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看仔细哦,咱们这里只是分析佛教典籍中的历史信息,不涉及任何对宗教的态度和评价哦。别又敏感肌发作,不然《西游记》你们都得禁掉了。
最近集中更新了几期视频,把“北线远西版大秦”主要文献《魏略西戎》的部分讲完了,还有一些新信息,比如“斯宾”与“斯拉夫”的曾用发音“塞高利布”(Saqalibu/Sklaboi)的关系等。
【大秦传二(2a)】=>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P41187cs/
今天继续来写文章。前面检索了近代欧洲文献、中古时期的大食文献中可能与“大秦”有关的资料,下面来看看佛教典籍中的内容,毕竟我们分析到现在,“南线南亚版大秦”可以说是非常明晰了,那么在印度有关资料、佛教有关资料中去深挖线索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臾那”问题
(1) 臾那-Yonas/Yovanas-爱奥尼亚(Ionia)-希腊化大夏?
首先是这个经常被拿来说事的“臾那”问题。按现在官科主流说法,这个“臾那”就是“大秦”在佛教典籍中的名称,并且即指“希腊化”的大夏,即所谓之伪巴克特里亚的;“臾那”即 Yona,即“希腊”,来自所谓希腊文“爱奥尼亚(Ionia)”。
如杨共乐的《<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和“阿荔散”考》[参2]、杨巨平《弥兰王还是米南德?——<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化历史信息考》[参3],都说“臾那”是印度人对外来的希腊人的称谓:Yonas, Yovanas, Yonakas 等,并且“其词源是波斯语中对小亚沿岸希腊 Ionia 人的称谓 Yauna,在波斯帝国时期已经传人”。
你看,这个时候他们又开始说“尤南”了——咱们之前分析过,希腊的真名就是“尤南(Younan)”,即《后汉书》《魏略西戎》中的“于罗”,希腊人现在的自称为 Ελλάδα,发音即为 Elláda,即“伊拉达”,与这个发音其实也比较接近,在《拜步经》中有时候又译为“雅完”:
<相关文章:西域通略:《魏略》于罗迟散且兰补证与希腊之名略解及疑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k1MTAwMQ==&mid=2651535417&idx=1&sn=22ba3145aa39a95ca63686f01ed2916f&chksm=8b0510cfbc7299d9ab89d164718fc0676d4f4663b7ca7a70249235ae896a08edc2c0bdbd87c0&scene=21
<相关视频:大秦传二(2a) 真欧洲假希腊:汉魏史中“北线远西版大秦”揭示小亚细亚和欧洲真实情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P41187cs/
<相关视频:大秦传二(2b) 打出西方伪史硬直:汉魏“远西大秦”揭示欧亚陆桥和巴尔干半岛真相,再爆伪古希腊伪古罗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m4y1V71U/
至于 Hellas、Greece 之类的名字已经很晚了,而且拉丁文 Graecia 跟现在西方人的常用人名、地名 grace 恐怕也是脱不了干系,而 grace 这个词是有相当强烈的宗教意味的,其本意是“恩典”[参1],如 divine grace,基督教饭前的祷告仪式就叫 grace (prayer)。那你“古希腊”怎么会跟一个基督教的名字扯上关系的呢?
而且你们《拜步经》都写了“雅完”,你们为啥不用,想掩盖什么?你们的《拜步经》是擦屁股纸吗?说扔就扔说不认就不认?
而从“尤南”之名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西方史学和官科们的双标:真说古希腊的时候,就死活不说“尤南”,像我视频里面说的,你连个注释都不愿意标,生怕别人知道“希腊”的真名是“尤南”;到说印度佛教问题的时候,又开始疯狂碰瓷“尤南”了——你不就是赌定一般人不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去深挖么?尤其是被你们西方“学术”调教的乖乖仔们,被各种“分科”把脑子都切得稀碎,又怎么敢越雷池一步?自然是西方老爷说啥是啥。
首先,爱奥尼亚(Ionia)在哪呢?在土耳其西岸呢,而尤南(Younan)是指希腊本土,这两个差了多远啊?都隔着海呢,你们官科是怎么能把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硬凑到一块的?
[参4]
Younan vs Inoia
你要碰瓷还不敢光明正大的碰吗?直接说“臾那”就是“尤南”对音不聊撇得多?非得弄个几千公里之外的爱奥尼亚在那蹭?你们这是有多心虚?生怕别人知道了希腊本名是吗?!
现在最多也就能看看“臾那”是不是能跟“尤南”对上。虽说其实一个印度的概念强行要跟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希腊连上,明摆着就有些牵强附会了,什么都去对音,迟早害了你们西方“学术”自己,迟早对穿肠。
当然我们作为严谨的分析,自然还是要正面面对这些问题。
(2) “臾那”与“尤南”及“大夏”有关系吗?
