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研究:蓝海下的万商来潮,热度下的深冷思考

预制菜行业研究:蓝海下的万商来潮,热度下的深冷思考

首页休闲益智迷你世界51.0更新时间:2024-07-31

(报告出品方/作者:方正证券,刘畅,王锐)

1 餐饮工业化,预制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1 理解预制菜的本质,速冻品类由来已久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健康意识的增 强,兼顾美味和效率的预制菜品类应运而生。预制菜是指以农、 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 成品;根据加工程度的繁简,预制菜可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 配(净菜)食品四大品类。

因即食制品定义上和零食重合度较高,需求场景较为多元、广泛, 净菜加工程度较低,我们以 B、C 端正餐消费即加工程度较高的产 品为主,暂不对净菜及即食制品展开阐述,而以即烹、即热食品为 主。我们认为预制菜并非全新品类,而是速冻制品的品类延伸,且 行业技术壁垒相对不高,“性价比”或为赛道玩家脱颖而出的关键抓手。

即烹食品:指已经过初步加工,按份分装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原食材 料及必需的调味品,可以立即入锅经过调理的原料食品,包括速冻 食品、需烹煮的预制菜肴等,属于半成品菜范畴。对比日本、欧美 等发达国家,我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仍相距甚远,随着生活节奏 的加快、消费便捷化、健康化需求提升,行业空间广阔。我们预计 随着餐饮连锁化发展以及降本提效需求下,B 端半成品菜迎来发展 红利期;同时,半成品菜肴的 C 端需求爆发有望给即烹品类带来较 强的增长动能。

即热食品:指需要经过微波炉等设备加热或自热后即可食用的产 品,如方便火锅、预制菜肴、冷冻烘焙品等,一般包含冷藏和常温 两种保存方式。冷藏品最大优点是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以 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的品质、营养,发展空间广阔。常温预制菜 中,自热食品高度细化,目前已拥有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菜肴等多 个 SKU,涵盖鱼、面、粉、汤、粥、米饭等品类。疫情催化下,预 制菜加速融入家庭消费场景、走向个人消费者餐桌,尤其是标准化 程度高的招牌菜型产品率先放量,如梅菜扣肉、西贝餐厅同款的牛 大骨等。

1.2 辩证看待品类划分,万物美味皆可预制

随着预制菜大行业迈入蓬勃发展阶段,一系列高景气度、空间广阔 的细分赛道正在脱颖而出,并孕育出一批基本盘坚固、竞争优势显 著的龙头企业。其中,冷冻面团等烘焙半成品在大行业扩容背景下 仍具有较大替代空间,立高食品等先发优势显著的龙头有望充分受 益;我国火锅料赛道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但集中度不高,故安井食 品等龙头伴随行业成长的同时仍具备整合空间;此外,预制米面赛 道在餐饮连锁化、降本提效趋势下,B 端渠道快速发展,专注服务 B 端的千味央厨或将受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结构变迁,预 制菜肴同样在 B、C 端发展如火如荼,味知香、安井食品等或将实 现快速增长。

1.2.1 冷冻烘焙赛道景气度高,有望实现双击增长 冷冻烘焙品市场渗透替代空间较大。由于我国烘焙产业起步较晚, 冷冻食品技术引入中国后,冷冻烘焙食品存在长时间冷冻后开裂、 老化及解冻后口感难还原等问题,导致冷冻烘焙食品在我国糕点、 面包中应用比例相对较低。截至 2019 年,我国冷冻烘焙使用率仍不 足 10%,较美国冷冻面团使用率 70%、欧洲 40%尚有较大差距。未 来,随着我国冷冻技术持续发展,冷冻烘焙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以美国为例,面包店使用冷冻烘焙食品的比例从 1949 年的 3%提升 至 1961 年的 39%,12 年复合增长率 23.83%。根据欧睿国际的数 据,预计 2025 年我国烘焙食品零售额有望达 3204 亿元,若冷冻烘 焙食品应用比例达到美国 1961 年 39%水平,2025 我国冷冻烘焙食品 市场容量将达 1250 亿元。

与预包装产品和现烤产品相比,冷冻烘焙食品在产品品质、稳定性 及为下游门店降本增效方面优势显著。首先,冷冻烘焙食品具备预 包装产品的部分优点,包括在中央工厂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下,具备更好的食品安全保障、更强的质量控制能力、更高的生产 效率,因此产品稳定性更高,食品安全风险更低;第二,冷冻烘焙 食品的保质期较长,但与预包装食品多数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不同, 冷冻烘焙食品通过冷冻储存方式保证产品质量,比预包装产品更健 康,且兼具现烤现做类品相和口味;第三,冷冻烘焙为下游门店赋 能,包括提高门店生产效率,大幅拓宽消费渠道和场景,缩减生产 成本,降低门店损耗以及下游对面包师傅的依赖等。

1.2.2 预制米面 B 端发展欣欣向荣 速冻米面是速冻食品最主要的细分品类,近年来增速较快。消费者 便捷化的需求增长使得速冻食品行业持续升温,截至 2019 年末,我 国速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 1401 亿元,2015-2019 四年复合增速 8.99%。其中,速冻米面是速冻食品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种,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17 年我国速冻米面制品市场份额占中国速冻 食品总市场份额的 50.90%。2019 年全国速冻米面食品制造实现营收 773.5 亿元,2015-2019 四年复合增速 9.76%,快于速冻食品规模同期 复合增速。

预制米面 B 端需求提升,发展空间广阔。从餐企成本角度来看,近 年来,房屋租金、人工成本节节攀升,餐企降本提效需求强烈。由 于米面制品成本收益比低,餐饮企业中面米制品只占整体销售规模 的 5%,而相对应面点师及空间使用等成本端占比近 10%,使用米面 制品半成品可以节省相应的面点师和空间使用支出,因此,餐企使 用高性价比的米面制品半成品意愿较强。从产品标准化的角度来 看,米面制品易于高度标准化,增强餐企产品稳定性,有利于餐企 连锁化发展。从行业空间来看,根据千味央厨招股书,2018 我国速 冻面米制品餐饮渠道收入仅 122 亿元,未来,餐饮连锁化的提升有 望推动预制米面行业快速增长。

