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漂流日记:回不了家的日子里,唯有美食是心灵慰藉

防疫期漂流日记:回不了家的日子里,唯有美食是心灵慰藉

首页休闲益智漂流日记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6-09

我是北京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这座城市超过一个月。虽然常年步履不停,但不论去到哪里,北京,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如果不算留学时代,离开这个城市最长的一次是4个月,就发生在今年,而此事也并非我本意。

今年年初,联办传媒在夏威夷主办了当地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春节音乐会,邀请了7位世界级的艺术家共襄盛举。1月19日,我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去往夏威夷的征途,去为音乐会做筹备工作。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一次的行程竟然会发生那么多出乎意料又无法掌控的事情,直教人终生难忘。

春节音乐会海报

音乐会原本是定在2月4日——立春的当天举行。没想到就在正日子前夕,白宫泼来一盆冷水,签署了美国的封关禁令,很多正要从国内飞来夏威夷参加音乐会的人被拒之门外。饶是如此,音乐会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演出结束时,全场听众起立向音乐家们致敬,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在夏威夷州长戴维·伊格(David Ige)的官邸

本来我计划在音乐会结束之后就回京,但就在此时,国内迎来了疫情爆发的高峰期,我不得已在岛上滞留了下来,等待回国的机会。

进入3月,美国的疫情也开始大规模爆发,到了3月底,就连夏威夷也颁布了“居家令”(Stay at Home Order)。州政府下令关闭了餐厅、球场、电影院、博物馆等所有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要求居民外出必须有必要的理由,否则将会被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一夕之间,热情喧闹的海岛变成了空城,只有一些餐厅靠着外卖惨淡经营。

此时的我早已归心似箭,整天关在屋里除了苦练厨艺,就是琢磨怎么回家。本来最方便的路线是途径日本回国,但当时日本也深陷疫情之中,不但不再接受外国人入境,就连转机也已希望渺茫。没法走正常路线,只好“曲线回国”。我绞尽脑汁,尝试了六七种不同的路线,把能想到的转机城市都试了一遍,结果无一例外地遭遇了航班取消。

没有飞机起降,也没有旅客,夏威夷机场出现了空空荡荡的“奇观”。与此同时,回国的机票可是扶摇直上,暴涨到了不可思议的价格。经济舱涨到了七八万,商务舱涨到了十六七万,仍然是有价无市,根本买不到票。

一晃到了4月底,机缘巧合,终于让我找到机会搭上了回国的航班。此时飞机已经不能直飞北京,而是落到了作为第一入境点的上海。

不得不说上海这个城市在特殊时期临危不乱,管理水平令人惊叹。当时的机场不啻为人山人海,但是由于管理工作到位、流程设计合理、秩序井然,人群被迅速分流,通过闭环方式转运到了指定酒店进行隔离。

隔离期内住的酒店

我被分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商务酒店,在这里我度过了漫长的、简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14天。走出房间自然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跟任何人直接接触。虽然是住酒店,但房间的日常打扫需要自力更生。

每个房间的门口有一张桌子,每天的一日三餐和饮用水由工作人员按时送来,放到桌上,再敲敲门就离去,然后我才能开门把餐食拿进来。

每天的饭菜内容是统一定好的,我们这些“客人”不能选择,却必须要珍惜,因为不能叫外卖,除了三餐之外也没有其他“粮食补给”(14天里只给了一包“珍贵的”方便面)。

“珍贵的”方便面

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物质匮乏了,感觉简直比蹲监狱也不遑多让。尤其每次想到自己身在上海——上海是一个多么好吃的城市啊,我有不少想去一饱口福的餐馆儿。理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我渐渐学会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终于等到14天“刑满”,重获自由的那一刻,我觉得人生好像也得到了一次重启。那几天上海的天气真好啊,迟到的春天终于来了。

Bistro 321 villa Le Bec

此时如果我选择立刻回京的话,还需要再居家隔离7天,即所谓的“14 7”政策。但是对于刚刚脱离桎梏的我来说,只有自由诚可贵,已经感觉不到什么价更高了。我决定在上海多留些日子,顺便也逛逛苏州,充分享受我失而复得的宝贵自由。

