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
1975年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战争取得胜利,此后越南的出版物开始出现分析越战中各战役的文章,其中有一篇较有趣的是由杜文春(Dao Van Xuan,译音)上校所撰写的“1975年春季总攻击和普遍起义一一大规模战略性进攻中的坦克装甲部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论述北越装甲部队战略及战术的运用;并对1975年该次作战进行分析归纳。藉由杜文春上校的文章,使我们有机会将北越的两次装甲作战作一比较,即1972年和1975年;前者是首次将装甲部队集中大量运用在战场上,对北越而言,装甲部队的动员可说是胜负参半;但是根据该次的经验,参与1975年进攻的北越军官谨慎地使用其麾下的坦克,充分发挥其优点,对北越的胜利有相当大的助益。
1972:初次运用,胜负参半
北越总司令武元甲将军在3条战线发起进攻,主攻部最先越过北部非军事区推进。该区的出击发起日于3月30日,由100辆装甲车、坦克开道。据粗略情报估计,南越军的反装甲武力并不足以防御北越装甲部队的推进,北越装甲部队充分发挥骇人的震撼力,造成南越军第3师溃退,不过他们稍后克服了最初的惊恐,并有效地以反装甲武器和自己的装甲部队对抗北越军,但南越军之所以能击退北越军,部份原因是因为北越士兵尚不能熟练操作自己的坦克之故。
在另外两条战线,即南越的昆嵩省和平隆作战的北越军队亦以装甲部队为主力,企图占领安录,但在战术的协调出现配合的问题,结果北越的装甲部队很快就被南越的反装甲武力所制服。虽然北越的装甲作战人员都刚从前苏联受训回来,但在坦克对抗作战乃至一般战场部署的表现并不尽理想。据目击报告,北越装甲部队即使于较无敌情顾虑的野外,仍不肯离开道路行驶;而在需要快速主动前进时却迟疑犹豫、裹足不前。
起初由于天气不佳,下雨而且云层叉低,限制了空军的行动,所以北越的进攻还算顺利。可是等到天气一好转,在3条战线上,北越部队都遭到南越及美国空军猛烈的轰击,伤亡失。惨重。此一情况再次证明,装甲部队若是缺乏空中支援,则本身最好有配套的积极防空措施,否则将损失重大。
对于北越而言,此次中等强度的传统作战可说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在指挥者缺乏各兵种整合作战经验的情况下,造成了坦克和兵员的伤亡惨重。在3条战线上,北越军队各自为战,缺少协调的局面,也有助于南越方面抵挡住北越的大规模攻势。例如在北方战线上,由于后勤支援不继,终使强攻的北越装申部队成为强弩之末,无力继续推进,而就参加战役的北越装甲兵来说,军事评论家厄耳默曾有这样的叙述:“苏联坦克的性能虽然出色,但操作人员的技术拙劣,彼此间毫无默契配合可言,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装甲部队的成功与否,端视装甲人员的操作熟练,默契与判玩力而定。”
1972年5月中旬,北越进攻失败,从3条战线上撤退整补,到6月底时,北越共伤亡约6万人和250辆坦克,这样的伤亡和损失数字不可谓不大,但并非毫无收获,因为各级部队均因此吸取了多兵种配合作战的经验,日后证实相当值得。此外,还因此迫使南越动员所有的主力部队抵挡北越的进攻,从而让北越的小股游击队得以在农村自由活动,将势力扩张到南越境内约1400个村落。
北越第二次大规模运用装甲部队,使其指挥者明确了解在部署坦克时所可能犯下的错误;而在3年后,1975年春季攻势能获得闪电式的胜利,显示北越是多么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
1975:吸取教训大获全胜
北越指挥官在制定1975年战役中的装甲部队运作时,尽量参考1972年的经验,他们以合理而集中的方式使用装甲部队,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这意味着须先确定哪些是关键性的战役,以及哪些战役可以对整个战略局势造成重要影响,这种只将装甲部队投入最关键战役的作法,事后证明收效甚大。譬如北越在“中央高地战役”牵制行动中并未出动坦克,而是将其集中投入邦美蜀的主攻战。同样在“胡志明战役”中,坦克也只被使用在对西贡进攻时,做为先锋突击部队。
北越人民军认为“突击”和“纵深推进”乃是成功使用装甲部队的两个主要手段。“突击”是由快速进攻压倒敌方的抵抗,采用这种手段时,必须依靠装甲部队的冲击效果使敌人措手不及。此一方式被用于对付西贡、春禄、边和和霍蒙之类的人口密集中心。
一次成功的“突击”能为“纵深推进”或追击开路。当南越军队受到突击而招架不住撤退时,遂行追击或纵深推进的北越军可使对方再遭受更重大的伤亡而完全丧失战力。装甲部队的成功运用,使北越军易于迅速占领重要目标,例如城内的指挥作战中心,或城市的防御带。照杜文春上校的说法是:“纵深推进式进攻,乃是为取得战役闪电式胜利的决定性打击。”
北越的指挥官还体验到,他们的坦克在1972年的数次战役中,曾经因为脱离步兵单独作战而吃到多么大的苦头。因此这次他们决定保持紧密的进攻队形,让彼此间得以互相支援。而且队形还必须相当强固,使敌方的步兵或坦克无法将其击散或阻挡其前进。在与步兵部队配合时,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和障碍系统,但是指挥官仍会在决定采取与其他兵种配合作战时,应如何充分发挥坦克的特点。据杜文春上校表示,他们所考量的有下列儿点:“进攻应猛烈迅速、作战应无比勇敢、尤其重要的是勿于进攻途中在敌方战线内停留。”
