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老俞闲话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首页休闲益智拼图大取经更新时间:2024-05-12

2024年3月,我以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新东方文旅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CCEA)。这次大会以“重生 重塑 绽放 Reborn,Reshape, Blossom”为主题,目的是希望通过行业之间的各种交流、探讨,最终能够让营地行业健康成长,并最终能够为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助力。在会上,我也以《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为题,做了一些分享,现整理如下,欢迎阅读。

俞敏洪:大家上午好!我本人是一个比较喜欢玩的人,比如我很喜欢滑雪,虽然滑得不专业,但每一年都会滑雪。夏天骑马、冬天滑雪,平时游泳、徒步、爬山。我还动不动就带着新东方团队出去徒步,主要是担心新东方的成员精力充沛容易“造反”,一天徒步上50公里,晚上再请他们喝顿大酒,第二天他们就忘记老板有什么不好,继续开始工作了(笑)。

我来自于徐霞客的家乡,江阴,从小就听徐霞客的故事。我在长江边长大,每天看着太阳从江中升起,在江中落下,一望无际的芦苇,外面的一声汽笛长鸣,就可以把我的心带向很远的地方。我第一次远行,大概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我母亲带着我坐着长江的轮船到上海,船进入到吴淞口的时候,那浩荡的大江,美丽的灯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徐霞客带来的影响,从此我内心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游走天涯海角。

到今天为止,这个梦想算是部分实现了,但也只实现了一点点。我始终对自己搞不明白的是,怎么到了62岁还这么忙?我现在坐在办公室就心里焦虑,一出去玩就无比开心。估计是从小一直抱着出去玩的心念,结果进入到北大,之后又办新东方,本来双减之后我可以自动退下来了,但自己又吃饱了撑的想做别的事情,就又做了东方甄选,弄得我一点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更麻烦了,又开始搞新东方文旅。虽然忙的这些事情可能还是有一点意义的,但毕竟已经到了60岁以上的年龄,所以我每天给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赶紧去玩,再不玩来不及了(笑)。

整体来说,我认为走向世界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什么新东方在20多年前有了国际游学业务。当时我提出一个口号,“让孩子走向世界,把世界带回中国”。我们意识到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历史,走向地理的重要意义。我对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是这么要求的,我的孩子从五六岁开始懂事的时候,我每年一定会有20天左右的时间,带他们到世界各地行走,不是去海边的度假村度假、游泳,也不是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是冬天一次,夏天一次,每一次10天左右,带着孩子去行走一个有文化历史和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地方。不管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黄河、长江,还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或者两河文明,当然也会包括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故居等等。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找导游,但我一般会在去一个地方之前,先提前一个月左右研究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到了目的地之后,导游也会给我们做讲解,但一般来说,通常讲着讲着,就变成了我对导游讲了,导游到后面就主要负责安排我们的吃和住,剩下的历史景点的讲解,也自然而然被我包揽了。由于这样的过程,我的两个孩子不知不觉中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和胸怀,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我女儿大学毕业好几年了,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两个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出去行走,喜欢读历史地理,喜欢读各种各样扩展自己眼界的书籍,读了书之后就想到那个地方去玩、去看。

比如今年春节的时候,我跑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为什么去乌兹别克斯坦?缘起于我女儿之前读了一本关于中亚的著作。她跟我说,“爸爸我们去看一看吧”。我们读了书,具体那个地方怎么样?在后苏联时代,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他们的自由度怎么样?宗教信仰怎么样?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明古城保留到什么地步?这恰好也是我的兴趣,所以一拍即合,我们就去乌兹别克斯坦过年了。

到了那里就觉得,既然来了,新东方又做文旅,我又喜欢直播和短视频,于是我就做了一些有关丝绸之路的乌兹别克斯坦古城的短视频。刚开始我是觉得春节没事干,就自己做着玩,而且乌兹别克斯坦的网速非常慢,如果在中国,一个一分钟的短视频,两秒就能发出去了,但我在乌兹别克斯坦,一个一分半的短视频就发了8个小时,所以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先进的。

没想到,我发的这些短视频还有意无意地为乌兹别克斯坦做了宣传,因为我前后发布的视频加起来有六千多万的浏览和观看,这两天乌兹别克斯坦相关部门打电话告诉我,这一个月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游客增加了一倍以上。能为世界的互相交流、繁荣发展、互相理解做一点好事,还是很重要的。

但我更想说的是什么呢?是这个源头,是孩子倒过来敦促我去的,毕竟大过年去中亚地区去,那个地区也是冬天,那么寒冷,我吃饱了撑的,我为什么不去海南岛呢?去海边度假、游泳多舒服?但幸亏没去,要不然回不来了(笑)。所以回过头来想,这八九天所得到的收获,其实远远大于在海边度假的收获。人的一生是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扩展自己的过程。

