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一出生,大脑就开始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了,所以早期教育中,我们都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发育。
但如何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呢?对于幼小的孩子,发展手指的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手指越灵活,动作越精细,说明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越复杂,分析能力越强;还有符合孩子现阶段认知的思维训练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逻辑思维启蒙,开发孩子的大脑。
所以我平时特别喜欢搜寻一些专门为孩子设计的、训练逻辑思维的游戏书,一方面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开发孩子的相关能力,可谓非常适合孩子的发展特征。
比如这套超级好玩的创意绳子书Braintraining Matching Game,就是我最近搜罗到的,它巧用绳子代替笔,通过分类、序列、配对、观察等逻辑题目设计,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全面开发孩子的大脑。
这套书共有5册,装订简单,尺寸小巧,使用方便,每册用一个铆钉固定,配上一条绳子。让孩子在答题过程中,能同时锻炼到手指的灵活性,让大脑处理更多信息,增强专注力,真的蛮有创意,很容易吸引孩子。
而且这套书是分阶段的,从最简单的逻辑思维题,激起孩子的成就感,吸引孩子一步一步探索,持续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比普通的练习册多了一种新鲜感。
另外它的性价比也很高,5册团购价只需要98元,平均一册不到20元,一套共包含50个分级、设计巧妙的逻辑思维题,250个相关知识点,可谓非常丰富。平时外出也很适合带在身上,随时随地促进孩子的脑力发育。
现在我再详细解说一下这套创意练习题打动我的几个特点。
1 题型丰富科学开发全脑
其实关于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一直都有相关的研究。理论上认为左脑负责逻辑理解、分类、排列、分析、推理等,右脑主要负责空间想象记忆、直觉、美术、图形、想象、美术、音乐等等。
而我一直认为,在孩子早期的脑育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左右脑均衡发展,关注孩子全脑的智力开发,综合锻炼孩子的相关能力。
这套绳子书所设计的题目类型,便是根据孩子全脑发展的特性,明确划分了左右脑训练项目。
左脑对应蓝色绳子的题型,侧重考察孩子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为孩子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在下面这道题中,what do they need?(他们需要什么?)第一行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画,第二行中是一些物品,需要孩子进行思考推理,猜猜每幅图画中的人物需要哪一件物品。
第一个情景,妈妈和孩子坐在桌前,眼神看向同一个位置,可能正在读书,他们需要一本书;第二位小朋友正坐在桌前,面前摊开一个画本,可能想要画画,需要画笔;第二个小朋友在足球场的球门旁边,他需要的是足球······
孩子要通过观察情景中人物的姿势和动作、眼神,再进行一一分析、推理,并结合下面的物品,才能得到相应的答案。
再比如在下面这道题中,who is missing?(谁不见了?)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行的内容是看起来很相似的全家福照片,人物的站姿、坐姿变化都不大,人数也一样,但每幅图画中都少了一个不同的人,是谁呢?
孩子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比较这些全家福照片,得出一共有五位家人:爷爷(外公)、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小朋友。第二步,孩子要观察全家福,一一比对排除,找出所缺的成员,再进行连线。
同样需要孩子进行观察、分类、比较、分析、推理等,才能得出答案。在这类题型中,孩子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
而红绳系列是开发孩子右脑的综合性思维,相对于蓝绳系列,它更“感性”一些。如在下面这张题卡中,Which object can you see?(你可以看到哪个物体)中,它考察的是从图形轮廓想象对应物品是什么,如第一行第一个图形轮廓就对应第二行中的帆船。
孩子要认真观察、辨别各种图形的轮廓和特征才能找到与之匹配的交通工具,这便是通过锻炼孩子对于图像的鉴别能力,达到训练右脑的目的。
还有这道题,Which blocks did they use?(他们用了哪些方块),融入了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积木游戏,让孩子分析推理:搭建好的积木是用哪几块形状的积木做到的呢?
积木的形状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半圆形,孩子从卡片中获得对积木形状一定的感性认知,并把这种认知动手表达出来,培养起了孩子的空间知觉和右脑的图像鉴别能力。
所以这套书的题型设计还是蛮科学的,可以让孩子交替着做红绳、蓝绳中的题型,均衡开发孩子的大脑,我们也不用费心进行规划,特别方便。
2
分阶段循序渐进
提升孩子思考能力
目前有很多锻炼孩子智力发育的题型,在设计上都不是特别合理,比如为了快速提升孩子的能力,题型设计超越孩子现阶段的认知,孩子很快就因为挫败感不愿尝试。
而有一些思维训练题为了迎合孩子的成就感,设计得就比较简单,很容易让孩子滋生自满。所以在选择相关的题型时,我建议选有系统性、有规划性、难度有所区分、有进阶的训练题,正如我们今天所选的这套绳子书。
这套游戏书设计了set1到set5五个层级,从最简单的局部观察,孩子能够一眼就找到答案,到孩子需要通过计算、推理才能得出结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鼓励孩子慢慢去探索。
在set1中,主要是通过局部观察,培养孩子的洞察力。比如在Whose glasses is it?(这是谁的眼镜?)
