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莫蒂默用了两年时间,
去追逐马克·安德烈。
从加拿大到北美、再到南美。
谁能想到。
两年的奔波,92分钟的影像记录。
就是这个加拿大小伙,最精彩的一生。
△ 马克.安德烈.莱克莱尔(Marc-André Leclerc),以下简称“马克”
马克,90后。
25岁被誉为史上最纯粹、最大胆、最理想主义的加拿大登山家。
他曾一人攀爬过阿尔卑斯山峭壁,震惊登山圈;
曾在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爬过4000英尺的岩石和冰路;
曾徒手征服了罗伯森山帝王壁,完成北美洲最伟大的攀岩壮举;
还挑战过加拿大落基山脉最高的山,艾尔-斯普斯峰;
从岌岌无名,到成为“登山界的传奇”。
他用了17年。
同为登山爱好者,
且拍了20多年的导演彼得,
最初是在一个登山小论坛的文章里,偶然发现马克的。
他颇为惊讶。
这个彼时才23岁的年轻小伙,居然是个“野路子”。
△ 有人说,马克是岩壁上的"舞者'
不上班,不用手机。
热爱攀岩,几近疯狂。
住过楼梯井,睡过冰洞。
或住在森林深处,雪峰的半山腰。
马克常常一个人。
一个背包,一双鞋,
去爬世界最险峻的山,最陡峭的山岩。
他最擅于,消失在世俗的视野里。
2016年。
兴奋加上好奇使然。
彼得马不停蹄奔赴加拿大,跟拍“神出鬼没”的马克。
片子还没拍完,马克丧于一场雪崩。
从一个人绝对的理想开始。
以现实的悲剧结束。
这就是《登山家》。
豆瓣评分9.3,并霸占近一周排名榜首。
有人看完。
称它是比《徒手攀岩》还惊险,还要震撼人心的伟大”人生“纪录片。
它不讲登山的高超技巧、刺激的冒险,和极致的风光。
而是平淡地讲述了一个人。
一个平凡人,关于冒险的狂想,生命的炙热,理想的纯碎。
还记得拍摄快结束时。
彼得都想好了自白。
他说这两年,就像是在瓶子里面捕捉闪电。
当他准备为把马克放归于山野而欢呼时。
马克,却长眠于他爱了一生的高山原野。
托尔金在《霍比特人》中说:这个世界没有安全的路径。
到了荒野的边缘。
或生,或死。
25年为一生。
热爱,却至死不渝。
01
追寻马克,如追一缕风
2016年。
彼得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斯夸米什,第一次见到马克时。
这个活泼好动,特别爱笑的小伙子,第一次面对镜头,还有些腼腆。
“我想,这里(斯夸米什)就是全宇宙的攀登中心”。
照着马克的神情翻译过来就是,“这里是我的快乐乐园”。
朋友眼中的马克,视攀岩为生命唯一的动力。
哪怕爬到指尖流血,哪怕摔破了头,
仍然对着镜头咧嘴笑。
长辈眼中的他,
“这孩子啊,真另类”。
年轻,鲁莽,还是个邋遢鬼。
没有车,没有电话。
马克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有一阵,我是有电话的。只不过,有次把电话放进装烟熏鲑鱼的袋子里,被一支野狐偷走了。“
他又沉默了几秒:”嗯,也许没有电话,会更好。“
有好几个夏天,马克都住在楼梯井。
后来,一个可爱的金发女孩,和他一起住下来。
时间久了。
荒野逃生一样的地方,装饰品居然多了起来。
开始有了挂毯和照片。
但没多久,他们又搬去了森林的帐篷里。
什么豪华的生活,什么工作家庭的枷锁,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浮云。
两人最想要的,只有登山。
他们常常一起去攀岩,大大小小各种山岩峭壁。
纯粹地为了休闲乐趣去冒险。
四处游荡,四处欢笑。
布莱特有时静静注视着马克,欣赏着。
「当你看他攀岩时,他就是岩石上的魔法,优雅的移动着。」
曾经的对手Alex也说:
这个憨憨的,谦逊的小伙子,是个攀岩大师。
不过拍摄马克,倒是常常让彼得心力交瘁,又哭笑不得。
最难搞的拍摄对象?
