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与“显考”,是我国殡葬文化中常见的两个称谓名词,其意是对已逝父亲的尊称。表面上看,它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起源上存在先后之分据考证,“考”一词作为对父亲的称呼,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下》: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意思是在生的时候,人们把父亲称为“父亲”,母亲称为“母亲”,妻子称为“妻子”。如果他们死了,就把父亲称为“考”,把母亲称为“妣”,把妻子称为“嫔”。
那么,古人为什么把逝世的父亲称为“考”,把逝世的母亲称为“妣”呢?
汉代大学问家郑玄对此进行了考证,他认为:“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
意思是:考就是成功,父亲虽说是死了,但他的德行成功了。妣的意思是媲美,母亲虽然死了,但她的功劳与父亲是一样的。
而“先”,则是对死去之人的一种尊称。如东汉王充的《论衡· 四讳》:“死亡谓之先。”
意即“先”是“亡”的讳称。因此,“先考”之意,就是对已故父母的一种尊称。如唐代张九龄 《追赠祭文》:“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文中的“先考先妣”,即指去世的父母。
相反,“显考”一词,作为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在起源上则要晚一些。因为该词最早的意思是对已故高祖的尊称。
如《礼记· 祭法》:“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唐代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曰显考庙者,高祖也。” 意思是这里讲的“显考”,指的是高祖。
那么,什么时候“显考”才作为对已逝父亲的尊称呢?答案是元朝。
如在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徐乾学所著的《读礼通考·神主》中,有这样的记载:
“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
翻译一下就是:古人对于已逝的祖父、父亲、母亲,均在前面加上一个“皇”字,但到了元朝大德年间,朝廷开始下诏改“皇”字为“显”字,认为一般的士代夫和老百姓不能称“皇”字。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皇”字的意思。“皇”的本意是美好、宏大的意思,并不是皇上君主之意。
因此,综上可知,表达对已逝父亲的尊称之意,“先考”一词要早于“显考”。
其次,“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语义上存在明显差异“先”,据《说文解字》解释,它是一个会意字,意即“脚走在人的前面”,用来形容时间或次序上比别人快。后来引申为对死去之人的尊称。如“先人”,“先贤”,“先哲”、“先父”等。语义比较中肯,语气比较含蓄、委婉。
又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意即没有比侮辱先人的行为更丑了。
宋代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意即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
而“显”字,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该字源于西周时期的金文,也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人们在日光下看丝,一定会看得清楚、明白。其本义是明显,作形容词。引申作动词,则指表现、露出。又引申为“有名气、有权势”,“高贵”而“显赫”。语义鲜明,感情色彩十分强烈。
如《尔雅》:“显,见也”。意即“显”,是明显看得见之意。
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高爵显位”。即优厚的待遇,显要的职位。
由此可见,“先”字的语义中肯,语气柔和、委婉。“显”字的语义鲜明,语气强烈。
最后,“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使用范围上存在明显不同一是元代以前,“先考”的称谓,可广泛用于各阶层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如屈原《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意即我是高阳氏的后代,我父亲名叫伯庸。这里的“皇考”,跟“先考”是一个意思。“皇”不是“皇帝”之意,而是一个象形字,形容灯火辉煌,是“美好”、“宏大”的意思。
又如《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先考授以礼经。”即先父曾经把礼经传授给我。
金代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莺莺 虽是箇女孩儿,孝顺别人卒难学,礼拜无休,追荐亡灵,救拔先考。”此句中的“先考”,即指去世的父亲。
从以上的典故可以看出,屈原作为士代夫称已逝之父为“先考”,普通的老百姓崔莺莺也可称先父为“先考”。“先考”的使用,是没有门第等级的。
二是元代以后,普通老百姓多用“先考”一词,而士代夫等豪门显贵一族,则多用“显考”之称。
前者如明代马愈 《马氏日抄·牌额》:“二卿为之弗安,问于先考府君。”
意即两人内心不安,只好向先人跪拜问计。这是普通老百姓使用“先考”的例子。
又如《红楼梦》里,贾母给初来的林黛玉介绍李纨时,曾说她是“先珠大嫂子”,意思就是亡故的表兄贾珠家的嫂子。“先”,即是亡故之意。
后者如明代袁可立《明故乡进士山东费县知县张家瑞行状附志铭》:“明故乡进士任山东费县知县显考张公,配孺人唐氏、焦氏、崔氏。”
这是袁可立为明朝进士张家瑞写的行状,张志瑞当过县令,娶三房妻子,所以称之为“显考”。这是士代夫一族使用“显考”的例子。
三是明清以后,对“显考”一词的使用规则,要求越来越复杂。综观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逝者没有长辈在世,本人已是最长者。
第二:逝者年龄需满甲子,即六十周岁,福寿圆满。
第三:逝世时已有孙辈在堂,后继有人。
第四:逝者享有一定的功名俸禄,德高望重。
只有满足了以上条件,方能在发丧或墓上写“显考”一词。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则只能称“先考”。可见“显考”一词,后来已转化成有身份、有能力、有家势、有声望的象征。
不过,到了民国以后,“先考”与“显考”之间的区别又开始模糊起来。在我国农村,老父逝世三年后,一般开始给其立碑,碑文上如果要写“显考”二字,只要没有比死者辈份更大的人健在,则由当事人说了算。“显考”的等级色彩已经淡化。
总之,“先考”与“显考”的使用范围,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一些明显的区别。除了上述总结的三个方面以外,它们在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地区不同,殡葬文化就有差别,因此,我们切不可完全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灵活运用。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