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滩——陇上小江南民间故事暨轶闻趣事大荟萃

糜滩——陇上小江南民间故事暨轶闻趣事大荟萃

首页休闲益智甜瓜游乐场汉化正版更新时间:2024-05-08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笔记杂谈卷)

按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传承历史文化

糜滩,笔者的故乡。历史上,其所辖范围甚广,包括今三滩全境,刘川全境,甚至白银区王岘乡部分,景泰中泉乡部分,等等。这篇文章所述其历史沿革情况,基本限于糜滩主区本土,即大滩,分上滩,下滩,以及坝滩,三部分,旁及碾子湾、独石二村等……

这里不说确史,只谈轶闻故事。这是因为,关于糜滩镇地理、人文之演绎状况,这方面的传说故事忒多,而正史方志类,以及先贤文章,对其确切之文字记载,则甚少。目前仅有老寿星、糜滩硕勋人物、民主人士彭献璞(1916~2017)老先生,关于糜滩历史沿革状况,留下了《糜子滩沿革》《糜滩排涝出水渠》《糜滩老百姓追打警备队》《猎豹记》《狼叼娃娃》几篇文章,可谓弥足珍贵。这几篇文章,对于后人了解糜滩历史沿革,及风物人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彭献璞老先生系学医出身,文字表述上,其意境不够畅晓通达,一般人读之,懵懵懂懂,不甚了了……且,其中叙述之内容,很多亦系其听闻先辈人传说,考据正史,其中舛误亦多矣。鉴于此,笔者综合、整理、归纳各方材料,并对民间耆老进行深入采访,获得宝贵的新资料,写就此文。目的在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给后世留下可资考据、谈资之文字资料。同时,使读者朋友们更方便读取,也更容易接受之。

传说故事也是历史文化之体现,同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其偶有荒诞不经之处,然,亦往往透露出历史原貌之端倪。而且,其本身固有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也,岂可轻觑乎?故,笔者所闻、所见,悉数收录之。至于舛误、不妥处,大家可以一起进行讨论、批评之。

糜滩全境远眺

故事一:河钥独石——蕴含黄河文化的密码

1.女娲补天神石的传说。独石头,一般简称:独石。其矗立于糜滩镇独石村。为靖远古、今著名八景之一,陇上重要的名胜古迹。《甘肃通志》、《西北要览》对其都有记述。其声誉远播中外……

屹立中流几万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娲皇留此非无意,为挽波涛不补天。

明代的礼部尚书邢玠语出惊人,为之所赋此诗,奠定了其在黄河文化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笔者2005年也曾为独石头赋诗一首。诗曰:

不再河中挽巨流,岸头遗落几经秋。

才具补天谁识得?俗尘戏扰骨更遒!

这块独石头,传说原本在天上,而非凡间。它原是女娲娘娘补天所用的一枚彩石、神石……女娲娘娘偶尔失手,竟让其跌落凡尘,从此落入黄河激流中……至今,已有亿万斯年。这块神石从此阅尽人情百态、世事沧桑、世态炎凉……虽如此,然其超俗之神韵犹在焉。故,笔者感慨系之,诗意自况意味蕴之焉……时,以袁第锐先生为首的“甘肃诗人采风团”来此拜谒之。高财庭君率靖远、平川作家、诗人奉陪之。笔者叨列末位。神石之殊奇,蓦然触发文人们之诗情,大家纷纷唱和,一时妙句迭出,佳作潮涌……笔者此诗作,亦滥竽其中也。

2.文人名号与黄河文化标志。独石,无疑也是西部黄河文化的一个标志,其外观恰似悬置于天地之间、黄河之滨的一枚金钥匙,这把金钥匙足以诠释整个西部黄河文化的一切奥秘……故,笔者将其喻为:河钥独石。其巍然立于黄河边之身影,别致、沧桑,且颇具独立特行之特质,故,它的形象足以成为黄河文化的名片、代言者,乃至形象大使!

此前,曾有“水韵独石”一说,笔者以为太平泛,乏深趣意境。故,用河钥独石命名之,更能体现其深奥之内涵意蕴。

独石,文人们还争抢着以之自号,或自况之。原市作协副主席、本土著名作家宋育红先生,自号:乌兰独石。有人也以“宋独石”称谓之。可见,独石二字及意境,嵌入宋主席文魂之核,有多深!

笔者,也曾以“独石火火”为网名,在起点中文网发表近百万字的小说《独石记》。以独石名之、号之,似乎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争相为之,着实有趣。笔者不仅蹭独石名号之热度,而且还展开神游八极之才思,围绕独石大书特书之,遂有了《独石记》这部网络长篇小说的诞生。

3.《独石记》小说的故事梗概。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小说以独石头为轴心、焦点,展开神游八极的超级想象,虚构了这样的故事体系:一支西夏遗族——野利氏的残部在西夏被蒙古大军灭国时,悄然奔来隐匿于此,大家遂指独石为姓,迅速适应这里的环境,生存下来,繁衍生息……于是,独石周边的一个部族,后世昌达繁荣,都是其后裔也……这部小说显然有着浓浓的黄河文化意味。

小说以“我”,第一人称的手法展开叙述。“我”就是第一代始祖野利炎炎的35代孙。野利炎炎作为天都大王、大将军,带领残族奔逃隐匿于独石后,指独石为姓,改换了本来的姓氏,野利炎炎遂成了独石炎炎。作为独石炎炎的后世子孙,“我”便成为独石火火……

小说穿越古今,演绎了一部西夏遗族隐匿独石周边艰难的生存史……这无疑为丰沛黄河文化的底蕴及厚重度,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独石火火的网名,出处也在此也。

河钥独石(杜树泽拍摄)

4.天下黄河第一奇石。笔者还在拙作《靖远黄河奇石文化大观》一文中,将独石头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奇石。那些万万千千,色彩斑斓,神奇无比,被人顶礼膜拜的黄河奇石中,论个头,论文化内涵,哪一个也顶不上独石头半分啊……比尔盖茨再富有,也买不走这块石头。因为,它是无价的文化瑰宝……笔者相信,随着历史人文演绎的不断深化,独石头所具有的非凡文化魅力,必将大放异彩,会辐射到更广阔的区域和空间,触动各色眼球人们的心灵世界。

故,独石头,乃天下黄河第一奇石。可谓名至实归。糜滩,应以拥有这枚文化瑰宝——独石而自豪。

故事二:糜滩——腾舞于黄河北岸的蛟龙

靖远城,号称鹿城。今鹿鸣苑广场,有神鹿金身塑像……由此联想,黄河以南之靖远城周边区域,可视为一尾漫步、徜徉于黄河之滨的神鹿……神鹿深情北望,呦呦鸣之,河之北糜滩之地,则有水龙长吟之声应和之……神鹿、蛟龙琴瑟和鸣,一时紫气习习,霞光萦绕,黄河两岸遂充满祥和、福瑞之意蕴……

将黄河北岸的糜滩,比喻做一尾腾舞于河畔的蛟龙!这绝非胡思乱想的臆测,当你细观糜滩地形图时,不难发现,糜滩各村组合起来的形象,竟然就是活脱脱一尾腾舞于黄河北岸的蛟龙……蛟龙在黄河水底匿动、戏游久了,感到腻歪,于是就爬上岸来晒太阳,或者腾飞九天……

独石是龙首。高昂耸起的独石头,显然就是这尾蛟龙的龙首啊……这龙首可不简单哦……龙首发言,每一句都满含着黄河文化的信息。龙首长啸,漫天布满惕然、肃*的意境。龙首一扬,西部旷宇都为之风动、色变……

独石头附近有永固渠口在此,渠口可视为龙口,龙口的咏唱,就从此发出……那涛波的响亮,不就是蛟龙低吟的歌声吗?

渠水从龙口汲入,一路顺延流淌,最后侵润至整个糜子滩土地的每一寸肤肌。生命的细胞,于此得以滋养、发育,糜滩土地遂牛欢马叫,一片生机勃勃啊……是啊,永固渠主干水系,以及大小分流小渠水网,就构成了蛟龙的肠胃、血脉、经络之网络……这尾蛟龙也正是凭赖此黄河所赐之精、气、神,才充满无限的灵动和活力,其蛟龙腾舞的形象遂定格于山之巅,河之上……

也正是这张水网,养育了千千万万糜滩的子民。

碾子湾是龙项。碾子湾所居位置极端重要,它应该是这尾蛟龙扬起的脖子、咽喉部位……当年,糜滩人开渠至此,还闹出过人命……若是此处开渠失败,整个糜滩数万亩优质土地就要受旱,糜滩人富足的日子就过不下去。糜滩江南水乡之称,就是泡影……由此可见,碾子湾龙脖子、咽喉部位的重要性,绝非虚言。

上滩是龙胸。官路、文化、前进各村地域图形,则构成这尾蛟龙的心脏部位,以及前胸上肢部位……既然定位为心脏区域,那么,此处当然就具有糜滩全局的枢纽和核心地位了。这应该没什么可争议的。

坝滩是龙腹。坝滩,即今日的胜利村。自古以来,糜滩分大滩和坝滩两大部分。后来,才将大滩又细分为上滩和下滩两小部分。所以,民国后期,糜子滩公认分为上滩、下滩和坝滩三块区域。彭献璞老先生在《糜子滩沿革》的文章里,称之为:三舆。现在,这种区分概念早已淡化了。所以,坝滩自古是糜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乡公所之类,曾设立于此。解放初期的坝滩庙小学、初中,为全糜滩的中心学校,碾子湾、独石村和上、下滩的学生都曾在此上学……

坝滩可视为这位蛟龙的腹部,应该是没错的。

下滩是龙脊。下滩村为糜滩人口最众多的大村,其面积也位列糜滩各村之冠……按照全糜滩蛟龙形状的布局图形,其位置正好处于蛟龙后背脊梁的重要地位。有生物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脊梁对于脊椎动物意味着什么……那是支撑鲜活生命能够矗立起来,并奔跑或飞行的支柱和前提条件。无此,再神奇的生命都是瘫倒的一堆肉泥。

三滩是龙尾。三滩,在历史上,与糜滩主区分分合合……若按历史上论,它曾是糜滩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三滩完全可视为蛟龙粗壮有力的尾巴……这根尾巴奋力一扬,搅动天地生辉,也使得这位蛟龙更加神气活现。同时,这根尾巴频频甩动,其影响力远远波及老龙湾,以及红山峡、黑山峡深处……糜滩和三滩这著名滩道里的大水田地,曾经是多少旱区、下河小天地里人们向往的伊甸园啊!

所以,糜滩、三滩的子民,应当深深感谢黄河,感谢发达的自流灌渠,感谢日月轮转般的水车啊……是它们赐予了我们无上福祉,以及这块土地梦幻般的神奇彩色。这一切,无疑也深切地激发了外乡人对于塞上水乡的万般渴慕,以及近乎仙境的遐想……

故事三:黑驴漩咀子——糜滩险要地标

1.河边利剑。说黑驴漩咀子,乃糜滩地标,一点也不为过。其,如一柄利剑,插立河边,锋芒刺向苍穹……若在此“剑锋”上,即山崖绝壁一侧大书“糜滩”二字,则此等气势,足以囊括这方水土人文、地利之精髓也。真如此,似乎也颇能提振糜滩之精、气、神!

