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玉刚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则寓言叫《坐井观天》。在那只青蛙的眼里,天只有一个井口那么大,而且它固执地相信这一点。即使小鸟告诉它,天是很大的,无边无际的。它也不信。
那时候多少次嘲笑青蛙,井上有无边的天,无垠的地,更清的水,更绿的草,以及更多的食物,为什么要死死地守在井底呢?
然而,那天去山西的穽底村一游,我才明白,做一只井底的青蛙多好。
下太行,沿着环山盘绕的公路蜿蜒而下,一直到底,山青青,水碧碧,深山幽谷藏着一个美丽的山村。她,就是位于晋豫交汇处的平顺县石窑滩乡穽底村。
穽底村位于深山峡谷底,四周悬崖绝壁,其形如井。这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因为凶猛的野兽经常给村人带来危害,所以村民便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了陷阱,井上边用树枝盖住,好把野兽陷入阱中进行捕捉。穽底这个村名也就这样来的。
穽底村的房子和别处的建筑不同,都是用石头做的,是一个石头城。石头街、石头墙、石头楼板、石头房、石磨、石碾、石臼、石缸、石桌、石凳、石板炕,构成了该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即使冬天取暖,也是在石板炕下烧一团火。
穽底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曾是晋豫两省古道上集土产互换、商贸交流为一体的重镇。整个村子精干利落,石铺的街面干干净净,石做的碾子吱吱哑哑,石砌的小屋结结实实,石头街、石头房,你高我低,错落有致,石头对于穽底人来说最实用、最朴素、最贴近、最真实,在这长山长树长石头的深山里,孕育出的是更浓郁的民俗,更亲切的民风,以及更暖人的乡韵。
从小在穽底村长大的支部*周成富,在山上砍柴、摘野果、挖药材,对这个山非常有感情。穽底村的人出了门,看到的就是大山,山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的山风险峻奇、伟岸多姿,悬崖峭壁如削,群峰高耸,最高处海拔有2000多米,上下温差很大,经常可以看到山上白雪皑皑,寒冷如冬,而穽底则依然花草茂盛、四季如春。气候湿润,植被完好,原始原貌,古色古香,成为其诱人的原因之一。
其实,对山的神往常常让我们每到一处都想去攀登它们,征服它们。无论高大也好,矮小也好,崎岖也好,险峻也罢,我们常常想知道山的那一边,究竟是什么呢?而穽底的山的确很有特色,有的像一只乌龟驮石碑,有的像仙女卧龙床,有的像张果老倒骑驴。
穽底的山不但奇峰怪石众多,而且都有很好听的名字,像猴子攀山、日月山、响谷石、蛤蟆石等等,真可谓山石苍翠,峭壁生辉,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奇石,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穽底的洞也怪有趣。在山这一边的洞叫月洞,而那一边的洞则叫日洞。因洞命山,整座山又取名叫日月山。山下的沟叫老洞沟,沟里面又有龙王宫、莲花池、狐仙洞。因为有许多的洞,所以取名叫老洞沟。几千年来,人从月洞走,云从日洞穿,这里便成为穽底的西大门。
过去,从穽底村到狐仙洞,人们大约要走四五个小时,攀越一万多个哈喽梯才能到达。为什么叫哈喽梯?因为人们在攀越这一万多个台阶的过程中,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呼呼,所以得名哈喽梯。现在,为了让游人便于游览,缩短行程,当地老百姓在这个陡峭的山间开凿了36个洞口。有了长约3华里的穿山洞,现在从穽底村到狐仙洞,乘车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沿着崎岖的小道,无数的穿山洞成了一道奇观,这里山连着山、洞连着洞,让人叹为观止,无不惊奇。井底由来已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不但爱经商、爱武术,更有历史文人才子层出不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有半升汤,也要供子上学堂。”可见他们对文化教育重视的程度。
穿过狐仙洞,便是红豆山。有诗云:“白水青山画中藏,含情默默万古长,王维只知南国有,却生北国红豆庄。”描绘的就是这个地方。
风景胜地总是山水相间的地方,山给人一种神气,而水带给人一种灵气。穽底的山美,穽底的水也甜。红豆山下有一个祥云湖。祥云湖的由来是因为湖的西岸有一个幽深的洞穴,洞穴中常年涌出清凉甘澈的泉水,有时伴着泉水会冒出缕缕的白雾,当地人传说这个白雾的喷出象征着天隆廿霞,昭示来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白雾即是祥云,祥云湖由此得名。
祥云湖的水非常有特点,这里的水有22米深,非常蓝,一眼看下去就是四五米深,一年四季都可以舀上这个凉水饮用,即使冬天也不结冰。因为是泉水汇集到一块的,所以没有任何污染。
站在山上看祥云湖,那一湖碧流仿佛哪个顽童不小心打翻了画家润色盘里的翠绿与湛蓝,清澈见底,山花临水弄眼,岸边碧草连天,乘船悠然荡来荡去,你会觉得仿佛漫步在一个绿色的画廊之中,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在祥云湖上,乘一艘小船顺着河道而下,就到了恐龙谷的谷底。恐龙谷谷底是水的世界,水的神秘把这大山冲得曲狭如肠,四处滴水,清澈的小溪从上游奔腾而下,浪花飞溅。雨季的时候,这个地方常发大水,东西两岸的老百姓不能来往的时候,就从恐龙谷瀑布下面穿过去进行交流。
离恐龙谷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景点叫小三峡。小三峡又叫大禹峡,这个地方和大禹治水有着深厚的渊源。相传,当年大禹奉舜帝之命治水,在此开凿峡口以疏导壅塞的洪水。大禹峡全长约2公里,平均水深8至10米,由于景色十分优美,被当地人誉为“小三峡”。
穽底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大行峡谷中风光秀丽的民俗村。漫步在穽底的石板街上,石板房、石桌子、石碾子、石凳子,不时映人你的眼帘,石头街上不时有好客的乡亲与你套磁,他们会拿出当地非常有特色的圪瘩拌炒面、捞饭南瓜汤、稀饭煮萝卜、以及柿葫栳、夹核桃、红山楂来款待你……
井上好是好,但到处是地沟油、转基因、苏丹红......
即使井上有无边的天,无垠的地,更高的树、更绿的草,以及更多的食物,那又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我看,做一只井底的青蛙就好!
作者戴玉刚在平顺采风
戴玉刚,山西长治人。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西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副编审。曾任潞城市教育局长、长治日报评论部主任、上党晚报副刊部主任、长治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太行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上党文化》期刊主编。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太行秘密战》《太行军工》《太行奶娘》《齐家抗战》《上党战役》《抗大风云》《抗战密码》《黄土地 红土地》《八路军情报》《落河往事》《水浒109将》《外国月亮》《人文长治》《毕加索》等。多部作品在国内获奖。
主持主编的课题有:太行干部学院第一套教材《太行精神光耀千秋》10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情报史《太行秘密战》;太行根据地税务史《共和国税收的摇篮》(10册);《长治旅游文化丛书》《红色长治系列丛书》(10册)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