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村BA”:是孩子的约定,是草根队的希望,是南粤乡野的自信

何以“村BA”:是孩子的约定,是草根队的希望,是南粤乡野的自信

首页休闲益智全民来碰球更新时间:2024-07-26

10月28日,中山沙溪队在首届全国“村BA”总决赛中夺冠。刘炜祺正在投篮。

“冠军牛”落脚在沙溪凤凰山公园。

在中山沙溪港园村胡顺谦文化广场,同村的孩子们在篮球场打球。

沙溪涌头村的篮球墙绘。记录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沙溪篮球盛行的场景。

球队主教练冯汉远在赛场与队员沟通。

石培华

今年,“村BA”成现象级社会景观。

去年7月12日起,贵州台盘村村民自发举办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因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火爆全网;今年3月,台盘村举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扩建后的2万人球场座无虚席;6月,“村BA”升级为全国性赛事,金秋十月,首届全国“村BA”总决赛在台盘村举行,广东中山沙溪队最终战胜东莞大朗队,斩获全国总冠军。

一年间,小村赛办成全国赛,“村BA”成深得人心的“顶流”。有人说,溯其本质在于“村”:是白天上班晚上打球的草根球员,是席地而坐的田野乡村,是村里村气的牛羊奖品,是一场自然而然的约定、是一场风土人情的社交、是一次十八般武艺的展示、是南粤乡野自信自强的舞台。

近日,南都记者走进广东中山,捕捉属于乡野篮球的故事,探寻何以“村BA”背后的答案。

村里打球的年轻人

篮球是一场自然而然的约定

“跟他们打球很快乐的。我(抑郁症)快好了。”

11月4日,中山沙溪港园村胡顺谦文化广场前,同村不同龄的八名青年会聚篮球场。刚满18岁的高三职校学生胡晓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因患有抑郁症,选择回家线上实习,几天前从学校回到村里。快4个月没摸过球,这天他早早穿好运动衣和球鞋,“等他们放假,一起打球。”

“原本没多喜欢篮球。6年前,朋友去世后自己得了抑郁症,为了保持适量运动让自己不失眠,才开始打篮球。后来在村里篮球场遇到教我打球的师傅,比我大一岁,魔鬼训练几个月,打着打着就认识了村里一大群球友。”

缘起篮球,再聚亦是篮球。这群球友在不同地方上学,唯有这天周六回村。10点,放学铃声响起。高一住校生梁泽轩拎起书包走出校门,在初中同学篮球群发了一条消息询问下午是否打球。

彼时,胡皓宇走出中山站。他在广州读大学,这天按照原计划:体验一次坐高铁回家、陪同村校友回来办事、四处转转。

晌午,11月初的烈日炙烤着村里的篮球场,地坪漆褪色得越发明显。3点半左右仍旧闷热,胡晓明带着篮球走进球场,几个相熟的球友都在。4点左右,梁泽轩和他的初中同学也来了,明天要回去上学,都想早点来打个尽兴。

“打不打全场呀?”不够10人,没有打全场,打了几轮“三打三”轮换组队,哪一队率先到21分就重新组队,他们一如既往地默契,没有传错球,汗洒篮球场。

“来四打四吧!”5点左右,胡皓宇和同村校友两人办完事经过,恰巧看到一群熟悉的身影,他踩着白色洞洞鞋走着,同村校友则先跑了过去球场。半场正好8人。

日落,一次久违的篮球赛点燃余晖。

胡晓明擅长三分球,虽不是百发百中,总也磨不灭下次摸到球转身投射的自信。12岁刚学篮球那年,他不敢投篮控球,不怎么讲话,“跟他们认识,一起打篮球,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喜欢篮球了,现在敢打了,也慢慢说话了。”

“接球了,靓仔哥!”胡晓明将球传给了胡皓宇。尽管胡皓宇穿着洞洞鞋,却挡不住他畅快肆意地接球投篮。两人读同一所幼儿园,那时的胡皓宇已经开始玩篮球,小学便跟着爸爸正式学篮球。胡皓宇的父亲曾是村篮球队队员。梁泽轩同样是小学开始打篮球,爸爸也同样是村篮球队队员。这里每年都举办镇村级联赛,现已有22年历史。

作为中山市的“篮球之乡”,沙溪篮球文化底蕴深厚。据《中山市体育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包括沙溪等地在内,中山已有七八十支自由组合的篮球队,不到20年,发展至544支。如今,每个村有自己的篮球队,沙溪镇有的村还不止一支。

村村组队,全民打球,是中山沙溪篮球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平日里,胡皓宇常跟表兄弟一起打篮球娱乐,梁泽轩也常与爸爸打一场。

“跟他们打球很快乐的。”胡晓明笑说,“今年,我(抑郁症)快好了。”