糜滩本土主滩道,自碾子湾、樊家拜(加土旁,下同)交界处,名叫“黑驴漩咀子”始,顺河、顺山往下延伸至长尾滩止。这片方域,为糜子滩主区。其上,则为碾子湾、独石二村。所以,黑驴漩咀子基本居其中……

此处山崖被炸毁、移除甚多,当年此处曾险绝之极,通行极不便利。永固渠咽喉之石洞在此,此处若阻,整个糜滩灌区用水则成问题。

2.堡子山威慑四方。黑驴漩咀子后身之山体,旧社会也叫“堡子山”。民国时期,国民党当局曾一度在靖远大地大修碉堡,堡子山就是此时产物。上有驻军,常年驻扎于此。国民党军纪败坏,曾下山勾引、祸害过碾子湾万家某女子……

要说堡子山,此处真乃军事要塞之地,其火力辐射,可控制靖远县城周边地区。其上驻军,显然有镇守、监视靖远城之军事目的。所幸,靖远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树倒猢狲散,或逃逸,或投诚,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不然,解放靖远,少不了有堡子山一场大恶战。

黑驴漩石咀子

3.黑驴漩涡闻名遐迩。黑驴漩咀子,这里因石咀子山崖阻挡,汹涌的河水流此遇阻,遂在碾子湾村尾一端形成巨大漩涡,甚是恐怖。筏子客行筏至此,多有筏毁人亡惨剧发生。故,此处为明清至民国时代兰州——包头千里黄河水上航线著名一“塞头”。那么,此漩涡,为何不叫碾子湾漩涡,而要叫黑驴漩呢?这可是有来历的。

故事四:康熙帝御驾黑毛驴的传说

其一。黑驴漩曾吞没筏子和筏子客无数,人见之,皆股栗也。河水泛滥时,人依山过此,有不敢望一眼者。冬季枯水结冰,大胆者,怀好奇心,则往此游玩……某日,见此有一彪悍、攒劲之黑驴出没于此。远观,则撒花嬉戏冰上。人近之,则不见……人臆测,此畜避人,必钻入冰底水府也。后,传说康熙帝仿贤至此,得此驴,大喜,遂做御驾。此后,骑此驴,遍访华夏各地。以康熙帝王之尊,座驾多矣,何惜此驴耶?靖远人有:“不骑马,不骑牛,骑上毛驴子更自由。”之说。此等驴子,靖远人又称之:走驴子。其更接近人行速度,平稳舒适,大可人意。马之速,有险也。牛之缓,急人也。故,骑驴游访,为上岁数之有闲者,最佳选择也。

张尚瀛先生文章,对此有叙述。民间传说,版本各异,大同小异。

其二。黑驴漩得名,还有另一种传说。即,黑驴漩此处时有水中怪兽频现,其显身,则涛浪激荡,漩涡吞天……筏子恰遇此,必遭覆没之灾。怪兽凶狂如此,人没奈何之也。冬季枯水结冰,人见怪兽似麒麟,出游,戏玩冰上。某年,有夹河滩房家老汉,豢养一健壮草驴,放牧于此,怪兽见之,竟掳掠而返……怪兽非食驴肉也,而是以草驴妻之也。彼此出双入对,形似伉俪,情感深深……房家老汉失驴,苦寻不得。后,草驴生崽,乃水兽与草驴杂交物也。其兼具兽、驴之优势,天赋异秉,神采奕奕,日行百里,毫无倦怠……水兽将其送之于房家老汉,算是回报也。草驴则继续陪伴在侧,勿返也。后,驴崽日渐健壮,通体黑透,气势非凡,为人间少有之奇货也。有山西大商人亢某来靖远卫营生,闻此,甚诧异,以为奇货可居,遂重金购置。晋商素有结交皇宫、朝廷大员故例,亢姓商人遂又将此驴贡献于康熙皇帝驾前,遂成其御驾……此故事,彭献璞文章有记载。

因了上述几则故事传说,黑驴漩遂得名。迄今已有300多年也。

故事五:糜滩与靖远城分属敌国

靖远硕德大儒范振绪先生曾有对联曰:

清太祖以前,防酋须用黄河水;

郭蛤蟆之后,御寇原仗乌兰关。

这说明,历史上很长时间内,黄河天堑曾是南北敌对政权对峙之界河……一河之隔,虽说近在咫尺,竟然成为两片绝然不同之天地。堪为一叹。

禹分九州时,糜滩属雍州。先秦,糜滩为羌、戎、狄之地。秦始皇沿黄河南岸筑44城,其中有袓(jie)历(lai)古城。汉武帝时,于靖远黄河南岸再设袓历县。可知,此时,糜滩属匈奴地也。而南岸靖远县城一带则属秦、汉之地。之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黄河屡屡为几个割据政权之界河……宋、西夏、金、吐蕃时代,各国激烈角逐于厮,糜滩与靖远曾是四政权轮番征战的焦点,彼此屡屡易手。期间,黄河依然为界河……元末明初,蒙元残余势力北遁,明朝据有黄河以南,黄河依然成为两政权之界河……靖虏卫的设置,就具有大明政权西北前哨性质。此刻,糜滩一度属于蒙元之地。

靖远有:“先有房家人,后有靖远城。”之说。大明正统二年(1437)房贵创设靖虏卫城,自此始,至明末200多年,陆续征迁大量山、陕等中原移民至此屯垦戍边。故,真正意义上的靖远及糜滩历史,实肇启于此焉……吾等今日靖远人,几乎皆此时移民后裔也。原地土著,不甚多,则早已融合于移民大潮中了。今日,问之靖远各户族,皆曰移民,几乎没有谁说自己是原始土著者也。即是明证。

故事六:碾子湾人“劲大”传说的来历

“劲大”一词,靖远人常说之。有时,也说“茬大”。二者是同义词。

探讨一:三碗油换不出一碗水。关于碾子湾人“劲大”一说,其由来已久,笔者年少时,在糜滩中学上初中,碰到糜滩同学,皆曰:你们碾子湾人“劲大”很啊……不惟学生这样戏谑之,成年人亦如此……笔者纳闷,此说必有来历,那么,究竟此说自何而来,始源何事?一直未可知之也。

劲大一词,有双关意味。一是,就是本意,即某某人肌体有蛮力,即劲大、力大无穷也。二是指,某某人,或某地人悭吝、刻薄,缺乏人情味的意思。靖远人每每以此来嘲讽他人吝啬、小气也。此,为“劲大”一词的核心意蕴。

糜滩人嘲讽、戏谑碾子湾人,还有:碾子湾人“劲大”很,三碗油换不出一碗水……据我考察,糜滩人常年来碾子湾挖渠,彼此因渠矛盾突出。而且,渠水用取方面,以及挖渠毁路,等等,糜滩人多有特权,故,碾子湾人恶之。糜滩人挖渠口渴,向村民讨水喝,碾子湾人赌气,偏不予之。故,此说,遂生焉。不过,其意显然有过于夸张之嫌……

探讨二:树杈上的石碾子。武得虎先生说,旧时,明清时代,碾子湾有石碾子,远近闻名,而糜滩,则盛产糜子,人们遂纷纷背糜子前来碾子湾碾米……久之,碾子湾人生厌。因为糜滩人口众多,前来碾米者络绎不绝,以致碾子湾本村人排不上队碾米,从而影响了本村人的生计。于是,碾子湾后生们组团,某夜晚,竟然将碾米的巨大石磙子合力推上某大树杈,不让糜滩人再来此碾米……糜滩人见此,有点傻眼,知道此乃碾子湾人使坏、使短也,遂背着糜子口袋悻悻而返……后来,糜滩人遂在其它石窝打造新碾子,有了新碾子,则不再来碾子湾碾米也……此后,糜滩人感叹曰:碾子湾人真“劲大”……似乎感叹碾子湾人做事太绝也。试想,偌大石磙子被众后生推向大树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这等事,碾子湾人居然做得出来……后来,竟然由此还衍生出“三碗油换不出一碗水”之说,似乎更加强化了碾子湾人刻薄、短见的性格特点。

古时候,人们运输力匮乏,搬动石碾子等庞然大物不易,故,往往因地制宜,在石料堆旁就地凿造之。石料堆,村民俗称:石窝。碾子湾山畔石窝众多,故,碾米的石碾子亦多。村名来历,即此也。糜滩,则缺乏之也。

探讨三:满村子的浓葱味儿。昔者,碾子湾有名土产,就是各类果业。春季开花,碾子湾花海一片也,殊胜壮观,馨香袭人……总之,碾子湾与糜滩各村比较,有果业、经济方面的优势。滩道里的女孩子多愿意嫁此。此外,还有一特产,即浓葱也。时,上、下湾,遍种之。夏秋成熟季节,村民车拉、担挑,进城、串乡吆喝着售卖之……此葱,味儿甚浓烈,贩葱者走一路,留一路*臭葱味儿……故,糜滩人嘲笑、戏谑碾子湾人:臊葱味儿,真“劲大”……此,不怀好意也。还暗暗影射碾子湾人有异味也……

据家族先辈传言,笔者祖太爷(曾祖父之父)武宝清,中年丧妻,欲讨石家夹滩某寡妇续弦。曾央求糜滩万二爷做媒,事若成,许其挖取崖湾二亩浓葱为酬资……此,民国初年(1914)事也。可见,当年碾子湾人广种浓葱,真实不虚。

故,因臊葱味儿“劲大”,最后衍生出多重意思。同时变成糜滩人嘲笑、揶揄碾子湾人之口实、武器也。

探讨四:碾子湾村得名的由来。碾子湾人“劲大”的传说故事,其中还蕴含着碾子湾村得名的信息。糜子滩的糜子多,而碾子湾一带石崖畔间,碾米的石碾子忒多。糜滩人常常成群结队背着糜子前来碾子湾碾米……糜子滩于此因糜子而得名。而碾子湾也于此因石碾子而得名。由此可见,在历史上,碾子湾与糜滩之间,那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彼此须臾不可分割也……

碾子湾王家沟——糜滩人原始居住地

故事七:碾子湾沟——糜滩人的原始驻地

1.碾子湾沟 整个糜滩人的故乡。根据碾子湾、糜滩众多老辈人的口头传言,糜滩人的祖先最早悉数居住于碾子湾沟一带。彭献璞老先生所著《糜子滩沿革》一文记述:原糜滩人居住在碾子湾沟内,分上18家,下18家,共用五家窑的一个石碾子碾米……这段记述,与众人传说基本一致,仅在细节上略有差异。

那么碾子湾沟究竟指何处呢?顾名思义,碾子湾沟就是指碾子湾山畔间的各沟岔……因为明代早、中期糜滩人由山西、陕西等地移民至此,悉数在碾子湾山崖畔、各沟岔凿窑居住……碾子湾山畔窑洞极多,至今仍历历在目。而糜滩沿山畔却少有之,却是奇怪的现象,颇令人深思。当然,这里还包括碾子湾与糜滩交界处的王家沟。笔者幼时甚至听碾子湾老人如此说:很早以前,糜滩人几乎全居住此处……可见,王家沟,乃糜滩人之密集居住区之一也。