今天开的是营地教育大会,营地教育发展和文明的融合,目的是针对孩子们,让孩子们获得新生和发展。Reborn,Reshape, Blossom,孩子为什么要Reborn,为什么Reshape?背后暗含的是我们对现在孩子教育现状的不满意,不满意在现有的教育状态中,孩子们焦虑,家长们焦虑,老师们焦虑,大量的孩子最后焦虑到得了心理疾病。徐凯文每天忧心忡忡,因为他每天在现实中会面对无数学生,孩子们那种没有希望的感觉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他也总和我探讨这方面的话题。所以我们才会想,要让孩子从现有状态中走出来,走向新生,重新塑造人格和情绪。让他们像鲜花一样不断绽放,让孩子们好像在依然还有花苞的冬天,走向花苞可以绽放的春天和夏天一样,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坦率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大部分人觉得无力。

孩子的现状是怎么造成的?大家都明白,尽管现在相关部门都在努力改变,但感觉好像怎么都改不过来。我在当两会代表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两个提案,一个是坚决消除中国的优秀小学、优秀中学。政府说,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现在进幼儿园和小学只能靠摇号了,小学进初中也是摇号,但我们做教育的人都知道,我们并没有做到,优秀的小学仍然在选最优秀的幼儿园学生,优秀的初中也仍然在偷偷选最优秀的小学学生,到了中考就是明目张胆地选,到了高考就更不用说。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中国原来的家庭结构中,一家有好几个孩子,所以家长对于孩子上什么学校,并不那么焦虑,能有一个有出息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的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变成北大清华的学生,这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但家长有这样的期待,又把这样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承受了无穷无尽的压力,他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他没有时间玩了。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孩子没有走向广阔的天地,不去玩,他心理状态怎么可能会好?

为了彻底消除各个学校的攀比,尤其是小学和初中这样的基础教育阶段,我曾经提过一个提案,建议老师和校长每三年抽签轮岗,在一个地区之内进行。举个简单例子,海淀区有一些小学和中学特别好,这些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是从来不变的,一直都在这些学校里面。当家长们知道这些老师都在这些小学和初中,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毕竟事关孩子的前途,十分重大。进而这个学校就会不断地吸纳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而吸纳不了这样资源的学校就会越来越差。

但如果能每三年就让老师和校长抽签进不同的学校,这三年你在海淀最好的学校,结果后三年你抽签抽到了其他很一般的学校,但你的薪酬不变、待遇不变,这样家长就不会卷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好老师下一年会去哪个学校。此外,如果最好学校的校长抽到了要去一个山背后的学校当校长,说不定他过去之后能把那个小学带起来。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我提过的另一个提案是,大大加大学生课间活动。我们的小学、中学,学生每一节课的活动时间是多少分钟?45分钟上课,15分钟课间休息。为什么不能改成35分钟上课,25分钟课间休息?坦率来说,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多集中20-25分钟,多上那一二十分钟的课,并不会让孩子吸纳更多知识,说不定让孩子奔跑25分钟再回来,因为他身心愉悦,他吸纳知识的能力反而加强了,学习的效率反而比单纯地坐在教室里听课高。关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有很多政协委员也提出了中考改革、高考改革的建议,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现在,每一个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把孩子当成天才培养,但我们应该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少数,人与人之间从智商到理解力都有天生的区别,天赋上也有天生的区别。所以当我们的教育体系把每个孩子当成天才培养的时候,这意味着大部分孩子是在受苦、而不是在学习。但有一件事,是我们一定能做到的,那就是培养所有孩子对于世界的兴趣,对于生命的热情。只要人活着,只要不压制他的天性,只要保持他的好奇心,他就不会对世界失去兴趣,对生命失去热情。

现在有很多孩子对世界失去兴趣,对生命失去热情,这直接导致了其他更严重的后果。有很多人回想起自己从童年到中学、再到结婚的一生是那么没劲,于是决定不生孩子了。一方面肯定也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养孩子比较昂贵,但还有一层原因就是觉得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来受苦的,每每看到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学校,你就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苦?想想当初我们没有这么苦,一天到晚在田间地头奔跑,在长江边上奔跑,赶着羊群、养着猪,学习成绩不及格,老师也不批判你,学习成绩好了,老师难得表扬一下你。你逃课了,老师也不找家长,最多把你臭骂一顿,但我们也一路成长过来了。坦率来说,到高中毕业,中国四大名著我一本都没读过,但我现在对于文学的理解也不算太差。我们常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热爱世界、热爱生命的人更为重要。

人是所有动物中唯一一个可以获取超强知识能力,甚至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创造力的生物。在古代,我们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取知识的。我父亲是木工,我从5、6岁就开始给他打下手,所以我8岁就能独立做出一个椅子了,那个椅子的质量不怎么样,但我会做椅子这件事情就是靠观察和模仿得来的。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传承性的学习。人类还有总结能力,我们将自然界的很多东西抽象出来变成了知识,我们今天学的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都是经过人类的努力之后,一代又一代通过文字传承下来的知识。

