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人格的探索源远流长,理论家们一直在不断寻找着定义个人行为模式的方法。古希腊的气质学说相信体液决定了人的基础性格,并据此将人格划分为四种:Sanguine(多血质)、Melancholic(忧郁质)、Choleric(胆汁质)和Phlegmatic(黏液质),之后的理论则进一步将人格与生日、头骨形状和身体结构联系在一起。但这些理论始终因为缺乏事实依据而充满争议。
更让人信服、更加科学的人格理论是从1980年开始出现的,根据大五人格模型,人类的性格由五个基本特质组成,每种特质都存在彼此对立的两级,而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五种特质不同程度的组合。通过人格组合的分析可以对一个人处于不同情景中的典型行为进行预测。
这五种主要特质是:
这些特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它们在每个人步入成年的早期逐渐固化,并且在之后的一生中体现出很大程度上的稳定性。人格并非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环境、文化、历史,甚至机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人格对于人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职场、健康和生活方式等,越来越被证明。科学研究同样指出:大五人格特质对于爱情幸福也有着预测的作用。【点此进入大五人格专业评估】
那么在大五模型中的各因素,哪些能有效预测伴侣关系质量呢?
情绪化
根据学术上的共识,情绪化是对爱情幸福影响最大的一项特质。1987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研究成功,他们跟踪了300对情侣长达30年,发现伴侣之中如果有一方情绪化程度较高,就会造成婚姻满意度的降低和离婚率的升高,而且情绪化程度较高还意味着更难从离婚状态下复原。
情绪化对伴侣关系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情绪化程度高的人往往对于压力反应大,且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这些倾向有可能感染另一半,并且随着时间会产生出很多问题。
情绪化也会对性生活产生影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Terri Fisher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James McNulty(2008年)访谈了72对新婚夫妇,询问了他们的性格、关系和性生活满意度。一年之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回访。他们发现如果有一方或双方比较情绪化,那么对于伴侣关系和性生活的满意度都会相对更低。情绪化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伴侣的性生活质量,原因可能在于情绪化的人更容易被负面情绪和期望所感染,而这些已经被证明会导致较低的性唤醒和满意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性生活过程本身会激发我们原始动物性的一面,这就会让人联想到我们的脆弱性和死亡,而神经质性格的人在控制这些想法时缺少一种独特的能力,这会使他们倾向于回避或者厌恶性爱。
尽职性和宜人性
高水平的宜人性和尽职性会带来较高的婚姻关系满意度,主要因为这些特质表现为低冲动和较高的人际信任和尊重。
人格心理学家 Portia Dyrenforth and colleagues (2010) 发布了一份由2万对来自澳大利亚、英格兰和德国的情侣参加的研究报告,表明伴侣中的一方或双方有高宜人性和尽职性(低情绪化)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低宜人性和尽职性被发现与高风险性生活呈现强关联。布拉德利大学发起的一项有52个国家超过16000人参与的研究表明,低宜人性和低尽职性更容易引发婚姻中的背叛行为。
肯塔基大学的Rick Hoyle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关于三种高风险性行为(一夜情、无保护性行为、多人性伴侣)的53项研究,发现低宜人性与以上三种行为的发生率成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低尽职性与无保护性行为显著相关。
开放性
在五项人格特质中,开放性似乎对于情侣关系的影响是最小的。2010年,澳大利亚研究人员 John Malouff及其同事分析了超过3800名人参与的19项研究,其他子项特质——低情绪化、高尽职性和宜人性以及高外向性均对伴侣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积极影响,而开放性的影响则微乎其微。
然而,开放性并非完全无足轻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 Andrea Meltzer和James McNulty对278对新婚夫妇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性生活每日记录,参与者会被询问他们的性格和关系质量,其中一项发现是,女性的人格对于婚姻中的性生活频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伴侣中女性一方有着较高的宜人性和开放性,那么做爱频率明显较高,而男性一方的人格对于性生活频率没有明显影响,不过开放性高且情绪化的丈夫往往对于性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较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耐人寻味了。因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通常男性比女性寻求更频繁和多样的性行为,所以研究人员推测,女性通常是性行为的“守门员”,决定了是否发生性行为以及多久发生一次。
外向性
研究表明外向性对于两性关系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然而,高外向性却是一把双刃剑。外向性人格者通常更乐观、更爱社交、更有个人魅力,他们更主动寻求关系并且更善于掌控关系,也包括两性关系。
另一方面,高外向性者会因为更具冒险倾向而导致伴侣关系遭到破坏。2008年,David Schmidt主导的一项有46个国家超过13000人参与的研究表明,高外向性者对于短期关系更感兴趣,更喜欢撩人,也更容易被撩,而对长期关系缺乏忠诚度。
伴侣应该相似还是互补?
