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名将马燧犯下两大战略错误,原因是“知有身,不知有社稷”?

唐中名将马燧犯下两大战略错误,原因是“知有身,不知有社稷”?

首页休闲益智名将来了鸭更新时间:2024-05-07

作者:许云辉

“马燧在衡水之战中因私忿与李抱真交恶,致使平叛大业功亏一篑,导致田悦死灰复燃,对藩镇武装割据乱象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责!”

“马燧因收受重贿,轻信蕃帅伪善之言,力保吐蕃结盟诚意,必须为平凉劫盟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马燧是唐德宗时“名盖一时”的名将,他“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是个智谋型将帅。他擅长战前誓师动员,每逢大战,必“亲自号令,(令)士无不慷慨感动。”将士们被激励得舍生忘死奋勇*敌,每战必胜。马燧也以“谋得兵胜,冠于一时”成为唐中最耀眼的将星。

但是,舆论普遍认为马燧必须为其犯下两大战略错误“力能擒田悦而不取,纳蕃帅之伪款而保其必盟”买单。马燧这两大错误结出“河北三盗卒不臣,平凉大臣奔辱”的政治恶果,远超其军事贡献。有人甚至咬牙切齿痛骂:“马燧罪不容诛! ”

名将马燧为何犯下这两大错误?

(一)军政双优

“国家将有危难!大丈夫理应建功立业‘以济四海’,岂可到老都是个书呆子!”

马燧出身将门,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少年时毅然投笔从戎,博览群书,通晓兵法战策,“沉勇多智略”。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甘冒奇险,劝谏镇守范阳的节度副使贾循釜底抽薪抄了安禄山老窝,可惜建议未被采纳。他辗转各地,凭借成功说服参与叛乱的薛嵩率相、卫、洺、邢四州军民归顺唐廷的功劳,几度升职后出任郑州刺史。

他勉督农耕,统计户籍,简便税收,便利百姓。改任怀州刺史后,他根据怀州先遇兵荒又逢旱灾、致使百姓无法耕种现实,将改善政务当第一要务。他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慰问手下将领与官吏的父母,妥善安葬露天尸骨,大力减轻赋税,与吏民同甘共苦,度过荒灾不断的艰苦岁月。

马燧军政双优的事迹逐渐传入朝廷,“(唐)代宗知其能,召见”,委以河阳三镇节度使重任。这一任命正式宣告马燧驶入仕途高速路。

(二)邢州解围

马燧奉诏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合力讨伐在汴州叛乱的大将李灵耀,几度苦战收复汴州,高风亮节“让功于(李)忠臣”,率部重返河阳。

魏博节度使田悦野心勃勃在辖区“招致贤才,开馆宇,礼天下士”,对朝廷假装顺从,使唐德宗对他的“所奏请无不从。”马燧识破田悦“外示恭顺,阴济其奸”的真面目,“上疏明其必反,宜先备之”,唐德宗置若罔闻。田悦最终撕下伪装,联合两路节度使公开反叛,亲率三万精兵围困邢州。他驻扎临洺城外,修筑两重城墙,“绝其内外,以拒救兵。”

马燧奉诏“将步骑二万与昭义节度使李抱真、 神策行营兵马使李晟合军救临洺。”为激励士气,马燧当众承诺消灭叛军后,“以家财行赏。”经过浴血苦战,马燧取得“斩首五千余级,生虏八百余人”大胜,“进军至临洺”,与田悦展开决战。他率精兵把守要冲,与叛军交战“凡百余合。”田悦所部全军溃败,狼狈“收败兵夜遁。”马燧在取得“斩首万余级,生虏九百人,得谷三十万斛”大胜同时,使“邢州围亦解。”他兑现战前承诺,“尽出其私财以颁将士。”

(三)功亏一篑

田悦败逃途中“收合散卒二万余人”,驻扎洹水,与增援的两路叛军“首尾相应”,拉开与马燧打阵地战架势。马燧见招拆招,采取灵活机动战术扫清外围后,鉴于军粮短缺,令诸军携带十日口粮驻扎仓口,与田悦隔洹水对峙。

马燧“粮少而深入”的战术遭到以李抱真为首的众将质疑,李抱真对马燧的解释不以为然,始终对他耿耿于怀。原来,李抱真担任泽潞节度使时,因某事“欲*怀州刺史杨鉥。”杨鉥投奔马燧,马燧欣然接纳“且奏其无罪”,由此严重得罪李抱真。“及同讨田悦”,李抱真多次借题发挥阻挠马燧的战术部署,使得两人关系日趋紧张。邢州解围后,官兵缴获大批军粮,马燧毫不客气将大部占为己有,只把刚够塞牙缝的军粮分配给李抱真,使“抱真益怒。”二人就军粮一事大吵后,“怨隙遂深,不复相见。”主帅意见不合,导致诸军消极避战,战事胶着。

