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栋房子还金贵的照片

比一栋房子还金贵的照片

首页休闲益智死亡独轮车送儿子上学更新时间:2024-06-28

1860年代,理发师。

本集精选了从清末至1949年的民国关于百姓生存状态极具有代表性的、富有表现力的民生老照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久远,这些照片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关于民生极富有代表性的文献影像资料,成为时代永久记忆,珍贵之处可想而知。

它的每张照片价值要远比我们买一栋房子还要贵重,价值连城。

德兰/文

小铺前买糖果的三个孩子。大约拍于1861-1864年之间,弥尔顿·米勒(美)/摄。

1870年,厦门,夫妻站立肖像。约翰·汤姆逊(英)/摄。

1870年,农民耕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用的农具犁与耙。

清末学堂内,放学后,学生给私塾先生作揖。照片大约拍摄于1870年。

香港某街边的一家商户。约翰·汤姆逊(英)/摄,大约拍摄于1868-1872年之间。

北京,街头修脚。约翰·汤姆逊(英)/摄,大约拍摄于1871-1872年之间。

北京,正在用餐的满族妇女。约翰·汤姆逊(英)/摄,大约拍摄于1871-1872年之间。

照片中正在用餐的满族妇女吃的正欢,但站立的一老一小两个仆人则面无表情。

北京,观看西洋镜。大约拍摄于1871-1872年之间,约翰·汤姆逊(英)/摄。

西洋镜又称“拉洋片”,一种民间的游戏器具,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根据光学原理操作暗箱就可以看见放大的画面。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叫西洋镜。

赌场。照相馆内雇佣模特模拟场景演出摆拍,作者不详,照片大约拍摄于1880年代。

独轮车拖一头野猪再带一个人。威廉· 桑德斯/摄,大约拍摄于1863-1888年之间。

江浙某地,算命。照片大约拍于1880-1890年代。

1890年代,移居美国奥勒冈州的中国移民全家福。

晚清马车与马夫。大约拍于1894-1896年之间,乔治·莫理循(苏格兰)/摄。

1895年,台湾淡水河畔。

1896年,云南思茅地区的瑶族妇女。乔治·莫理循(苏格兰)/摄。

1900年,台湾原住民——布农族。

1900年,黄浦江上的摆渡舢板。

1901年,北京,骆驼运输队。

1901年,北京,富商用餐时歌妓演奏。

1910年,青岛,独轮车。

中国南方,粮食加工。大约拍于1888-1906年之间,礼荷莲女士(英)/摄,

1908年12月13日,四川西部,船屋。E.H.威尔逊/摄。

1908年,四川,背砖茶的男子。威尔逊/摄。

1910年,乾州(今陕西省乾县)两个乞丐。莫理循(英)/摄。

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出嫁的新娘。

1913年10月,北京,马车上的箱子装满了种子准备运往美国。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荷兰)/摄。

1914年2月1日,西安附近原谷里的道路。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荷兰)/摄。

1914年3月20日,山东泰安,突然的暴雨使街头变成了小河。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荷兰)/摄。

1915年,北京城墙边,晒干粪便用于肥料。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荷兰)/摄。

1915年,上海虹口市场,买菜的日本妇女。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荷兰)/摄。

1915年,北京,小米枣饼。

1917年,小贩在故宫内卖大碗茶。

1917年,安县(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购买纸元宝。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1917年,四川,脖子上挂13500个铜板路人。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铜钱贬值,物价上涨,购物时不得不背上几十斤重的铜钱串。

1917年,去安县(四川绵阳市下辖县)的路上,租烟。烟具配上烟草供人们租吸。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1918年,浙江绍兴裹腳的女孩。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学徒工。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洪水, 天津。照片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