1.2.3 速冻火锅料进入稳定增长期,整合空间较大 速冻火锅料规模随火锅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伴随火锅、关东煮、麻 辣烫等消费场景的拓展以及家用火锅底料的出现,速冻火锅料经历 早期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稳步增长期。由于火锅行业易于标准 化、自由度高以及社交功能较好而广受消费者青睐。根据艾媒咨询 数据,2013-2019 年,我国火锅行业收入从 2813 亿元提升至 5295 亿 元,六年 CAGR 达 11.12%,高于同期中国餐饮行业总规模 10.68% 的复合增速,预计 2025 年我国火锅行业收入将达到 6689 亿元,速 冻火锅料细分行业规模将随火锅行业发展持续扩容。

速冻火锅料拥有一定休闲食品属性,应用场景丰富,除火锅场景 外,还覆盖便利店关东煮以及麻辣烫、烧烤等餐饮场景。作为便利 店关东煮的主要原材料,速冻火锅料有望充分受益便利店的持续渗 透。在火锅和关东煮等消费场景的大力拉动下,根据智研咨询测 算,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可达 706 亿元,五年 CAGR 达 8.85%。

速冻火锅料市场分散,集中度有待提升。由于火锅料制品进入门槛 相对低,较多竞争者涌入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市场竞争格局 分散,前五位分别是安井、海霸王、海欣、惠发、升隆, CR5 仅为 15%,未来行业龙头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和渠道力不断提升市占率。

1.2.4 预制菜肴赛道方兴未艾,时代趋势下,C 端市场未来可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满足便捷化需求的预制菜肴正加快走进人们 的生活。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疫情对居家消费刺激下,预 制菜肴加速走向消费者家庭餐桌。《2021 年盒区房年货趋势报告》显 示,2021 年盒马半成品年菜销量是 2020 的 4 倍。天猫十大新年货数 据显示,2022 年春节期间,天猫预制菜销售同比增长 16 倍。

人口老龄化促进 C 端预制菜肴长期高景气发展。从日本预制菜行业 发展来看,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加大了市场需求。高龄老人独自购买 食材,并在家庭内做饭的难度较大,体力负担较重,故预制菜对于 高龄人群的吸引力较强。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 2000 年的 7%攀升至 14.2%,预计到 2050 年我国老龄化将到达峰值,65 岁以及以上老人将达 3.9 亿人, 占总人口比例将达 27.9%,预计国内老龄化趋势有望拉动预制菜 C 端销售增长。

近年来,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程度明显增强,截至 2020 年,我国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达 1674.2 万人,占比较 2010 年提升 0.1 个百 分点至 51.0%;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达 159.9 人,占研究 生总数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47.8%提升 3.1 个百分点至 2020 年的 50.9%。与此同时,我国女性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就业比例持续提 升,2020 年中国女性就业人数 6779 万人,较 2010 年增长 39.5%, 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为 43.5%。在我国教育普及化 与就业平等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我国女性就业比例或进一步提 升。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提升,女性从事家务时间将持 续减少,促进 C 端预制菜肴需求进一步提高。

1.3 产业整合是大方向,企业发展看模式不看品类

在餐饮市场持续扩容以及下游连锁化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餐饮产 业链的专业化分工愈发清晰,专业发展后有望迎来产业整合。作为 B 端连锁化以及降本提效发展的重要一环,预制菜供应链是指从食 材生产到消费者的整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各类原材料及调味品等 辅料,中游的央厨生产的即食、即烹、即热食品以及净菜四大类预 制菜种类,通过配送环节后,下游系各类销售渠道,包括 B 端餐饮 企业以及 C 端电商、商超、农贸市场等,最终触及目标消费者。预 制菜行业的诞生使得餐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工更加明确、联系愈 发紧密,进而促进餐饮产业链乃至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对比集中 度较高的美国餐饮供应链,我国餐饮环节在专业化、规模化之后或 将整合上下游,由点成链。

预制菜行业定价以成本为主,一般基于成本加成与目标利润率来确 定价格,且短期利润端受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大。菜肴类预制菜因工 序复杂、保质期更短、口味决定性强等特点,相较于汤圆、丸子、 水饺等一般冻品,整体价格更高,渠道利润也更高。在成本端,预 制菜直接材料占比较大,主辅料以农林牧渔产品为主,而肉禽、水 产等原料通常占产品成本的 90%以上。因肉禽鱼产等原料容易受自 然环境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而与 B 端客户存在锁价合同,渠道价通 常不会频繁变动;同时,由于预制菜供给端高度分散、品牌力、议 价力弱等特征显著,企业难以完全传导成本压力,故短期内原材料 价格波动将对预制菜企业利润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壁垒低、原料价格敏感度高背景下,上下游业态整合是长期大 方向。从生产端看,预制菜技术壁垒相对不高,产业链各环节包括 上游公司、中游食品制造商以及下游餐饮企业等纷纷入局预制菜赛 道,2020 年,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十年之最,全年共新注册 1.25 万家。参考美国餐饮供应链龙头 Sysco 的发展历程,公司自上 市后,借助资本杠杆在 1970-2008 年间共收购了 145 家公司,并在 北美餐饮供应市场份额达到 16%,系追赶者 US Foods 的两倍。

同 样,日本预制菜产业发展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包括日冷集团在 成为核心食材供应商后仍不断向下游冷链物流渗透,最终成为“食 品 冷链”的双巨头。因此,我们预计预制菜玩家在成功打造牢固的 基本盘,即整合自身资源,实现规模化成本优势,通过高性价比打 通重要渠道、客户并形成品牌心智后,或将不断进行上下游并购, 通过外生性增长、整合多业态、广品类,成为竞争优势显著、生命 力强大的平台型企业。