上面一行是不同的人戴着不同形状的眼镜,下面一行中是单独的眼镜,孩子只需要比较一下就可以直接根据眼镜的形状得到答案,属于非常直观的简单题型了。
而Set2注重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场景与图形形状结合,联想实物,联想细节。比如在What are they holding?(他们藏的什么?)第一行的图画中,小朋友们手里的物品,都只有一个影子轮廓。
首先孩子需要思考这些影子轮廓是什么东西,通过想象进行猜测,然后再结合下面的物品,进行一一对应。比较起set1的直接观察形状,set2加入了图形想象、观察实物、配对等元素,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思考层面。
而Set3融合积木、果树、玩具拆分,重点打造孩子的空间知觉,比如在which toy is it?(它是哪个玩具?)中,第二行中的小熊、魔方、小黄鸭、小兔子、小汽车这些孩子常见的玩具,都被摘出了一个部分,并一分为二,呈现在第一行中。
想要找出答案,孩子就需要先将破碎的图片在脑中进行拼接,再进行联想,然后再对应下图中的玩具,才能完成这一解题思路。它需要三个步骤。
到了set4,这套书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归纳,在Count and match with the same number(数出和匹配相同的数字),就是让孩子找相同数量的物体,这时候千万不要被颜色干扰了,上图一三个气球对应着下图四的三支棍子,而五个气球是对应下图三的五支棍子。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set4已经不同于前面三本中简单的颜色辨别,而是运用数数、计算帮助孩子打造数学的思维模式。
最后,Set5将归纳法、类比法等于生活场景、图案相结合,帮助孩子建立相关的能力。What do they need(他们需要什么)营造出生活场所和所使用的工具,找到相对应的球类。
孩子首先需要看懂,图片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运动,例如图一,一个小女孩拿着圆形一个球拍,说明她需要的是羽毛球。先分析图中的人在做什么,然后理解到他们所做的运动,从而完成这一组游戏。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套游戏书,它的进阶是比较明显的,系统性也很强,能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脑力开发过程。
3
书与绳子的精妙结合
动脑又动手
除了开发孩子的左右脑和思考能力,这套绳子书的独特玩法也是让孩子们十分着迷。
我们经常都会在练习册中看到连线题,但很少见到用绳子来代替笔连线,绳子与知识点连接起来可以让孩子在动手中学习知识,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孩子印象并巩固知识点。我家弟弟Eric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也是立马就被吸引了,感觉都停不下来。
它的做题方式也很新颖,先让孩子认真读题,仔细思考,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找到答案就开始匹配了,小手拉着绳子的一段,沿左上第一个凹槽开始连线,做完之后把绳子固定在右侧正中边孔上。
最后还有记得检查答案,看看连线与背面的图案是否吻合,如果一样,说明全部做对了。
做错的话也没有关系,想一想哪里出错了,再来一次。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绳子和眼睛协调,才能完成游戏,这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能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
4
内容种类丰富
扩展孩子认知范围
这套书打破传统的书本模式,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生活、动植物、各种图形、颜色、数字等内容。其中既有孩子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件,如玩偶、积木、事物等,还有不少动植物的知识,像了解小鸡、树木的生长、帮小动物找家、水果分类等。
比如What is on the tree?(树上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认识树上的花朵和果实,绿色树上的有栗子,也有苹果和橘子;黄色的是银杏树,红色的树是花。这便是扩展孩子的认知范围,对于孩子积累生活常识特别有帮助。
还有不少认识颜色、图案的题卡,如在Can you find the same ptures?(你能找到相同的照片吗?)这道题中,孩子可以通过颜色找到相同的图案,也可以通过辨别字母、数字、图形来完成,从这一题卡中,孩子能接触到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还能提早学习加减乘除符号,为孩子以后学习英语和数学打下基础。
5
设计细节贴心
性价比高
这套书设计十分精美。它采用铆钉设计,旋转式扇形打开每一张题卡,轻松滑动卡片就可以做题了。
整体用圆角处理,没有尖锐的棱角,不会割伤孩子。
绳子富有弹性,不容易断,但是做完之后也要及时把绳子缠起来哦,避免孩子被绊倒。
卡片内容色彩鲜艳,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材质则是用安全环保的白卡纸和无毒大豆油墨,没有任何异味,可以放心使用。
获得更多的育儿资源, 先关注*Oceandaddy 666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