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末日:独家深入福岛核辐射禁区500米

重返末日:独家深入福岛核辐射禁区500米

首页休闲益智末日禁区生存更新时间:2024-08-03

【《我是谁》日本先导篇播出,完整视频↓】

优酷出品·《我是谁》之日本先导篇

——独家深入福岛核辐射禁区500米

|关键词福岛核电站;辐射区;陈杰;末日景象;

|提要唤醒记忆,是为了对抗流逝;对抗流逝,才能够找回自己。

#重返末日:让停滞的时间再次流动#

“那个地方特别美,一个非常,整个城镇视野非常开阔,然后有学校,还有神社,然后旁边又面朝大海,离大海很近。它那个地方离大海大概只有七八百米,是正好的位置,你太近了也不好,非常美。然后我专爬到山上去俯瞰了一下,那海水湛蓝湛蓝的。”

和优酷《我是谁》摄制组坐在福岛海边,嘉宾摄影记者陈杰感叹道。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继切尔诺贝利之后最大的核泄漏事件——福岛核泄漏事故。 “你从来没有想到这个海水会突然撕裂成一二十米的还扑过来,所有人没想到……那么美的海。”

2015年11月28日,我们的车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越来越近。

遇核污染的地区,废墟已经清理,而这个小镇,很多房屋依旧保持4年多以前海啸袭击后的模样:一半房屋被海啸削掉,被海啸冲进居民客厅的汽车,被海啸剥离的只剩框架的房屋,一辆辆被海啸“揉碎”的汽车堆在墙根下,海水退却后屋内被翻江倒海的家具。

10公里,1微西弗每小时。

这些禁区,核辐射剂量相对较低的地方,在进行核辐射物理除染作业。核辐射剂量高的地方,仍旧保持4年多前的样子,没有人进入。

5公里,4微西弗每小时。

3公里,7微西弗每小时。

在福岡町,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大约3公里的一座小镇,借助通行许可证,我们通过了有警员把守的入口,往里行进数百米,一个规划别致的小镇出现在眼前,不过,一片荒芜,整个小镇一片寂静,仅有我们闯入后发出的声音,各种植物疯狂的生长,杂草长满街道,通过房屋窗户、门缝爬进居民屋里,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被藤蔓缠绕。

2公里,8.34微西弗每小时。

在一处地势较高,没有被海啸袭击的大型超市,记者从敞开着的门进入,显然受到地震的影响,有的天花板塌落,有的墙体倾斜,地上堆满了散落的商品,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食品区,布满了蜘蛛网,几乎所有的塑料包装食品都是空的,包装盒子或袋子都有大大小小的豁口

到处都是动物留下的粪便,偶尔能看到果子狸、猫等动物干瘪的尸体。

1公里,500米,陈杰手里的便携式辐射剂量检测仪,发出越来越急促的“嘀嘀”声,检测仪警告灯频繁闪烁。

8.34——这个数据意味着辐射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0倍以上。 按照日本环境省对福岛核辐射禁区的解禁要求,在辐射剂量位于0.23微西弗每小时以下,居民才可以返乡。陈杰是3·11东日本大地震后首次报道的记者。

当时,作为新京报摄影部主任,他带着“战友”们前往福岛报道,但由于辐射危险,为保证大家的安全,在距离核泄漏20公里处,他决定让大家停止前行。

四年多前的那次放弃,是迫不得已,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这却成了陈杰心中的一个遗憾。他说,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完全来不及思考,要全面完整地将第一现场展现在大家面前。当这个事情沉淀了四年、五年之后,他再次回来,他希望继续上次没能完成的心愿,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些答案。” “我更多地去关注一些人,我去聆听一些人的故事。……即使是恐惧,我也要去体验。”

因为亲身踏足这里你才会发现,这个区域的时间似乎凝固了。和众多灾难电影中的画面一般,一片死寂。 但是,又并非如此。去除核污染的工作人员,励志复兴重建的志愿者,坚守牧场照顾动物的老人……正是这“无人区”中的寥寥个体,让这片“被诅咒”土地的时间重新开始流动。

# 凝视精神废墟:唤醒记忆,是为了对抗流逝#

回程路上,陈杰对我们说:“在光线的照耀下,有那种末日世界的感觉,就完全是那种感觉……这几天我非常集中地,非常密集地去经历了很多特别撞击我心灵的这种场景。不仅是震撼人心,它会撞击我,无论是我看到这种场景,还是见的这些人,他会不停地撞击我,这是我所经历的最密集的一次。”

“现在,无论是下雨,还是夕阳,还是这种,我觉得就是我很幸运。因为我觉得我很幸运,我觉得我特别满足,就是说实际上在这几天,这几天我就特别满足自己,我对自己特别满足,哪怕一杯水喝,有一个饮料,有一杯咖啡,我觉得特别满足。”

工业革命之后,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让人类无限膨胀,忘记自身的局限性。人们对财富无止境的追求,对理性主义的崇拜,造成了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人为的环境恶化为自然灾难的反扑埋下伏笔。 此次,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前往福岛的陈杰,深深感受到了这一事实。

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沉默的场景?——为了不让人们遗忘。

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使用的虽然不是相机,而是水泥、沥青、废金属,但他的答案或许很一致。

——“我觉得需要去唤醒记忆,不是为了改造政治,而是为了改造自己”。

他的作品和陈杰的影像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旨——同样是粗粝、恢弘的语言后又隐藏着回忆与悲悯。

眼睛能看到的废墟是现实的废墟,而造就这现实废墟的,则是毫无节制、欲壑难填的人心——精神的废墟。当活生生的废墟出现在视野里,这种真切的感受,给了这种精神废墟一种绝对的物质确认,也终会让我们产生与之对抗的强烈动机。

正如陈杰所说,“我从来没有松懈过,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我是谁?在这个过程中,你有自己的这种行为方式,你要做到你自己能做到的那个样子。关键是我在现阶段我能够尽力而为,去做到我想要的那个东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驱动自己往前走。那么,我相信就是说,所以说我在想行动才是唯一的选择。”

在这个精神废墟日渐扩张的功利时代,唤醒记忆,是为了对抗流逝;对抗流逝,才能够找回自己。

——————————

心怀可能,探寻自我。

脱掉面具,撕下标签,和我们一起,探寻我是谁!

——————————

我们会陆续为大家带来更多节目资讯,欢迎大家订阅,持续关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