惑行为大赏 | 张小玉

艺术迷惑行为大赏 | 张小玉

首页休闲益智迷惑行为大赏更新时间:2024-04-26

艺术迷惑行为大赏 |

艺术这东西,经常让大众迷惑。

内容看不懂,不知道为什么卖这么贵,艺术家这个物种也奇奇怪怪…

可是,怎么心里还对艺术有点欲罢不能的好奇呢?

今天,小玉要为你盘点那些令人迷惑的艺术问题。当然,更要祝你鼠年吉星高照、龙凤呈祥、财运亨通…外加更懂艺术。

画家弗洛伊德与女模特

听说画家们经常要在画室写生?没错。听说经常要画人体模特?没错。

哇,那艺术家岂不很好色?那可不一定。

有这样的迷惑不奇怪,毕竟经常看到那些不穿衣服的女人和男人身体出现在画中,也听闻了如毕加索这等与很多女伴之间的风流逸事。

不过,人体画只是一类艺术题材而已,和其它工作一样,艺术家也有职业道德

而画画的人大概最不能奢求的就是一双美手,就像跳芭蕾的人舞越灵动脚其实变形的越厉害。艺术家马良说,我的手和砂纸一样粗糙,能干最精细的手工活儿,却摸不了姑娘的腿了,一摸就毁一双丝袜。

能借工作之便行好色之事?艺术家本人也迷惑了。

毕加索的油画

好好的女人,怎么被毕加索画成这样?什么,他还是当之无愧的绘画大师?

有这种困惑的人不在少数,也不奇怪。毕竟希望看懂一幅画画了什么、画得像不像,是最简单也最熟悉的欣赏套路。一直认为画得好=画得像的,和能飙高音的才是好歌手、词写得能听懂才是好歌的大有人在。

不过,以画得“像不像”来评判一幅画,很抱歉,这得是200多年前的标准了。用两个世纪前的标准来欣赏现在的艺术,能不迷惑吗?

绘画一定要表现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吗?小说必须写家长里短而不能是意识流吗?文艺片导演要改行拍爆米花电影吗?艺术家本人也迷惑了。

罗丹《老妓》

欣赏艺术就是为了陶冶情操!好画就是能让人心旷神怡!真美!

当我们对艺术应该表现美这事习以为常后,对艺术品的评价就变成了“网红脸”和“女团”标准——画中人物永远要有光洁细腻的皮肤、毫无瑕疵的长相和身材,最好还对你露出甜腻的微笑;风景画一定要绿水青山、风景宜人,每个花草树木都要以完美统一的样子出现。

可是,为什么有些艺术让我看了一点都不舒服?因为人生本来也不全是美呀!

“审丑”也是种特殊的审美,就像我们都希望自己过成喜剧,但又喜欢欣赏悲剧,这就是悲剧的魅力,也是“不美”的魅力。

破除非黑即白二元对立观,不再认为美是好,丑就是不好,可能疑惑就能少一点。

《雍正十二美人图》

经常有人说,我觉得西画好难懂,还是中国画看着优美。可是,为什么在世界上的口碑,中国艺术还是不如西方艺术呢?

有这种困惑的不止你一个人。中国艺术一直没能进入世界主流,中西方艺术差异,简直比肤色差异还大。

国画艺术经过了几千年传承发展,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不过中西方艺术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中国艺术注重内容情感性,西方艺术在形式上下功夫。如果将中国文化比喻为茶,西方文化则是酒,茶回味永,酒性烈,两者各具风味。

可惜,西方艺术家很难洞悉国画精髓,毕竟面对一种陌生的外来文化,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排斥拒绝。我们生活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自然一看国画就明白,当然喜欢。

我们一边疑惑西方人不懂中国画,西方也在迷惑中国人怎么不欣赏我们的绘画呢?

安东尼奥 · 科拉迪尼《隐藏的真相》

为什么中国艺术爱画花鸟,而西方艺术爱表现人体,还是不爱穿衣服的人体?这个问题,绝对能排在艺术迷惑问题top3

好啦,不是你心目中想象的所谓的好色啦!西方艺术表现人体是有背后的文化传统的: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就崇拜身体的力与美,表现人的身体就是对人性美的赞扬,没什么不好意思!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点私心,古时候,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多数艺术品的买家和收藏者为男性,画家也是男性。画中女性要满足男性的“凝视”,便经常会以暗示的姿态出现了!

可能画中女人也在疑惑,为什么总是不让我穿新买的漂亮连衣裙呢…

《午夜巴黎》中作家菲茨杰拉德正举办酒会

我们平时朝九晚五做事情有规律,而艺术家常常疯疯癫癫不按常理出牌,然后就能莫名的挣到钱。

这是很多人对艺术家的印象:他们是一群靠灵感,生活轻松的人。

如果每个艺术家都靠那灵光一闪的灵感乍现,大概早已经饿死了。很多艺术家不疯癫不成活,他们整晚整晚不睡觉、脑子中的想法无数次的出现打磨、画布上涂了一遍又一遍,就为了完成一件作品。这看似浪漫的艺术创作背后,往往是最不浪漫的消磨。

艺术家也疑惑了,轻松?简直是用生命在创作。

蒙德里安的格子画《红黄蓝构图》,成为经典家装设计思路。


如果屏幕上出现一幅蒙德里安这样的格子画,弹幕90%会出现这么一句话:“这也叫画?我儿子也能画成这样,口亨~”

这绝对是大众对艺术的又一大疑惑,为什么被成为经典的大师和艺术,看着像小孩涂鸦一样简单?

想简单了朋友!其实这样的艺术早已经超出了炫技的范畴,进入了一种形而上的探索。孩子可以模仿大师的线条颜色,但为什么从来没有自己独创呢?艺术家经过深刻洞察以及内省,努力探寻比例、分割、色彩搭配,从世上纷乱的色彩形状里,找出了本源。这种高度抽象的审美,影响了后世的设计。

当我们再嘲笑一些生活中的土味设计、疑惑为什么会这么丑时,可能会有答案:他没有从经典中学到精髓。

杜尚《泉》

我看不懂金融数据报表,所以经济学家都是骗子。我不会做微积分的题,所以高等数学没用。我不明白天文知识,所以天文学不配存在。

听上去,这些话又熟悉又荒谬是不是。在艺术领域,也有同样疑惑的论调:这东西我一点也不喜欢,它也配叫艺术?

艺术是主观创造,但艺术的好坏有客观标准。艺术性、技术性、思想性,哪个不是衡量标准?而恰恰是人,最主观最善变。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阅历视野、知识层次、审美素养都不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面对一件艺术,好恶有不同,但不影响它到底有没有价值。


如果有一天,

我们宽容看待艺术、想要试着了解一下它了,或许艺术就不那么让人迷惑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