之前在做秦鸣鹤那期《捕风捉影的砖家怎么又把中医和中医医学家倒贴给了古罗马基督教徒?》[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k1MTAwMQ==&mid=2651538364&idx=1&sn=5c4c3f29c20b57656fc2d05bd8abaf98&chksm=8b056b4abc72e25c4d0bba838c21a74f7f7b3a3b9c1eeb3beb478bddf9a16c8dddd11dcf4059&scene=21] 的视频之后【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S4y1z7nh】,B站有个 UP 主做过后续,其中讲到过“大秦”,主体当然还是西方主流那一套。然后其中提到“大秦之名在佛典中指原属‘希腊’统治下的大夏,即‘臾那’国”,又说《菩萨善戒经》中所说的“大秦”,“即古代安息国东南方的臾那即大夏”。
唐高宗曾被西医做过颅脑外科手术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S4y1z7nh首先,我去查了下《菩萨善戒经》,其中并未提及“臾那”一词,所以我不知道这位 UP 是看的什么版本有“臾那”一词?更不知道其所谓“臾那即希腊统治下的大夏”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菩萨善戒经》中倒确实有“大秦”一词:
细声者,谓窃语声,不了声,陀毗罗国声,粟特声,月支声,大秦声,安息声,真丹声,法(丹本佉)沙声,裸形声,鲜卑声,如是等边地声名为细声。何以故,嫉妒烦恼因缘得故。
——[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
这里只是提了不同的语言,“真丹”显然应该是指中国了,“裸形”指扶南,其他还有一些咱们很熟悉的国名,但都未提及“大秦即臾那即大夏”尤其是“希腊化的大夏”的信息。
“臾那”一词,目前我查到的只有《善见毗婆沙律》或者另名为《善见律毗婆沙》、《翻梵语》等,此外就是所谓南传《弥兰王问经》这个后面单独讨论。
....尔时于波咤利弗国。集第三毗尼藏竟。往昔目揵连子帝须。作如是念。当来佛法何处久住。即以神通力观看阎浮利地。当于边地中兴。于是目揵连子帝须。集诸众僧语诸长老。汝等各持佛法。至边地中竖立。诸比丘答言。善哉。即遣大德末阐提。汝至罽宾揵陀罗咤国中。摩呵提婆。至摩醯婆末陀罗国。勒弃多。至婆那婆私国。昙无德。至阿波兰多迦国。摩诃昙无德。至摩诃勒咤国摩呵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国(是汉地也)末示摩。至雪山边国。须那迦郁多罗。至金地国。摩哂陀郁帝夜参婆楼拔陀。至师子国。各竖立佛法。于是诸大德各各眷属五人。而往诸国竖立佛法。...
.......大德摩诃勒弃多。往臾那世界国。到已为说迦罗罗摩经。说已臾那世界国。七万三千人得道果。千人出家。臾那世界佛法通流。而说偈言。
摩诃勒弃多 有大神通力
往臾那世界 说摩迦罗经
众生得道果 出家一千人
——[萧齐]僧伽跋陀罗《善见毗婆沙律》
那如果按这里的说法,这“臾那”明确是汉地啊,跟你那希腊有毛关系啊?
当然,西史信徒肯定要说这里注解有误,比如《丁福保佛学词典》说:
【支那】
(地名)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旃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为秦,支那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但神州之总名也。’善见律二曰:‘摩诃勒弃多至史那世界国。’注曰:‘是汉地也。’史者误。乃臾那(Yona)之臾,指希腊人种(Ionian)而言。汉地也之注,为支那注释者之误。西域记五曰:‘当此东北数百万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同十八曰:‘或作震旦脂那,今作支那。’慧苑音义下曰:‘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
所以咱们也就剩下要来检查一下这个“臾那”的确切概念,在佛教典籍中究竟指的是什么?
根据《佛光大辞典》的词条:
【臾那世界国 】梵名Yavana -loka 。乃巴利语yona-loka 与希腊语 Ionia 之转讹。又作余尼国、喻尼国、渝匿国、夜婆那国、夜摩那国、耶槃那国。位于印度西北之古国名。即西元前第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以后,由其将领塞流卡斯(Seluckos)所辖之大夏(Bactria)。善见律毗婆沙卷二(大二四·六八五下):‘大德摩诃勒弃多往臾那世界国,到已,为说迦罗罗摩经,说已,臾那世界国七万三千人得道果,千人出家。臾那世界佛法通流。’[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中阿含经卷三十七、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四十一]p3940
“余尼”一词,看起来也被用于人名,或者应该是指“余(下的比丘)尼”之意,刨掉这些人名,用于地名国名的大概如下:
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佉搜迦国、信头婆迟国、阿摩利国、余尼目佉国、难陀婆国、伽沙国、跋使俱阇国、由婆迦国、婆佉罗国、沙婆罗国、伽楼荼国、鸠筹迦国、婆遮利婆国,此十三国付嘱氐宿摄护养育。”乃至唯然受教。
——[北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阿摄惒逻延多那便问曰:“瞿昙,诸梵志等作如是说:‘梵志种胜,余者不如;梵志种白,余者皆黑;梵志得清净,非梵志不得清净;梵志梵天子,从彼口生,梵梵所化。’未知沙门瞿昙当云何说?”