唐德宗问明缘由,“数遣中使和解之。”李抱真根据敌情变化“分麾下二千人戍邢州”,被马燧视为不顾大局“分兵自守其地”,几乎分道扬镳。在李晟极力劝解下,双方虽握手言和,但依然心存芥蒂。马燧大营突遭田悦精锐骑兵突袭,友军紧急救援,唯独“抱真勒兵不出”,二人矛盾再次加剧。

马燧巧使妙计大败田悦,取得“斩首二万余级,*大将孙晋卿、安墨啜,生获三千余人,溺死者不可胜纪。淄青军(伤亡)殆尽,死者相枕藉三十余里”的大胜。田悦被*得率仅存的“壮骑数十”和“败卒千余人”败退魏州城下,却被“州将李长春闭门不纳。”马燧如趁此天赐良机乘胜追*,必将因消灭田悦而改写历史。不料,历史却在此拐了个吊诡的弯,“久之,追兵不至。”

原来,马燧料定田悦必定败退魏州负隅顽抗,于是向李抱真暂借攻城器械,并提出两军组成联合攻城部队,夺取魏州后平分功劳。李抱真企图独吞攻城功劳,坚决请求本部单独承担攻城任务。马燧执意不肯,李抱真寸步不让,致使宝贵的歼敌良机悄悄溜走。

田悦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侥幸逃出生天,次日进入魏州城后,斩*李长春,据城固守,并遣心腹游说早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军阀朱滔、王武俊,向他们“借兵求救。”唐军当面是田悦“出兵二万背城而阵”,背后是朱王“联兵五万来救悦。”为防腹背受敌,“诸帅议退兵。”马燧固执己见,发誓攻破魏州。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草率出击引发的溃败,导致胜利的天平向叛军倾斜。 田悦趁机“决水灌燧等军”,马燧“兵屈粮少”,无奈与诸军退守魏县。叛军反守为攻,“亦至魏县,与官军隔河对垒。”

三员叛将利令智昏,竟然在魏县军中自封王号,“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勾结李纳与李希烈,五路军阀沆瀣一气结成联盟,“图倾社稷”,在黄河两岸搅得地覆天翻,致使百姓遭殃“寇盗横行。”

马燧因“私忿”与李抱真交恶,眼睁睁让田悦这只煮熟的鸭子飞回魏州城后东山再起,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使唐王朝再次陷入诸侯割据怪圈。马燧等人“虽志在勤王”,但面对强大的田悦联军明显无力回天,始终未能敉平叛乱。马燧这一严重错误成为生命中的污点,且间接导致“泾原兵变”发生。

(四)平凉结盟

786年冬,吐蕃权臣尚结赞率部攻占 盐、夏二州,马燧奉诏与友军“会于河西进讨。”尚结赞因严寒导致“羊马多死,粮饷不继”,且另有打算,主动“遣使请和”并请求会盟。被唐德宗坚拒后,尚结赞派大将论颊热携厚礼至唐营,言辞谦卑向马燧求和。马燧被论颊热吹嘘到浑身十万个毛孔都舒坦,多次上表为吐蕃求情未果后急红了眼,竟“与论颊热俱入朝”,拍着胸口为吐蕃担保,“请许其盟。”

一些重臣头脑很清楚:“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但是,面对吐蕃主动归还盐、夏二州以示诚意的郑重许诺,考虑到今后联合吐蕃抗击回纥的诱人前景,出于对马燧的绝对信任,唐德宗最终同意结盟,从而落入吐蕃的陷阱。

原来,吐蕃认为:“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 攻陷盐、夏二州后,吐蕃“欲长驱犯京师”,因惧怕这三员名将, 便企图采取利用会盟将他们一网打尽的下三滥损招。为迷惑唐廷,吐蕃恳请唐廷派浑瑊主盟,双方商定于787年5月15日在平凉会盟。

会盟当日,唐廷一派欢乐景象。马燧像只和平鸽般在金殿飞舞,手舞足蹈祝贺唐德宗:“今之一盟,百年内更无蕃寇!”可惜,唐德宗的好心情仅仅维持至当天深夜:唐廷使团遭吐蕃伏击,浑瑊只身*出重围,将吏六十余名及千余士卒被俘,唐军被*五百余人,史称“平凉劫盟”。

吐蕃得了便宜还卖乖,故意从俘虏中放回马燧的侄子马弇,令他给马燧传话:“为感谢马公大力促成会盟,我方特意释放马弇作为回报!”唐德宗被这一耳光打得眼冒金星,“悔怒”之余迁怒马燧,褫夺其兵权。

马燧从此被迫成为政坛看客,享受清闲日子,直至古稀之年病薨。

马燧在两次关键时刻犯下低级战略错误,与其军政能力关系不大,错误的根本在于一个“私”字:因“私忿”与李抱真交恶导致田悦死灰复燃,因“私欲”收受贿赂竭力甘为吐蕃做会盟担保人致使唐廷蒙受重大损失。因此,《旧唐书》作者委婉评价他“才有余而心不至”,这个“心”即私心及忠心。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则直截了当指出马燧的错误根源为:“知有身,不知有社稷!”

无论古今中外,身居高位者,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选择后者,只能永远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