村里的全国冠军

篮球是一场风土人情的社交

“篮球是需要交流的。球赛是与人交流的媒介平台。”

沿岐江公路,从西面港园村到东面云汉村,钻进云汉站大街,穿行摆满水果摊集市,全国冠军居于此。

中山沙溪队10月28日在贵州台盘村举办的首届全国“村BA”总决赛中逆转夺冠,来自各村各行业的草根球员一度受到关注,载誉而归,他们如常白天上下班、晚上打球赛,变身“草根球星”。

11月6日是上班日。作为球队主力之一,今年入队的刘宏宙生于云汉村,2001年出生,今年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做体育老师。

早上6点50分,闹钟响了。刘宏宙赖了会儿床,硬是拖着疲累起来,就在前一晚,他打了一场球赛。来不及吃早餐,开着摩托车出门,两分钟赶到了云汉小学。7点15分开始,他要给学校篮球队同学们做早训:跑步做热身、运球练协调、投篮练基本功……8点,同学们去上课,刘宏宙吃上早餐,准备一天的三节课。

球队的另一名主力刘炜祺,主要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这天他同样忙碌:早上在篮球馆工作、写教案,下午教小朋友打球,晚上参加比赛,直到十点半左右结束回村。

刘宏宙执教的学校离曾就读的龙瑞小学仅数分钟路程。三年级时迷上篮球不久后,就进了学校篮球队,认识了比自己大两届的学长、同村队友刘炜祺。

刘炜祺也在此读书。在学校时,总能看到校队的学长们热血球场,放学后,哥哥带着在村里的篮球场打球。

在沙溪镇,从小学到成年都能进球队打比赛,多年前起,已为全年龄段的非职业篮球运动员设置了低、中、高三档赛制体系。刘炜祺到了中学时期,被选中代表沙溪镇参加中山市篮球比赛、接受更专业的篮球训练,不到18岁正式加入沙溪队。他说,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篮球了,一天没有去碰球或者是没有看一些篮球之类的视频,好像感觉缺了点什么。空闲时,他会约同龄的发小出来打球,最少一周差不多还能约一次打打球,聊聊天。

云汉村有两个篮球场,刘宏宙常去云汉文体中心前的求是球场打球,离家步行仅两分钟。每个村都建有公共篮球场,沙溪15个村里,有学校篮球场41个、村篮球场43个。

“我很感谢篮球。如果没有篮球,可能找工厂打工。”因篮球考上了广州体育学院有了文凭,因篮球回母校当老师有了工作,因篮球进镇队参加全国比赛,刘宏宙说,“给我带来不只是学历这些,更多的是能认识朋友。因为篮球不是一个人打,是需要交流的,要通过场上跟队友交流、跟教练交流,才会慢慢进步。”打篮球这些年,自称内向的他享受以篮球社交。

刘宏宙和刘炜祺被称为“云汉双枪”,在球场上是一对互补型组合,因同村且打球有冲劲,现在,两人并肩参赛。

10月28日是首届全国“村BA”总决赛。刘炜祺说,真的没想太多。只是去参加了一场比赛,感受了一场风土人情。刘宏宙也说了同样的话。“已经不是一项篮球比赛,是与人交流的平台。不同片区的球队都有他们的特色,所以才聚到一起,有了文化的交流。是篮球运动最淳朴的样子。”

回来之后,刘宏宙常惦念着山东队的“沂源红”苹果,以及赛前那碗贵州地道的酸汤鱼,“味道真不错的。回来就吃不到了。”

冠军球队的草根教头

篮球是一次十八般武艺的展示

“业余选手走到了决赛,有什么十八般武艺就展示给球迷看。”

这场全国“村BA”总决赛,沙溪镇“全员出动”,爱球的年轻人守着直播、球员的家人悄悄跟随,球队主教练冯汉远带球队提前三天抵达贵州台江,开展适应性训练与战术研究。

赛前,心里没底。连输两次,从未战胜,决赛会师老对手,冯汉远坦言压根就没想过能赢。他跟队员们说,“放松享受篮球带给我们的快乐,业余选手走到了决赛,有什么十八般武艺就展示给球迷看。”

赛后,回归生活。“我们都是草根。”冯汉远是沙溪镇下泽村人(现称沙溪村),他从小学起就跟着村里的球队一起学习、训练,去各种比赛现场观战。15岁开始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省的各项篮球比赛,19岁考上了警察队伍,就职于当地公安局。既是民警,也是篮球运动员,直至2017年,他多了一个身份,兼做沙溪篮球队总教练。