世尊告曰:“我今问汝,随所解答。摩纳,颇闻余尼及剑浮国有二种姓,大家及奴,大家作奴,奴作大家耶?”
阿摄惒逻延多那摩纳答曰:“瞿昙,我闻余尼及剑浮国有二种姓,大家及奴,大家作奴,奴作大家也。”
“如是,摩纳,梵志若正趣者,彼得善解,自知如法;刹利、居士、工师若正趣者,亦得善解,自知如法。”
——[东晋]伽提婆《中阿含经》
“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阇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拔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壤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玛瑙、蝳蝐、赤石、琁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皆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东晋]伽提婆《中阿含经》
佛告优陂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阇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只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优陂夷堕舍迦经》(或说《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
....四天王天一伽浮地。是一由旬四分之一。四天王身长二伽浮地。忉利诸天长半由旬。帝释身者长三伽浮地。夜摩诸天长一由旬。兜率陀天长二由旬。化乐诸天长四由旬。他化自在天长八由旬。一切色界至阿迦尼吒。并长十二由旬。从剡浮提至阿迦尼吒天。并长自身四肘。剡浮提众生身色种种不同。有白色者。如夜婆那婆利柯止那等国。有黑色者。如跋婆罗剑蒱阇等国。有青色者。如陀眉罗辛诃罗等国。有赤白色者。如首陀阿。毗罗等国。有黄色者。如基罗多及罽宾等国。东弗婆提西瞿耶尼。唯除黑色。余悉如剡浮。北郁单越一切人民悉皆白净。四天王天有四种色....
——[陈]真谛译《立世阿毗昙论》
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怛绖他(一) 浮呼鼻利呵(二) 浮浮啰(三) [口 垔]逻啰婆(四) 一逻(五) 娑呵(六) 呵筹(七) 伽筹(八) 伽伽那叉(九) 奢摩奢摩(十) 蜜多啰蜜多啰(十一) 斫迦罗(十二) 跋帝帝[(匕/矢) 籴)](十三) 娑伽啰帝[(匕/矢) 籴)](十四) 豆利哆吲(香指切)[穴/(怡-台 未)](十五) 吲黎呵跋醯(十六) 那逻阇哜(十七) 夜婆那蜜低黎(十八) 绮底蜜低黎(十九) 婆利蜜低黎(二十) 始佉蜜低黎(二十一) 摩都啰蜜低黎(二十二) 佉伽蜜低黎(二十三) 萨都阇蜜低黎(二十四) 萨婆羯摩蜜低黎(二十五) 摩那跋利多蜜低黎(二十六) 陀胝(张夷切)湿婆啰蜜低黎(二十七) 娑和呵(二十八)。”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十》
(另[北凉]昙无谶《大方等大集经》)
(注:这里无法确定是否国名)
....比丘僧有应与若与比丘同。僧残者。应半月摩那埵出罪。若比丘时行摩那埵未竟。转根为比丘尼。尼应行半月摩那埵出罪。若行摩那埵竟。转根为比丘尼。应与出罪。若行半月摩那埵未竟。复转根为比丘。应与六夜摩那埵出罪。若行摩那埵竟复转根。比丘僧应与出罪。比丘转根因缘以说竟。若比丘尼时行媒嫁法覆藏不出。转根为比丘。不须覆藏六夜摩那埵出罪。若比丘尼正行半月摩那埵。转根为比丘。不须行摩那埵。直与出罪。若行摩那埵竟。转根为比丘。应与出罪羯磨。若复转根为比丘尼者。应与半月摩那埵出罪。....
——[萧齐]僧伽跋陀罗《善见毗婆沙律》
(注:这个“六夜摩那埵”或“六夜摩那”出现在多部佛经中,看来是音译,似乎也不是国名地名,根据《翻梵语》解释,应该是“缚”的意思;此外有些佛经中有“波夜摩那”或“婆夜摩那”,注解为“此是宝金光幢菩萨钵折罗杵”,也不是国名地名。)
·蓝达王(应云蓝婆达多 译曰垂与) 学经
·萨和达王(亦云萨和檀 经曰一切施) 一切王所学栴波罗密经
·栴头王(译曰息也) 佛说光花梵志经
·耶槃那王(译曰边地) 商人子经
·钵罗婆王(译曰软也)
·句留阿迦那(译曰句留者不厚阿迦那者破) 善王皇帝经
......