杭州,牛车拉柴禾。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约拍于1917-1919年之间。

鼓店。西德尼·戴维·甘博(美)/摄,约拍摄于1917-1919年之间。

1919年,广州,当地人在流动粥摊上吃早餐。

1920年代,北京,茶馆里的艺人。

1923年4月,裕仁天皇访问台湾,当时站在路边观看裕仁车队的台湾民众。

1927年,某市街头上,一名被饿死的小乞丐。

1927年6月,上海商业印刷厂,工人在刻写用来彩印的石版。

该公司男女雇员逾3000人,福利相当不错。

1928年,四川雅砻江溜索。

1930年,山西,缠足女孩。大清朝都完蛋19年了,还是有很多女孩在自觉的裹小脚。封建王朝是不在了,但是封建思想遗毒还是根深蒂固。

卖糖果小贩摇拨浪鼓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海达·莫里循女士/摄。

街头理发师用铁黄或锁子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海达·莫里循女士/摄。

编织门帘。海达·莫里循女士/摄,约拍于1933-1946年之间。

1936年,烧炉灶的女子。海达·莫里森女士/摄。

1936年,伪冀东政权控制下的某纱厂。方大曾/摄。

1938年6月,国民党官兵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阻挡日军,黄泛区一片水泽,灾民成群结队逃难。

1938年春节,当时儿童穿的年装。

1939年,八位穿着各色旗袍的女性在厦门公园。

1940年,一名女人和男孩试图从他们被日军烧毁的家中找寻可用之物。

1939年6月,河北阜平东土岭村青年参加八路军。沙飞/摄。

1941年,宝鸡,合作社会员在窑洞加工点绕丝线卷。

抗日战争时期,新西兰路易·艾黎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

1941年,四川简阳县龙泉驿镇(现成都市龙泉驿区),代写书信营生的先生。卡尔·迈登斯(美)/摄。

1941年,四川简阳县龙泉驿镇,农家妇女在自家屋里织布。卡尔·迈登斯(美)/摄。

1941年,四川简阳县龙泉驿镇,一位老人在堂屋看书。卡尔·迈登斯(美)/摄。

从堂屋装饰物来看,这应该是一户比较殷实的富裕农家。

1942年,河南大饥荒,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

1945年2月,上海,1945年的上海已经有了双层巴士,还有出租车、有轨电车等,但数千辆疾走的黄包车仍是这城市的不寻常风景。

1946年,长江三峡段的纤夫。

1946年,香港岛,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孩子逛街市。海达·莫里森女士/摄。

1946年,香港岛东区卖海鲜干品的铺子。海达·莫里森女士/摄。

1946年,香港仔港湾帆船的家庭。海达·莫里森女士/摄。

1946年,香港岛中环区阶梯街,行人及街头小贩。海达·莫里森女士/摄。

1947年,戴士兵帽的裁缝。

1947年,二年级的小学生。

1947年,毛驴拉磨。

1947年,药铺里坐堂郎中

1948年3月,上海,银行发给上海电话公司职员的工资是一捆捆贬值的纸钞,工人们蹲在地上来数属于自己成捆的钞票。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军即将解放上海,酒吧生意清淡,白俄和华女招待无聊地打发时间。

1948年5月,上海,一位年轻姑娘跟妈妈一起在外侨居住区摆摊刺绣。

1949年,上海,一个乞丐在英国大使馆门前饥饿痛苦的啃树皮。

1949年3月,上海北站,逃难者挤满了南下的火车。

1949年,上海,饥饿的抗议者来到外滩的中央银行试图获得政府许诺的救济资金。

1949年,上海,户外广告牌。

1949年5月,小贩甩卖自己的袜子。

1949年5月,上海,逃难者挤在一艘将驶向宁波的美国海军货船上。

1949年11月2日,内地与香港边界,难民排队领取进入香港的通行许可证。

特别说明:本文配图全部来源于网络,多数照片的作者与来源不详,如有侵权请给本平台留言。

这一张张照片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震撼,是触摸历史的记忆,它是那么的真实。


民风淳朴,民生多艰、勤俭持家都已被这一张张照片映射出,仿佛昨日重现。


感慨民生多艰中国人活的艰难;向往民风淳朴那是一个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时代。


不管怎么说欣赏这些珍贵照片是一次时光的穿越,是一次时光重现的历史触摸。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欢迎留言区留言!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抖音国外遭下架,法官甚至问责政府要求立法

道医至高境界,没有治不好的病!(强烈推荐)

茶中的“五行”养生学

人体的中脉七轮能量与人生状态



邮箱:sjrwzz@163.com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