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全篇充满了各种生僻字词和外国名人名言,让许多网友高呼看不懂,甚至有人对考生进行网络暴力。但考生想通过这种方式博出位,有什么错呢?而且谁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冲他的阅读量和清晰的逻辑,给高分没问题,但该不该给满分呢?满分作文多少有示范效应,给一篇“不说人话”的文章满分,是在告诉其他考生,晦涩很高级?那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呢?
配合B站观看,更容易做阅读理解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K4y1v7S3
每年高考热度最高的就是作文题了,毕竟这是我们社畜最后还能卖弄两下的舞台。最近就有一篇作文,引发了全民关注,它就是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开篇第一段,它就贡献了两个生词,和两个很有逼格的外国人名。来来,咱先做一下注释。这俩词是啥意思?怎么读?
让怀抱新华字典的我来给你科普科普:嚆矢(hāo shǐ),意思就是开端;振翮(zhèn hé),就是腾飞。
是不是赶脚自己像个文盲?扶好墙,后面还有更多生僻字词,像什么“玉墀(chí)”啊,“婞(xìng)直”啊,“肯綮(qìng)”啊,“孜孜矻矻(kū)”啊,说都说不完,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百度。
生词按下不表,还有一堆不明觉厉的外国大佬,像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尼采、维特根斯坦等等等等。他还提到了这些哲学家、文学家们的各种观点,没点知识底蕴真是读不懂。这哪是答题啊,你是在给阅卷老师出题吧!
老师们给出的“答案”出入也很大,第一个老师只打了39分,第二第三个都打了55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于是网友们又吵翻了,一篇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文章,到底该不该满分?别急,我们先来看看今年浙江卷的考题,以及老师给满分的原因。题目简单来说就是,如何看待“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对你的预期”之间错位的问题。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说,《生活在树上》是他几十年高考阅卷生涯中,极少能碰到的作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到底逻辑是否严谨,说理是否到位,咱也得先读懂才行啊!所以文章曝光以后,网上就出现了一大波“翻译官”,大家各显身手做阅读理解、总结作者的中心思想。
李夫人在借助字典 百度 多次研读之后,也终于捋清楚了,作者想说的是这么一个道理:人啊,总是想要追求自由和梦想。虽然这可能和家庭、社会给我们的期待不一样,但也不必觉得家庭和社会都是枷锁,然后全盘否定过去、对抗社会。尼采都说了,你不能和过去完全脱节。所以,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在树上,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完美。
做完阅读理解以后,你会觉得虽然作者没说人话,但这确实是一篇切合主题的议论性散文。
我们专门联系了一位曾在上海某高中带过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她是这么说的:“作为老师的话,这样的作文肯定会给学生分析,指出他好在哪些地方,新在哪些地方,不同在哪些地方,可以从哪些地方去学习、借鉴。比如说第一,它扣合主题,契合作文的主题要求;第二,逻辑也是比较清晰的;第三,它显示了学生很广泛的阅读面,尤其是对哲学类书籍的阅读和积累。”
这篇文章如此大规模地使用平时积累的素材,正是网上的争议所在:你这不是典型的卖弄技巧、堆砌辞藻吗?
我们来看这一句:
你非要放两个人进去做什么呢?直接说“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大海与风帆,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也没差啊。
用马伯庸的话来说,这种操作“可以,但没必要”。明明就是很简单的道理,非要刻意复杂化,多说就可能多错。就说这个维特根斯坦,他提出的“不可说”,是在哲学层面上把世界做一个划分:只有事实是“可说”的;像宗教、伦理这些精神层面的事情,很难说清楚,是“不可说”,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但考生用来表达的意思却是,啥也憋说了,就是干。这很明显跟维特根斯坦的原意完全不一样。
另外,关于尼采的“骆驼、狮子和孩子”,以及麦金泰尔的“共同体的故事”,也有许多哲学爱好者指出用得并不准确,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这位考生更像是背诵了很多名人名言,然后按照字面意思把它们用到了文章里,有望文生义、掉书袋的嫌疑。
但是别忘了,这终究是一篇高考作文,有网友说看不懂,可人家本来也不是给网友看的啊,是给阅卷老师看的。从最后满分的结果来看,阅卷老师看懂了,那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考生功利心太重,是在炫技,用生僻字“PUA”阅卷老师。拜托,高考本来就是一件有功利心的事啊!谁不想考高分?如果运用生僻字和典故就可以“鹤立鸡群”,你不想干?
诸位难道忘记当年那些老熟人了?我们写过的作文里,人均鲁迅列宁高尔基,屈原史迁文天祥,歌德雨果莎士比亚,四大名著诸子百家,一篇文章写下来,没有双引号都不好意思结尾。谁还没有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日子?