2 有迹可循,基本复制日本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日本预制菜行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同时,我国当 下的社会结构、核心经济指标如劳动人口比、家庭人口结构、人均 GDP 等跟日本 70 年代末非常类似,且两国地理位置毗邻,同处东亚 文化圈、饮食习惯相对接近,因此,日本预制菜产业历史进程具有 较高参考价值。我们认为复盘日本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以及预制菜 龙头成长路径,对判断我国预制菜市场的长期逻辑以及产业格局演 变及发展方向意义非凡。

2.1 本预制菜种类多样,成为生活常态

日本餐食消费可大致分为内食、中食、外食三大类。内食是指家庭 自行采购、处理、烹饪并食用,耗时长、受制于厨艺,品类选择较 少;而中食是指消费者购买即食类产品(包含 C 端预制菜),并在家 庭、工作地或便利店等场所食用,品类丰富,兼具美味健康及生活 效率;外食则是指消费者在餐厅、居酒屋等餐饮渠道购买并食用。 近年来随着日本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女性就业率的提升,中食 市场在整个食品行业增长尤为显著,较 10 年前增长 2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 复盘历史,日本预制菜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初始培育期(1955-1975):二战后,日本从军国主义道路向以经济 建设为重心转型,并在美国扶持下经济快速复苏,人口呈增长态势 的同时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在经济繁荣背景下,商务宴请活动 增多与居民消费力提升带动外食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培育了上 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长期市场宣传教育,冷链配套设施的完善 以及冰箱等家电的渗透普及,促进冷冻食品行业 B、C 端加速发 展。例如,1964 年东京奥运会选手村食堂提供各种冷冻加工食品, 受到运动员的好评,从此酒店及餐饮店开始采购并使用冷冻食品, 促使其进入飞速发展期;1965 年,日本电冰箱普及率超过 50%,为 家庭端爆发打下设施基础。而脱胎于冷冻食品的中食(预制菜)随 着市场教育以及技术设施的成熟,逐步走入日本大众视野。

快速发展期(1976-1995):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生活节奏加快,B 端 外食行业扩容,1976 年外食餐饮规模增速达 17.48%,餐企标准化、 连锁化发展以及降本提效需求,C 端女性就业率不断提升,与此同 时,便利店渠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预制菜产品渗透率,日本预制菜 行业进入行业上行周期。 日本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经济景气度依旧;外食餐饮 行业也随之持续扩容,带动上游产业链稳步增长。这一时期,日本 人力成本和商业用地价格进入高增长期,其中,东京圈商业用地价 格指数在短短几年内翻了数倍,餐饮现场成本压力骤增。在此背景 下,餐企对烹饪工序少,标准化、规模化的半成品菜需求快速上 升,早期发展的冷链配套设施也为行业发展提供运输禀赋,自此, 预制菜 B 端渠道迎来快速发展。

女性就业率上升,带动冷冻食品等预制菜家庭消费量的提升。随着 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 1985 年日本颁布的《平等就 业法》的顶层支持,日本女性参与工作的比率日益升高,忙碌的工 作、快节奏的生活压缩了包括烹饪在内的家务时间,进而促进了双 劳动力家庭对速冻食品的需求量。在 2020 年消费者对预制菜整体评 价的调查中,有近 2/3 的日本消费者表示自己是为了节约烹调时间 而使用熟食。从历史数据来看,女性就业率和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 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女性就业率的提升有利于预制菜家庭渠道端的 增长。

日本便利店行业快速发展为预制菜在 C 端加速渗透奠定了渠道基 础。为满足消费者生活效率提升与便捷化的需求,便利店行业自 1969 年日本第一家分店诞生以来,便进入了快速连锁复制的发展道 路。基于日本特许经营协会统计数据,我们测算日本便利店覆盖率 从 1983 年 0.52 家/万人持续增长至 1995 年 2.31 家/万人,丰富了消 费者购买场景,也提升了产业链效率。随着便利店渠道力的不断增 强,预制菜行业在 C 端迎来了加速渗透期,预制菜销售渠道占比随 便利店扩张而持续提升,预制菜产业在便利店整体销售额中占比从 1986 年的 4.9%提升至 1997 年的 17.3%。

成熟稳定期(1996-至今):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失 去的三十年”,经济发展停滞。受经济环境影响,预制菜行业增速放 缓,但仍保持扩容的态势,主要系日本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等 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单身人数和双收入家庭的增加,促进 C 端即食食品的需求保持正增长。

由于日本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与出生率的下降,高龄群体占人 口比重持续提高,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15 年日本高龄化率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 26%。老年人独自购买食材,并在家 庭内做饭的难度较大,体力负担较重,因此预制菜对于该群体的吸 引力也较强,进而带动 C 端渠道增长。据日本最新公布的 2020 年度 “国势调查”披露,日本单身家庭数达 5572 万户,与前一次相比增 加 4.2%,平均每户家庭人数降至历史最低的 2.27 人。对于小型化家 庭结构而言,自制烹饪或显得性价比较低,而即食食品兼具美味与 效率的特征,是双劳动力小家庭的不二之选,并带动 C 端需求向 上。

2.3 日本预制菜格局逐渐清晰,企业纵向延伸或为趋势所向

日本预制菜供给端先扩后缩,行业逐步集中化。伴随预制菜需求端 的崛起,供给端群雄并起,参与者数量开始快速增长。据日本劳务 省统计,1997 年日本预制食品生产企业共计 24641 家,相较于 1970 年业内企业数,增加五倍之多。日本大萧条三十年里,B 端渠道在 餐饮扩容受阻以及连锁化整合空间见顶背景下增长动力不足,日本 预制菜行业也逐步进入成熟期。在需求端疲软以及成本端加压背景 下,行业内部整合加剧,形成以日冷、神户物产等食品巨头为主导 的格局。以子行业速冻食品为例,企业数量从 2010 年 488 家减少到 2020 年 370 家,单厂产值从 2010 年 12.9 亿日元快速提升到 2020 年 19 亿日元。