确信,明代早、中期,黄河水绕碾子湾山畔、崖湾流淌,至今,细观崖湾脚下石崖根部,黄河水流冲刷痕迹明显也。糜滩,亦如此。河水依山旁流淌,山崖下仅有少许滩涂、岛屿存在……故,此时,人们居住于地势较高的碾子湾沟及王家沟的山畔窑洞,完全在情理之中。

2.三十六家人含糜滩人大部分姓氏。碾子湾沟在明朝早、中期,从山西大槐树等地迁徙来原始住户36家人,分上、下18家。所谓上18家,下18家,估计是上湾一带的窑洞住18家,下湾一带的窑洞住18家。应该和这样的概念差不多吧。而这36家人,大约有20个左右的姓氏。明朝移民的特点,一是,在山西等原籍地,家家户户各姓氏间插花抽调,再进行迁徙,不可能一个户族百十口整体全迁来。因此移民姓氏众多,比较复杂。二是,在老家时若是兄弟众多,比如五、六个、七、八个兄弟,那么,官方就按比例抽调兄弟二人、三人迁来靖虏卫……糜滩人提起祖先移民情况,一般都会说,我们祖先兄弟三人,或者是兄弟二人来此……所以,三十六家人的姓氏,推断应该在20个左右,或者更多。这里面基本包括了今日糜滩人的大部分姓氏……乔、汉、陈(陈湾)、杨(胜利)、李、王、赵、董、苏、刘、郭、宋、孙、张、马、谭等姓氏,应该在其内吧。

本人家族武氏,家谱明确记载系明末迁徙碾子湾,故,要比三十六户人家晚一百年左右。时间大约是公元1592年左右,即明朝万历二十年左右。根据笔者调查,与武氏同时或稍晚迁来糜滩者,有:陈(陈拜)、杨(陈拜)、黄、金、秦、彭、党、石、万、吕、韩、高、郑、何、强、邓、毛等。这些姓氏相对前者较晚。明朝大移民在二百多年时间里,一直不间断在进行着的。所以,各姓氏来靖远的时间,早晚有别。三十六家人,应该是全糜滩最早的一批移民。

3.谭氏绝户的英烈故事。山西大移民来到糜滩的各姓氏,延续至今,大多后继有人,并兴旺发达。此全赖糜滩这块丰饶土地滋养也。但是,其中有三姓家族,却在糜滩这块土地绝户,彻底消失了。这三姓,即:乔、汉、谭。然,三姓留在糜滩的遗址、地名仍在。可见,此三姓,当年曾是名震一方的大户人家。诸如汉家山、汉家坡、汉家窑、汉家园子等;乔家湾、乔家坪坪子等;谭家坪、谭家闸、谭家道腔等。乔、汉二姓活动遗址都在碾子湾。而谭姓命名之谭家坪,在碾子湾坪上,与缪家坪一沟之隔。谭家闸、谭家道腔,则完全在糜滩。谭家闸,大概位置在樊家拜与陈家拜之间的永固渠上,管控黄河进水量及全滩下游灌区的情况。可见,谭家权势不小。谭家道腔,则在彭家堡子与苏家滩之间,是个大水坑。估计道腔旁边有谭家土地在此,故名之。

碾子湾乔、汉两姓绝户最大原因是抽大烟,致使偌大家业败光,子孙颓废,最后饿死。汉家绝户于1898年。距今123年;乔家绝户于1953年,距今近70年。而谭家绝户于1866年左右,算是最早了,距今已有近160年。谭家绝户的原因却是英勇抗击同治贼乱,遭到灭族。因此,谭家一门英烈故事,值得传颂。

谭家,系糜滩富裕大户,同治贼乱期间遭遇重创。财产、人员损失惨重。故,谭家人恨死乱贼。遂组织家丁与乡勇们武装保卫家园,誓死*贼,曾致死贼人无算……而贼人因此也盯住了谭家,每每专门偷袭谭家,谭家遂被灭族……最后一个谭家勇士,在战场上被刀伤脖子,头颅无法仰起,勇士遂将辫子头儿拴在后腰带上,继续一跃而起,毙敌数人,最后赴死……

上述故事,陈振益老师(75岁)亲述也。

4.陈家拜陈、杨两大姓来自碾子湾。陈家拜之陈氏家族,乃大户望族也。陈振益老师说,自己的始祖陈礼,有兄弟三人,来自山西大槐树。陈礼选择栖居于碾子湾靠近黑驴漩咀子附近窑洞,在此立业。其余二兄弟则去往青白石等地立足。后来,陈家拜一带河水退去,出现高阜之地,陈礼后人遂移居此处垦荒、生活下来……此处地名也叫成了陈家拜。同村的杨万本先生(70岁)也说,他们杨家也来自山西大槐树,先人最早居住在碾子湾汉家山沟(903农场上水管道旁)窑洞,与汉家为邻居。后来,移居石板沟口附近的红柳沟,此处与房家沟交界。再后来,家族整个搬迁至陈家拜……这二姓,至今已历十五、六世。

陈家拜陈、杨二姓,与我们武氏都是明朝万历年间迁来碾子湾的。这已经是明朝晚期了。说明,与此同时迁来的糜滩其他姓氏,其祖居地,也应该在碾子湾。至于早期迁来的三十六户人家,世居碾子湾,那就更不用说了。

5.同治年间王家沟大屠*事件。再说碾子湾王家沟,也是糜滩人原始居住地之一。这地方背风向阳,历来适宜人类居住,故而人群密集,成为一大村落。直至清同治之乱(1866左右)时,尚有300多口住户。据众多老人传言,初,贼人东来,从大沟正面攻击,为乡勇、自卫队击退。后,贼人由内奸引路,绕之官路坪上,从大沟后攻入之……由于防守疏漏,300多口遂为贼人集中屠*殆尽。据说,贼人强迫村民用铡子铡*自己的同胞,贼人则在一旁监*之……一时,血水如渠,延流至庙底下。即今日碾子湾文化广场……此后,因遭此大劫,王家沟村落彻底废弃,无人再居焉。

6.三十六家人渐次搬迁糜滩各地。话说糜滩人始祖居住碾子湾沟,六六三十六户人家,每天一大早四五点鸡叫时,各家各户纷纷去山下河边取水,一时间,人挑、抬,或牲口驮水,络绎不绝于途……此际,满沟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彭献璞先生《糜子滩沿革》一文这样记述。而笔者自幼听到的老人传言,亦是如此。

早前,黄河水都是“扫崖”而过,碾子湾、糜滩皆如此。那时,人们取水比较方便。后来,到了明万历年间,黄河水日渐南移远去,这样天长日久,大家取水颇觉费力。于是,人们就有了走下沟畔去,近水而居的愿望……恰在此时,碾子湾、糜滩贴近山湾处,随着河水退去,出现大片滩涂沙地,人们遂陆续搬迁至此居之……

碾子湾的情况是这样的,明朝晚期的万历年间,大致在今天的G247公路附近,武来德家以北,上下湾一带,由山水澄地成功,出现了“堡子台子地”。堡子为汉家所筑,周边土地亦属汉家。堡子的具体位置,则在今武治国家宅院处,原碾子湾一队大场上。此堡存在了400多年,1980年后,毁之。

糜滩那边,此时,河床也是日渐南移,傍山一带,水退去后,无数之沙滩、滩涂阜地出现,四边则水坑星罗棋布,一片泽国……人们遂陆续搬迁于此居住之。遂形成了咀子下南台子、白茨滩、王崖湾、于家沟、陈湾、万湾、张董湾等村落……

至清康熙年间,随着黄河河床不断南移,黄河水势整体降落,糜滩全境区域之轮廓雏形,于此正式形成。时,水网如经纬,岛球、滩涂渐成大村庄。先贤们率众反复筑坝澄地,土地肥沃,且日渐广袤。人口遂分布于整个滩道各村庄……李家拜、陈家拜、樊家拜、王家拜一带,曾是高阜的沙丘地和岛屿,紧紧依傍黄河激流主河道,此时逐渐改造成肥沃土地,其先人抢先占据之,遂获得了地名的冠名权。家族后裔则世代定居、生活于此……

故,糜滩成为人人羡慕之陇上江南水乡,人间乐园,实肇启于康熙年间也。

7.刘家瓜滩、彭堡是琉球群岛。据陈振益老师讲,当年,沿河一带李家拜、陈家拜、樊家拜、王家拜等地形反倒比山根崖湾一带高。若不是这些堤坝阻挡黄河水,此地就是河水道子。事实的确如此。

陈振益老师又说,李家拜地势最高,李家族人祖籍为山西洪洞县灰条沟,李家先人是小官,有特权,遂优先居此。李家拜的地势竟然和镇政府附近的龙王庙一般高。龙王庙位于高台子上,脚下呈东西带状的一片广阔区域,地势反而较低,积水难以排除。故,从官路小学起,北坝、秦家大坡、郭家崖湾、彭家堡子、谭家道腔、苏家滩,密布无数的臭水坑。时人称刘家瓜滩、彭家堡为:琉球群岛……此地,人们亲戚、乡邻间走动串门子,须脱鞋凫水。人们往回家搬运庄稼,往往滑跌水中,一时人仰马翻,庄稼受损浸泡……水乡之名,观此,真是名不虚传。可是,这给居民生活造成痛苦和不便。此等情况,解放前地方知名人士苏振甲曾出头组织群众挑挖排碱渠,因有关户族顾忌自身利益,阻碍太大,渠道排水有限,仅使情况有所缓解。彻底根除此水患,还是解放后的1964年。时任糜滩公社*的魏铭书,带领上、下滩群众,立志开挖出一条宽阔、纵深的排碱渠沟,于此,历史所积之盐碱臭水,得以彻底排除……斯地顿成千亩良田,群众从此吃上了精米细面,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改昔日“早上吃高粱糁饭,晌午吃大麦面炒面,黑饭吃高粱面搅团”的困苦生活。魏铭书,北湾人,有政绩,糜滩人常因此怀念之。

上述故事,在彭献璞先生《糜子滩沿革》一文,也有记述。

在此,赘述一点,提醒世人牢记之,即,高粱,也曾是糜滩、碾子湾人的主要粗粮之一。高粱适合盐碱地生长,但产量不是很高。高粱面生涩难以下咽,实在不好吃。高粱面馍,冬天冻硬酷似石头般沉重,扔过去能打死狗……此,笔者幼年所亲历也。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们糜滩各村都曾广种这种植物。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高粱竟然绝迹。所以,九零后、零零后的糜滩人,一定对高粱感到陌生。人们读《红高粱》,以为莫言先生的家乡山东高密县是红高粱之专产地,其实,非也。我们糜滩,也曾是红高粱的故乡……

故事八:野糜子与糜滩镇得名的关系

糜子滩之得名,顾名思义,就是与糜子这种庄稼植物有关。

1.野糜子的故事。靖远地方,以植物命名的村庄颇多,如野糜川、野麻、白杨林、瓜园等等。糜子滩,亦是如此。此地曾野生大片茂盛的糜子,成为其一大特征,故,久而久之,这块地方就以此命名。

