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转到七十年代,便是我最快乐无忧的少儿时光。
我故乡的村庄坐落在一条小河边,与白湖农场东大圩只是一河之隔,也就和白湖农场结下了不解之缘,便有了许多少年时的难忘故事。
白湖农场,本来其实是一自然湖泊,是五十年代围湖造田形成的。曾经听父母说过,当时在围湖筑坝时,多是劳动改造人员所为,都借住在湖边村庄的农民家里,我家的堂屋就住满了这类人员。
在我的记忆里,白湖农场东大圩开始时住的都是劳动改造人员,大多为政治犯和轻型犯,日常劳动就是插秧割稻种庄稼,还有管理果园、鱼塘、养牲畜等。后来,东大圩劳改犯迁走,有部队进驻一段时间,同样也是发展农业,因为农场里主要都是水稻田。再后来,部队转移,又是劳改犯入住。
而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段部队进驻农场的日子。
我故乡村庄的小河很小,河北岸是我的村庄,河南岸就是白湖农场东大圩,从村庄的河堤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东大圩农场的环湖大坝及其大致的景象。这条河是环形的,因为是围湖修坝所形成。平时,河水不深,也没有什么船只通行,只有到了夏天,雨水旺盛的时候,有可能会水近坝腰,甚至会发洪水,此时,周边的群众便开始日夜紧张防汛了。
河床不算太宽,河滩却占了四分之三的面积。河滩上长满了杂草,还有村民们栽植的柳树、芦苇等。现在的河滩,有些水荡也被村民们用网围起来养鱼、养菱角等,河滩尽可能得到利用。
村庄的小河边从前有一个渡口,有一位船工和一条小木船,村民们来往于农场与村庄就是通过这条小木船来实现的。
一、白湖农场大坝上的放鹅时光
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是生产队体制,经济落后,物质匮乏,村民们为了补贴家用,家家户户都会养头猪,再养一些鸡、鹅、鸭之类的。我家也不例外。
鹅是吃草动物,我家每年都会养它7~8只。一般都是春节期间焐出小鹅,长到暑假时也就有半大了,这时它的食量也大了。放假的时候,三五小朋友一约,一起就赶着自家的鹅奔赴农场大坝,让其自己吃草嬉戏,因为大坝的两个坡面都长满了青草。
当老鹅们尽情吃草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小伙伴玩乐的时光。我们会在草地上打架嬉戏、翻跟头、斗鸡(单腿着地,一腿弯曲抬起,相互对撞的一种游戏)、掷石子、玩纸炮,等等。总是想方设法尽情玩乐,或许这就是少儿时最快乐的追求吧。
曾经的放鹅经历,至今仍印刻在脑海里,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样的场景今日再也不会出现,永远留在我们儿时的那个年代了。
二、看电影,渡河翻船落荒而逃
少儿时一听说有电影看,不知有多么高兴。当时部队有一个团部就驻扎在白湖农场围坝下,与褚个嘴村庄是隔河相望,离我们村庄也就是3里路。团部晚上经常放露天电影,村里人因经常去农场割草、放牛、捡柴火等事情经过那儿,所以,只要晚上放电影就打听到了,回家后就会把消息告诉大家,晚饭后,喜欢看电影的村民们就会一道前往观看。
有一天晚上,记得是星期天,当时我在青山五七中学上初一。团部放电影,晚饭后,便跟着村民们一块儿去了团部,那时放的电影有许多是八大样板戏,尽管如此,但大家还是乐此不彼喜欢看,因为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手机,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偶尔看场露天电影。
因为村庄与农场有一河之隔,来往都是通过渡船来实现的。当时已是冬天,电影散场后,大家一股脑儿跑到河边,见到有木船就上。我们小孩也跟着大人往船上挤。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们所上的木船还是在褚个嘴村庄的对面,还不是在我们村庄河对面。木船并不大,船上还装有酱油坛,当人上满船后,有大人们就撑船离岸。当船刚与岸边垂直,可能是人上得太多,本来船上就装有酱油坛,由于船的重心偏位,瞬间木船就翻了,人员全部落入水中。真的算巧,一是木船还在岸边;二是处于冬天,河水也很小;三是大多都会游泳,所以没出啥事,只是虚惊一场。而我,就直接游到对岸,爬上围坝,不顾一切地往家跑去。等跑回家时,手已冻僵,连自己的衣服也无法解开,还是哥哥他们帮我烧好热水、解我衣服,让我洗上热水澡直接进床。
那时,农村都很穷,人们的换洗衣服都很少,而第二天是星期一又得上学,没有办法,我只好穿着哥哥的旧衣服去了学校。老师、同学们看到我时,我都不好意思抬头。因为我的穿着,不好意思向他们解释啊!