供应链延伸、产销一体化打造日本预制菜巨头极大的成本优势。随 着日本预制菜行业从 B、C 双轮驱动高速增长到 C 端引领的缓慢扩 容,日冷集团、神户物产等龙头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横向拓品类、纵 向整合产业链各业态,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并伴随品类的丰 富、规模的扩大、上下游协同效应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逐步构 建起难以撼动的成本优势,同时卡位产业“刚需”环节有利于提高 产业链地位。

作为日本食品产业巨头,日冷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低温物流、 渔业畜牧业等业务。其中,食品加工部门负责生产、加工和销售冷 冻食品、农产品、蒸煮袋装食品等,2021 财年(2020.03-2021.03)实现营收 2255 亿日元,占总营收 39%;低温物流部门从事第三方物 流(3PL)业务,2021 财年营收约 2123 亿日元,总营收占比达 37%。 上世纪 70 年代,随着速冻食品增速放缓,日冷启动产业链整合模 式,包括大量收购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对上游畜牧业、渔业的渗 透与合作等,最终成为日本最大的冷库运营、冷链物流供应商与食 品制造巨头。供应链延伸包括打造以食品厂商为核心的冷链渠道, 提高日冷公司的渠道控制力以及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公司从原材 料采购、食品加工到仓储物流一体化形成了商业闭环,产生了协同 效应,并切实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神户物产是一家从事食材生产,批发和零售的食品巨头,主要业务 包括商业超市和餐食业务,2021 财年实现营收 3621 亿日元;截止目 前,公司在日本建有 25 家工厂,969 家业务超市,同时公司在全球 拥有 350 多家合作工厂,并从全球约 45 个国家集中采购 1500 余种 优质商品,最终向 B、C 端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原创食品与标准 品。同时,公司用商品品质和高性价比策略获取用户心智,而天天 低价、自动订货系统等策略省去了大量运营费用。从农畜水产的生 产到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神户物产打通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 业,并建立了独自的物流体系、海外集中采购体系和低成本零售经 营体系。生产、销售一体化机制塑造了公司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以 及强悍的价格优势,同时大规模、高周转促进公司成为区域大采购 商,并向上游供应链延伸,不断压缩原料成本,形成商业正反馈。

3 三大核心,成为产业巨无霸还需漫漫长路

对比日本预制菜产业发展历程,目前我国预制菜在 B、C 端需求提 升催化下迎来快速增长期,尤其是连锁化、降本提效双重主逻辑下 的 B 端渠道,未来可期。产业供给端,我国预制菜企业短期需要基 于自身优势,培育优势品类,并通过高性价比的大单品不断跑马圈 地。中期来看,参考日本两大产业巨头发展历程,生产商凭借爆品 积累的口碑、品牌影响力以及渠道体系,横向孵化新品类,整合行 业资源不断破圈增长。长期随着行业增速放缓,预计竞争格局将逐 渐清晰,“胜出者”或将进行产业链整合、横纵向兼并收购,实现外 生性增长。

预制菜行业格局分散,以区域性为主。由于国内消费者地域性饮食 差异,品类的角度来看,偏清淡的口味、以焖、煨为主的烹饪形式 难以满足重口味消费者需求,而重麻、重辣等重口味菜肴对于广 东、江浙沪等区域消费者来说,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区域化特征较 明显。例如,味知香超过八成业务集中在江浙沪地区,计划向全国 化发展;好得味、留香阁、祥泰丰等老牌预制菜也均集中在上海、 杭州等华东超一线和一线城市。

短期来看,分散的行业格局仍将持续。由于食品生产技术壁垒不 高,且消费者需求相对多元分散,供给端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存在 大量中小型食品加工厂。由于冷链物流成本较高以及区域化菜品异 地接受程度有限,预制菜企业地域化特征明显,尚无全国性绝对龙 头。多数预制菜企业尚处于前期积累阶段,持续调整经营战略,跑 通上游供应链、中游创新产品以及下游渠道销售商业模式,是短期 内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出现的路径,静待大单品诞生和行业龙头出 现。

多省争抢预制菜之都,主因蓝海行业空间广阔,也势必带来了万家 争夺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在研发人才 培养、融资、宣传等方面多维度支持预制菜企业发展,在研发人才 培养方面,通过增设普通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基地 建设。宣传方面,政府协助宣传预制菜,一方面宣传预制菜品类, 教育消费者接受预制菜走向餐桌,另一方面政府帮助宣传预制菜品 牌,侧重品牌和产品营销。

资金支持方面,各地政府在资金方面给 与预制菜企业一定支持,例如广东省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产业项 目申报地方政府专业债权,创新金融信贷服务,并推出面向预制菜 产品、原材料质量的专项保险产品等,切实降低预制菜企业融资难 度和成本。截至 2022 年 1 月底,我国预制菜企业达 6.9 万余家, 2019、2020 年分别新增 1.2 万家,2021 年相关企业新增注册近 4000余家。在万家预制菜企业涌入蓝海行业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打 造明星大单品能力、B 端业务占比高的预制菜企业有望率先脱颖而 出。

3.1 竞争激烈,培养明星单品仍是核心任务

我国以批发为主的流通体系加剧行业竞争。我国食品生产流通总体 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小生产、大流通”特征显著,即相较于国外直 产、直销流通模式,批发市场占据流通主导地位;而复杂多环节的 流通体系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同时加剧了行业竞争。

打造爆品、抢占利基市场是企业从红海竞争中初步突围的核心。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力、房租等成本的节节攀升,消费便捷 化、B 端降本提效的需求高涨,高性价比的明星单品易于产生规模 效应。此外,明星单品更有利于企业积累口碑,沉淀忠诚客户并强 化品牌心智,进而占取利基市场。大单品易形成规模效应,确立规 模优势、价格优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也利于企业积累口 碑、沉淀高粘性客户,提高品牌溢价。