据彭献璞先生《糜子滩沿革》一文记述,明清早期时代,糜滩地方一片沼泽,其中大片滩涂、岛屿之地,其上生长着茂盛的野糜子。这种野生糜子,每年的杏子黄(熟)时,它也成熟了。于是,糜滩人纷纷来此,将糜子颗粒一把一把捋下来,装在口袋里,拿回家炊饭之用……这就是糜子滩取名的来历。

红糜子

2.糜子曾是人们主要食粮。一般人以为糜子滩这地方盛产人工种植的糜子。其实,这种猜测也是对的。糜滩也曾广种糜子。糜滩略带盐碱的温湿土地,非常适应糜子的生长……糜子碾去糠皮,即是黄米。由黄米做成的糁饭,乃靖远绝美美食一种。糁饭,至今仍然是靖远人第一主食。谁若不喜吃糁饭,那么,他一定就不是正宗靖远人……靖远糁饭与靖远羊羔肉的组合,那可是靖远美食之绝配。所以,靖远糁饭同靖远羊羔肉一样,成为靖远地方独特美食之标志也。正宗糁饭必须用黄米来做,若无黄米,做出的糁饭,就要大打折扣了。绝无黄米糁饭的那种独特韵味儿。这是基本常识。

糜子曾是糜滩人仅次于麦子的一种重要食粮。记得幼时,笔者在生产队挣工分,给大人拉牲口,种植糜子……一般小暑后,收割麦子,叫做“抢黄天”。这里黄,即成熟之意。之后,须紧急打磨土地,于大暑节气,再抢种糜子……糜子,乃秋田主力也。这种模式,几乎成为二三百年来糜滩人种植庄稼的常规模式。近几十年,方才有了变化。

3.王将军与黄米糁饭的故事。据说,王进宝将军当年在京城请同僚吃靖远黄米糁饭,同僚不识此饭,竟端碗不敢食,皆眈眈瞩目主人……因靖远处偏僻之地,习俗殊异。故,同僚以主人所食之法仿效之……只见王将军夹起一块饭菜,犹豫片刻,遂在头顶盘绕几圈,方送口中下咽之……众同僚思忖,此吃糁饭前之必须仪式也,须尊重之,不可轻慢。于是,纷纷仿效……不意,此番折腾,糁饭未吃到嘴里,饭菜渣屑竟洒落满身,官袍污秽不堪。众颇狼狈……王将军见此,哈哈大笑,曰:众位大人,吃咱家乡糁饭,为何如此?众同僚曰:仿效将军也,此贵家乡吃糁饭前之仪式乎?王将军答曰:非也。方才举箸,忽觉脖项痒甚,遂绕脑后用小指搔痒……鄙人粗陋失礼,一时出丑了……众大人实误解也,家乡无此规矩。众同僚至此,面面相觑。饭后,大家结伴回家,感觉饿肚子,衣帽又污之,心甚不怿。有人恍然悟之,曰:今兹,我等着实被此粗鄙野佬捉弄也……此前,我等曾奚落、难为过他,此际,彼实借机报复前仇耳……众人闻之,皆附和曰:极是,极是也。一帮出身江南多智谋之文臣,竟被一粗陋西北佬武将所戏弄,亦奇闻一桩也。

4.无意撒播糜子的传说。糜子滩的来历,还有两种说法,现辑录于此。

一说,很早以前,某年,有人在驴背上驮一口袋糜子赶路,不意,口袋有裂缝,走一路撒播一路,直至驴背上剩一空口袋……糜滩土地肥沃啊,于此,糜子年年自然滋生繁育,成为满滩的野糜子,一望无际……此等情景,令人心潮澎湃啊。

另有一说,说是某年,人们在山上收割成熟糜子,忽遭遇大洪水。割糜子的人避遁去也,而洪水竟将无数的糜子捆卷去……最后,冲播于山下糜滩大片的滩涂、岛屿之地,自此,野糜子疯狂繁育、生长,一时遍布上、下滩……

总之,传说似乎都有牵强附会之嫌,不一定准确,但糜滩曾经遍布生长野糜子,其得名即在此,却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故事九:先有将军庙 后有糜子滩。

1.将军庙与法王庙嬗变来历。将军庙所供奉之将军,一般指白马将军。靖远山场,多有之。糜滩将军庙,其位于文化村与下滩村交界处山台上。彭献璞老先生所居彭家堡子,即在将军庙前山脚下。

将军庙,原来全称曰:乌龙山青云寺。寺庙内有清道光二年(1821)巨钟,其上刻字,如此称之。其本是道家山场,后渐次融入佛教、儒教元素,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理念。又说,村民从黄河水中捞起法王爷檀木雕像一尊,遂在将军庙附近,建起法王庙……故,后来,法王爷竟代替了白马爷,成为方神之主。现在人们多称其为:法王庙。而将军庙之名,知之者,日渐少也。

此处,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庙会,排场甚大,热闹非凡。几乎为全糜滩之冠。笔者从平川去往碾子湾老家,每每路过此,但逢庙会,必泊车浏览、游逛一番。

2.将军庙、接引寺、神佛寺的历史均早于糜子滩。将军庙,颇有来历,历史也极悠久。确信,在明朝早、中期,将军庙山脚下就是滔滔黄河水。用人们口头语描述,即,河水扫山崖而过……据说,将军庙山前河水湍急,曾有白马漩……而彭家堡、黄家堡、大堡子等都是清代晚期河水南迁后所筑。

将军庙山顶台地,当年曾是黄河筏子客从兰州行筏至此,上岸过夜、歇脚之码头。这里原本没有庙。筏子客休息一夜,从此再出发去往中卫、银川和包头,下一个恐怖“塞头”就是不远处的孙家咀子。地方文化人党玉升先生则说是白马漩。于是,筏子客出发前向白马爷许愿,将来捐资修建寺庙,祈求保佑安全通过……筏子客一方面捐钱,而贩木头的木筏子之主,则顺便捐赠一根巨型木头上岸……这样日积月累,木材堆积如山,遂在此正式建筑起颇具规模的将军庙山场。

这一切都说明,将军庙的历史要早于糜子滩。

下滩的接引寺,其兴建过程,大体情形与将军庙差不多。接引寺是在北魏石窟佛洞基础上建成,庙宇群建成于明代早中期。据说,其“高悬崖畔,稀奇宏伟。”文革期间,被拆毁……早年,筏子客过此,向洞窟佛爷祈求平安,每每捐赠一根木头,日积月累,遂攒足建成庙宇的木材。因此,接引寺的历史也是早于糜子滩的。

再说,碾子湾神佛寺,即今日碾子湾山咀子方神庙,虽说不是筏子客捐赠木头所建。但是,在糜滩人始祖三十六家人居住碾子湾沟时,这座宗教场所就有了……所以,它也诞生于明朝早、中期,比糜子滩正式形成的历史要早许多年。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精神生活,彼此是相互伴生的。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了庙……最原始的人的精神生活,都体现在宗教信仰上面。人们对自然、生存前景不自信,就寻求神灵的庇护、安慰……据碾子湾耆老詹玉新、马文亮等人讲述,建造神佛寺的青石条产自乌金峡,其比本地产的红砂石更抗腐蚀,更坚硬、耐用。青石条,系筏子客从黄河上游运抵山场……碾子湾神佛寺毁于文革。其根基石的青石条被用来建造碾子湾小学院内的戏楼台子。笔者幼时所见,戏台一米多高的前台台基一层层的青石条,即来源于此……2000年代后,碾湾小学教学楼盖成,这些青石条不知所终。

今日碾子湾神佛寺主殿重建于1989年,山门等其余殿群建设于2009年。建筑、设计等出自靖远仿古建筑大师高维宋之手。建造神佛寺,村民詹玉如、武连治、詹玉新、马文亮、王凤池、武炳忠、武振顺、李文军、武永儒、王治军等人出力、出资最多,其他群众也广泛参与其中……

3.糜滩其余宗教场所情况。糜滩各宗教庙宇场地,作为地方风景名胜,可圈可点者甚多。诸如,镇政府附近龙王庙,号称:青云寺龙王庙。建于清初。当年,庙门前面就是坑水遍地的泽国。龙王爷乃管水、喜水之神祇,观此,信然。文革中,因其居于公社院内,被当做仓库,免于拆毁。1980年以后,寺院始与镇政府隔开,成为两片天地。龙王庙其后高山之巅,号称:龙凤山。上有娘娘庙,因所居险要,气势颇觉非凡。此处风景独殊,冠绝全糜滩也……此外,中滩有马王庙、白马庙,下滩、苏家滩亦有龙王庙,耸翠山有四娘娘庙,长尾滩有大柳树观音殿等……这些庙宇建筑都各具特色,飞檐翘角,铃声作响,颇为壮观。皆也不失为游览、观光之胜地。

上述上、下滩的庙宇群,从时间来论,其建筑年代都是清代、民国,其中的大柳树观音殿等,则完全是当代建筑,属于人为新造的景观。但其背后却有着神奇而优美的故事,不可等闲视之也。它们比将军庙、接引寺、神佛寺的历史要晚得多。

4.地图上的将军庙。糜子滩的正式形成,一般公认在清康熙年间,而将军庙的出现,则在明代中期。要早200多年。

所以,人们说:先有将军庙,后有糜子滩。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靖远明清古方域图,即地图,就很有趣,其上有将军庙,而没有糜子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将军庙的历史要比糜子滩更早些……今日百度地图,赫然有将军庙沟。一般人可能连将军庙都不知来历,对于将军庙沟更有些懵懵懂懂。其实,这就是沿用、继承古地名的结果。

当然,在此还应当再补充一下,与将军庙并列的还有碾子湾的神佛寺和下滩村的接引寺。这句话说全面,应该是:先有将军庙、接引寺、神佛寺,后有糜子滩……

故事十:神鹿之坟的传说

靖远名儒张尚瀛先生根据旧志*载,以及民间传说,撰写了一篇《靖虏卫来历》的文章。该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故事就与鹿有关。故事说,当年靖虏卫指挥使房贵建造城郭,原卜就河靖坪之地。城周的四面旗帜都插好了,等待开工,不料,一夜间,旗帜竟被梅花鹿口衔着飞奔而去,最后,竟移插至古会州旧址之上,即今日靖远县城之址……房贵大为惊讶,以为这是神灵秘示,遂将卫城建造于此。这是明正统二年(1437)之事,距今已有584年的历史。

那么,后来这只神鹿哪儿去了呢?据糜滩乌龙山青云寺有关资料记载,此鹿最后踏冰北渡,来到将军庙,与一老道相依为命……梅花鹿老病亡故后,被葬埋在了青云寺,即将军庙院内。今日,寺庙院内赫然有一墓冢,墓冢前竖一青石碑,煞是突兀、抢眼。此已成为将军庙一重要景观也。众口铄金,大家都说这就是当年那只神鹿之坟……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前往观瞻一回……

