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里加游戏,也不是绝对的成功之道

在电影里加游戏,也不是绝对的成功之道

首页休闲益智全民消消乐更新时间:2024-04-11

带着打出迪士尼所有重头IP的名头,号称超越《头号玩家》的彩蛋盛宴——《无敌破坏王2》为影迷带来的观影体验固然出色,但以优质动画作品的标准来评判的话,本片大抵只如同拉尔夫日复一日的拆楼一般,只是流水线上的又一款“新片”而已,属于无风无浪功过不失的一部作品。

正如上文所说,《破坏王2》的套路过于明显,主创团队所追求的核心要素也更倾向于多元文化的融合,而不在于故事和影片本身,所以影片虽然也有着较高的完成度, 但着实没有可深挖的内容,不过来聊聊有游戏元素或游戏改编的电影,倒也是个不错的机会不是嘛~

作为公认的第九艺术,电子游戏在全球的受众群体数量是一个大到领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例如《超级马里奥》系列几十年来销量达到两亿多, R星超级大作《GTAV》单作销量过亿,至于国内那些F2P的免费游戏则有着更加夸张的用户群体,《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下载量1.6亿次,《王者荣耀》9.7亿次,《全民消消乐》实际用户数最低也得有3亿人。

不夸张的说,任何商业产品都不可能会忽略如此可观的流量。

所以影视作品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成为了塑造脍炙人口的经典桥段的优质之选,不少商业电影都曾如此取巧,收获的效果也可以说十分理想。

先抛开近来的《头号玩家》和《无敌破坏王2》不说,我们看看国内当年最会赚钱的导演王晶是怎么做的。

1993年1月16日,王晶导演的喜剧动作片《城市猎人》上映,作为改编自日本著名动漫的电影作品,本片的卖点众多,除了原作粉丝势必要买账外,成龙大哥的动作戏,云集了数位人气花旦的女配阵容,无疑都是强力的票房保障。

但实际上,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影片中十数位影星的出色演出,最后竟然比不过一段恶搞性质的彩蛋。

没错,就是成龙大哥在游戏厅内因触电而化身《街头霸王》角色的那段动作戏,如今25年过去,提起这部片子,相信所有影迷都会想起这个经典的桥段。

其实,相比于当年已经完结的《城市猎人》,《街头霸王2》游戏本身其实在1991年才正式发售,虽然游戏爆红, 但是直到影片上线,也不过仅仅发售两年,王晶能捕捉到这一热点,无疑再次佐证了自己鬼才导演的名号。

看到了游戏互动在影迷中的巨大反响,王晶马不停蹄拍摄了另一款添加了更多游戏元素的影片——《超级学校霸王》,这部大牌云集的影片更是在当年一举拿下了1800万票房。

这一数字虽然看似距离同期香港大卖的影片4000万有些差距,但考虑到本片本质上就是一款无厘头喜剧,能有这样的票房表现,也是影迷群体对游戏元素的一种肯定了。

而在王晶之后,多年后当我国内地的商业电影成熟后,也有导演会在影片中加入类似的元素,讨好身为游戏玩家的部分观众。

比如在开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烦恼》中,也加入了《拳皇》系列游戏的元素,虽然加入的方式有些奇怪……可大家还是能一眼看出这些电影以外的文化元素,并从此间获得快乐。

可有趣的是,诚然加入游戏元素可以使一些电影获得部分影迷额外的认同,获得一些粉丝间口耳相传的宣传,这让喜爱游戏的影迷看似非常的宽容;但如果我们将这一范围放大到整个游戏玩家群体的话,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如此的宽容。

同样以《街头霸王》为例,美国就曾拍摄过同名系列电影,系列评分最高不过6.5,同样作为经典格斗游戏的《拳皇》、《铁拳》和《真人快打》系列,也都有改编电影面世,不过评分同样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线上。

而之所以类似的游戏改编电影评分都在及格线以下,一部分原因是出品方在制作影片时,就抱着蹭游戏IP热度的想法,导致影片本身质量不够硬;另一方面,与看到那些彩蛋性质的内容不同,游戏玩家对于改编影片的要求可以说非常严苛。

以两年前的《魔兽》为例,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死忠群体,可影片在 上映后,依旧传出不少负面的评价,而这些声音,甚至来自于最核心的粉丝群体。

一款面世十数年的游戏作品,一个承载着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魔幻世界,当导演需要把如此厚重的情感汇聚到一部两个小时左右时长的电影中时, 永远会发现篇幅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现如今最具互动性的娱乐产物,游戏虽然与电影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电影作品,我们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客观的剧情,喜怒哀乐的表达都是不变的,而游戏则会因为涉及到玩家自身的控制,而在主观层面产生各自不同的情绪。

同为《拳皇》系列的主要角色,八神庵的人气远超草薙京

于是,当一些原本就存在游戏中的角色,以彩蛋以外的形式,完完整整的出现在大银幕后,玩家本身的主观情绪就会开始影响对于影片本身的评价,例如,如果玩家非常喜爱的角色,在影片中没有得到精彩的呈现,那么势必就会遭到这些玩家的差评甚至抵制。

表面上和善的群体,本质上其实也是很挑剔的。

真人游戏改编电影,目前为止能算得上成功的屈指可数,及时当年最吸金的《古墓丽影》系列在重启后,也是表现平平;《生化危机》系列的负面声音则更是逐渐高涨,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而促成的游戏品质的飞速发展,让玩家对于游戏电影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目前,还有可期的游戏改编电影,大抵只有《精灵宝可梦:大侦探皮卡丘》这么一部, 在大家都在喝彩ACG文化在影视领域开始更密集出现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游戏改编电影市场,并不好过。

坎妹这部新片,基本算口碑与票房双扑

除了品质问题的客观因素外,如何打破次元壁也是游戏改编电影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许多游戏改编电影,其实在从二次元进入到三次元的一瞬间就已经输了,呈现方式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很多游戏在进行真人化时产生无法调解的违和感。

于是,我们常常会发现,高分的游戏改编电影,大多是动画长片类型,这种类型的作品,几乎只需要整合下游戏的剧情部分,再以更精美的CG动画呈现,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游戏粉丝原汁原味的观影体验。

说了上面这一大篇,大家就会发现,游戏元素对于电影本身,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当我们说起《头号玩家》和《无敌破坏王2》时,如果只是一味的去聊他们的彩蛋, 无疑就忽略了主创团队对于影片本身的付出。

一部电影会因为一些彩蛋而多出几分亮点, 但优秀的电影绝不是因为有一堆彩蛋才变得优秀,选择借助游戏IP的东风,是一把如双刃剑一般的赌博。成功了无疑可以锦上添花,失败了则成为彻底的画蛇添足,一部本就不好看电影,如果再因为一个糟糕的彩蛋惹上游戏玩家,那可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