战略大单品可为公司攒聚资本,在发展中提高综合实力,促进公司 向多品类平台型企业进化。参考日美两大食品、食材供应商,日冷 会社与 SYSCO 从少品类大制造商到多品类平台型生产商乃至全品类 龙头供货商。随着市场渗透率逐步见顶,明星单品慢慢进入成熟 期,并成为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之际,公 司在培育拳头产品过程中沉淀的综合能力与竞争优势,亦有助于探 索新的增长曲线。其中,存量业务强大的“造血能力”为新品类的 培育、开发奠定资金基础,而高性价比、好口碑沉淀的品牌势能以 及完善的渠道体系有力促进新品类的推广、放量。同时,新业务的成型亦不断强化公司竞争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尤其是持续进 化能力与不断破圈的生命力,最终促进公司向多品类平台型企业进 化。

我们认为大单品应具备以下共性:第一,具备一定的消费基础,不 论全国性还是区域性,品牌不需要花费过多资源教育消费者;第 二,主材、烹饪方式至少有一个维度符合消费者健康升级的需求; 第三,食材原材料易获得、易操作,标准化、稳定性、口味还原度 均处于较高水平 。 主食类更易产生大单品,供给端放量推升性价比,消费者需求随之 提升。首先,消费者对主食类食材的新鲜程度要求相对低;第二, 米面类 B 端附加值低,C 端消费者也有囤包子、饺子、饼类半成品 的习惯,是主食类半成品更容易被接受的两个重要原因。同时,随 着供给端放量,性价比提升,需求端也随之放量。例如水饺是北方 的传统食品,随着人口迁移,逐渐向南方传播,大规模生产后,性 价比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速冻水饺的消费量。

千味央厨专注于速冻米面业务,油条大单品规模优势已凸显。避免 与市场规模已趋于稳定的传统大单品水饺、汤圆竞争,千味央厨培 育出油条、芝麻球、卡通包、手工蛋挞皮等核心大单品,其中,油条品类规模优势明显,高性价比已形成壁垒,高度工业化与长期学 习培育公司较大的成本优势与质量优势凸显。

菜肴类大单品更稀缺。主要由于我国饮食文化多元,开发全国性的 菜肴类大单品难度较大。2022 年,深圳和上海疫情反复期间,成品 预制菜成团相对较难,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另一个方面是口味差异 的原因,缺乏形成“共识”的菜品。我们认为,理论上口味包容性 强、符合消费者健康升级需求、标准化及还原度双高的菜肴类预制 菜具备成为爆品的潜质,产品性价比将随规模扩容而持续提升,从 而驱动需求端扩容。 当前市场上菜肴类预制菜以家常菜肴为主,主要发力消费者普遍喜 爱的食材,例如猪肉、牛肉、鱼肉和虾肉等,以降低菜系偏好对市 场拓展的不利影响。具体来看,新希望的美好食品以猪肉为主、味 知香以牛肉类为主、海欣食品以速冻鱼肉为主、鲜美来以下滑为 主,均属于包容性强、符合健康饮食需求的品类。(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菜肴类大单品一:酸菜鱼,是重庆口味的经典菜品,有酸、辣、鲜 的风味特征,制作过程简单、食材易获得,口味接受度高,已基本 突破地域限制。虽然目前仍没有十亿大单品出现,但 C 端销售情况 来看,在众多预制菜产品中销量靠前,是目前预制菜流行的菜品之 一。据 NCBD《中国酸菜鱼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预测,中国酸菜 鱼行业 2021 年将突破千亿规模。安井冻品先生主打“真活鱼制作、 酸菜 81 天腌制、酸汤 12 小时文火熬制”、叮叮懒人菜“酸菜北纬 30 度 220 天发酵,30%鱼柳部分”、何氏蹦蹦鱼“加州鲈鱼鱼片”都已 推出酸菜鱼预制菜产品。酸菜鱼能成为热门菜品的原因有三:第 一,鱼肉符合消费者健康升级观念,蛋白质含量高;第二,口味较 重、易形成成瘾性;第三,主材鱼和酸菜原材料易获得、供应稳 定,标准化、稳定性、口味还原度均较高。

菜肴类大单品二:小酥肉,属传统美食,消费者认知程度较高、宣 传成本低,具有丰富的口味和社交零食的属性;生产端,易实现工 业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广相对容易,可快速崛起。新希望美 好食品自 2018 年开始研发标准化的酥肉食品,经过严苛的研发流 程,反复尝试 34 款猪肉原料、修改 28 次配料蛋液、累计举办 300 场线下消费者测试,在严苛的品质和口味把控下,美好小酥肉赢得 多项国内外食品大奖,自 2019 年推出小酥肉起体量迅速扩大、实现 1.4 亿元营收,2020 年单品销售额达 6 亿,2021 年已与全国五万多 家餐饮企业达成合作,销售额达 10 亿级体量,并以小酥肉为切入点 逐步打开火锅餐饮细分赛道的局面,形成了数只伍亿元级别、亿元 级别及后备单品的储备,实现了从产品认知到品牌认知,占据消费 者心智。

研发、供应链 、渠道三大核心能力是培育大单品的核心三要素。培 育大单品,要求预制菜企业具备对市场的敏感度,在感知消费者需 求后,可以以出色的研发能力快速研发新品,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 的供应链与渠道能力。通过三方面优势培育大单品,以提升 to B 渠 道议价能力和 to C 的品牌溢价,驱动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以日冷集 团为例,日冷集团具备出色的产品研发能力,成立以来共研发并推 出了数十款热销产品,包括迷你汉堡肉饼、唐扬鸡块,和正宗炒饭 三款经典产品历经数十年仍在热销。

需求端来看,大型连锁餐企追求品质稳定、定制化,以实现客群稳 定、突出企业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追求性价比和标准化,大单品、核心单品策略有效降低成本,实现高性价比,并可通过全国工厂布 局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 服务。对于 C 端消费者来说,品类多样、方便快捷、品质安全需求 强烈,预制食材、半成品、成品菜大单品更易获取消费者心智。