民间传说、故事,都是由人编撰而成。有些故事虽说荒诞不经,但其中却饱含着地方文化的信息。故,今兹,将其收录于此,供大家研判、品评、玩味之。

故事十一:陈家拜——最富故事传说的地方

1.陈家拜,肇启于清康熙年间。陈家拜主要居民为陈家,家族人口有七八百口之多。糜滩传说中的:大明万历四十三,同知吕公开糜滩。主要是指,明末万历四十三年(1615),靖虏卫监收厅同知吕恒带领官民,将永固渠开凿至长尾滩……这个时候,陈家拜两大姓陈、杨都刚刚才从山西迁移至碾子湾落户。此时,糜滩山畔一带村庄已经出现,而今日沿黄河一带,仅有一些高阜地的岛屿、沙滩,尚不利于人们居住、开发。大约到了清康熙年间,随着黄河水势降落,澄地渐多,陈家四、五世的祖先开始登上陈家拜这块地方……此为陈家拜之肇启也。其命名,也在此也。

2.民国时期上滩最早的学堂。陈振益老师言,陈振纲先生的祖父陈鸿烈,为一方大儒。他于1920年代,出面建造陈氏家庙,并在家庙内设立学堂。他自己亲自为师,课授家族及附近子弟,同时延聘其他名师,共同教学。此学堂,为民国早期上滩唯一乡间学堂。旧时代,学堂与庙宇混处一起,乃常见现象。碾子湾神佛寺亦然,村学设立其内。笔者祖父武连升公,靖远师范毕业,解放前、后,曾教书于此。陈鸿烈胞弟陈鸿图,则钻研武学,耍动一把120斤铁大刀,虎虎生风……清末,曾多次上兰州进行乡试,期冀考取武举,竟屡屡因临阵发挥失常,未果。后,偷偷坐羊皮筏子回家郁闷而死……

左起:陈林俊、武永宝、陈振益、刘世荣、石信记、杨万本

3.陈家拜,全糜滩命脉所在。陈家拜大码头,糜滩老人传言是糜子滩的命脉,没有大码头,就没有糜子滩!此系全糜滩人共同所打造。经过清代、民国二三百年经营,方成现在规模。据陈振益老师说,老人传言,清代、民国时期,陈家拜在大码头上能停四十辆铁车……即铁皮包轱辘的马拉大车。黄河历年发大水,糜滩人筑拜、打拜,必须优先筑牢陈家拜这样的大码头,这类码头,犹如房子的梁柱,起着枢纽作用。否则黄河水,尤其苦水河,水流下来直接冲击此处,一旦垮塌,河水就会毁坏全糜滩……所以,地位很重要。

糜滩的水利主任陈永和先生,当年,每于黄河发大水期间,就会带上被窝卷子,彻夜驻守于陈家拜大码头。他知道,此处若出问题,则糜滩损失无量。陈振益说,陈永和对糜滩有贡献,影响好……

4.曾经繁盛一时的商业大码头。民国时代,直致1956年兰包公路碾子湾——红咀子渡口形成前几十年,为陈家拜最辉煌的黄金时代。陈家拜此时为靖远整个河北岸一带最大、最繁荣之码头。同时,也是著名的黄河渡口。从兰州至银川、包头的巨型羊皮筏子过此,常常驻足补济给养,筏子客则上岸夜宿于此。至于县城与码头之间,客商乘坐羊皮筏子过河,南来北往,犹如穿梭,络绎不绝……这样繁荣的景象,于1956年后,竟戛然而止。众所周知,碾子湾黄河轮渡渡口的兴起,结束了这一切。陈家拜昔日之喧嚣热闹,顿时归于沉寂。

靖远汽车站曾设立于此。其具体地址在今糜滩供电所场地。靖远各乡人等过河集中于此,坐班车沿山畔至镇政府附近龙王庙沟,从此过抖岘湾、吴家川,再至白银、兰州……据陈振益老师说,抗美援朝期间,靖远参加志愿军的战士都是集中在陈家拜,由此坐汽车分赴各部队,以及战争前线的。老一代人对此记忆犹新。

那时,黄河水运不够发达,用船渡大吨位汽车有难度。故,干脆将靖远汽车站设立于此,似在情理之中。

百货商品堆积如山。陈家拜当年还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汽车将百货从兰州等地拉运至此,卸载就地买卖。或者由羊皮筏子再运往县城,及下河各地倾销……而骆驼运来的煤炭,在南岸由羊皮筏子转运至此,人工背上码头,形成数个炭厂,向周边居民售卖。

商业旅店、饭店的兴起。由于系繁荣大码头,人来人往频繁,码头上商业活动兴盛,故,有多家私人旅店出现,以方便流动人员过夜。饭馆,也遍地开花……

5.陈、杨不分的故事传说。陈氏始祖陈礼夫妇定居碾子湾后,数代单传。大约是四世祖开始创业于陈家拜,时,儿子故去,媳妇稍弱智,悲痛万分。四世祖曾是手艺人颇有家资,屡以金子宝货验示于儿媳,儿媳竟连此物不识。公公感觉如此蠢媳妇岂能指望她拉扯大未成年的独孙?自己年迈多病,一旦亡故,孙子失去照顾,亦不免死路一条也。故,公公一时绝望想不开,遂与四五岁孙子同时自戕,用绳子两头分别上吊于附近水车上……大清早,同村杨家先人发现爷孙寻死,急忙上前解救之。杨家先人许诺一定照顾陈家独孙长大成人,再三安慰爷爷……自此,这一陈氏独苗得以幸存,后世则人丁兴旺,家业昌达也。陈振同、陈振益二位说,若此先祖夭折,则无今日陈氏家族也……故,同村杨氏对于陈氏有世恩,陈家人世代谨记勿忘也!因陈、杨二姓亲密无间,和睦互助,且,数代姻亲,其中不乏顶门立户事也。故,遂有陈、杨不分之说流行于世。

陈振益、陈振同在陈家拜大码头上留影

6.陈家拜,筏子客的故乡。陈家拜也是靖远筏子客的故乡,由于大码头与著名渡口的关系,这里的成年男丁,个个都是摆弄羊皮筏子的好手。即筏子客。据陈振益等耆老言,1952年土改时,陈家拜有羊皮筏子120副子。基本一家一副子,或两副子。数字为何如此清楚呢?因为当时一副羊皮筏子,顶1.4亩地。而从兰州往银川、包头放筏子者,一副羊皮筏子则顶1.8亩地。也就是说,陈家拜人在全糜滩的土地盘子里,因为拥有120副羊皮筏子,而少分土地200多亩。可见,羊皮筏子那时候收益丰厚。可是,后来,因陈家拜渡口被碾子湾汽轮渡彻底代替,筏运业歇业,收入来源断绝,则给陈家拜人埋下了短缺土地的巨大后遗症。陈家拜人尝到了苦果。陈振益等人至今提起此事,尚觉遗憾。

7.民国档案记载:糜滩筏子客最多。那个时候,一副用作商业摆渡的羊皮筏子,一般须二、三人参与经营,方能转开。因此,由此断定陈家拜当年有三四百人从事此项职业。所以,这个时候,陈家拜乃是整个靖远县筏子客最集中、最多的地方。我们称陈家拜为靖远筏子客的故乡,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一个村,有如此数量的筏子客,绝对为全县、全省第一……甚至,可能在整个几千里黄河上游的村落里,都占据冠军的宝座位置。

《民国时期靖远县情录》第二集第38页有这样的档案记载:

时间:民国三十四年(1945)。

内容:水上为筏子,划筏业以糜滩人最多,全县筏子计约400副……

这一段确凿史料,更加印证了上面的命题之正确性。估算一下,1945年,陈家拜的羊皮筏子应该在100副左右,那么,若是加上独石、碾子湾、樊家拜、王家拜等地的筏子,总数可能超越200副,全糜滩所拥有的这个数字,占据了全县筏子的半数之多。故,民国官方档案记载的“划筏业以糜滩人最多”的资料,完全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8.一起折戟沉沙的筏运悲剧。1957年,陈家拜人的筏运业,出现了一次大悲剧。这一幕深深铭刻于他们及其子孙的记忆里。由李成承头,杨培民、陈振甲、陈振德、陈振先、陈振伦、刘世存等十二人参加的长途筏运业,多年来一直有序进行着。可是,这一次,却出现惊天大事故。是年夏,筏子客的把头儿、掌柜的,李成,承揽到了一笔买卖,即用巨型羊皮筏子将二十吨钢轨从兰州运往银川……熟悉黄河水道行情的人都知道,此一路漂去,险阻重重。果然,筏子冒险经过桑园峡、大峡后,在乌金峡大浪天险处,出了大事故。筏子因超重失控撞向石崖,顿时断为两截……钢轨沉没水底,只有杨培民依然坐在筏子前半截上,其余人皆落水……其中10人有幸冒出水面,爬上尚存的半截筏子,返回陈家拜。一人,竟永远殁于水中,尸骨无着……笔者采访86岁刘世荣时,他说:只有我哥刘世存没上来,遇难了。估计是头部被钢轨击伤昏厥,落水失去自救能力所致。

先有筏子漂来陈家拜报信说,你们陈家拜筏子出事了……于是,家属皆依黄河朝上游方向翘望……待半截羊皮筏子在陈家拜拢岸,刘世存之母确认自己儿子遇难,未能回来后,遂伏在河滩大哭不已。

承头人李成,为人很仗义,自动担责,绝不连累大家。遂被起诉,因此坐牢数年……筏子客后人公认,李成此人,真正大好人一个!

