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might not care, even if you know, but you can’t care if you don’t know”
四年半前,我成为了一名水肺潜水员,开始探索覆盖地球另外70%的蓝色海洋。
OW的第一次开放水域,兴奋的从海底带上来一小块珊瑚残枝,要带回去作为第一潜的纪念,没想到升到水面后被教练夺过去扔回到海里,并告之不可以从大海里带走任何东西。
从此,我和大部分潜水员一样,怀着对海洋敬畏的心开始了每一次的海底探索。
“除了气泡,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不带走。”
随着潜水次数增加,去的地方越多,越意识到水下环境的恶化和珊瑚的白化,我开始默默的成为一名海洋守护者。
会在商业宴请的场合拒绝食用鱼翅,平时低调的我会当场高调地宣称抵制鱼翅消费,揭露出这个产业链上的残忍。
会因为自己的朋友去了海洋馆,与他争锋相对的争执的面红耳赤,找出各种证据和文章来证明海洋馆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会因为某位潜水员为不被珊瑚刮伤佩戴潜水手套,宣称相比珊瑚更关心自己宝贵的皮肤,心里已默默的把她拉入了黑名单。
去年,我成为了一名PADI潜水教练,在涛岛Crystal潜水长实习的几个月里,开始接触海洋保育有关的生态潜水(ECO Dive),发现可以身体力行地对海洋做出直接贡献,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不得不说,对于海洋保育相关,我是有种执念的甚至着迷。对于有些人把ECO视为螳臂当车做做样子的说法,我通常的回应就是送一个白眼,然后继续做自己的认为正确的事情。
回国一个多月了,我想趁记忆尤鲜,把在ECO KohTao所接触到的生态潜水(ECO Dive)以及海洋保育的内容梳理分享出来,希望给关注海洋保育的你一些信息和启示,Either you are a diver or not。
有光的方向,纵使微光,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前行。
一、海洋清洁
海洋废弃物清洁是最直观的海洋保护活动,包括在海滩岸边的净滩运动以及海底的潜点清洁。海洋的废弃物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故意(如人为排泄、人为遗弃)或非故意(如海岸或船上的垃圾被风吹入海洋)的方式进入到海洋系统内。
(图片来自于Project Aware)
这些废弃物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破坏了海洋环境,但是它们的危害远不至于此。
一些海洋垃圾碎片做不到在海水中降解,比如塑料、玻璃碎片等会被海洋生物或者海鸟等误食体内,造成对大自然生物的伤害。死亡的鱼类和海鸟解刨后发现体内大量的塑料垃圾的报道和新闻比比皆是,让人痛心。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些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吞食进体内后并不会消化降解,大部分一直留在体内直到生物死亡,再释放出来继续漂流或者危害其他生物。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海洋废弃物另一重大危害就是会在海水中缠绕、覆盖、碰撞海洋里的生物,例如废弃的渔网会缠绕珊瑚礁,影响珊瑚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又例如丢弃的玻璃瓶会在海浪水流冲击下撞击海底物种和环境,造成破坏。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What we do in ECO Koh Tao?
1. 净摊活动
定期组织开展净摊活动,在Crystal前约500米长的沙滩上捡垃圾,包括烟头、渔网、塑料包装以及其他废弃物。DMC志愿者们被分配到不同组,大家带着手套(为节约每人一只手套),每组会分别分配黑色垃圾袋和绿色垃圾袋,绿色袋子用来装所有可回收的瓶子,比如玻璃瓶、饮料罐等;黑色袋子就是用来装所有其他垃圾。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为了增加乐趣,还会组织捡烟头大赛(Cig Butt Collection),限时1小时内,看谁捡的最多。很难想象短短500米长的海滩上往往能捡得到几千个烟头,当然还没有考虑到已经被潮汐冲带到海里的部分。随着泰国全面禁止海滩上吸烟,希望目前烟头垃圾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有时候能把捡来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做些有意义的安排是一件完美的事情,比如曾经一次我们捡到一张已经破掉的巨大渔网,先把渔网冲去泥沙,粗粗剪成想要形状,边角余料缠成绳子,用它组合做了一个简易吊床。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2. 水下潜点清洁
水下潜点捡垃圾同样分组行动,每组都分配一定数量的垃圾网格袋和剪刀。网格袋用来收集收纳海底垃圾,剪刀用来剪断鱼线等缠绕不便于解除的垃圾,例如有些鱼线缠绕在珊瑚或其他结构上,不能轻易移除更不能蛮力拉扯,这时剪刀就派上了用场。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水下清理过程中注意事项:
对于海底的玻璃瓶,可以不必捡回来,因为它们可以作为一些小鱼小虾的家,但是要确保它们已经固定好,比如可以把玻璃瓶半埋在沙地中,不会轻易被海浪海流带走,正如前面所说,不停被晃动的玻璃瓶会撞击海底其他结构和生物,造成破坏。
对于海底的纸制品,要酌情处理。如果纸制品是相对坚挺的(譬如一些硬纸壳和强度大的包装纸),不会在水里碎掉,那么把它装入网格袋带回来;如果纸制品被水泡过后软且容易碎(譬如一些软纸壳、报纸),那么保持原状让它留在原地,因为碎纸屑会被鱼类误食无法消化而导致鱼类死亡。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还要注意区分海底垃圾和海底生物(如一些海草类似鱼线,一些海藻形似塑料制品),不要把生物错误识别成垃圾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需要志愿者们对当地生物有基本简单的认知和了解,并对海洋垃圾有相对敏感性。
具体垃圾识别可以参考Project Aware DAD(Dive Against Debris)课程的海洋垃圾识别指引。
以下分别是中英文版本的连接:
中文地址:
https://www.projectaware.org/sites/default/files/2017-06/80139_DAD_MD_ID_Guide_v2_2_SC.pdf
英文地址:
https://www.projectaware.org/sites/default/files/2017-06/80139_DAD_MD_ID_Guide_v2_2_EN.pdf
海底还要注意收纳垃圾的网格袋应该尽量抓住两端握在胸前,不要产生拖带悬挂,避免拖带伤害到下方的珊瑚、生物或对环境产生影响。
水下清理,只要求清理力所能及可清理的海洋垃圾,对于一些大型过重的垃圾(譬如大型金属设备、轮胎等)需要起吊袋等特殊装备来处理,那么就把它暂留在海底,这不是这一次潜点清洁的目标所在。
垃圾分类统计:
捡回来的垃圾有常规的塑料制品、食品包装,还会有衣服鞋子,往往还有更多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收集回来的垃圾,不是简单的丢回到垃圾站就好了,需要区分类别,然后分别计数登记,这些数据需要上传到Project Aware网站,用于海洋垃圾的数据普查记录。
(图片来自于ECO KOH TAO)
各个垃圾区别分类比照Project Aware DAD的对照卡来逐一计数记录:
(图片来自于Project Aware)
垃圾分类整理计数是最脏最麻烦,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所收集记录的数据会被汇总在Project Aware的全球数据库。截止2018年3月,Project Aware宣布通过其数据库被全球各潜水员志愿者移除并上报的海洋垃圾数量已经达到1百万件,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过程经历了若干年。相信如果越多的潜水员志愿者参与海洋垃圾清理并上传数据,下一个百万Milestone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图片来自于Project Aware)
垃圾分类统计计数之后,各类海洋垃圾分类包装,准备送回岸上处理。接下来就是大家大合照的时候咯,希望越来越多的潜水员加入清理海洋垃圾的行列。
是不是才发现原来捡垃圾也有这么多说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