首先,研发能力是大单品基础。B 端客户无论是万店模式的连锁餐 企还是夫妻老婆店,都追求产品还原度、易操作及较高的成品率, 满足条件才能达成复购,对预制菜企业研发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千 味央厨研发能力突出,公司优势大单品芝麻球可以做到制作过程中 不掉芝麻、不炸裂,制作难度低、还原度和成品率双高,具备较强 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已充分验证其油条、麻团大单品路线正确,在 细分领域市占率高。

第二,有优质 OEM 代工资源的预制菜企业更易培育大单品。预制 菜企业在新品研发新品初期,为了减少前期投入风险,通常采用优 质供应商 OEM 贴牌代工的方式生产。而进入成熟期,则可以通过收 购小厂或自建厂房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再进一步向上游原材料延 伸,以达到控制原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平滑原材料周期波动 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保证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具有产业链鉴 别能力、在全国各地拥有优质 OEM 储备的公司具备相对优势,例如 新希望、三全、海底捞等在全国有 OEM 工厂,经过品类规划和辅 导,爆款产品在销地产的成功率更高。

第三,赋能经销商,将区域化大单品推广至全国。针对不同的消费 终端,预制菜企业通常采取多重渠道服务终端需求,对大 B 客户多 采用直营方式,直接对接大客户需求;面对小 B 客户多元化的需 求,则采用经销商模式,以降低公司服务成本;面对 C 端消费者, 则通过商超、线上、社区团购等渠道。其中,经销商渠道是预制菜 推向全国的重要突破口,预制菜企业可为 B 端提供经销商赋能,帮 助经销商开展订货会、推广活动等帮助其开拓终端客户动销产品, 同时品牌形象也得以提升。渠道布局方面,可招募专职预制菜经销 商,也可与公司长期合作的老经销商进行业务拓展,将区域特色的 明显的预制菜推广至全国。

例如,安井主要利用原有速冻产品经销商推广其预制菜大单品。安 井旗下冻品先生产品矩阵主要包括除火锅料和米面制品以外的火锅 周边食材、半成品菜肴、菜肴制品,预计每年推出 10 余款 新品,力 争做出 BC 端兼顾的大单品菜肴。对于地域性大单品,公司根据区 域市场反馈,利用原有优势速冻产品的渠道网络向全国推广,目前 酸菜鱼、扇子骨、牛仔骨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良好市场反馈。

3.2 大众产品比拼规模效应,高端礼盒适合品牌输出

C 端预制菜按消费场景分为家庭内食消费场景和招待宴请、走亲访 友礼品消费场景两类,按照社交属性可分为不需要社交的家庭预制 菜和社交属性较强的高端礼盒预制菜。我们认为 C 端两类预制菜在 产品属性、竞争护城河等方面截然不同。(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家常预制菜属大众品,成本优势是护城河。大众消费品具备单价 低、消费频次高的属性,所以扩大消费者人群和更多渠道的产品触 达至关重要。大众品具有薄利多销的盈利属性,成本优势是主要护 城河。由于大多数家常预制菜是居家享用,几乎无社交需求,因此 消费者一般更多考虑性价比做出购买决策。在不具备生产技术壁垒 的预制菜细分领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配送,可以 构筑作为大众品的成本优势护城河。

预制菜不宜“曲高和寡”,“便捷、美味、高频和性价比”是放量硬 道理。家常预制菜属大众品,主要针对内食消费场景,美味、方便 与高性价比是其重要买点。我们认为价格亲民、品质美味兼优的大 众品易于产生规模效应,更适合新玩家“破局突围”,如擅长菜品与 口味的研发的广州酒家推出了 22 元-38 元不等的咕咾肉、糖醋生炒 骨、泰式咖喱牛腩及泰式咖喱鸡肉,性价比突出,利于打造明星大 单品。 攻守之道,品质保障下的显著成本优势既是大众预制菜在低壁垒、 高竞争市场中持续渗透的利器,又促进沉淀自身利基市场,形成品 牌、成本壁垒。此外,受竞争、渠道议价、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市 场参与者利润空间普遍不高,利润率基本在 15%以下;但大规模放 量有利于提高公司周转率,最终仍取得理想的资本回报率,并形成 较高的进入壁垒。

礼盒装昂贵食材预制菜属高端品,是品牌输出的抓手。与大众品相 比,高端品需要更悠久的历史、更多的文化沉淀,通常有较高的品 牌附加值,通常高端品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高端品的企业的利润 增长是靠提价而非产能扩张。我们认为佛跳墙、花胶鸡等高端礼盒 预制菜产品更适合走亲访友礼品和宴请聚会消费场景,具备较强的 社交属性,结合星级酒店、知名餐饮的高端品牌,是品牌输出的理 想抓手。知名餐饮企业、星级酒店是预制菜高端礼盒的重要参与 者,生产端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央厨或后厨,预制菜礼盒可成为堂食、外卖之后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高端礼盒装拓展了送礼、员工福利等消费场景,有助于消费者教育 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苏帮菜“好得睐”、上海老字号“新雅”、杭 州老字号“知味观”等品牌的招牌菜的半成品礼盒在 2021 年货节销 售情况火爆,消费者认可度较高。餐饮企业同庆楼在 2021 年推出的 预制菜年货大礼包,名厨菜礼盒等,销量较好,其中,员工福利订 单较多,取代以往坚果类过年福利趋势显现。高端礼盒装的推广进 一步促进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3.3 产业链的一环,B 端生意行稳致远

餐企降本增效意愿强烈,半成品食材节约成本的需求明确。餐饮企 业普遍面临人工成本、房租、原材料成本高和毛利率低的经营困 境。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9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数据,餐 饮企业的原料进货成本、房租及物业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分 别占营业额的 41.31% 、 10.26% 、 22.41% 、 4.54% , 合 计 占 比 78.52%,餐饮企业在减少厨师及厨房的支出成本,提升效率的意愿 强烈,高性价比预制菜需求大幅提升。