·婆摩勒(应云婆摩罗 译曰短也) 第二十一卷·阿罗吒优陀迦(应云阿兰若优陀迦 译曰寂静水也) 第二十八卷·耆婆罗(译曰寿命) 第三十三卷·索迦人(应云释迦 译曰能也) 第三十三卷·嗅佉罗人(译者曰国名也)·夜摩那(译曰缚也)·摩罗娑人(译者曰国名也) 第四十四卷·佉沙人(译曰謟也)·散奢婆(译者曰树名也) 第四十八卷·奢头罗(译曰虎也) 第五十五卷·弗伽罗娑罗(译曰莲花实)
——《翻梵语》
譬如阎浮提有五大河。一名恒伽。二名夜摩那。三名萨罗由。四名阿夷罗跋提。五名摩醯。流趣大海。乃至广说。......彼五河流趣大海。无能制者无能遮者。无能住者无能移者。彼五大河流趣大海。颇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无也。若以神足咒术药草。使彼大河停住不流。未足为难。无有一法能障世第一法使苦法忍不现在前。造此经时在于东方。此五大河在于东方。故以为喻。复有四大河。从阿耨达池出流趣大海。一名恒伽。二名辛头。三名博叉。四名私陀。彼恒伽河从金象口出。绕阿耨达池一匝流趣东海。彼辛头河从银牛口出。亦绕大池一匝流趣南海。彼博叉河从琉璃马口出。绕大池一匝流趣西海。彼私陀河从颇梨师子口出。绕大池一匝流趣北海。彼恒伽河有四大河。以为眷属。一夜摩那。二萨罗由。三阿夷罗跋提。四名摩醯。彼辛头河亦有四大河。以为眷属。一名毗婆奢。二名伊罗跋提。三名奢多头。四名毗德多。彼博叉河有四大河。以为眷属。一名婆那。二名毗多罗尼。三名朋[仁-二 奢]。四名究仲婆。彼私陀河亦有四大河。以为眷属。一名萨梨。二名毗摩。三名那提。四名毗寿波婆。此中唯说广大有名字者。然彼四河各有五百眷属。合有二千流趣大海。颇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不能。无有是处。
——[北凉]浮陀跋摩《阿毗昙毗婆沙论》
一音者谓梵音。现种种义者。若会中有真丹人者。谓佛以真丹语。为我说法。如有释迦人夜摩那人陀罗陀人摩罗娑人佉沙人兜佉罗人。如是等人。在会中者。彼各各作是念。佛以我等语。独为我说法。若贪欲多者。佛为我说不净。嗔恚多者。佛为我说慈心。愚痴多者。佛为我说缘起。众生皆谓为我解说。诸法不为他者。时会各谓佛为说法不为他。答曰。应作是说。
——[北凉]浮陀跋摩《阿毗昙毗婆沙论》
尔时,世尊复告东方天王:“汝当于东方护持正法。”次告南方、西方、北方天王:“汝当于北方护持正法。过千岁后,我教法灭时,当有非法出于世间,十善悉坏。阎浮提中,恶风暴起,水雨不时,世多饥馑,雨则灾雹,江河消减,华果不成,人无光泽,虫村、鬼村悉皆磨灭,饮食失味,珍宝沉没,人民服食粗涩草木。时,有释迦王、耶槃那王、钵罗婆王、兜沙罗王,众多眷属。如来顶骨、佛牙、佛钵安置东方。西方有王,名钵罗婆,百千眷属,破坏塔寺,*害比丘。北方有王,名耶槃那,百千眷属,破坏塔寺,*害比丘。南方有王,名释迦,百千眷属,破坏塔寺,*害比丘。东方有王,名兜沙罗,百千眷属,破坏塔寺,*害比丘。四方尽乱,诸比丘来集中国。
——[刘宋]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
上文中“六夜摩那埵”或“六夜摩那”出现在多部佛经中,看来是音译,似乎也不是国名地名,根据《翻梵语》解释,应该是“缚”的意思;此外有些佛经中有“波夜摩那”或“婆夜摩那”,注解为“此是宝金光幢菩萨钵折罗杵”,也不是国名地名。
而从地名、国名有关的词来看,也看不出具体指的是哪里。如“余尼剑浮”、“喻泥剑浮”,确实应该是国名,但提到了“种姓”,如果这里指“臾那”且“臾那”是指希腊,难不成希腊也是玩儿种姓制度的?
