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会发现这里有一座独特的院子。院子很大,院门口是两棵参天的古银杏树,院内有竹林、花圃、藤架,环境整洁雅致。这座大院现为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教育培训中心。
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子中央的那栋体型庞大、风格独特的美式红砖大楼。建筑坐北朝南,面宽35米,进深20米,地上两层,带半地下室,砖混结构,檐高约11米,总建筑面积约1292平方米。
建筑南侧风貌
建筑为美国近代折衷主义风格,布局上严格遵循古典主义对称原则。建筑立面由壁柱划分为左中右三段。基底的半地下室显著高于地平,利于采光、通风,再加上上面的两层楼面,看上去宛若一座三层楼房。地下室、一层和二层、檐口三部分之间以贯通的条石线脚划分,形成古典主义“三段式”样式。
建筑南立面,1924年
各层立面设置尺度基本一致的高大平券直窗。楼的中间开一拱券式门洞,内置楼门。楼的墙面为红砖清水砌法,以突出墙面的结硫砖为装饰。楼为平顶,原正面的女儿墙上有装饰,已被拆除。
这座建筑于2007年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经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为未定级的一般文物。
那么这座建筑最初的主人是谁呢?《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上这样介绍:建筑原名畿辅大学,建成于1922年,……设计人和设计单位均不详。
那么畿辅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它又是何时来到干面胡同的?具体的办学地点又是哪里?大楼门额上的“美国学校”字样又给我们传递着什么信息?这座建筑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又是谁?这重重谜团使这栋大楼显得愈发神秘。
畿辅大学的身世
关赓麟(图片来源于网络)
畿辅大学(GIHFU UNIVERSITY)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比较陌生。畿辅大学由交通界名流于1924年发起成立,地点在阜成门内宗帽胡同(今名宏茂胡同),是以铁路科为主,兼及文、法、商科的私立大学,该校创始人兼首任校长为清朝进士、汉粤川铁路督办关赓麟。学校在成立时曾拟定校名为私立交通大学,后改为畿辅大学。“畿辅”原意是指京城周边地区。1928年10月,由于国都南迁,“畿辅”已名不符实,更名为北平铁路大学。
但在学校存在的13年间,由于受到国民政府大学办学政策的影响,学校数次更名,办学层次逐渐下降。1934年由北平铁路大学降格为北平铁路学院,1936年学校改组为铁路专科学校,学校的办学经费也更加困窘。由于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在当时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能够为学校提供所需资金支持,学校与协会的合作计划由此展开。
畿辅大学是何时来到铁路协会干面胡同旧址的?美式大楼就是铁路协会旧址吗?
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1926年8月,校址迁到朝阳门内干面胡同原铁路协会旧址。1936年2月,院址又迁往大雅宝胡同前税务学校旧址,今空军招待所位置。
另一种说法是:1937年,学校改归协会主办,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铁路协会前往南京,适逢学生数量增加,原西城宗帽胡同校址不足以容纳增多的学生,因此学校的校址迁往铁路协会干面胡同旧址。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对于铁路协会旧址的位置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就在美式大楼所在的干面胡同57号。也有的观点认为原铁路协会旧址在干面胡同10号,今东城区行政学院所在位置。
大楼门额上的“美国学校”字样暗示着什么?
建筑门额
来到大楼正门前,抬头便能看到正门上方的门额上阴刻着英文:Peking American School(北京美国学校)。莫非这里当年不是畿辅大学?
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研究中心徐子枫在其《北京美国侨民学校旧址》一文中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说到,此建筑为北京美国侨民学校(又称“北京美国学校”Peking American School)的教学主楼,也是校园仅存的核心建筑。
北京美国侨民学校建设的推动方为“母亲俱乐部”,它是北平带有公益互助性质的社团,社团成员以清末民初在京旅居的美国女性为核心,旨在改善外侨的西式教育机构短缺问题。
早在1915年,就在甘雨胡同筹建了服务外侨的幼稚园和小学部。为了形成从幼教至中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一处学级完备的新校区建设很快被提上日程。
项目筹备于1919至1921年,后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卫理公会、基督教青年会和部分外商协同筹建,募款还包含原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Willard D.Straight)的遗产。学校选址在当时的干面胡同27号(今57号),1922年开工兴建,次年秋季竣工。
学校采取男女混合授课和十二年一贯制,除添置初、高中部,也周转旧校的低年级学生,缓解其办学压力。生源以美籍为主,兼顾英、法、德、日、丹麦等国外侨,也面向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从事涉外专务的华人家庭。招生规模由首年的171名各国学生,逐渐发展至二战前夕的近300名。中国籍学生也由开始的21名,扩增至1947年的77名。
学校一直发展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其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曾被日本侵略者强制关停,校舍一度遭征用、改办“日本第三国民学校”,后于1945年冬季收回房产,次年复办。
康拉德·安那是谁?
建筑师康拉德•安那
《北京美国侨民学校旧址》一文中提到一位关键人物——康拉德·安那。康拉德·安那(Conrad W. Anner,1889—1960),是美国“洛氏驻华医社”的德裔美籍建筑师,毕业于德国萨克森州开姆尼茨工商学院建筑系。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一期工程设计的制图员,后又主持二期工程设计、施工和院内设备安装,对协和医学堂时期的“哲公楼”实施了改扩建。此外,他还应中国政府之邀,在上海、南京分别参与设计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所。以顾问身份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际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并在项目落地时出任监理工程师。
正是他,在1922年,主持完成了干面胡同北京美国侨民学校的建筑设计。学校筹建时正值美国爆发1921年经济危机,为了降低成本,将工程预算限制在10万墨西哥银元(约合5万美金)以内,安那竭力削减非必要的装饰,将设计重心放在“经济实用”上。
建筑除主入口石券拱顶、女儿墙额心两端的古典涡卷母题构件,以及二层中央窗户两侧墙面贴嵌的菱形白石外,几乎看不到其他装饰元素。设计师利用砖石材料的天然质感成就了建筑的大气典雅之美。
建筑纪念角石
无论这座建筑是畿辅大学还是北京美国侨民学校的旧址,其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及艺术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北京近现代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城市整体发展中不能断裂的链条。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引自徐子枫《北京美国侨民学校旧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