目前预制菜渠道以 B 端为主,并在下游连锁化进程中有望加速增长。自 90 年代净菜加工厂出现,预制菜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导入期。 直到 2014 年,随着我国外卖市场的爆发与冷链物流的发展,预制菜 B 端渠道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食品饮料创新营统计,目前我国预 制菜市场规模在 2500-3000 亿之间。我国餐饮下游高度分散,2018- 2020 年国内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 12.8%、13.3%、15.0%,与美日成 熟的连锁餐饮相比,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2018 年 51%的百强企业以直营 特许的方式扩大连锁 规模,餐饮企业连锁化动力较强;而以餐饮企业为主的 B 端由于餐 饮连锁化率的不断提升,对菜品能够标准化生产、快速复制提出高 要求,以标准化为特色的预制菜正好可以满足餐饮企业的需求。因 此,未来随着餐饮产业的成熟化,B 端预制菜有望在下游连锁化进 程中有望加速增长。

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催生了 B 端预制菜需求。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外卖用户规模达 5.44 亿人,外卖使用率从 2017 年末的 44.6%提升至 2021 年末的 52.7%。根据艾媒咨询统计,2011-2020 年,我国外卖交易规模逐渐扩大,2020 年外卖交易额已超过 6600 亿 元,16-20 年 CAGR 达 41%。外卖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宽了消费应用场景,为餐饮行业发展注入了新 动能。预制菜可以通过减少后厨面积,减少厨师工资等方式进一步 减少外卖商家的成本,同时因半成品、易加工特点有利于加快出餐 速度,帮助餐饮门店降本提效,因此有望受益于外卖行业的高速发 展。

餐饮渠道易守难攻,客户粘性更高,依托良好合作关系可从单一产品向多个产品延伸。餐饮连锁企业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对产品标 准化、成品率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鉴别与试错成本,所以一旦与供 应商达成合作,为保证产品口味稳定性,除非有重大食品安全问 题,否则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此外,供应链公司可以从单一产品 长期稳定合作,有机会达成更多产品合作。以千味央厨为例,自 2012 年以来,坚持以“只为餐饮,厨师之选”的战略定位,深耕餐 饮速冻米面市场,客户粘性强,与百胜中国的合作,从最早向其提 供蛋挞皮开始,到目前产品延伸至安心油条、华夫饼、烙饼、牛角 包、酥饼、胡辣汤等多个品类。

大 B 客户既带来业绩稳定性,易形成规模效应,又可构筑行业壁 垒。大 B 客户内生性增长即店面扩张可以为预制菜企业带来成长的 稳定性。与 B 端合作,产品生产数量、物流配送均有明确时间阶 段,与零散购买、数量不确定的 C 端相比,B 端生意可在保质期内 流通方面具备绝对优势。同时,成熟大 B 连锁餐饮企业具备严苛的 供应商管理机制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包括公司自评与聘请 第三方外评共同考核供应商自制,该机制中成为竞争对手短时难以 突破的供应壁垒,其他同行进入大 B 餐饮的供应链体系需经历长达 数年且较为严苛的审核过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C 端可享受行业扩容红利,但消费者教育尚需时日。目前,C 端预 制菜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像日本一样预制菜走 进千家万户餐桌尚需时日,C 端仍有较大挖掘空间。消费者追求便 捷的同时,追求美味与健康品质,容易受到营销手段而做出购买决 策,愿意为品牌、品质支付品牌溢价,提价空间更大,成本转嫁比 B 端更容易。但由于我国菜系口味众多,当前市场暂无品牌领袖, 竞争者众多,市占率提升不易,但领先企业可享受行业扩容的红 利。

4 繁华未必似锦,群星选最璀璨

4.1 中国目前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各点都有产业延伸的机会

在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优质子赛道正涌现出一批具有高 辨识度的龙头企业,包括冷冻烘焙业龙头立高食品、专注服务 B 端 定制需求的千味央厨、预制菜肴赛道华东龙头味知香以及速冻火锅 料龙头安井食品等等。它们或凭借先发优势、多年深耕行业取得较 强的规模优势,同时在渠道端精耕细作,布局一张面向全国、多渠 道、广覆盖的销售网络,最终通过高性价比产品与强大的渠道力赢 得竞争,实现放量增长;它们或提前卡位大 B 客户渠道,居高临 下,通过整合其他渠道客户获取增长;它们或在原有坚固的基本 盘,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寻找业务协同,发力高价值、高景气环节, 来实现扩张。总而言之,唯有专注主业、深耕渠道和品牌、持续进 化的公司方可在技术壁垒低的食品赛道中脱颖而出,实现基业长 青。

原材料端企业向下游高 附加值预制菜业务延伸,盈利能力改善,具有较大的业绩弹性,且 随着公司规模化、品牌化壁垒的出现,公司业绩表现由强周期向弱 周期发展,稳定性不断提高,基本面持续向好,看好上游龙头居高 临下,延伸协同带来估值逻辑重构、业绩快速成长的双击机会。最 后,下游具备品牌势能、研发优势以及食品定位清晰的餐企同样值 得关注,主要系预制菜新业务在自身优势赋能下成功率较高,而爆 品的放量增长将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同时餐食业务稳定性较好, 提供了业绩安全垫。

4.2 重点企业分析

4.2.1 千味央厨:定制服务能力突出,大单品策略优势凸显

公司通过常年陪跑餐饮龙头,卡位龙头顶级供应商,在米面类制品 大 B 端的竞争优势显着。公司凭借优质供应链服务“组合拳”持续 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不断增强大 B 黏性,巩固竞争优势。此外, 大 B 久而严格的审核周期既为公司筑就竞争壁垒,又充当公司品牌 背书,吸引寻求标准化和创新的中小 B 纷至沓来,同时,大 B 的研 发外溢性可以满足小 B 产品的开发需求。公司凭借长期陪跑大 B 客 户积累的柔性生产、研发创新、品牌背书等优势,既可以在 B 端横 向品类扩张,又能够纵向中小 B 降维覆盖,有望不断提升市场份 额。未来随着公司小 B 业务的持续开展,以及大 B 业务的持续夯 实,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4.2.2 安井食品:预制菜肴持续发力,龙头壁垒日益强化