《立世阿毗昙论》中“剡浮提众生身色种种不同。有白色者。如夜婆那婆利柯止那等国”要解释为“北方”也比较勉强,只有《杂阿含经》中这句“北方有王,名耶槃那”是明确界定在北方了——但是北方就一定是大夏?看看《大唐西域记》,北天竺可不包括大夏(吐火罗)境的,而我们后面分析《那先比丘经》和《弥兰王问经》,大概就能判断其是在北天竺境,还是跟你们那狗屁“希腊化巴克特里亚”八竿子打不着。而且这里说的是“阎浮提中”,按阎浮提的概念应该是整个欧亚大陆世界了,也跟你那狗屁希腊化无关。
再说了,你们自己都说了“巴克特里亚”,又拼命在那宣传“吐火罗人”,都吐火到中国境内了,这名字不都真真的摆在这么?尼都给了两个大名了,当印度人是傻子,放着人家大名不叫,偏偏要用尼“希腊”的“臾那”?真当你希腊人脑袋上带着圣光是吧?
那要照尼们这个逻辑,我现在就可以论证尼古罗马是印度信不信?你看,你们说“拂菻”的“拂”应该按古音念 Po/Pho,又说这是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称谓 Polin,或者有人说是 Porum 吧(r/l 混音),还有说是来自腓力的,不管是哪种吧,总之是这么个发音——那尼看看印度现在嚷嚷的改名要改成什么?巴拉特,不就是古书里面的“婆罗多”?印度这里“婆罗”一类的发音不要太多,所以我说“拂菻”就是“婆罗”就是印度的有什么问题?——这可都是用你们的逻辑哦,请问阁下又要如何应对?你们有那个脸无耻的说印度也都是从你们古希腊来的吗?
同理,我也可以说“拂菻”就是“波斯”,毕竟波斯实际应该读作“波剌斯”,我说“拂菻”是“波剌”的音,又有何不可?对了,那个“扶南”的发音也非常接近,这么说罗马是东南亚人过去建立的?要按我们南方人的读音,那我湖南人也可以说话了,怎么,你们是准备要支持杜钢建的观点么?最近不是总有西史信徒拿大报批驳英语湘西说来说事么?但按你们的治学方法,那就是这么个结果阿——看明白你们西史研究的这些狗屁混账逻辑了没?
我还可以论证尼罗马是亚美尼亚人:你看,咱们说 Armania 其实就是《后汉书》《魏略西戎》中的“阿蛮”,有时候又被译为“阿剌蛮”(即 r 发 l 音),因为 A 与阿拉伯语里面冠词 al 音近,所以可能讹传为“剌蛮”,那不就是“罗马”?或者我也可以说是“驴(分)” “(阿)蛮”组合成了“驴蛮”就是“罗马”——用你们西方学术研究历史的方法,就可以这么推结论,而且这还有地理坐标范围的限定,准头上不甩你们那些狗屁几十条街?
早说了别什么都去对音,对对对迟早对穿肠。
况且从伪希腊化巴克特里亚到以上典籍的时间,都至少过去大几百年了,中国文献当中用的都是“吐火罗(大夏)”,尼哪儿钻出来一个“臾那”的大夏?
即便是佛教典籍当中,吐火罗也是有明确记录的,如[唐]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集《唐梵两语双对集》中记录为:
吐火罗(吐佉罗)
也就是在梵语当中的发音,即 Tochari 选择第二个音节而不是第三个,或者将 cha 连读为一个音节了。上边[北凉]浮陀跋摩《阿毗昙毗婆沙论》也有“兜佉罗人”而且跟“夜摩那人”并列了,[唐](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兹国沙门)礼言集《梵语杂名》记为“睹佉罗”,所以尼又哪儿钻出来一个“臾那”的大夏?读音差别这么大,这总没办法强行对音吧?
