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物质生活太丰富了!在衣食住行方面,相对于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来说,真是太幸福了!我们的孩子绝对不再缺乏营养了,不像我们小时候吃个鸡蛋比现在孩子们吃顿大餐还幸福,过年过节时才能穿上新衣服,吃大鱼大肉,所以现在的孩子对过节没感觉了,我们那时是真的是盼望着呀!我们那时都说从小吃不上,尤其是冬天,不是白菜就是咸菜,营养跟不上,所以长不高,身体素质不行。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各种肉、禽、蛋、奶、鱼、虾、蔬菜,水果以及琳琅满目的营养品、保健品等等可以说都是想吃多少有多少,管够的!可就是这样,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吗?
显而易见,现在的孩子相较我们那时,虽然营养跟上了,但是身体素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退步了!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体力劳动的缺乏:我们那时,放学后的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去地里干农活或者做家务。大家还记得吗?那时在农村,我们的暑假比城里要短的多,但是我们有两周的麦秋假(收麦子的时候)和六周的大秋假(收玉米、黄豆和红薯等),当然,主要是帮家里干农活呀!因为那是还没有机械化,基本全靠手工呀!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多做些家务,倒到垃圾,托托地,做做饭,洗洗衣,既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也算是锻炼吧!而有的家长可能是工作轻松了,自己做家务也不叫事了,也没有叫孩子劳动的意识了,更不用说有的老人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干不好,总是自己替劳。更让人费解的是,有的家长还拿孩子从小没做过家务,到处炫耀,觉得很自豪,要知道就连古代的皇帝不敢这么教育皇子呀?大家还记得这篇报道吗:一位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难受的厉害,二十多岁的孩子不但不关心,还不住的催问,你怎么还不去做饭,我都饿死了?这时家长也挺生气,你都这么大了,我这么难受,你就不会做点吃的?大家看,做不做家务,跟年龄没关系,从来没做过,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也不会。所以还是从小养成习惯比较好!
二、电子网络产品的兴起,使孩子们对手机爱不释手,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们聊天,刷视频,玩游戏,看电影……忙的不亦乐乎!而我们小时候,在家里是呆不住的,电视都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活动,天黑了都不愿意进屋,比如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摔方宝(方言,用纸叠的,类似现在的孩子玩摔画片),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用棍子打仗(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逮蝈蝈等等。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手机,抱怨网络,说手机把孩子坑苦了,说实话,手机的出现绝对是社会的进步,高科技带来的文明成果,明显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只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发挥它的正面价值罢了,有的孩子心智成熟的早,知道利用手机学习有用的知识,收益非浅,而好多孩子没有自制力,只是贪图一时的享受和快乐,浪费了大好青春年华,没有学到文化知识,不能考入好的学校得到深造,走入社会后只能干一些脏活,苦活,累活。大家反思一下,这其中我们家长占多少责任呢?
三、家长和学校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到位。为什么有的孩子长个大个子,却软绵绵的,还有的看着块头挺大,却没什么力气,还有的小小年纪,体重却严重超标甚至肥胖了,都是营养达标甚至超标了,而锻炼没到位!这和我们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也和我们学校的评价体系有关,有的家长只是随意点一下孩子,该去外边活动活动了,并没有把体育锻炼放到很高的高度,我们都知道健康是一地位的,情绪,饮食,睡眠,运动是影响健康的几个主要因素,别的对孩子们来说,都好做到,就是运动太少,一动就累,一动就喘,所以就不运动了,就整天呆着。要知道,我们感觉又苦又累的时候,是在走上坡路,上坡是费力的,但是终点是天堂呀;舒服的时候是在走下坡路,走下坡路根本不用费力,但是终点是地狱呀!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运动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可是好多人意识不到,所以国家才决定提高体育在考试中的分值,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四、有的家长过于心疼孩子,不愿意看到他们受累的样子,生怕孩子运动后腿疼胳膊疼屁股疼。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运动后满头大汗,竟然说有那功夫不好好呆会儿,瞎折腾什么,一会儿被风吹着,又该感冒了!还有的老人怕孩子运动过程中摔着伤着,更是心疼的不得了,这些家长就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的在家里坐着、躺着!人为的把孩子养成了温室中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了!殊不知,不锻炼的孩子,哪怕营养再好,个子再高,肌肉也是松的,骨骼也是脆的,身体也是虚的,就像人们说有些运动员进球后都不好意思脱衣庆祝,因为他的身体都是白白松松的肥肉膘,像白条鸡一样。我们小的时候虽然不如现在吃的好,但是户外活动时间长,运动量大,身体要比现在结实的多,硬朗的多,身体素质要好的多!
六、对于医疗药品的过度依赖。现在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了。我们小时候,一般的发烧感冒基本是不吃药不打针的,更不用说去医院输液了,都是在热乎炕头上蒙上被子,发发汗,睡一觉就好了,家长都忙得要死,根本没时间管,心疼钱也是一方面,给熬碗红糖水喝,算是起好的了。除非特别严重的高烧不退,才去诊所的。而现在孩子稍微有点头疼脑热,家长就心疼的不得了,赶紧去看医生,小诊所还不行,还得去大医院。其实只要不是严重的发高烧,一般的感冒七天左右就会过去的,只要多喝点水,多休息就行了。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看不得孩子难受,去了就叫大夫赶紧给孩子输液,我们知道退烧最快的方法就是输液了,但是副作用特别大(输一次液就相当于做了一次小手术),有的医生也巴不得呢,输液收入大呀!但是这两年,情况大有改观,特别是一些大医院,好大夫,坚持能打针就不输液,能吃药就不打针,多喝水能解决的就不吃药。但是有的家长还抱怨,这大夫不行,都不敢给输液,准是技术不行,怕出医疗事故。
这只是学生的一点拙见,不到之处还请您多多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