在关于长期婚姻伴侣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Arlene Rosowski及其同事发现高外向性和低尽职性的男性,对他们妻子的满意度较低。与普遍的认知相反,伴侣的性格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更加相似;真相是,人们倾向于寻找与他们自己相似的伴侣。事实上,研究表明人们在选择伴侣时更倾向于选择在很多特质上与自己相似的人,这种现象也被称为“assortative mating”。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对于社会有着微妙的影响。有钱人会选择与有钱人结婚,有知识的人同样会欣赏有知识的人。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男女日益平等,高收入的工作对性别的要求降低,人与人之间在收入、社会地位和成就等方面的差距在变大,而追求财富与教育程度上的“门当户对”也更加突出。
而在人格方面,既然人们倾向于寻找性格相似的伴侣,那么问题也来了,性格相似的伴侣会拥有更幸福的婚姻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过去曾有过一些关于性格相似会导致更高关系满意度的研究结论,然而更多的证据表明,个性相似与关系质量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人格心理学家Portia Dyrenforth和他的同事发现,伴侣之间的人格相似性与婚姻质量并没有关联。在最近一项超过1600对伴侣参与的研究中,瑞士心理学家 Katrin Furler和她的同事发现,个性相似度与生活满意度之间也没有关联。
亚利桑那大学的Michelle Shiota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Levenson(2007)发现尽管相似性格的人在一起年轻时有着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在成年伴侣中,性格相似度与关系满意度的关联明显降低。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婚姻幸福?
我们的基础人格特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并不容易改变。人格可以用来预测很多方面的行为,也包括伴侣亲密关系和性行为。高情绪化对于伴侣关系具有显著的伤害作用,而高宜人性和高尽职性则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开放性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外向性则是一把双刃剑,对关系质量既有积极也有消极影响。与人们普遍的认知相反,伴侣间的人格相似性对于长期关系的质量并非是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想追求长久、稳定的性爱关系,没有必要把眼光局限在寻找与自己个性相似的人之上。如果另一半具有高尽职性、高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那么他们的关系稳定性也会更好。与外向的伴侣交往则具有两面性——过程会更加刺激、有趣,但结局却未必完美;而高情绪化的伴侣则容易给生活带来忧郁。
以上所提到的结论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相关,放在每个个体身上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如同程序员整体显得不浪漫,但并不是每个程序员都不浪漫;神经质高的人婚姻同样可以幸福,外向性高的男人也可以不出轨。
拓展你的人格宽度
清楚地认知我们自己及伴侣的人格特质,也许会让你对于长期健康的伴侣及性生活带来恐惧感,但是需要记住的是:人格特质虽是相对长期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只要有决心都可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包括改变他们的习惯,并通过自我觉察和练习更好地控制性格中的极端性,以及为了他们所看重的东西而重塑自己的人格。维克多·弗兰克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间隙,人的所有自由、幸福和选择都存在于这个间隙之中”。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认为“自由改变人格,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人格特质受到生物源或者说基因的影响,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还有自己可以调节的部分,被称为“自由人格特质”。使人们体现出自由人格特质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职业精神和爱。
比如,你是一位内向的妻子,正在为你外向的丈夫召开生日派对。从生物源的角度来说, 你非常内向, 但你渴望丈夫拥有一个超级棒的生日派对, 这是你所重视的价值。不得不承认, 对一个内向的人来说, 你很难毫不费力地在派对上搞笑、 玩游戏。但是你做到了, 派对上的每个人都玩得很 开心。这是虚伪的吗?不是。这是在假装吗?也不是,是你的价值观和爱驱使你在天性的基础上拓展了人格的宽度。这就是自由人格特质(free trait)。
既然如此人格是可以拓展的,那么还有什么比爱情更好的催化剂吗?
参考资料:
How Your Personality Predicts Your Romantic Life(Noam Shpancer, Ph.D,PsychologyToday, 2016)
↓↓点击“了解更多”,测你的大五人格类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