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今以彼波斯国。诃利陀国。敕勤国。阿摩罗国。婆罗婆国。苏摩尼弃国。叵耶那国。三牟遮国。尸梨沙国。婆利国。伽菟娑国。摩遮国。兜佉罗国。摩头师利国。此十四国。付嘱张翼二宿摄护养育。乃至唯然受教。
——[北凉]昙无谶《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六
佛后说道谛。问曰。此中因论生论。行者何故先见苦谛。后乃至见道谛。答曰。以粗细故。四谛中苦谛最粗。以苦粗故。行者先见三谛。细故行者后见。如索迦人蛇摩那人兜佉罗人学射之时。先射簸箕草人湿泥团等。箭矢无不著。后渐更学。乃至射一毛。彼亦如是。
——[北凉]浮陀跋摩《阿毗昙毗婆沙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中另一处提到“兜佉罗人”的地方)
而上面与地名有比较明确关系的就属“夜摩那”了,即《阿毗昙毗婆沙论》中出现的阎浮提五大河以及恒河的几个支流之一。这跟后面(3)小节要讨论的《佛本行集经》中的“耶寐尼(大秦国)”倒是发音一致。
从原文来看,这两个“夜摩那”似乎还不是一个概念,第一个是跟“恒河”并列的,因为按理来说,阎浮提基本上是指整个世界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整个欧亚大陆或至少亚洲大陆,那我们就应该看看能否找到一条大河可以对上的,特别是就我们的议题来说,与大夏有关的阿姆河能否对上呢?——当然是对不上的,按《大唐西域记》《法苑珠林》的记录,对应流入西北海的是“缚刍河”,缚刍河即阿姆河,这个随便查一下就能查到,而对音上跟“夜摩那”是完全对不上的。至于后面那个属于恒河支流的“夜摩那”,那地理范围就更加限定到中印度去了,跟所谓“希腊化大夏”的“臾那”更扯不上关系了。这里还有一个“摩醯河”也是类似情况,在讨论祆教时有所谓“摩醯首罗”——同样要按西方史学滥用对音的传统,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才是“摩西”的原型?【吃瓜】
《阿毗昙毗婆沙论》:乾隆大藏经第92册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即“阎浮提”的概念曾经出现过扩大化,即最初仅指南亚次大陆,后来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但目前来说这一点我也还没找到确切依据,所以先按下不表。
恒伽河即恒河,也是有明确记载的,包括阎浮提、缚刍河的记录,在《大唐西域记》《法苑珠林》《水经注》中的片段我截在下面。需要注意,《大唐西域记》《法苑珠林》中恒河是从银牛口出、印度河(辛头河)是从金象口出,而《阿毗昙毗婆沙论》正好相反,金象口出恒伽河、银牛口出辛头河,具体为啥写反了,这个目前我还不清楚。
七宝所成。二山之间阔六百由旬周匝无量。上列诸山中间皆是海水。水皆有忧钵罗华。钵头摩华。拘牟陀华。奔茶利迦华等。诸妙香物遍覆于水。去斫迦罗山其间不远。亦有空地。青草遍布。即是大海。于大海北有大树王。名曰阎浮树。身周围有七十由旬。根下入地二十一由旬。高百由旬。乃至枝叶四面垂覆五十由旬。长阿含经云。其山空地中有大海水。名郁禅那。此水下转轮圣王道。广十二由旬。侠道两边有七重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交饰七宝所成。阎浮提地轮王出时。水自然去其道平现。去海不远有山名郁禅山。去此山不远有山名金壁。过此山已有山名雪山。纵广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雪山中间有宝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顶上有阿耨达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净无秽。七宝砌垒。其池底金沙充满。华如车轮根如车毂。华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蜜。池东有殑伽河。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池西有博叉河。从马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池北有斯陀河。从象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依奘法师西国传。其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云无热。旧曰阿耨达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岸焉。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十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属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旧曰辛头河者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旧曰博叉河者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者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下地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也。
——[唐]道世《法苑珠林》
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
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此垂化。现生现灭导圣导凡。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日月之所照回。诸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环峙环列。山间海水。具八功德。七金山外乃碱海也。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毗提诃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南赡部洲(旧曰。阎浮提洲。又曰。剡浮洲讹也)西瞿陀尼洲(旧曰。瞿耶尼。又曰。的伽尼讹也)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金轮王乃化被四天下。银轮王则政隔北拘卢。铜轮王。除北拘卢及西瞿陀尼。铁轮王则唯赡部洲。夫轮王者。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感有金银铜铁之异。境乃四三二一之差。因其先瑞即以为号。
则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岸焉。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巨胜反)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旧曰辛头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旧曰。博叉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云。
时无轮王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
(《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中入出积石山为中国之河源的“中国”应该是指“华夏中国”而非“天竺中国”的概念)
所以,所谓“臾那”是“希腊化大夏”的说法,纯属扯淡、纯属碰瓷。
(3) “大秦”是“希腊化大夏”?
前边我们看那位B站 UP 主以及官科和现代人编写的佛教辞典之类的材料说的,佛经中的“大秦”是指“希腊化的大夏”,但是我们现在捋了这么多佛经,也没有看到哪里明确了这一点。所以咱们还是不知道他的观点确切的史料依据究竟是啥?
