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里常见的掷弹筒,到底如何瞄准?难道真的是用大拇指比对?

抗日剧里常见的掷弹筒,到底如何瞄准?难道真的是用大拇指比对?

首页休闲益智炮弹算法更新时间:2024-05-09
抗日剧里常见的掷弹筒,到底如何瞄准?难道真的是用大拇指比对?

掷弹筒,抗日剧里经常出现的武器,不俗的*伤力(相当于3-4枚手榴弹)和射程,操作简单又便携,只需两人(炮手 弹药手)即可快速形成战斗力,只要使用得当,掷弹筒的作用比轻型迫击炮还要强大,可以有效加强部队战斗力。

在《亮剑》中,神炮手柱子依靠大拇指测算出坂田指挥部的具体距离,然后调整轻型迫击炮的角度,只用两炮就炸毁了指挥部,为新一团打开突围的口子。

掷弹筒和轻型迫击炮一样,都属于没有光学瞄具的武器,所以最常用的是对比物测距法。《亮剑》中出现的大拇指比对属于土法子,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前提是炮手得有丰富的经验,否则大拇指比对会出现较大偏差,很难准确命中目标。

当然,用对比物只能算出距离而已,想要操作好一具掷弹筒,还得掌握角度与方向。

掷弹筒没有底座支架和两脚架,只能用手扶着,而按照八九式掷弹筒操作手册的介绍,45度其实是最佳射击角度,就像图中这样。

掷弹筒底部有一个水准仪,当水准仪内部的红线与玻璃上的红线重合时,就是45度最佳角度。当然,掷弹筒没有固定装置,只能用手扶着,而人体是会抖动的,所以两根红线不可能始终保持重合。

想要在45度精确开炮,炮手需要大量练习,掌握娴熟的经验,这样才能适应身体抖动的频率。

方向的瞄准也不难,炮管上有一条金色或白色的直线,将这条线对准目标所在方位,也就调整好了方向。

当角度与方向调整完毕,距离也测算出来之后,炮手就可以开始操作射程标尺了。八九式掷弹筒的标尺有两套,一套刻度数值较为稀疏,最大射程190米,这是用来发射10式手榴弹的;另一套刻度数值密集,最大射程可以达到650米,这是用来发射八九式榴弹的。

10式手榴弹与八九式榴弹。

转动炮管下方的调度器,可以调节炮弹的入膛深度。如果炮膛入膛的深度比较浅,发射药加速的距离不足,那么射程也就比较短;反之,入膛深度越大,发射药就有越多的距离为炮弹增加初速,那么射程也就越远。

另一方面,螺旋底部转到哪个位置,对应的刻度就是射程

八九式掷弹筒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第一,利用水准器调整好45度夹角;第二,利用炮管瞄线找好方向;第三,装入炮弹;第四,利用测算法算出距离;第五,转动调度器,调节标尺射程;第六,扣动引铁,击发炮弹。

由于炮管内部加工了膛线,只要操作得当,掷弹筒的命中率其实相当不错,这也是为何日军当年大量制造掷弹筒的原因。

顺带一提,当年澳大利亚军队在太平洋缴获掷弹筒后,将它放在膝盖上摆拍,还取名为Knee Mortar(膝盖迫击炮),导致如今很多抗日剧有样学样。

这其实是错误的方法,因为掷弹筒没有减震装置,所有后坐力都将通过底部传到目标物上。如果按照标准流程,后坐力应该传到地面,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真要放在腿上开炮,恐怕结局就是骨折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