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为什么那么火?

鱿鱼游戏为什么那么火?

首页休闲益智糖饼大挑战更新时间:2024-06-03

本期关键词:鱿鱼游戏;悬念;曝光效应;从众心理

要说最近什么电视剧最火,那《鱿鱼游戏》一定榜上有名!

图片 | Google

《鱿鱼游戏》是一部由Netflix出品,在韩国上线的惊悚悬疑电视剧。它讲述了一群人生失意的人为了获得456亿韩元而参加的六个生死逃*游戏的故事。参与者会被关在游戏地点,进行游戏,层层筛选,直到最后产生一个胜利者。筛选用的六个游戏意想不到的全是“儿童游戏”,其中包括“一二三 木头人”、“椪糖”、“拔河”、“打弹珠”、“玻璃桥”和“鱿鱼游戏”。

图片 | Google

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不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都造成了极高的讨论度。

图片 |Google

我相信上网的朋友一定都或多或少都刷到过“糖饼挑战”又或者是“鱿鱼游戏解说”吧!

图片 | 小红书

图片 | 小红书

图片 | 抖音

那究竟是什么给了它那样高的热度,让全网进行挑战呢?

好奇心“害死猫”

在电视剧中,导演对悬念的拿捏非常到位。如果我们不看到最后,根本猜不到剧情的走向会怎样发展。毕竟谁能想到那个患了脑瘤,实力最弱的老爷爷才是终极boss呢,谁又能想到在那个在和男主对决时没死的老爷爷竟然在最后身患绝症而亡呢。

图片 | Google

而导演设计的这些悬念恰好利用了我们的好奇心。好奇心,其实也就是我们对于更广泛的信息的渴望。它是我们天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至于我们忘了他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我们读书,看电视,看电影甚至是听音乐的时候好奇心都在时刻发挥着作用。它本是一种高尚的驱动力,但事实上人们经常把它贬低为危险,比如我们常说的好奇心害死猫。而导演正是利用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迫不及待的往下看。

冷知识:好奇心可以促进学习。

“我越看越喜欢”

曝光效应,也叫多看效应。它指的就是我们对于一个东西的喜爱程度的发展建立在我们对它有多熟悉。简单来说,我们对一个东西越熟悉,我们就越喜欢这个东西。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经历过在第一遍听抖音神曲的时候并不喜欢它,但是在听了很多次之后,你发现你真的很喜欢这首歌,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时无刻不经意的哼唱它。

来自1992年的一个研究同样也展示了这个效应。研究人员找到四位外表相似的女性,让她们分别参与一定数量的大学课堂。其中一位女士不参加,一位参加五次,一位参加十次,最后一位女士参加十五次。她们进入课堂只是旁听讲座,不与学生进行任何互动。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把每位女士的照片放给学生看,让他们给这些女士打分。最终结果也十分令人震惊,他们对于见过的女士的评分比没见过的女士要积极15倍。

一时间,全网都在刷“鱿鱼效应”,“糖饼”,“拔河”等等一系列和它相关的内容。有多少人开始并没有在意它,但是看得多了就逐渐感兴趣了起来,甚至还对制作糖饼有些跃跃欲试?

他都那么做了,我是不是也该这样?

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想法,信仰又或者是态度以加入他们所属或想要加入的群体。这种变化是为了应对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它可以表现为明显的社会压力,同时也可以表现为无意识的改变。

图片 | Google

很多人喜欢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人是社会生物。人们更倾向于渴望被接受或者融入,从众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的本能。

虽然从众有的时候会被嘲笑,但它有好也有坏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众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并且鼓励人们遵守道德标准。然而它也会起到负面作用,比如激发一个人黑暗思想引发大规模暴动。

而在《鱿鱼游戏》的爆火中,从众心理应该有为它贡献一些热度。比如说当一些博主发布了和鱿鱼游戏有关的视频且获得热度后,会有一批博主仿造它。然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博主倾向于去发这样的视频,网上关于“鱿鱼游戏”的热度越来越高。

又或者是当你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鱿鱼游戏”频繁的出现在她/他的嘴中。而你会为了有共同话题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去了解“鱿鱼游戏”,并喜欢或假装喜欢上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A. (2016, March 5).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Social Psych Online. http://socialpsychonline.com/2016/03/the-mere-exposure-effect/

conformity | Definition, Studies, Types,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conformity

The Decision Lab. (2021, September 30). Mere Exposure Effect - Biases & Heuristics. https://thedecisionlab.com/biases/mere-exposure-effect/

THE END

余蔓婷

“做你自己 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编辑/视觉:UP心理|图片:网络

©️本文版权归「UP心理」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