唯一可以跟“大秦”扯上点关系的,只有一个《佛本行集经》中提到的“耶寐尼”。之前我们在分析南线<大秦南北线之三:南线#以南国 Dasina 视角重新透视过往史料和“有类中国”问题(重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k1MTAwMQ==&mid=2651538734&idx=1&sn=1cce35869259c60065e87877503097a4&chksm=8b056dd8bc72e4cef139b5b5c947f70bb601913190a2d3b8513233d9d044954e6c7c75e69266&scene=21#wechat_redirect>、北线<大秦南北消息链进析之一:北线#辛氏《三秦记》中“大秦”及相关新材料补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k1MTAwMQ==&mid=2651538425&idx=1&sn=6c9e1ae55ccb4a4a891757140ba89c5c&chksm=8b056b0fbc72e219b4ee6be47d6c7e52c6cf869c5443df55a82bade053ae99275d1e3afc5506&scene=21#wechat_redirect>时,我引用过西史信徒 @极殊兵 提供的弹药,其中提到《佛本行集经》中有“耶寐尼(大秦国书)”一条:
尔时太子。既初就学。将好最妙牛头栴檀。作于书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以天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执持至于毗奢蜜多阿阇梨前。而作是言。尊者阇梨。教我何书(元少一书)。或复梵天所说之书(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佉卢虱吒书(隋言驴唇)。富沙迦罗仙人说书(隋言莲花)。阿迦罗书(隋言节分)。瞢伽罗书(隋言吉祥)。耶寐(亡毗反)尼书(隋言大秦国书)。鸯瞿梨书(隋言指书)。耶那尼迦书(隋言驮乘)。娑伽婆书(隋言牸牛)。波罗婆尼书(隋言树叶)。波流沙书(隋言恶言)。毗多荼书(隋言起尸)。陀毗荼国书(隋云南天竺)。脂罗低书(隋言裸形人)。度其差那婆多书(隋言右旋)。优伽书(隋言严炽)。僧佉书(隋言算计)。阿婆勿陀书(隋言覆)。阿[少/兔]卢摩书(隋言顺)。毗耶寐奢罗书(隋言杂)。陀罗多书(乌场边山)。西瞿耶尼书(无隋言)。珂沙书(疏勒)。脂那国书(大隋)。摩那书(斗升)。未荼叉罗书(中字)。毗多悉底书(尺)。富数波书(花)。提婆书(天)。那伽书(龙)。夜叉书(无隋语)。乾闼婆书(天音声)。阿修罗书(不饮酒)。迦娄罗书(金翅鸟)。紧那罗书(非人)。摩睺罗伽书(大蛇)。弥伽遮迦书(诸兽音)。迦迦娄多书(乌音)。浮摩提婆书(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书(虚空天)。郁多罗拘卢书(须弥北)。逋娄婆毗提呵书(须弥东)。乌差波书(举)。腻差波书(掷)。娑伽罗书(海)。跋阇罗书(金刚)。梨伽波罗低梨伽书(往复)。毗弃(音牒)多书(食残)。阿[少/兔]浮多书(未曾有)。奢娑多罗跋多书(如伏转)。伽那那跋多书(算转)。优差波跋多书(举转)。尼差波跋多书(掷转)。波陀梨佉书(足)。毗拘多罗波陀那地书(从二增上句)。耶婆陀输多罗书(增十句已上)。未荼婆哂尼书(中流)。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书(诸仙苦行)。陀罗尼卑叉梨书(观地)。伽伽那卑丽叉尼书(观虚空)。萨蒱沙地尼山陀书(一切药果因)。沙罗僧伽何尼书(总览)。萨婆娄多书(一切种音)。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
然后 @极殊兵 自然又说那老一套,说“यवन(Yavana)一般认为是源自于Ἰωνία(Ionia,爱奥尼亚),是印度人对中亚希腊人的称呼,佛家为何选“大秦”来译यवन(Yavana),也是值得人深思的一件事”,这显然也是前边主流官科的那一套说辞对吧,即前面引用论文里面的 Yovanas。
首先这里把“耶寐尼”跟 Yavana 扯一起也是扯淡,这“耶寐尼”明明是 Yemeini,中间是 me/ma,不是 va 呀(后面 ni/na 的区别都不说了)!如果拿“亡毗反”的反切音注说事,“亡”的古音也不是 wáng,而就是 máng 或 miáng 一类的 m 辅音,而且这个转音发生的时间很晚了——西史信徒和西史官科们天天说对音、说古音,这个时候怎么又拿现代汉语说事了?!拼音语言这么随意的吗?