为了保持前进的强势,北越指挥官采取“蛙跳”前进,即在遇到敌方抵抗时,由先头部队进行快攻,而后续部队则绕过敌方阵地续继前进。对西贡郊外“守德军官学校”的进攻就是如此,当战斗持续并僵持时,北越的其他部队就绕行直攻西贡桥,将其占领,并进而造成敌人的孤立无援。
北越军队的前进速度加上南越力面缺乏计划,使后者丝毫没有变更部署和加强阵地的机会。北越之所以能够不停顿地前进,归功于一个组织严密的后勤系统,此系统动员的车辆达万余辆。为了充分利用先锋部队顺利进攻所创造的机会,后续部队必须拥有与先锋部队相当的前进速度,特别是步兵部队。
在过去,北越师级部队均依靠步行前进,但在这次进攻中,北越则运用了所可动员的车辆、交通工具,期使部队兵员尽可能搭乘到卡车以迅速调动,在发生车辆调度困难时,甚至就地使用由敌区俘获的大型游览巴士。而装甲运兵车不但用在运输部队,也在作战时紧随坦克以提供必要的掩护。经由以上各种措施,北越军队进攻的速度平均每24小时能推进50-60千米。
在1972年那次进攻中,北越由于后勤支援的问题而行动受制,但到了1975年的中央高地战役和胡志明战役,复杂而有效的补给系统已能使装甲部队快速作战了。例如通往禄宁的输油管铺设,使得在南越南部省分持久作战的装甲部队战力大增;而为了方便燃油的分配,每个输油塔都派驻部队专责输送,以保证及时供应;此外弹药补给和车辆维修也都有部队专司负责。而露北越还大量利用缴获的物资,因为北越军队前进的速度实在太快,导致败退的南越军队往往来不及破坏仓库或坦克,整批整批被俘获,这时北越即适时加以善用,以敌方坦克增加自己装甲部队的实力。
北越指挥官在1975年春季进攻中的作战指挥能力,较之1972年而言大大提高。在各兵种配合协调作战时,是由高阶步兵军官指挥,但是遇有需由坦克担任主攻的场合时,指挥权就会转移到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但是不论何种情况,两者均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从杜文春上校的文章中可以获得这样一种印象,即北越军队对于指挥人员的态度是鼓励他们在各种战况下都要能随机应变;特别是那些“纵深推进”的指挥军官,尤其要求能做到这一点。在1975年的战役中,北越军官的主动性在战场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评论1972年的进攻时,文进勇将军曾提及美国的支援是北越失败的重要因素;停泊在东京湾上的4艘航空母舰的600架战机,和以奉国为基地的100架B-52轰炸机,还有南越空军的180架战斗机,在那次战役全数出动,让北越在防空上的弱点暴露无遗。到了1975年时,双方的情况则有极大变化;南越的空军实力虽然有所增强,但却不再有美国的支援,丽芽越蛛由前苏联获得大量的防空武器。此外,进攻部队配备防空团和注重机动防御这两项措施,北越终能为大部份的部队集结处建立起保护伞,从而使装甲部队在遭受敌方空中攻击时减轻损失。
1922年北越曾经因为各部队间缺乏协调联系付出重大代价。为克服此缺点,军方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强调需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制定明确的程序,使作战部队能迅速了解彼此的情况。另外,为进一步协助指挥官的工作,进攻部队另增设侦察小队,由步兵、炮兵和工兵组成,该小队的任务是担任进攻部队指挥官与其下层指挥官之间的联络。
在通讯组织方面,杜文春上校指出各帮队帮后勤部门之间座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特别是应充分利用坦克和装甲车的固定通讯网,以确保通讯联络不致中断。而为了有助于友军的协调配合,进攻部队还设立1支配有机动车辆的联络官分队,经常性派往前线直接了解战况。除此之外,活动于南越防线后方的特工人员还不时提供额外的珍贵情报,使北越如虎添翼。
杜文春上校还指出,从1972年的经验教训学到,如果忽视运用坦克时应注意的基本问题,便会遭受惨重损失。纵观北越装甲部队的作战经验,其中并无惊人的新技术或创新观念,但却有些宝贵而值得学习的教训,说明如何成功地使用装甲资源。事实上北越的运用原则和西方大多数军事教义的准则大多相符,真正特别之处在于北越能将其应用于越南的独特环境。
二战结束后,除了阿以战争之外,近代已很少有机会能实地去研究实战中的坦克对抗,北越的两次坦克战役可以丰富此方面的不足。然而在整个越战过程中,许多人对于坦克是否能在该地区生存和发挥作用产生疑问,甚至有人表示:“人人都知道你不可能在像越南这样的地方使用装甲部队!”这样的论调在整个60年代经常可以听到,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至理名言。然而北越却以事实证明了装甲部队在越战的胜负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今后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决策者绝不能轻忽这两次坦克会战的教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