能用“滥觞”绝不用“起源”,能用“旖旎”绝不用“美丽”,能用“裨益”绝不用“好处”,看到一个新颖的例子就巴不得马上写进文章。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因为,阅卷老师真的会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2014年,一位来自上海的高考阅卷老师就透露,他们每人每天要判180到200篇作文,2-3分钟就要保证看完一篇。这已经算好的了,浙江还有位老师表示,阅卷组每天要评600篇作文,划下来一个小时70多篇,一篇只有不到1分钟。后来湖南又有位老师说,我平均40秒就得改一篇作文,最短的只有10几秒。
所以,老师难免会审美疲劳、思维钝化。他们有几个惯常的小窍门,比如看标题首尾有没有画龙点睛,遣词用句够不够华丽丰富,甚至字迹是不是工整好看。找立意、感情、思想怪累的,就随缘了。
虽然双评制度已经尽可能让最终分数合理化,但老师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阅卷环境中产生的审美“套路”,却没有消失,“颜值高”乍一看就是比“心灵美”值钱。所以,老师平时就喜欢对学生耳提面命:议论文不要用烂大街的例子,多读书多看报,不要暴露自己阅读面窄,适当引用、拔高,文章才能脱颖而出。
其实这一点,英文考试也是一样的,都在追求形式的“高级”。就说雅思吧,官网的高分建议里,用“不常见词汇”和“复杂句式”就是原话,如果你照做了,玩转同义词替换,分数就上去了。
下面进入免费雅思写作小课堂,车你不要写car,换成vehicle或automobile,老师你不要写teacher,换成coach、tutor、instructor,数据增长,increase、rise、climb可就太low了,如果是猛增,一个surge到位,要是更猛,exponential growth嘛,青少年犯罪teenager’s crime换成juvenile delinquency,有内味了。
同义替换做得好,雅思7分跑不了。毕竟那么多人一起考,拼的就是“我们不一样”。
所以,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应试小技巧,这位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高压的考场上,不仅成功审题,还逻辑清晰、中心明确,只不过用了一些心思博出位,为什么要对他网络暴力呢?他只是个参加高考的孩子啊,想剑走偏锋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其实对于这个事件,我们采访的语文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你想要通过这样的高分或者满分作文,来给学生和其他教师一个什么导向?这个在考场阅卷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不可否认,“满分”这个词,本身就多少有示范效应。2001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非常出名,叫《赤兔之死》。考生以三国为背景,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命的感人故事。再加上通篇古白话的写法,不仅惊艳了阅卷老师,他自己也凭这作文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
之后,就出现了很多模仿他写文言文的考生,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文学素养那么高,东施效颦学写半吊子古文,写出来只能是不伦不类。那么满分的《生活在树上》,会不会引发另一波去写生僻字和哲学家的浪潮呢?连前面我们提到的,夸这篇文章几十年一见的陈建新都说,“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你知道它存在晦涩的问题,但仍然给了满分,是不是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晦涩很高级?那你到底是希望考生去模仿,还是不希望呢?
很多专家学者都觉得《生活在树上》本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给满分没毛病,因为是在“尊重个性化的表达”,“是对千篇一律的写作模板的否定”,“是对独立思考的考生的鼓励”。但究竟怎样做,才算打破千篇一律的个性化表达呢?最后会不会导致大量“形式大于内容”的文章出现呢?
有时候,刻意求新可能会适得其反。
2009年,四川一名高考生用了大部分人这辈子都用不到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写了一篇“天书”作文。
够标新立异了吧?这篇文章真的“没人看得懂”,阅卷组一路上报,从监察组到质检组全都是彩虹蒙圈脸。那高考也没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为了评分,阅卷组只能请来了古文字专家,先把文章翻译成简体字,再进行评定。
最终,文章因为文不对题只得了8分,考生也表示自己就是因为怕作文不出彩,而且他喜欢的复旦大学,此前破格录取过一名研究甲骨文的三轮车夫,于是他就出此下策,在考场上花了一个半小时写了这篇作文。
他虽然后来被四川大学特招,但很快因为心态浮躁,到处接受采访自吹自擂,把校方为了培育他,特地返聘回来的退休教授气辞职了。再后来他过得怎么样,也没人关注了。
所以,一味强调创新只会导致考生想尽办法装腔作势、争奇斗艳。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但通过作文到底是想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其实每个出题老师都是花了心血的,他们要想办法在考纲的标准内实现创新,既要让高水平的考生有发挥空间,又要让普通考生有话可说,还要考虑到城乡差异,真的很令人头秃。好不容易顶着被全民吐槽的压力,整出一道作文题,他们当然也希望看到考场上的创新,希望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
对这篇《生活在树上》,我们认为那位语文老师的评价非常中肯:“我不会给他满分,我可能会给他高分,但是肯定不会给他满分。”
“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乏最真切的感悟和体验。他会很灵活地运用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从他自身的感悟,自身的经历或者思考中升华出来的;相反我觉得可能更多是一种智性的,就是智慧、思维、脑力层面的,就是技巧。我觉得他很聪明地把握住了题目的要求,然后从他的脑中调用了这些知识,包括他引用的名言和事例,去非常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你感受不到这个作者的内心,他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或者是他的感悟,他其实是在组织着别人的材料和语言。”
给这样的文章打满分,是想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提倡晦涩?提倡炫技?还是提倡“形式主义”?通过如此方式,是想选拔出什么样的学生,又希望他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比起文章本身,也许这些才是更值得教育者和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