9.陈氏家族同治灭族事件。同治之乱,陈家遭遇灭顶之灾,几乎绝户……陈振益老师说,当时仅存八个太爷(祖父),家族其余一百多口人悉数沉入黄河激流……别的家族同治罹难故事,几乎都是遭遇贼人屠戮,而陈氏家族百多口人则被黄河吞没。何故耶?这当然还是与贼乱有关。据说,贼人自碾子湾汉家坡*奔而来,堡子山上升起警旗报信,于是,陈家拜陈家人乱成一锅粥……时,拜堤下河湾里停放一大船,家族老人、妇女、子孙等悉数上船,试图渡河到达夹河滩岛去,在此避难。贼人无船,一般无法攻到河岛……结果,因人数太多,船被压翻,一百多口人皆落水遇难。家族精壮男丁,有八人,留在岸上参与武装保卫家园,竟得以幸存……这一沉痛灭族事件,陈氏家族人代代传言,莫敢忘之也。

10.陈家拜筏子客救大画家命。韦博文先生,平堡人,系中美协会员,兰州画院前院长。他曾说,兰州画院著名油画家余国纲先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华东高等艺专,师从刘海粟。1953年扎根甘肃,为我省颇有影响力之大画家。其系大资本家的儿子,能生活在西北实属不易。1958年,余国纲先生在洮河采风、写生,不慎掉进洮河急流的冰凌中,时值严寒酷冬,情势危急……忽有一筏子客将筏子置入河中施救……余国纲先生于此幸运得救。问之救命恩人,乃是靖远筏子客也,遂顿首敬谢不敏。此后,终其一生,余国纲对靖远人敬重、感激不已。

那么,救大画家的筏子客为谁呢?可以肯定,就是陈家拜的筏子客。

11.陈家拜筏子客团体受到嘉奖。1958年修洮河,陈家拜去了20几人,皆为筏子客,名之曰:皮筏组。组长是陈旭。皮筏组的主要任务是在洮河上,为两岸各工地运送生活用品,诸如面粉、蔬菜、馒头等等。间或,因工程需要摆渡相关人员往来洮河之上。或者,运送一些工程工具,等等。陈家拜皮筏组的成员,记得名字的有:陈孝、陈振武、陈振伦、陈振先、陈振银……等,由于皮筏组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洮河大会战做出突出贡献,工程指挥部特意为之颁发旌旗一面,通令嘉奖。当年,整个皮筏组20几个成员曾簇拥着这面旌旗在洮河岸边还曾留下一副珍贵的合影……其中位居前面最中间举着旌旗的小伙子,就是陈振同老师的胞兄——陈振银先生。

笔者曾亲自采访皮筏组目前唯一存世者陈振银老先生,今年86岁,以及皮筏组组长陈旭的儿子,78岁的陈振鹏先生,他们都证实,陈家拜皮筏组在整个洮河上具有唯一性。除此,绝无第二个类似组织存在。故,当年救那位大画家命的筏子客,就是陈家拜人无疑。只是年代久远,20几个筏子客当中,究竟是谁碰巧施救,已不可确考。在筏子客看来,洮河乃平缓小河也,从这样的河流上救一个人上岸,小事一桩也,不值得夸耀……如此以来,救人英雄,以致埋没姓名。

陈振银、陈振同兄弟合影于陈家拜老宅

故事十二:独石村毛家窑的传说故事

糜滩镇独石村首与中堡村交界处石崖畔的毛家窑等石窨子群,随着滨河公路的修建,完全展示在人们的视野里。以往,这里系黄河绝壁,其下是黄河激流,以及恒丰渠道。人们无法近前。据说,一旦有战乱,人们从山顶吊绳子下来入洞躲避之……一来,此处极端偏僻很难发现。二来,即使发现,敌人也难以仰攻进去……靖远沿黄河类似悬崖窟群甚多,大多不能直接进入其内观瞻。此处毛家窑,由于滨河公路过此,人们现在可以直接登堂入室,去体验古人躲避战乱之情景。故,目前,斯地游人一天天在增多,日益火爆,已经成为糜滩镇新增的一处旅游景点。

此处石窨子群排排成行,竟然有数十窟之多。笔者采访独石村毛万霞先生(68岁),他说,毛家窑,系自己祖太爷毛凤翎于同治贼乱时,出资修建。此外,还有吴家窑、杨家窑、胡家窑,以及万家黑洞洞等。都是有钱人家、大户,出资让石匠开凿而成……笔者曾进入石窨子中仔细研判、审视之,发现窟洞之间,彼此曲折串连,犹若迷宫……进门处有较深跌坑,敌人攻进此处,不小心误入坑中,会毙命。也算是一道防御措施。

洞窟中主卧室有石炕、石桌等。厨房,则有灶炉、烟道等。头顶石壁有大面积烟火熏黑痕迹,说明此处古人曾常驻过。

笔者还发现其中一处洞窟门侧有“光绪十三年”字样。光绪十三年是公元1887年,此时,贼乱已经平息。但人们惧怕贼乱的心理阴影犹在,继续建凿之,在于堤防以后再发生类似大劫难的事件。这也充分证明了,此处石窨子窟群确系同治贼乱前后所凿无疑。

在此干活的村民说,徐向前红军渡河至此,还曾在毛家窑驻足。甚至说,徐向前的回忆录中,曾经提到过毛家窑。因为,当年西路军渡河直接上岸的地方,就在此处。

村民还说,某年,中堡某胡家人,系地主,一家人躲避战乱据此,忽见土匪四周逼近,主人遂紧急让妇女、子孙乘羊皮筏子入河逃遁而去,期冀能活命。自己与老伴则坚守窟中……后,土匪费尽气力攻入之,主人夫妇遂喝大烟水而亡……

总之,开凿此处石窨子窟群,以及围绕它所发生的故事,一定很多、很多,也很生动。这些,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之。

独石村毛家窑石窨子群

故事十三:长尾滩大柳树的传说故事

1.大柳树“四个三”的特点。长尾滩大柳树,乃糜滩又一著名景观。其呈现出“四个三”的特点。即,树高30米;树冠直径30米;树干直径3米;护佑一方群众300人。笔者曾近前亲睹其树,仰观其下,深入研判之,感觉如此巨大的柳树,世所罕见。树干周长,应该在18米左右,六七个人合抱不住……此树乃全县、全市之冠也。甚至在全省范围,亦未闻能匹之者……

笔者久久徘徊树下,慨然叹谓不止。笔者还有一个判断,即,此树树龄300年,系康熙年间自然生育而成。乃名副其实“康熙柳”也。其与平堡镇隍庙之“康熙柏”好有一比。倘如此,此树则有“五个三”之特点也。

此树近水,常年在河边,洪水肆虐足下,人莫能近之。干旱年份,又有臭水坑伴之。人亦不能近之。故,几百年来躲避了无数偷盗者的伐木之斧,劫后余生,一枝独秀,始有今日伟岸之躯也。实属不易。

2.列入国家保护文物。大柳树早年,不太为人所知,也不被人们重视。近40年来,随着大柳树神奇故事的传播,以及庇护一方百姓灵异事件频现,大柳树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官方关注此树较早,已经将其列入国家古树保护名单,成为一处重要文物。民间的行动随之跟进,远近居民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有加……大柳树身及枝丫间披红挂彩,彩旗布条飘然,蔚为壮观……据说,小孩子有恙,需要拜干爹、干妈,家长遂指此神树为祖宗,立拜之,小孩子竟霍然痊愈,精神倍增也……

笔者采访此树保护者郑安洲老师,他说,大柳树拜干爹、干妈最灵验……我们长尾滩几百口百姓受其恩惠最深,我们保护此树,也是最积极,热情最高。

如今,长尾滩人将大柳树的保护围栏修葺一新。树旁停放柳仙神轿之玉叶阁,也是新建而成。树前伟岸之观音殿,主体工程完成,而外表粉墙工作,因资金问题,暂未进行……观音殿之所以与神柳树匹配伴行,那是因为,村民传说,大柳树系观音菩萨玉净瓶里所插柳枝一叶,落入凡尘,始生此柳也……

3.一方土地生灵之守护神。1981年9~10月间,黄河发生罕见大洪水。其每秒6000立方米的流量,刷新历史记录。大洪水的巨大威力,几乎摧垮整个长尾滩……此时,大柳树身处洪水波涛里,犹如中流砥柱,岿然不动,赐予了长尾滩人战胜灾害的信心和精神力量。不仅如此,大柳树还超常发挥了抗击洪涝不可替代的实质性作用。为世人称颂不已。时,任定西地区的侯副专员,面对大柳树鞠躬再三,说,柳仙啊柳仙,发挥你的神力,一定要确保长尾滩几百亩土地和300口社员的安全啊……随之,调集来无数草袋子,带领长尾滩村民,以大柳树为依托,筑成一道坚固的抗洪堤坝……整个长尾滩的生灵,于此躲过一劫……土地保住了,社员生命财产安全了……郑安洲老师说,要不是大柳树,村民赖以生存的数百亩土地必将被洪水冲毁,村庄房屋毁坏荡平,300口人将流离失所……这就是大柳树所立神功。

此后,大柳树在村民心中爱戴有加,并逐渐赋予了诸多神话色彩,成了闻名遐迩的一棵神树……

长尾滩大柳树

4.柳树爷爷的子孙。大柳树站立于糜滩之尾,与矗立于糜滩之首的毛家窑遥相呼应,已经成为糜滩新出现的两大旅游景点。毛家窑,人们或许稍感生疏,因为滨河公路方修建到此,其神秘面目渐为人知。大柳树则不然,由于糜三公路通行十数年,它就站立于路旁,早为人所熟悉。行人至此,其赫然之威仪,突兀眸框,令人讶然,且亢奋,不由人每每对其行之以深沉的注目礼。而它则赐予行人以温馨、神秘、博大的气息。同时赐福大家,似乎以富含历史沧桑之音在说:孩子们,一路平安哦!给你们赐福,吉祥如意……

大柳树按年龄计,绝对是我们的爷爷,或者祖祖爷爷……面对曾真实护佑一方生灵安全的大柳树爷爷,我们虔敬地接受其祝福。我们也很愿意在慈祥爷爷的怀抱里撒一回娇,听其讲述动听的故事。在此,也欢迎远方朋友来此游览、度假……

故事十四:糜滩 兼具海陆空优势的绝佳之地

糜滩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她和靖远县城隔河相对,靖远县城处于河之阴,而糜滩则处于河之阳。二者以黄河为扭结,两大板块在历史的天空,阴阳互补,珠联璧合,互动生辉,从而演绎出来一幕幕生动精彩的故事。

1.水路通达四海。糜滩距离海洋甚远,说她海陆空优势俱全,明显有些夸张。但是,糜滩乃著名陇上水乡,水元素渗透糜滩的角角落落……和糜滩打交道,最使人难忘的就是水……黄河水从其身边滔滔流过;永固渠水侵满她的每一寸肌肤;稻田和道腔坑里,无处不是水;青蛙的歌唱水淋淋、湿漉漉的……这里说他“海”的优势,主要指水资源丰沛。

抛开上述勿论,糜滩水上交通的发达和便捷,堪属一绝。新旧社会,糜滩黄河沿岸渡口林立,筏子客们日夜经营着水运生意,使得南北人民、商贾的往来,并不因黄河天堑的存在而阻隔。古代丝绸之路和近代南北商路的畅达,全赖此焉。

再说,明、清及民国以来,从兰州至银川、包头存在着一条黄河水上航道,糜滩曾经是这条航道上的一处重要码头、中继站。糜滩筏子客也曾经是这条航线的生力军,他们将靖远特产,如牛羊毛、水果、烟土、水烟、药材等,运往包头,这些东西,又从陆路被汽车运抵京津沪闽等地,乃至海外抛售……因此,我们说糜滩水路通达四海,一点也不为过。旧时代,糜滩学子在北京上学,登上家门前的黄河羊皮筏子启程,即可。筏子抵达包头,再上岸乘坐汽车,可一路通达北京……

故,糜滩的水上优势,非他人所能比也。

2.铁路公路网络形成。白(银)宝(积)铁路,以及中(卫)兰(州)高铁从糜滩境内穿过……京藏高速、109国道、247省道、糜三公路、靖北公路等穿过糜滩……而今,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景(泰)礼(县)高速,也穿过糜滩……历史上,刘川、三滩全境都曾属于糜滩辖区,所以,以此来论,说京藏高速穿越糜滩也没错的。本来,京藏高速是要贴近靖远县城而过的,那是必经糜滩无疑的。由于高层妥协,路线方才变成目前的样子。原来的包兰公路,即109国道,糜滩原本是必经之地,近20年,才改道他乡……总之,就目前情况看,糜滩不算太大的一片区域,铁路、公路网络,纵横如经纬,其密集度,放眼全国,亦不多见。