“其实工作跟打篮球没有什么冲突。”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要上班,晚上有空去比赛、带训练……收获冠军,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带队第7年,冯汉远说,整支队伍攻防体系基本还是这些队员,而且队员与队员之间都是一个镇邻近村子里的人,多少打过照面,队伍构架已经成熟了。工作之余,专心做教练,热血继续挥洒,今年39岁的冯汉远不再上场,放心让年轻球员去闯。

从他2017年带队至今,沙溪篮球队已在中山市镇街篮球赛中连续7年夺得冠军,“现在没有正式比赛了,我们更多的只是聚在一起保持状态,玩一玩出汗的那种。”

冠军村镇的*

篮球是一个自信自强的舞台

“是一个舞台,肯定了我们草根,给了我们‘我是行的’的自信。”

沙溪镇党委*徐成彬也去了全国“村BA”总决赛现场,与他们一起,研究战术,嘶吼鼓劲,“说老实话,最开始我们自己心里没有把握,也就四六开。靠战略战术,一步步从四成把握、变六成、变百分百信心。”

谈及“村BA”,徐成彬说,“首先它是一面旗帜。这种热爱运动带来了精神的鼓舞。”来沙溪镇任职三年间,他发现不管是过节还是平常的文艺活动,这里的村民们在工作之余、劳动之余都会打篮球锻炼身体,精气神十足。氛围使然,下班后他偶尔也会打一打篮球。

“同时也是一个舞台,肯定了我们的草根,给了我们老百姓相信‘我是行的’的自信。”徐成彬表示,接下来将加大篮球人才的扶持力度,出台更系统培育人才的方案,“我们还将借助这个趋势,让更多人关注篮球,支持篮球。把篮球精神推广到我们整个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全方位的发展中,让沙溪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自“冠军牛”落脚沙溪凤凰山公园,每天都有数百名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俨然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有趣的是,在不少市民建议为这头雄性“冠军牛”添加伴侣的一个多星期后,一头同品种母牛抵达于此。“冠军牛”还是一名合格的“宣传大使”,目前沙溪已推出了“冠军牛”系列文创产品,包括仅用不到两天设计生产出来的“沙溪冠军牛”文创T恤等,由它们夫妻“牵线”,沙溪将加强与贵州关岭等市县的合作。这个“村BA”舞台,正为这座南粤乡野供给自信自强的能量。

专家声音

“村BA”是一场大众同乐的狂欢

还需保护运动本身的那份淳朴

“重点是一种平台或者说舞台。‘村BA’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社交平台、才艺展示和激情挥洒的大舞台,是每个人自己的舞台,也是大家共有的平台,这才是‘村BA’的魅力所在。”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石培华是贵州人,今年年初,他开始关注和研究“村BA”与体育文化发展。“因为这不仅对大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文旅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范例、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溯其本源,“村BA”底层逻辑在于篮球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全民运动。石培华说,“‘村BA’之所以受到关注和有魅力,在于草根球员代表了大众对快乐生活、释放生命激情、对梦想的追逐。‘村BA’火爆出圈成为顶流,本质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大众同乐的狂欢。”

中山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入了篮球运动,沙溪也是当时率先成立本土篮球队的地区之一。到20世纪末,沙溪镇的每个村子都有篮球队和篮球协会。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沙溪镇举办了第一届镇级男子篮球联赛,至今已举办22届,成为中山举办时间最长的镇一级男篮赛事。

“村BA”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还在于快乐篮球的基因。草根球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小学老师、挖掘机驾驶员、木匠、鱼贩、店铺老板、建筑工人、修理工、商贩,都是普通人,但在球场上,他们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用好‘村BA’品牌,其中一个关键点是球员,有对篮球充满热爱而且球技突出的草根球星,是村BA吸引人和感染人的重要基础。任何运动和艺术,没有群众基础,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空中楼阁,要保持“村BA”体育文化活动的原生魅力,永远保持纯粹和热爱的心。”石培华说道。

究其发展,“村BA”探索了一种大众体育运动发展模式,也探索了一种做旺文旅消费、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式。石培华提出,要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和促进文旅发展,关键在于做足“特色”文章,要带动当地特色产业、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开发当地特色产品、展示当地特色生活方式、针对特色消费市场。例如广东的沙溪获冠军,当地服装行业等已定制相关周边产品,可以下功夫促进“村BA”与当地服装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开发运动鞋、运动服、户外用品等周边产品和衍生产业,形成有广东制造业加工业特色的“村BA”,形成广东特色和品牌。

不过他也提到,比赛本身的魅力也有民族文化内涵融合,当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有人气。体育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因以发展为目的,需要特别防止变味,需要保护运动本身的淳朴热爱,不能舍本逐末,在周边配套服务等进行适当的商业服务形成长尾效应。

(应受访者要求,胡晓明、梁泽轩、胡皓宇为化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芷琪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