一个神出鬼没,动不动就消失的狂妄者?
彼得又忍不住欣赏起来:「怎么办,这样的他,居然有点可爱」
这得从一次拍摄说起。
成为全职攀岩者之后,马克多了赞助,也多了拍摄。
可面对镜头,还是没有太多耐心。
他跑了。
几个月里,全无音讯。
留下彼得和摄影团队一时间,不知所措。
所有人在等待,马克突然出现的奇迹。
在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
彼得在别的登山者社交媒体的帖子上,捕捉到了马克的身影。
那是在1220米的峭壁上,
「在通往见上帝的,该死的旅程上。」
彼得都快哭了。
没有想到,这个人消失一时爽,居然在独自攀岩。
不仅打卡了罗伯森山。
还成功攀登了加拿大落基山脉最高的艾尔-斯普斯峰。
面对彼得,在电话里好气又好笑的质问。
马克也只是冷静地回应:
如果被摄像机跟着,那就不是属于他的独自攀岩了。
他就是这样,有着自己的一套。
独来独往,想好了,就去做了。
往往在人们知晓的时候,要么已经出现在悬崖之上,要么已经凯旋归来。
迈着喜悦的步调。
从南美洲托瑞-艾格峰下来的时候,
马克,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在陡壁之间的冰面上,躺了一夜。
却没想到,遇上一场暴风雪,哪怕登顶只差一点点了。
他快速下了山,躲过一劫,却不甘心。
决定再来一次,轻装简行,用一天的时间,翻倍的速度,将令登山者发怵的艾格峰拿下了。
不知道这样的惊险,马克历经多少次,才能对生命有了另外一种感悟和珍惜。
”每次去山上,都感觉那是最后一次。我感激所有,喜欢的人和事儿。“
就像临行前的晚餐。
不管是什么,都要吃下去,因为那可能是最后一顿。
就像到了山顶,只要有信号,就会给母亲和女友发消息。
在马克的心里,整个游戏规则很简单。
当他们,去了不能去的地方。
就必须要面对,可能的坠落,掩埋,和可怕的暴风雪。
但同时享受着,这绝对的自由和自我体验。
就像女友布莱特说的,拍马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因为除了攀登,他什么都不在乎。
更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向世界展示他的惊人之举。
△ 事后,彼得只能画画他的路线图。简扼明了,却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不说,更不屑于宣之告之。
他忙于爬山,忙着享受。
根本无暇应付世界的目光。
02
马克的成长
马克在8岁时,被一本冒险杂志激励,
立志成为登山家。
在此之前,他可不是一个“好孩子”。
不爱学习,叛逆,甚至染过毒瘾。
登山嘛,更谈不上天赋异人。
相反。
命运带给马克的挑战,从他出生就开始了。
1992年,马克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小镇,奇利瓦克。
小镇被群山环绕,远处雪峰,抬头可见。
不过只有习惯牛粪的人,才能在这里安心生存。
马克的家庭,很普通。
父亲在建筑行业,母亲是饭店员工。
天生的儿童多动症,让幼儿园毕业的他走进教室,坐在课堂,如入地狱。
是场巨大的灾难。
母亲决定把他接出学校,自己在家教育。
他们通常在午饭后,一起去做些有趣的事儿。
像进入森林探险,识别植物。
买他爱的冒险书、自然书,一摞又一摞。
母亲的耐心和理解,让马克从小找到了自由的感觉。
也慢慢找到了,点燃生命热情的花火。
那本探险画册。
也是马克,第一次“看见”积满雪山峰的样子。
雪峰之上,几个人用冰镐攀爬。
8岁的他,第一次理解了勇敢的意义。
小小身板,穿着牛仔裤,口袋再装上几块麦片,马克开始出没在大大小小的岩石山坡,忽上忽下。
他总是偏离线路,从来不带绳子或别的东西。
母亲很担忧,但她比谁都了解儿子。