3.十三公里五座大型桥梁。黄河流经靖远154公里,境内目前共有八座桥梁(一座在建),其中糜滩沿河13公里竟有五座桥梁,平均两公里一座……这样的密集度,若以乡镇而论,放之全国,那都是绝对稳坐冠军宝座的。而且,这些桥梁还很不简单,其中的三座绝对是巨无霸式的特大型桥梁,在全国交通史上都是能挂的上号的、响当当的。

石板沟大铁桥。该桥号称:英雄的桥梁。始建于1959年,正式通车于1973年元月。它曾经是靖远县域的一座地标性的建筑,堪称靖远乃至甘肃交通史上的骄傲……为靖远、甘肃和大西北的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它曾经是历史上的巨无霸。

金滩大桥。该桥总投资4.05亿元,始建于2017年11月,2020年底全面竣工。桥梁全长设计为:1.089公里,主桥宽度为36.5米、双向六车道,辅道路基宽度13.5米。它是目前整个黄河上游最宽的桥梁。可谓黄河上游“天下第一宽桥”。绝对的巨无霸。

高铁特大桥。中兰客专靖远黄河特大桥位于靖远县糜滩镇长尾滩附近,是新建中兰客专(甘肃段)最长的桥梁,也是整条线路上唯一一座跨越黄河的桥梁,该桥全长7.08公里,桥宽12.2米,有209个墩台。这座桥梁从长度和高度方面来论,在整个西北都是罕见的。也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哦。

247省道桥,最繁忙的桥梁。位于糜滩碾子湾——宋家滩之间的这座桥梁,目前乃是靖远连接会宁、平凉、定西,以及白银、兰州的大动脉。它建成于2010年12月底。它是靖远境内目前车流量最多,最繁忙的一座桥梁。有些不堪重负。不久后,金滩大桥的通车,分流大批车辆,这一现象当得到极大改善。

糜滩吊桥,林黛玉式的病桥。糜滩吊桥始建于2000年7月,桥梁采用双链柔式结构,乃是连接靖远县新城区和糜滩、三滩两乡的重要通道。由于先天不足,设计缺陷,不堪负重,已经病休多年。目前仅通三轮和摩托车,其它大型车辆禁止通行。

靖远境内有两座吊桥,即平堡吊桥和糜滩吊桥。前者,雄性意味明显,从筹建、投入使用至今,充满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而糜滩吊桥,则雌性意味明显。其多病娇喘,多么似林黛玉啊;其外观美丽绝伦,更似林黛玉也……因此,笔者将其比喻做“林黛玉式的病桥”。这座吊桥目前的实用价值受限,但其不失为糜滩一绝佳游览、观光胜地也。

糜滩吊桥是一道绚丽的彩虹,使人们为之激动,丰富和生动了人们的瞳眸。同时,它也是一首轻快、浪漫的诗,使人读来,感到酣畅淋漓,痛快无比。

李白诗曰: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以此诗之潇洒、飘逸,和充满仙气、灵异之气,来形容糜滩吊桥,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4.两座飞机场。糜滩境内还有飞机场?答曰:是的。确切无疑。1956年,糜滩坪上,也就是现在的高铁车站一带,修建成一座小型飞机场。用来播撒农药灭虫。时,地下麦田有人举红旗引领,飞机则沿着规划的路线,屁股后面拖着一条灰雾带状的药粉,驶过地面……陈振益老师回忆说,农药主要是六六六粉,毒性很大,播撒过的地面渠沟,苍蝇虫子填满地上,令人震撼……大约1970年,这座机场废弃,成为糜滩中学的农场。这座机场曾经辐射会宁、景泰、平川、白银区境内,承担着这一带的农田播撒农药的任务。

近年,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各地州市通飞机航线。刘川南山尾机场,作为白银市的机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其规划图早已设计好,地址已选定,只待开工建设了……历史上南山尾一带曾属糜滩辖区,其为糜滩故地的机场,完全能说得过去的。

由上述内容看,糜滩这块风水宝地,海陆空优势俱全,绝非虚言也。糜滩,正因为居于把控全局的枢纽地位,因此,如此密集的水、陆、空交通航线、干线才布局于此。这一切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她的优势地位,更加不可动摇。我们每个糜滩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故事十五:糜滩——文化水乡与陇上小江南

1.水元素与文化水乡。笔者曾经有这样的观点:一个村子,或地方,判断其是否文化之乡,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曾产生过原始的民间歌谣、谚语、俗语等。若无此,那当然就与文化之乡无缘喽……

糜滩历史上产生的民间歌谣、谚语、俗语多多,因之,糜滩是陇上文化之乡,这一命题应该没什么可争议的。不仅如此,糜滩乃黄河上游著名的水乡、陇上江南……其文化基因里,“水元素”所占成分较大,地位突显。因此,糜滩更应该具备“陇上文化水乡”的资质。以后,方志等文化典籍对糜滩文化之定位,笔者觉得应该以此来把脉,并确定之,方妥。

2.糜滩历史上人才辈出。糜滩在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如下杰出人物: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张明道(北大毕业);西北抗日义勇军司令王儒林;甘肃教育界硕勋,曾创立靖远一中、靖远师范的苏振甲;少将、宁夏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万民和;解放军高级指挥员陈定邦;以及民国开明绅士、慈善家董衡宰、武惟一(段永基外爷);民国伪国大代表、民主人士万廷栋;黄埔军校毕业生,血洒抗日战场的万民亲、彭师古;民主人士、104岁寿星彭献璞;陇上书法名家董春阳;石油部总工程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委、经委、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全国先进个人”的何振鹏;著名教育工作者刘国玺、何维华等……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生詹玉田、韦尧智、苏彦安等……今日闻名遐迩的乡村名医马忠、郭永登等……糜滩学子还曾多次折桂,涌现出几多靖远文理科高考状元……

据说,民国时期由于糜滩人在靖远县城掌权者忒多,人才辈出,且有呼风唤雨之势。故,他人有不服者,竟偷偷于靖远县医院处黄河边(那时,黄河主河道紧贴靖乐渠),冲着糜滩方向修建一碑,从风水上,予以厌禳之……这等背地里的小动作,更佐证了糜滩人曾强势一时,颇遭对手之忌的史实。堪为一叹。

简单列举这些,目的在于为糜滩——陇上文化水乡的命名提供更多文化元素的支撑。糜滩由于水乡缘故,自古人杰地灵,多产文人和书画名家,以及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将军、美女等等……这也是糜滩地方富有文化底蕴之体现。

3.糜滩丰富的地方特产。自民国以来,百年历史,糜滩贡献于世的著名土特产有:红板水稻、灯笼辣椒、紫皮大蒜、大烟、黄烟等,还有红果子、老果子(香水梨)、大果子等丰富多样的水果类。红板水稻、灯笼辣椒在靖远都是创举、发轫者。由其,始向靖远全县推广之……糜滩还体现出鱼米之乡的特点。说起靖远人吃大米的历史,糜滩人应该是首吃螃蟹者。大米自此,成为靖远人餐桌的主食。除此,糜滩多产鱼,早年,糜滩全境遍地“道腔坑”,水浒星罗棋布,不计其数,鱼儿像棒槌一样在水里翻滚……糜滩人用捞网等工具捕而食之,成为度过民国18年等灾荒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民国18年那样旷世罕有之大饥馑岁月,全糜滩竟没有饿死一人的记录,悉赖此焉。至此可知,鱼米之乡盛名,绝非虚言也。

4.曾经煊赫一时的大棚蔬菜产业。前几年,糜滩的蔬菜产业达于鼎盛期,曾闻名天下。成为靖远地方重要的大棚蔬菜产业基地。糜滩的大棚辣椒,作为知名标签和产业的代言者,被消费者高度认可。提起糜滩辣椒,其大名鼎鼎,世人共知之也。靖远地方农产品支柱业有:烟洞沟、高湾的西、甜瓜产业;北滩、五合、东升等地的枸杞产业;乌兰的羊羔肉产业;大庙、营房的香水梨产业;这几个品牌的产业,可谓靖远地方的特色产业。糜滩蔬菜产业与之并列,并绝对名列前茅。曾为地方赋税的增长,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提升,做出过贡献。

众所周知,蔬菜是喜水、爱水的植物,这项产业在缺水地方无法实施、推广。糜滩水乡的特点,丰富的水资源,正是造就糜滩——陇上著名菜乡的基础条件。基于此,我们糜滩人向来都深深地感谢脚下那横无际涯的水……水是糜滩人幸福的源头,水赐予了糜滩人美好的一切。

5.水乡诗情透碧霄。此外,糜滩风景迷人,糜滩稻田郁郁葱葱,水草遍布,白鹭盘绕,蜻蜓旋飞,青蛙声声……此等景象,与江南何异哉?1991年夏,笔者曾陪同白银市文联主席葛维煌先生到家乡糜滩一游,他是安徽人,家乡比邻苏杭一带,当时看了这等景色,葛主席感喟再三。曰:眼前此景,感觉自己恍然回家乡也……不意,靖远还有这样一块儿神奇地方!

青蛙,靖远人俗称:赖瓜子。此物,也成糜滩一大特产,雨后,每每倾巢出动,其密集度,令人头皮发麻。赖瓜子,甚至成为糜滩人的诨号、代号。外乡人冲糜滩人揶揄地说:滩瓜子。或:糜滩癞瓜儿。那就是戏谑地指代糜滩人无疑……

南宋诗人赵师秀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南宋诗人辛弃疾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些描写江南苏杭水乡风韵的诗词,其意境用在水乡糜滩,同样是再贴切不过的。是啊,稻花飘香的季节,水乡糜滩,与水乡江南,可有一比。糜滩,乃名副其实的陇上小江南也……

总之,糜滩水乡充满诗情画意。在糜滩水乡之畔蹀躞、逡巡、浏览,会引得诗人们情绪高昂,如醉如癫,最后,慷慨作歌……笔者就曾为此写就《童话的糜滩》、《故乡糜滩》等诗篇多首,在网络上推出,有兴趣的朋友可搜索一阅。

故事十六:与糜滩及物产有关的谣谚集萃

所谓文化,就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及产品。故,地方民间歌谣、谚语、俗语等,无疑是一种文化……其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与地缘、物产、地方特征等信息密切相关。故,因糜滩之地、之物、之人而衍生的这些文化产物,更是具备了鲜明的糜滩地域特性,深深地打印上了糜滩的印记……这应该是糜滩这方天地及生灵对整个西部黄河文化的一份独特贡献吧。这也集中体现了糜滩地方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旺盛的文化创造力……

1.糜滩人卖蒜呢——你辫(辨)去?意思是你好好去思量、分辨的意思。这是一则因糜滩特产紫皮大蒜而生的歇后语。糜滩种植紫皮大蒜,历史悠久。在民国时代,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广种之。估计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吧。我幼时记忆,糜滩人自行车驮着背篼走城串乡卖大蒜……卖大蒜,必须先将新产的大蒜辫成25头、30头、50头不等的辫子。一般卖大蒜论辫子……糜滩的红胶泥土地颇适宜这种植物的生长,以致成为当年地方的一大特产。这则歇后语,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