在 C 端便捷化需求与 B 端标准化、连锁化趋势下,速冻食品行业近 年来持续升温。对比日美等 C 端人均消费量和 B 端餐饮连锁率,我 国速冻食品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行业景气度依旧。公司业务端, 除了火锅料和米面业务营收稳步增长,21 年预制菜肴业务快速放 量,逐步成为公司第二大增长曲线。渠道方面,公司 B、C 端双轮 驱动,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巩固强大的渠道优势,另一方面积极 铺设快手菜专柜,是公司独创的菜肴渠道,也为经销商带来新增长 点。同时,公司产能建设持续推进,“销地产”模式助力全国化扩 张。本轮成本上行周期中,安井尽管短期利润端承压,但随着本轮 高成本库存消耗干净、原材料成本回落以及提价效应下,利润端反 弹可期,同时有望借自身品牌、规模以及渠道等优势不断提升市占 率。

4.2.3 立高食品:冷冻烘焙景气度高,高速成长的龙头前景广阔

冷冻烘焙有望在烘焙大行业扩容同时实现结构性加速增长,不断提 高渗透率。冷冻烘焙行业在生产技术、产线购置、销售渠道等方面 对参与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行业进入壁垒将随着头部企业的加 速发展而愈发巩固。公司冷冻烘焙产品生产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竞争壁垒高筑,未来优势将有望进一步增强。产品方面,公司 冷冻烘焙产品储备丰富,下游客户多元,未来可通过产品及客户结 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且随着四季度产能得到一定补充,公司规模 增长动力长足,业绩有望保持高增。渠道方面,公司精耕细作,横 向进入前景广阔的多元化销售渠道,纵向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 市乃至乡镇下沉渗透,有望凭借庞大的市场销售、服务网络,品 牌、规模等优势持续提升市占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2.4 味知香:预制菜领先品牌,全国渠道持续拓展

公司作为华东区域预制菜肴龙头企业,深耕行业多年并积累了较强 的规模优势,未来有望乘行业景气度收获高速增长。公司成本压力 位传导迅速,2021 年在牛肉等原材料节节上升压力下,公司为保证 利润率采取积极调价策略;其中,公司 C 端产品 7、8 月小幅上涨了 1 次,9、10 月份各上涨 1 次,每次平均涨幅 1-2 元, B 端上涨了 2 次。随着牛肉等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以及 2021 业绩低基数背景下,2022 年公司有望迎来较好的利润弹性。伴随产能的扩张以及物流体 系的进一步完善,短期来看,公司凭借成熟的加盟模式,将在江浙 沪及周边区域通过复制模式迅速提升门店数量,进而扩大销量。长 期来看,针对江浙沪以外的市场,公司将利用销售团队在前期市场 开发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加大对经销商的营销力度,扩充销售 网络;同时,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实现跨区域的业务突破,包括向 华东周边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渗透,以此发掘市场潜力,提升 公司整体销售额。

4.2.5 双汇发展:肉制品龙头布局预制菜,成本和渠道优势明显

作为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基本盘稳定,经营业绩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公司于 2021 年初成立了餐饮事业部,专注于餐饮渠道,推广预 制切割、腌制料理、火锅食材、酱卤熟食等预制餐饮食材产品。面 对 C 端推出新品牌“筷乐星厨”系列速食菜,推出“经典热卖十连 包”,菜肴类包括鱼香肉丝、土豆牛肉、家常豆腐等十款家常菜,包 装规格在 180g-200g,满足消费者“一人食多道菜”的需求。公司在 预制菜业务方面具备优势,首先,冷鲜肉和肉制品品牌知名度高, 消费者对双汇品牌认可程度较高;第二,公司在全国 17 个省设有 30 个肉类加工基地,具备产能优势;第三,公司目前终端渠道广泛, 经销商体系成熟,预制菜系列产品可快速铺货;最后,公司在猪 肉、鸡肉制品供应链具备优势,成本优势明显。预制菜或成为第二 增长曲线,为公司成长性加码。

4.2.6 国联水产:定增发力预制菜,成长性值得期待

水产龙头国联水产在下游延伸发展中,积极从鱼、虾等水产原料供 应商向深加工多品类预制菜制造商转型。2021 年公司预制菜收入为 8.41 亿元,同比增长 15.21%,营收占比从 2020 年的 16.24%提升至 18.80%。2021 年公司非公开募集 10 亿元用于中央厨房和水产深加工 项目,未来随着定增新产能的落地以及优势品类的爆发,公司有望 凭借全球采购等成本优势迎来新一轮成长期。

4.2.7 由下向上,餐饮业打通菜品零售化第二成长曲线

近年来,受疫情冲击以及餐饮零售化等因素影响,许多连锁餐饮业 开始兜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而知名餐企西贝、广州酒家、眉州 东坡等也纷纷入局预制菜市场。其中,广州酒家在 2020 年年初就进 入预制菜赛道,并通过中餐老字号的品牌背书、粤菜品类优势以及 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探索、挖掘市场爆品;截至 2021 年 1 月其面 向 C 端市场推出了 20 款单品,包括广式豉油鸡、传统咕噜肉以及客 家梅菜扣肉等特色菜品。而同庆楼主要定位 C 端市场,并在 2021 年 11 月食品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名厨名点系列、名厨菜系列、 名厨腊味系列、臭鳜鱼料理包系列产品,推动公司进入了“餐饮 食 品”双轮驱动格局;渠道端,公司已初步形成线上零售、线下商 超、渠道代理“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销售路径。老字号连锁餐企布 局预制菜,往往靠自身优势菜品切入,同时突出研发优势与品质保 证,并通过高复原率获取高复购率,进而培育消费习惯,沉淀忠诚 客户。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