只有挂在岩石上的马克,才拥有真正地自信和快乐。
几年摸爬滚打,马克自然而然掌握了攀爬技巧。
一晃,到了16岁。
一回学校如同关禁闭的马克,在母亲看来,这一辈子他都没有办法朝九晚五。
他在小镇上混了一段日子,迷失在聚会里。
纸醉金迷,染上毒品,寻找刺激和忘我。
阴暗的毒品生活,让马克一度越陷越深。
直到布莱特,这个金发女孩的出现。
她比任何人都懂他。
「他喜欢体验刺激紧张充实的生活。毒品可以制造这种幻境,不过,终究是虚无的。」
布莱特把马克拉回了攀岩赛道,重新找回真实的刺激和生活的满足感。
和女友相伴。
他“疯”到极致,聚成一团火焰。
在冰山上,熊熊燃烧。
朋友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比马克,还要更渴望攀岩的。
尽管常常被视为,这是一种自私的、无视生命的“作死”行为。
但马克,比谁都清醒。
“我知道危险,我从不欺骗自己徒手攀岩没有危险。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不可接受的。我还年轻,有很多事情想去做。”
03
马克的死亡
两个男人,
正在帐篷里直播。
他们向粉丝炫耀着“最新”发型。
且颇为自豪地,
称之为“珠峰发型”。
△ 顾名思义,在珠峰,被狂风吹得凌乱的头发。这彷佛是他们“战绩”的某种象征,关乎于勇敢和挑战极限,以及抵达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去不了的地方。
把帐篷扎在珠穆朗玛,
并通过Snapchat等软件分享给世界,
这是自人类征服珠穆朗玛峰半个多世纪以来,
专业登山(攀岩)者们,愈演愈烈的潮流。
△ 更多地指攀岩,它是登山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运动。2020年东京奥运会,攀岩首次成为奥运项目亮相。
徒手攀岩,是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一。
没有任何保护装置,像只壁虎行走悬崖峭壁。
一旦失手,生死一线。
且实际死亡率,高达50%。
随便一列,就是一串长长的名单。
1993年,德瑞克·赫希在攀爬约塞米蒂山谷时,失手身亡…
1998年,丹·奥斯曼不幸遇难…
2009年,约翰·贝克从悬崖坠落,终年52岁…
2014年,美国攀岩者肖恩·莱瑞的尸体,在犹他州的一个山脚下,被人们发现…
理想主义的激情与悲剧,在这极端共存。
但总有人,至死无悔。
马克的偶像,是德里克.荷西。
一个纯粹地徒手登山者。
不用绳索,只有一双旧的攀岩鞋和一个粉袋。
最终死于一次攀岩。
人们认为他有死亡的愿望。
但荷西在留言里写道:没有别的东西,能让我感觉如此有活力。
即便,死亡,近在咫尺。
马克也是如此。
他的追悼会,在阿拉斯加举行。
追悼会上,母亲说的这段,饱含了太多太多。
“所有父母都知道养育儿女是一件苦差事,但我心怀感激,至少上帝给予奇异的恩赐让我理解他对群山的热情,而非阻止他的追求。
当然我很担心,哪有母亲不担心自己养育的孩子离开她,走进那个美丽又破碎的世界。
我相信他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要丈量群山,立在顶峰,找到去往孤独山谷的道路,用心爱他的女人。
托尔金在《霍比特人》中写道:“世上没有安全的道路,你已到了荒野边缘”
——你现在真的到了荒野的边缘,我希望那里的山很美,落日也很美,感谢你给我们25年的宝贵时光。”
25年。
只是生命的句号。
· END ·
【参考资料】
1.纪录片《登山家》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豆瓣、纪录片《登山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