所谓文化,人们有时候睹物思情,因物而产生精神活动,并凝练成经典话语,诸如歇后语、谚语、俗语等等。这就成了文化……糜滩人卖蒜呢——你辫(辨)去。这则歇后语,文化味儿颇浓,同时充满思辨色彩。它一方面反映了糜滩曾广种紫皮大蒜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糜滩人与紫皮大蒜之间纠结不清的深层关系。

紫皮大蒜,现在糜滩人亦然偶种之。但已不太常见了。

2.糜滩人卖红果——数掉了。糜滩多产红果子,碾子湾村尤多。红果子是一种古老果品,现在基本淘汰。根据遗留树桩推算,其历史在二、三百年之间。笔者上中小学时,在家父逼迫下,小小年纪就曾在县城买过红果子。也曾用自行车驮着红果子去南川的河畔、大、小羊营等地换过粮食。红果儿一般一毛钱五个、七个、八个不等。买到最后,就论堆,或包堆……有时候成背篼整个儿买给卖家。这叫做:“段肚儿”。这个时候,好事者就数起来: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糜滩人卖红果——数掉了。这一歇后语,比喻做事干散、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人问:你今天的货物出手怎么样?答曰:糜滩人卖红果儿——数掉了。这就意味着,出手利索,提前完成任务。再比如说,有人喝酒划拳,屡屡输了,并且是“干六”、“干六”的输了。于是就说:今儿天,划拳输惨了。简直是:糜滩人卖红果儿——被数掉了……

3.癞瓜子(青蛙)能吃肉——糜滩人用缸腌着吃。糜滩水乡,青蛙极多。可是除了吵闹烦人之外,似乎再没什么特殊用处。尤其是不能做食材,徒有如此数量,真有些可惜。

在外乡人的想象里,倘若青蛙(赖瓜子)能做食材,那么,糜滩人一定会像腌大白菜一般,将其腌到缸里慢慢享用……所以,这则歇后语,对糜滩人显然有地域性的歧视性质,讽刺意味明显。似乎用此来强化说明:糜滩人无用……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糜滩水乡青蛙之多的事实。

这则歇后语还有一层含义,常常被人引用。有时候,人们对于数量多的事物,缺乏实际用途,就会搬出这则歇后语来说事儿。人们会说:那东西多,能咋?没用的。癞瓜子(青蛙)能吃肉——糜滩人用缸腌着吃……这体现了人们对数量多而无用的事物一种遗憾、无奈和感叹……

4.赖瓜子戴眼镜——撑圆了。赖瓜子,即青蛙,怎么能戴眼镜呢?实际情况是不可能的。这句歇后语,本意是讽刺有些人拿腔作势,假充高大上;或者故意抖架子、摆谱……碰到此种情况,糜滩人就会说:赖瓜子戴眼镜——撑圆了。所谓:撑圆了。即架势撑起来,足够唬人的意思。也可指:撑够了,撑得很到位的意思。

这句歇后语,人们使用的频率很高。至今仍常用。其产地,就在糜滩本地。当然,它不独指糜滩人。任何地方人只要盲目耍二杆子,小看他人,人家都可用这句歇后语来刺虐之。碰到此情况,对方会说:赖瓜子戴眼镜——把你娃给撑圆了……在我跟前耍啥二球?快快拉倒吧,回家转姥姥去……

5.陈鸿棋学唱戏——毁了一亩烟苗子。陈鸿棋,糜滩陈家拜人,当年乃是闻名靖远全县的秦腔迷。关于陈鸿棋学唱戏毁了一亩烟苗子的故事,民间传说有之。靖远名儒张尚瀛先生还曾将此故事专门撰文,刊载于靖远县政协编纂、出版的文史资料里。1920年代,靖远陈家拜一带广种大烟。陈鸿棋家里种植一亩烟苗子,长势正旺。某日,他在地头忙农活儿。忽一时心血来潮,竟忘情地满地踢腾起来……原来是戏瘾发作。《伍员逃国》的秦腔戏,充满悲情色彩。乃是陈鸿棋最拿手的戏。只见他边唱,边顺手拔起一根烟苗子做马鞭,驰驱策马,一时烟田尘土飞扬……烟苗子脆嫩之极,一甩即坏。坏了,就再拔起一根,接着唱……等到一出戏唱完,一亩烟苗子悉数被毁……折腾够了、累了,陈鸿棋望着眼前情景,自己也被吓呆了……此后,便留下了“陈鸿棋学唱戏——毁了一亩烟苗子”的歇后语。

陈鸿棋(1876~1962)

如今,这句歇后语和故事,都留在了地方史册中。歇后语足够经典,且发人深思。而故事,则令人啼笑皆非,极具娱乐性质。这其中也体现出了糜滩人所具有的洒脱的文化情怀,以及痴迷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也有一说,陈鸿棋唱戏被毁的是一亩黄烟,不是大烟。黄烟(水烟原材料),当年也是糜滩一带的土特产之一。一度颇负盛名。

陈鸿棋还有其它传说故事也很生动。据其堂孙陈振益老师讲述,陈鸿棋无子,其孙陈振祖,系抓养外孙,算是过继而来。其重孙陈林祥,系笔者糜滩中学同学。陈鸿棋痴迷唱戏,尤其擅长武戏、老生戏。记得幼年时,陈鸿棋常常在詹村、坝滩等处乡戏台上一人霸台独唱许久……陈鸿棋四方模样,颇威猛。其长髯飘拂,又戴着长胡子唱戏,乃一道独特景观也。晚年,由于长长的胡须,有时候唱戏,干脆直接登台,不用假胡子……陈振益还说,陈鸿棋嗜好武戏,武功也很了得。解放前,有黑狗班头(警察)前来找茬儿,陈鸿棋怒睚裂眦,拳击一树木,树皮纷纷掉落。黑狗班头见此,色怖胆怯,遂悻悻退去……

更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是,解放后,靖丰剧团的团长王化民先生,曾亲自登门拜访陈鸿棋,抢救了一部失传秦腔戏《蛟龙驹》。此戏,反映晋朝忠烈故事,历来为西府秦腔传统戏,也是拿手戏。王化民先生乃一代武戏高手、传人。据说,其“武把子”功夫极好。旧时,民间多传说其唱戏故事。不意,《蛟龙驹》戏本在王化民这里失传了。而此戏,竟全装在陈鸿棋的肚子里。王化民先生遂与助手坐羊皮筏子到陈家拜,连着半个月的紧张工作,将这部戏抄录而去……

陈鸿棋生于清清光绪二年(1876),殁于公元1962,终年86岁。

6.红果儿红了,认不得人了。糜滩多水果,红果子是其特产之一。红果子,城里人也叫做沙果儿。成熟后,果子颜色一片绯红,看上去颇勾人食欲。吃起来,沙甜、沙甜,美味可口之极。红果飘香季节,糜滩人就变得警觉起来,故意不认识熟人了……有熟人从地头、树下走过,就会躲避之……小农经济条件下,糜滩果农的悭吝、小家子气于此毕现无余也……没办法啊,文革困难期人们的小日子过得颇艰难,红果子的收入是贴补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不小气不行啊!于是,外乡人编排、挖苦糜滩人,就有了这两句顺口溜。

7.糜滩——赖瓜子;碾子湾——臊巴子;三滩——葫芦娃子。这几句顺口溜,在我幼时,几乎常年吊在周边人们的嘴边。似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出现的频率极高。谁不经意间,突然就会冒出这么几句来……现在,由于时过境迁,这几句顺口溜出现得少之又少了。没有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人,似乎对此还有些陌生了。

从局部而论,糜滩、碾子湾与三滩(文革中属于糜滩)三个区域,各有其特点。糜滩青蛙多,自不必多说。碾子湾则相对较旱,非自流灌区。灌田一般靠大水车、井刮子、刮车子(龙骨车)等提灌……旱地多臊巴子。所谓臊巴子,即一种黑色甲壳虫。碾子湾当年常见之。至于三滩,那个时候广泛种植葫芦(番瓜),一种蔬菜。三滩人常常自行车驮着葫芦娃儿满世界售卖……因了这几种特点,于是,人们将地域特产,冠名于各地域的人,一时成为他们的不雅代号,或者诨号……现在回味之,其颇有幽默意味。令人为之一哂。犹如世人熟稔之:上海鸭子,河南侉子,山东大葱,东北虎,西北狼之类……彼此类同也。

8.赖瓜子没膀子,只凭一副干嗓子。糜滩赖瓜子,即漫天遍野的青蛙,这家伙没有翅膀啊,所以,无法飞翔。但其歌声嘹亮,嗓音清脆,罕有能比之者。这是人所共知之事。有些旱塬上的人,初来糜滩亲戚家过夜,每每被青蛙的大合唱给吵晕,吵昏头,于是,要闹失眠了……人们觉得青蛙这家伙,除了有副好嗓子之外,其余,似乎一无是处,百无一用。所以,外乡人编排、揶揄糜滩人,就有了这则顺口溜。意思是,糜滩人,能吃,会说,像青蛙一般,嗓音嘹亮,就是不能干。即说的多,说的在行,而行动能力差,实干起来不行……

有时候,歌唱家、演说家之类人,因唱得、说得干散、亮豁,而其它方面是弱项,人们也会拿此俗语来取笑、嘲谑之。所以,因青蛙而生的这句乡间俗语,适应于形容所有能说不能*人,或者事……

9.冤枉,嫁在滩上。隔河渡水,没有衣裳……这似乎是一首小歌谣。在很久以前,黄河阻断南北交通,仅靠羊皮筏子摆渡的岁月,糜滩似乎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经济条件不够好,所以,缺衣少吃……再者,女孩子嫁到糜滩,出行转娘家也十分不易。故,这首歌谣遂生之焉。

这显然是一首怨嫁歌,女子嫁到糜滩,后悔不已。她诉说着自己的憋屈、冤枉,也在告诫后来者,勿蹈其覆辙也……

歌谣、谚语之类是文化之一种。这首歌谣,反映了旧时代糜滩被黄河阻隔,略显闭塞,经济不发达,女孩子畏嫁糜滩的时代特征。

2021年4月1日夜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摄录:张再德 甘永平)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1963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白银市平川区档案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等职。几十年从事基层档案和宣传、文化工作。

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近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

近年,作者致力于家乡靖远地方黄河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撰写了二百万字的各类散文随笔、笔记杂谈,等等。总体冠名为:“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分为小说卷,散文随笔卷,笔记杂谈卷,诗词歌赋卷、文史卷,五大类。多角度,多视角,多元化地,坚持不懈地宣传家乡靖远的地方文化,架构起了自己的独具一格的作品体系。

作者提出的口号和目标是:

▲努力构建靖远新型地方多元文化体系

▲不断充实、丰富靖远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倾情打造靖远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

▲着力重塑靖远地方文化的崭新形象

▲为靖远文化大县的崛兴,靖远地方文化唱响于世奉献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