我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孩子们能在学校的教室里学习、背课文、解题,这都是知识性的学习,这会让孩子知道一些世界的原理,让孩子变得更加明智。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生存根本。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沿用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大脑中只有书本知识,当他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新东方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我告诉新东方的主管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这些人一年的时间,看看他们有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没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书本上的什么都懂,现实中什么都不懂。

现在的教育也在努力强调,除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以外,还要重视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各个学校会有实验室,做航模、编程、人工智能学习,包括玩具开发,拼图也好,设计也好,都是有意无意想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探索的能力。什么是探索能力?是能让孩子勇于走进未知世界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突破能力结合在一起,就是探索能力。我们现在做的营地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培养让孩子们走向未来世界的探索能力。

人类两种能力的结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一是抽象思维能力。不管是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都是抽象思维能力。第二是实际应用能力。科学是抽象思维,工程是实际应用,二者紧密结合。我们背诵李白、杜甫的诗歌是文学学习的过程,自己创作诗歌是实际应用的东西,学习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双循环中不断发展的。

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把具体的变成抽象的,在这方面,西方人比中国人在古代的时候做得更好一点,现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原理不少都来自于西方人,因为他们更喜欢坐在家里想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所以才会在两千年前就出现《几何原本》这样的书。但不管怎么样,这就是人类的一种能力,从实际走向抽象,再从抽象走向更高层面的实际,并在实际中总结经验,在更高层面上回到抽象,就这样代代相传。到了今天,人类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大爆发出现了。近200年的时间,我们的发掘与发现,远远超出了人类过去2万年所积累的所有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现在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但也正因如此,我们面临了一个教育困境,因为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如何教育我们自己,以及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去应对这样的局面。

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一直在“标准答案”和“背诵、记住”中接受思维的训练。然而,所谓的“标准答案”,是一种非广度思考。比如一道题有5种解题方法,老师告诉你这种方法是对的,另外4种学生就不用思考了,这就把原本应该打开的思维变成了管道思维。而那些单纯的“背诵、记住”,也只将学生们的学习停留在浅度学习的层面,学生们并没有深度地去了解那些“背诵、记住”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就这样,学生一直以18岁时候的高考考题为核心进行学习,而高考从来都不需要动手,只要动脑、动笔、动记忆力就可以,尤其上高中之后,大量中学的实验课都没有了,为什么?因为高考的时候不需要做实验,你把物理公式、化学公式、数学方程式背出来就可以,这些东西在现实中怎么用,不重要,你只要高考能考满分就可以了。但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是知识和学习的结合以及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光是知识本身是不管用的。

我们小时候,老师会带着我们去地里测量土地的大小,并且和数学里的几何结合起来,但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用物理的方法测量一棵树到底有多高,更见不到老师会带着孩子们晚上看星星、看月亮、聊天文。那些具体的实验过程都不见了,牛顿的苹果,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化学和实验的关系,生物和观察的关系,天文学和观测天象的关系……没有多少孩子真的经历过,但这却是教育应该有的内容。

新东方的K12学校造了天文台,每个天文台里都有一个望远镜,我上去一看,全是灰尘。怎么都没有用呢?因为高考不考。所以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很容易跟着指挥棒走,在人类知识不断加速上升的环境中,我们高考的指挥棒如何能够指挥孩子把实际能力发挥出来,而不仅仅是把考试能力发挥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话题,但这个话题肯定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

李白的豪迈来自于他一生的游历,杜甫的深沉来自于他一生的漂泊,他们两个风格的不同来自于他们个性的不同,也来自于人生经历的不同。苏东坡的潇洒、王安石的坚持,都是因为他们个性、生长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我们要让孩子们有人生经历。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到高考到大学毕业,他们的人生经历几乎没有太多不同的东西,有还是有,但不是多数。原则上,多数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不同经历,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的精彩。

有一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你不经历人生,不经历实践,不经历实地考察,你怎么能够变得深刻?怎么可以变得美好?所以玄奘取经、鉴真东渡、李时珍尝百草、*闹革命,这些经历都是把一个平庸的人生推向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心态的养成,一种好奇心、探索心的养成。这就是我们做营地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生命的好奇、对于知识的好奇、对于未来的好奇。如果一个孩子一天到晚在教室里面,天天你看我,我看你,在老师和家长的敦促之下互相攀比,孩子们天天受到压抑,就会忘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要让孩子健康,既要在教室里学习,也要走出教室看看广阔的世界。

我们常常说,给青少年培养家国情怀,胸怀世界,这不是在教室里背课文背出来的,也不是被老师、父母管出来的,更不是被考试压迫出来的,只有他们走出去,走向祖国的辽阔,走向世界的广袤,走向历史的深处,走向地理的壮美,走向知识的源头,让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天下事,才能做新智人。人和动物不同是因为我们变成了智人,而人类发展到了今天,在呼唤另一种人类,叫做新智人,一种懂得世界、懂得发展、懂得仁慈、懂得热爱的新智人,这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美好的力量,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同样应该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今天这样的会议,CCEA全国营地教育大会,连续开了八届,这是我们在努力的证明,所以我要向大家表示敬意。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