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时尚,亚历山大·麦克奎因是她最喜欢的设计师;她喜欢做美甲,定期拜访美容医生,为年纪增长带来的容貌变化感到伤心;她拒绝在肠镜手术中使用麻药,在产房里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她“亭亭玉立、妩媚动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女人味并且衣着时尚,走路昂首挺胸,还穿超短裙”;她敢于挑战社会的不公正与偏见,倡导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成为众多女性学者的榜样和引领者……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关于哲学家的刻板想象,但她又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位哲学界的女性巨匠。
她是玛莎·努斯鲍姆,一种很新的哲学家。
她的新书《爱的知识: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一经出版立马登上豆瓣评分9.6,5000 想读,连续数周盘踞“一周热门非虚构类图书榜”。一部哲学专著,究竟能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
【美】玛莎·C. 努斯鲍姆
|做一个掌握自我命运的“女王”|
玛莎·努斯鲍姆年少时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赫赫有名的韦尔斯利学院,但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因为她想当演员,“扮演别人让我有机会宣泄作为自己不能表达的情感”,她说。很快,努斯鲍姆加入一家表演希腊悲剧的演出公司,在那里当了半年的演员,之后又离开,“我还没活够”,她说。
努斯鲍姆是这样的人,从父亲那里继承来一种“时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精神,让她每个决策当头都显得非常干脆,风风火火里透露出强大意志力。她书写赞美直面和暴露脆弱的能力,但她本人牢牢控制着生活中每一次人际交往,每一天的活动都会被制作成流程表,每个新的24小时,都开始于一场90分钟的运动。于是,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日日定点出门散步的康德之后,这个领域续上了同款哲学家。
采访过玛莎·努斯鲍姆的记者和很多读者,都愿意称呼她“女王”,这来源于她言谈举止,也来源于她拿奖拿到手软的耀眼成就。
今年76岁的努斯鲍姆,已经创作、编撰了50多本书,获得了64个荣誉学位。2014年,她应邀在牛津大学做“约翰·洛克讲座”,这是哲学界最声名显赫的系列讲座,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女性。2015年,她获得了稻盛伦理学奖;2016年,她成为“京都奖·艺术与哲学奖”得主,获奖的哲学家屈指可数,其中包括卡尔·波普尔和于尔根·哈贝马斯;2018年她收获博古睿哲学与文化奖,在诺贝尔奖没有覆盖的领域中,这是声誉最隆的奖励。
除此之外,努斯鲍姆还领过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霍尔堡国际纪念奖等国际奖项,载誉无数。她享受获奖,但也警惕让人不安的满足感。毕竟,这位一生要强的哲学家,她“美好生活概念要求为艰难的目标而奋斗”。
|为什么要把爱写进哲学和文学里|
和大多数写作技巧乏善可陈的哲学家相比,玛莎·努斯鲍姆是一位笔触优雅、柔美的写作者。这也是她作为哲学家的新颖所在。她以打动人心的笔法来描述认识到自己的脆弱性所带来的痛苦,她相信,这是伦理生活的前提。以文学来填补哲学不愿审视的空白,在传统英美哲学不肯“屈尊”投下目光之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精湛解读,探索情感世界中伦理与认知之间的复杂联系。
这种特点在她的经典著作、最新简体中文译著《爱的知识: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现。这本书是努斯鲍姆哲学观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最受学界关注的代表作。
本书中,她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探求“爱的知识”的视角出发,从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探讨了人类一直以来关注的人性、感知、诡辩、阅读、灵魂、个体与爱等切身话题。这部作品完全不同于以往哲学家书写模式,以文学深描人生中的微小细节。她的研究,突破了分析哲学传统的局限,填补了哲学对文学缺乏关注的学术空白。可以说,这是一本改变哲学面貌的作品。
这种对文学的关注,来自童年与父亲共读文学经典的经历。她会在睡前来到父亲的书房,然后他们一起阅读威廉·埃内斯特·亨利的诗歌。她还喜欢一个人跑去阁楼,沉浸于狄更斯的小说世界,通过文学,她找到了“一条逃生的道路,使自己从无关道德的生活进入道德生死攸关的世界”。
在《爱的知识》里,玛莎·努斯鲍姆将她爱的狄更斯细细琢磨了几遍,不止狄更斯,还有普鲁斯特和亨利·詹姆斯,尤其是《金钵记》,她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来讨论詹姆斯如何清晰表达了一种道德哲学,这或许与努斯鲍姆本人感受相关,与父亲的紧密感情在结婚后需要做出“割裂”,她说女主玛吉吸引着自己,因为这个虚构的人物“要想在跟丈夫的关系中仍是完整的自己,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父亲并因此伤害他,确实别无他法。玛吉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在一帮要么不爱、要么爱而不得、要么爱得疯疯癫癫的男性哲学家里,努斯鲍姆非常独特。康德认为激情之爱没有理智没有道德,不应该被讨论,努斯鲍姆并不认同这点,而她本人也从不掩饰对激情之爱的追寻。
她总是被智识上卓越的男人所吸引,对于哲学思考可能与激情和爱不兼容,努斯鲍姆一直保持警醒。她认识到写作可能是“一种让自己与人生保持距离的方式,甚至是一种控制人生的方式”,
《爱的知识》这本书中一篇半自传性的文章(《爱与个体:浪漫的公正与柏拉图式渴求》)里,她用一个堪比悬疑小说的开头,引出一位用书写日记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心碎经历的女哲学家。这位神秘的、与她如镜像般相似的女哲学家,把自己的经历分类整理,详细列出了一位理想爱人的各种品质,然后对照比较自己爱过的男人:
“他正走在阳光斑驳的长廊上,有说有笑,他的整个身体被从门口射进来的阳光强烈地照亮,在她看来宛如透纳笔下站在阳光中的天使。”
质疑、理解、成为。在陌生女人的爱情故事里梳理出柏拉图的爱的轨迹,她写道:
“你现在开始明白这位女士是怎样的人了:她一直在思考。她不会仅仅哭泣,她会问哭泣包含了什么。一滴眼泪就是一个论证。”
图片来自豆瓣共读会读者感想,共读会详情请在豆瓣主页搜索:爱的知识共读会
玛莎·努斯鲍姆比起哲学家,有时更像“钢铁侠”,《纽约客》的记者说她“看起来总是那么钢铁般强大”。无论是产后一周就出现在哈佛学者会的晚餐会上,为的是“要让每一个人都看到我还在工作”;或者因为“作为一个心直口快的女性所招致的恶意嫌弃”以及一位同事的诡计,让自己的终身教职申请被否;又或是就读研究生时被导师*扰——她都没有怀疑过人生,或者说,这种想法转瞬即逝。“我想过去读法学院,或有过什么类似的想法,但一天之后就抛在脑后了。”
玛莎·努斯鲍姆理解不了朱塞佩·威尔第曲目所要求的听天由命,她不认同“听天由命”,“‘生活待我不善,我放弃算了’我认为这完全不可理喻”。
《爱的知识: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
[美]玛莎·C. 努斯鲍姆 著
李怡霖 于世哲 译
范昀 审校
出版时间:2024.1
定价:158.00
装帧:精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