三、跟着大人去放牛,偷偷摸摸进果园
夏秋之际,正是水果飘香的时候。白湖农场里就有许多果园,而且就在围坝下面附近。如果站在大坝上,就可以清晰地看见苹果园、梨园、葡萄园的诱人景象。当然,每个果园的四周都有士兵站岗,一是防止村民们偷摘;二是怕村民们所放之牛跑入果园毁坏果树。
有时,生产队里的农活不需要老牛犁田耙地时,队长就会安排人员去放牛(让牛去吃草),一般都是把老牛牵到农场那边去放,因为农场里草多。这时,我们几个小朋友会跟着大人一道去农场玩,其实就是想去果园偷水果吃。
果园(苹果园、梨园)里的杂草一般都长得很高,有些蒿草都高过我们的头顶。虽然果园四种有士兵站岗,但果园那么大,士兵的眼光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在大人们的指导下,我们小朋友会声东击西,分散行事,趁士兵没注意到的时候,我们各自直冲果园,找一颗周围蒿草茂盛的果树,就此蹲下,手摘即吃,吃饱为算。胆子大的,口袋里还装个把带着,再趁士兵不注意窜出果园。当然,也有被发现抓着的时候,因为水果已经吃进肚子里,士兵也没有办法,只能吵一吵而已。
这样的趣事也只有我们所经历,现在的孩童定不会想象。
四、逮鱼摸虾是常有的事
儿时的那个年代,农村种田还没有使用什么化肥农药之类,河里的水很清净,也没有其他污染,所以河里的鱼虾特别多,就连稻田里都有许多泥鳅、黄鳝、草鱼。我非常喜欢逮鱼摸虾,在上学的时候,经常被老师批评,说我应该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才对,逮鱼摸虾会误了庄稼啊。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
小时候,我用过很多捕鱼虾的工具,如四角网、虾针网、三角网、虾扒网等等,经常在小河里、水荡里捕鱼捕虾,有时半天能捕五六斤,很是开心。那时,只要想吃鱼虾,带着网出去,一会儿就可以从河里捕到许多,不像现在,野鱼野虾已经很难捕到了,都被使用的化肥农药给毒害了。
当然,也免不了去白湖农场那边逮鱼摸虾,因为农场里面不仅有许多小河、水沟,还有许多鱼塘。正常情况下,都是在小河、水沟里逮鱼摸虾,不会轻易去他们的鱼塘,那样如果被发现的话,渔网就难以保住了。偶尔也会偷偷地向鱼塘里撒下一网。
时光飞逝,永不回头。逮鱼摸虾,终究成为永恒的回忆。现在的少年又有几人会逮鱼摸虾?
五、砍草、捡柴火,至今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直至八九十年代,农村烧火煮饭一直用的都是草木柴,稻、麦收割以后,其稻杆、麦秆晒干主要是用来烧火煮饭。那时,村民们都很穷,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所以就连这些稻杆、麦秆也不舍得烧火做饭用。因为可以卖钱。白湖农场有一个造纸厂,叫青山造纸厂,离我们家有七里路。所以,家家户户都想省下这些稻杆、麦秆卖给造纸厂能换几个钱花。
为此,没有农活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带着刀、扁担和绳子去白湖农场砍蒿草挑回来晒干,以替换稻杆、麦秆之用。那时,我虽还小,但也加入了大人们的行列。
当时,我们小孩子主要以捡柴火为主,因为砍草也砍不了多少,更挑不了多重,力气不够啊。
没事的时候,小伙伴们三五成群,一人带一根绳子就去了白湖农场。农场里的果园及堤坝上都种植着树木,有的树枝死了,有被风雨吹落到地上的,有挂树上的 ,我们就是捡这些树枝,到处找,到处捡,把捡来的树枝用绳子一捆,然后背在肩上。等捡到差不多了,便一起高高兴兴往家赶。
每家每户都想多砍些草、多捡点柴火,这样就能多省点稻杆、麦秆卖钱。
六、故乡的这条小河,也是我们儿时的游泳场。记得在每年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最爱的活动就是下河游泳,因为村庄就在河边,所以我们小朋友通过自学,都学会了游泳。我们在小河里玩的游戏就是:比赛谁游得快;潜水抓泥巴;潜水游,看谁游的远、游的时间长,等等,就是想着法子玩。当然,我们都是偷着下河游泳的,怕被家人发现,那样会被打屁股的,因为家人担心出事啊!
儿时的故事很多,白湖农场也是最熟悉的地方。时光飞逝,一晃四十多年已过,真是弹指一挥间。
少年时,总是盼望着快快长大,而如今,却特别特别怀念少年时的美好时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