在隔离期里念念不忘的那些上海餐厅,现在终于有了回响。先跑去吃了我很喜欢的Bistro 321 villa Le Bec,这是一家久负盛名的法国菜。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不太爱吃法国菜,总觉得它们形式大于内容,吃个饭还得端着。但是这家小馆儿不一样,是非常地道的乡村菜,不那么拘泥于形式,甚至还有点“狂野”。

鸭肝罐菜 (Bistro 321 villa Le Bec)

比如鸭肝,很多法餐厅会处理得干干净净,把它切成溜光水滑的一片,再郑重其事地摆在硕大的盘子里。这个小馆儿呢就把鸭肝简简单单地用个小罐子一装,吃的时候食客自己用勺去挖,自然也不会挖得多么整齐好看,但是那股香气实在是迷人。

法式番茄凉汤(Bistro 321 villa Le Bec)

法式番茄凉汤,中间放一块burrata cheese,创意十足,当做头盘也完全可以胜任。主菜可以吃油封鸭腿,或者小牛肉也很好,厚厚实实的非常入味,尤其调味汁是亮点。

冷切盘(Bistro 321 villa Le Bec)

就连冷切盘也很出色,各种火腿和奶酪,配一杯勃艮第真是绝了。我在这里吃了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餐,庆祝了一把重获自由。

之后便是外滩,靠近广东路的Mercato by Jean-Georges,一家意大利-地中海菜。Jean Georges本尊就在左近,在上海是地标一般的法国菜,货真价实的需要“端着吃”的餐厅,人均消费也要过千。可是它又开出Mercato这个意大利小馆儿,这就平易近人了许多。

温海鲜色拉配牛油果(Mercato by Jean-Georges)

温海鲜色拉配牛油果是进店必点,大厨用柠檬汁调味的手段真是出神入化。

我本来是个食肉动物,口味也重,鱼肉不太容易入味,所以一直没那么喜欢。但每次来到这家,却一定会点一道炭烤比目鱼。比目鱼是一整条,直接用铁盘端上来,依然是以柠檬调味,汤汁的味道非常出彩,吃起来有点像中国的酸汤鱼。

还有一道黑松露披萨,也是这里的招牌菜,几乎每桌都点一份。

在上海了却几桩心愿,我就动身去了苏州。几年没去,苏州的发展令我大吃一惊。围绕着金鸡湖开发的工业园区已经颇具规模,上次来还都在建的各种功能分区也已几乎全部到位。

金鸡湖夜景

入夜之后,沿着金鸡湖景区漫步,斑斓的霓虹倒映在湖面上,景色美得勾魂摄魄。原计划只在苏州蜻蜓点水,结果被这景色迷住舍不得走,回程延了又延,一口气住了6天。除了工业园区,老城区的苏州园林自然也没放过,虎丘、留园之类都很值得一逛。

三虾面

苏州菜的一绝,我以为要数苏州的面。我在苏州的那几天正值青虾抱籽的时节,为了吃一碗三虾面,苏州的面馆里天天人满为患。

大厨就是老板,兴之所至还会出来炫技,为贵客表演拌面的绝活儿,手里的筷子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已经把面与虾仁、虾脑、虾籽合炒的浇头拌好。“每一根面条上都有虾”,是老板充满自豪的宣言和保证。

我在小馆子里还见到了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他基本上每天都要来这里吃一碗面。人谷为俗,美食当前,人人都是饕餮,彼此并没什么不同。

PORTERHOUSE大里脊牛排(Wolfgang's Steakhouse,上海)

离开苏州回到上海,还觉得意犹未尽。邀请几位音乐界的朋友来Wolfgang小聚,又好巧不巧地碰上了5·20。一个算不得正牌的情人节,餐厅竟然一座难求,一晚翻台三次,出来过节的人们兴致极高,好不热闹,让我对“报复性消费”这个说法有了切身体会。

萧瑟又窘迫的疫情之冬终于过去,万物复苏。我也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四个月的北京。回望这一段特别的经历,感慨良多,也感恩自己的幸运——大家都说爱吃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也许就是想告诉我们该珍惜当下,也珍惜美食的相伴。

- END -

文 | 王波明

图 | 王波明,部分商家提供

新媒体编辑 | SUO,人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