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山野,冬季的味道

久别山野,冬季的味道

首页休闲益智米加小镇更新停车场更新时间:2024-04-25

雪地的回声,没有比这更清纯的诗句了。

这还是2019农历春节前的活动,工作忙已经很久没出门,恰逢朋友离职有那么几天时间自由支配,微信上说了下一拍即合。本着新年一定和家人一起过的想法,打算放放风赶在除夕前回家团聚。

时间上相对充裕,于是在Google Earth上简单画了个三天两夜的轨迹,主要想看看燕峪草原附近的风景,另外在老虎洞扎一天。这附近地貌比较熟悉,自驾也方便,每天规划的里程不多,属于基本没什么难度强度相对轻松写意的路线。按启寒的话说:不要难度,好好过个年不行吗……

发了朋友圈很快集齐了队友,出发前两天意外看到当地农家乐老板发票圈,蒙山地区中到大雪,更是给这次行程增色不少。至于路线,走哪算哪吧。

冬季露营最关键是保暖,家里领导怕冷,点名征用羽绒裤,自己带了半片冰焰分体小被子当羽绒裙作为营地保暖,这个北面-40睡袋看着夸张,实际充绒量只有1184g,毕竟徒步不像高海拔攀登那样会穿着额外的连体羽绒入睡,谁冷谁知道,重一点没什么。UL属于春夏秋,冬天还是UH来的靠谱。

Gorilla和Mariposa都装的满满登登,媳妇用的国产轻途气垫是仿制KLYMIT的Static V,R值估计只有一点几,额外外挂一个TAR蛋槽配合着用。

问:肚子这么大男的还是女的?

答:吃的……

年27一早去火车站接了从济南赶来参加活动的钢镚儿到集合点,六个人两辆车。高速路况很好,连带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倒是在临近山脚的市集上堵了一会儿,很是感受了一下城市里久违的年味。

啥是佩奇?

登山起点定在蒙山深处的百花峪村,和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摊煎饼而火起来的椿树沟一山之隔,但走到半途路面结冰打滑,附近停车也怕给山里的熊孩子刮了。还是决定退回一段放在队友苏东熟识的农家院里,付点钱坐店老板的小巴走一截再步行上山。

新雪下都是头天消融又冻结的冰壳。

钢镚儿、启寒步行起点前的留影,后者含水和食物的全部装备只有9公斤,不得不感慨还是胖了好啊,扛冻!和轻量化一点关系都没。

没带冰爪,显然粉雪比车辙更好走。

沿着刀山沟一路上溯,平时出行习惯走队伍最前面,难得收队,主要收媳妇……

行至半山腰大家也都渐入佳境,聊天的唱歌的扔雪球的喊山的,似乎要把这一年的愉快与不愉快都在这山野里留下一些回声,大山总是很宽容,允许这一点点宣泄和叨扰。

这部分路段很成熟,山谷坐南朝北,靠上的部分转向背阴面,积雪也愈发深一些。路上没什么脚印,看来我们是雪后的第一批造访者。

回眸一胖。

很快到了营地,选在凌云宫前面的一片平地上扎营,凌云宫是蒙山地区的道家古建筑群落,看残碑铭文古称峻极观,毁于文革年间现在只剩残垣断壁,也还能看出一点当年的恢弘。这个位置有几个像梯田一样的平台和护林人小屋,附近有当地山民构筑的羊圈,但这个季节羊和人显然都已经下山圈养和过年去了。

比较神奇的是西老师在附近发现了一个挂着插排的木桩,拿充电器试了试居然有电!苏东好像对古观有些敬畏,一直在下面的位置兜兜转转,试图说服我们在更靠下的平台露营。

这边儿比较平坦,扎这儿吧,苏东说。

这里有电!

这边有个坡梗挡风,扎这儿吧,苏东说。

这里有电!

这边有个泉眼有水源,扎这儿吧,苏东又说。

这里还是有电!

……

五票反对一票赞同;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下次应该带个插排直接引帐篷里,我说。

几块平地环境实际上都差不多,表面的积雪冻硬后不借助工具很难清理干净,干脆直接用脚踩实完事儿。地钉也难敲进土里,捡块石头一通猛砸,得亏DAC比较结实。

钢镚儿从济南带了秘制火锅底料,鱼丸、饺子、豆腐、甜不辣一转眼就见了底,香辣的味道和卡路里很快驱散了寒气。一拨人吃吃喝喝,一拨人忙着烘干没带雪套浸湿的鞋袜。西老师大概是小时候玩火没玩够,拖着护林员小屋旁遗弃的柳条箕来来回回捡柴烧火,妥妥就一柴火妞造型。

太阳下山后温度降的特别迅速,不到8点就已经零下八度,只带了排骨羽绒的队友很快撑不住进了帐篷,手机没信号低温掉电也快,除了卧谈会也没太好的选择。夜里最低估计零下十五六度的样子。

BigAgnes侦察兵这个帐篷两个人用有点局促,好处是可以用额外的登山杖A字搭建前厅,解决了门口杵根杆子的烦恼。1.5层帐的冷凝一直是个问题,不过冬季气温低帐面冷凝绝大多数都成了冰霜,倒也不怎么怕里面小雨和蹭睡袋的情况。往腰上贴了个暖宝宝,肚子上搭了羽绒裙片,一夜热醒了三次。

这次活动带了两个睡袋,都是北面的老款巅峰INFERNO系列,一觉醒来20D的Pertex防水面料在耐候性上完胜羽绒裙片的压光面料,即便后者填充的是800fp拒水羽绒,吸湿后也塌缩的异常明显,反而是填充常规羽绒的INFERNO厚度没什么明显变化,表层的结霜掸一掸晾一晾很快消失不见。

被误认为不明液体的橙汁泡腾片。

早上第一个起床烧水,无风环境下MSR的小火箭2表现相当出色,在更多人钻出帐篷前就灌满了数个保温杯。顺带煮了庞哥带的泡面和脱水米加料理包做的土豆烧牛肉盖饭。

考虑到带家属出行多装了一个MSR小钛锅,配合Snow Peak的Mini Solo用,其实自己出行也大概率带两套锅,一是考虑提高一点便利性并做个备份,二是很讨厌喝的水里有油花和菜味。Mini Solo的主锅比较深,端着吃饭最好配合长一点的餐具。煮面的话,副锅当做饭碗和汤碗都再合适不过。

靠体重优势给Q-core SL排气。

基友的江工坊山屋2,铝箔加蛋槽的组合看着都能感受到深深寒意。后来据队友说听到我给领导拿暖宝宝的对话也想讨一个,但实在不想出帐,不知火这小子肯定也不会给送来,遂作罢。

做饭的功夫雾气沿着山谷向上蒸腾,几个队友的超轻睡袋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潮塌缩现象,再露一天营保暖性堪忧,反倒是黑冰G1000这样的高充型号和防水面料保持的好很多。又考虑到积雪消融给后面路线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选择放弃剩余路线下山去农家腐败,享受炉膛的温暖。

一路下行,积雪似乎更厚了点儿。

翻过刀山山梁,沿另一侧的百花峪里沟下山。

吃点东西,给装备拍张照。

乖,摸摸头。

我们走了,山野依旧,每一次的出行都没有让人失望过。2019,愿我们越来越好。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