古汉语里面也不是没有接近 van/wan 一类发音,所以也别说是用 bai/mai 的发音词来替代,如“宛、往”一类的古音更接近啊。
再说你一个三音节的“耶寐尼”又怎么跟一个双音节的“臾那”硬扯上的?拼音文字这么随意吗?即便硬要用三音节的词强行关联,例如关联到如“夜摩那”,如前所述,详究其坐标也还是在印度境内,或确定跟所谓大夏无关,还是八竿子打不着。
何况这里能不能这么关联,“耶寐尼”跟“臾那”、“夜摩那”的关系还是个大问号。这些佛经中的地名词大多没有具体地理信息,仅凭几个对音,牵强附会可太会了。
再怎么说,“耶寐尼”跟官科所谓 Yavana 的关系根本不明,发音都不同。而官科和 @极殊兵 之流所谓 यवन(Yavana)的原始资料又在哪儿,反正是讳莫如深,绝口不提,更遑论“यवन(Yavana)就是‘大秦’”和“यवन(Yavana)就是(希腊化)大夏”的直接证据,也双双都是无从谈起——如此一来,没有了《佛本行集经》中的“耶寐尼”背书,其跟“大秦”的关系又如何建立呢?
再说,你们西方伪史不是一直都言之凿凿说的是“大秦=古罗马”么?现在怎么又好意思拿“古希腊”来碰瓷了?
所以,还是碰瓷!无耻的碰瓷!!
(4) 总结
所以,关于“臾那”的问题,针对官科和西史信徒们在那不停复读的所谓“佛经中的大秦即臾那,即希腊化的大夏”云云,可以总结如行:
其一,所谓“臾那”,以及西方伪史试图强行关联的“余尼国、喻尼国、渝匿国、夜婆那国、夜摩那国、耶槃那国”,都没有任何明确的记录可以确定是所谓“大夏/吐火罗”,更遑论所谓“希腊化大夏”了;相反,有明确证据表明,梵文中“大夏/吐火罗”有明确的地名“吐佉罗/兜佉罗”,所以大夏肯定不可能是这些名词。
其二,西方人自己都在反复宣扬“吐火罗”“巴克特里亚”之类的名词,却把印度人当傻子,以为别人都是“希腊”的饭圈粉丝,放着正儿八经的真名不用非要在那儿说“臾那”;而且正儿八经讨论“希腊”的时候,西史又不说 Younan(尤南)了,说印度的时候又拿出“臾那”来碰瓷“尤南”了,而且碰瓷还不敢正面碰,还要拿个隔着海对岸的 Ionia(爱奥尼亚)来蹭,尼这是有多心虚?生怕别人知道希腊本土的真名是尤南是吧?滥用对音毫无底线,我照你们逻辑把“罗马”论证成亚美尼亚(阿剌蛮的剌蛮)或“驴(分) (阿)蛮”即驴蛮,或者把“拂菻”论证成“婆罗”、“波剌斯”的“波剌”,又有何不可?我还说“臾那”是“云南”呢。
其三,“大秦”与所谓“臾那”(Yona/Yovana)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其有可靠关系,即便是用所谓”耶寐尼“->“夜摩那”的对音强行去拗,其坐标也明确跟大夏/吐火罗风马牛不相及,且这个对音跟 Yavana 根本不符,西史信徒企图拿现代汉语的发音强行附会,尽显其双标嘴脸。所以将“大秦”跟所谓“臾那”挂钩进而鬼扯“希腊化大夏”,纯属扯淡碰瓷。现在唯一可以确定跟“大秦”有关的关键词也就只有“耶寐尼”。
其四,大夏就是大夏,什么“希腊化大夏”,它怎么就“希腊化”了?难道历史研究就是把各种没有经过任何验证的史料堆叠拼凑到一起就行了?尤其还是西方人弄的那堆垃圾!这纯属预设立场、左脚踩右脚的循环论证诡辩法。而且前面也说了,梵文里面大夏有自己的真名“吐佉罗/兜佉罗”,甚至与“夜摩那”并列出现了,所以肯定跟你们心心念念的“臾那”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五,按你们西方伪史一贯碰瓷的说辞,“大秦”也只是“古罗马”,这时候怎么又舔着脸拿“古希腊”来碰瓷了?要点脸不?
“大秦”怎么跟 Yonava 挂上钩的?Yonava 又怎么跟“臾那”合并同类项的?“臾那”又是怎么跟“大夏”攀上关系的?“大夏”又怎么跟“希腊化”扯上的?又怎么爱奥尼亚了?.... 所有这些,中间没有一步是可靠的
——甲跟乙之间没有明确关系,乙跟丙之间完全没有关系,丙和丁之间也风马牛不相及,结果西方伪史就硬能扯成甲跟丁是一个东西,这就是西方伪史的治学方法。尼还不如直接就那对音说事算了呗,整这么些花活干嘛?
由此可见,仅仅一个小小的“臾那”,西方伪史为了碰瓷,就已经费了多少心机、耍了多少花招了?还要信这些个鬼话,那真的只能是脑残了。
版权声明:老周来了,原创系列,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老周来了(laozhoulaila);乎ID:老周;哔哩哔哩/头条/抖音/西瓜:沧浪一壶周楚山。
谢谢关注和支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