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把小行星,改造成永久栖息地?或许普通人也能成为太空居民

该如何把小行星,改造成永久栖息地?或许普通人也能成为太空居民

首页休闲益智太空避免小行星更新时间:2024-05-09

别看现在各国明面都忙着到月球或火星上建立永久居留基地,实际上他们心里还都暗戳戳的盯着小行星呢。

尤其是在现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下,资源丰富的小行星那可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毕竟据粗略估计,仅一颗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重量就差不多有20亿吨。其中可能会含有3千万吨镍、150万吨钴和7500吨铂。且这种规模的小行星,在太阳系中差不多有100万颗。

然而小行星上的矿藏可不是那么好采的,就现在的技术来说,人类上个火星都费劲,更不要说开发小行星了。小行星就像是手机里的小姐姐,人类也只有舔屏幕的份儿。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为了把小行星抱回家,人类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小行星上,建立一个适合生存的中转站。毕竟开矿这种复杂的工业活动,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类,全部交由机器来完成。

且随着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中转站将更多的承担,像高速公路上服务区一样的职能。所以人们对小行星基地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盛。而对于如何建立小行星基地,其实人们已经研究了好久。

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建立小行星基地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重力。毕竟长期暴露在零重力或微重力环境下,对人体是有害的。

例如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每天都要用阻力机至少锻炼两个小时。且即便如此,长期生活在失重状态下还是会导致健康问题。

所以任何长期的小行星定居活动,都需要某种形式的人工重力来减轻这种影响。目前制造人工重力最常见的想法,就是通过旋转整个定居点来实现。

然而问题是,部分小行星并非什么完整的巨石,更多只是由自身的引力聚集在一起的,非常松散的碎石堆。

因此任何通过试图旋转小行星,来实现人为地在小行星内部产生重力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它地解体。不过好在还是有一种可行的方法,即在小行星周围搭建金属网或笼子,就能防止它解体。

例如罗切斯特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就曾做过推演,先是把小行星放进一个由超强的碳纳米纤维网制成的圆柱形袋子里,再通过旋转让其均匀分布在袋子的内壁,进而形成旋转的环形城市。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制造的太空栖息地还不小。

以半径300米的贝努鸟小行星为例,当其被能够伸缩的纳米纤维袋包裹住后,仅需旋转几个月,就能让纤维袋膨胀成半径为3公里的环。

居住面积约为56.9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曼哈顿的大小。且还能拥有大约两米深的岩石地层,这足以屏蔽附近的高剂量辐射。

然而生存空间虽然有了,内部的基础设施又该如何建造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人想好了。一篇近期发表的名为《小行星自主*为旋转空间站》的论文,就拟定了一种无人建造计划。

其强调了只需从地球上发送最先进的技术组件,并使用小行星本身的材料来建造其他一切东西的重要性,如岩石研磨机和太阳能电池板。

该计划起初仅需发送一个“种子”胶囊,其中包含四个蜘蛛机器人、基站和足够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仅约8.6吨用于建造另外3000多个蜘蛛机器人的材料。这甚至远远低于猎鹰重型火箭的容量。而且一旦“种子”到达小行星,理论上它将不再需要来自地球的任何帮助。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按照粗略计算,该项目的总成本低廉到只需41亿美元,平均每平方米仅有4.10美元,远远低于绝大多数太空探索计划的价格。且整个建设项目可能在短短12年内完成。

当然,要想让栖息地充满空气和水,并将其内部调节到合适的温度,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对于这样的项目来说,十几年已经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