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抗击帕金森病,这对夫妻开起了直播

为了抗击帕金森病,这对夫妻开起了直播

首页休闲益智天天爱消除最新版更新时间:2024-06-06

吴哥和杨姐重视起来,开始了解帕金森病的知识,请教医学专家,咨询其他“帕友”,调整心态,科学治疗,加强锻炼,共同“抗帕”,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病情,也帮助了不少“帕友”。

2024年3月26日,吴哥在沈阳的家中帮助杨姐做康复锻炼(李钢/摄)

做视频、开直播、一起读书、组团锻炼……这不是某个网红的工作日常,而是吴哥和杨姐的“抗帕”生活。

吴哥和杨姐是辽宁沈阳的一对夫妇,多年前杨姐患上了帕金森病,手抖厉害,走路拖步,生活只能半自理,严重时躺在地板上五六个小时不能动弹。后来,经过DBS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杨姐的症状有所改善。不料两年后,由于未遵医嘱,杨姐病情复发甚至加重。

自此,吴哥和杨姐重视起来,开始了解帕金森病的知识,请教医学专家,咨询其他“帕友”(帕金森病友),调整心态,科学治疗,加强锻炼,共同“抗帕”,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病情,也帮助了不少“帕友”。

确诊患病,情绪跌入低谷

现在回想起来,杨姐2009年就有了帕金森病征兆,只是自己没有在意,那时杨姐38岁。

当时,杨姐在学开车时有手抖现象,以为是心情紧张造成的;感觉挂挡有些费劲,以为是车的原因;走路有些不稳,以为腰、腿出了问题……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跟帕金森病有关。

后来,有个做药品销售的朋友提醒说:“要不然吃点儿治疗帕金森病的药试一下吧,如果有作用就可能是这个疾病引起的。”

记得那是2015年的一天早晨,杨姐试吃了药物后不久,真的就感觉不一样了,身体轻松了很多。吴哥说,当时自己心里一沉——完了,很可能就是帕金森病。

确诊之后,杨姐的情绪迅速跌入了低谷:一般电话都不接,屋门也不出,朋友找吃饭一律推掉不去。闺蜜打来的电话,杨姐只要听到对方的声音就会哭。

此后,虽然杨姐一直坚持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帕友”推荐的DBS手术,她也迟迟没下决心做。一是因为这种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在国内也是新技术,杨姐、吴哥和其他亲友都担心手术效果和风险;二是当时DBS手术没有纳入医保,30多万元的手术费大部分要个人承担。

不过,随着四年后的一次意外,促使杨姐下了做手术的决心。2019年1月2日,一个人在家的杨姐,因吃完药没效果,自己在冰凉的地板上躺了五六个小时,无法动弹。

幸运的是,DBS手术很成功。杨姐术后身体状况改善明显:当年6月份陪儿子高考,8月份送孩子去北京读大学,一家人还一起逛天安门、游览故宫,杨姐帕金森病似乎好了一样,她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干了。一年后,杨姐还到丹东鸭绿江旅游,仿佛生活重回正常。

术后复发,开始奋力“抗帕”

可是,术后大约两年,杨姐病情出现了变化。

当时,最明显表现就是没有药效的时候,杨姐出现了连晚上睡觉翻身都很困难的情况,身体难受程度甚至超过了手术之前。那段时间对吴哥折磨极大,杨姐要翻身就要叫醒吴哥;杨姐要上厕所,吴哥就要起身搀扶,帮她完成。这种情况吴哥几乎每天晚上要经历三到五次,失去基本睡眠的吴哥开始崩溃,开始烦躁,白发也明显增多。他们开始怀疑手术效果,两个人为此经常吵架。

吵过架后他们又想,为什么有些“帕友”术后四年的效果都比杨姐好,难道真跟当初术后大夫的叮嘱有关?

原来,杨姐原本不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由于术后感觉良好,她就把出院时大夫多次叮嘱的“术后半年到一年是康复最重要的时期,一定要坚持锻炼”抛到了九霄云外,基本没做过运动锻炼。她乐观地以为,做了手术吃了药,就没啥事儿了。

在忍受病痛折磨的过程中,杨姐和吴哥发现他们和很多病友一样,对帕金森病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得太少。

于是,吴哥尝试做短视频,一方面向有经验的病友了解“抗帕”心得,一方面向没有经验的病友普及帕金森病知识。随着吴哥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逐渐深入,他知道这个病将要陪伴杨姐一生,他必须找到一些更好的应对措施全力“抗帕”,才能保障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后来,吴哥开始做直播,除了通过直播跟病友交流,了解更多的康复方法,也在直播过程中跟专家学习,增加了自己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知。

改善心理,带领病友读书锻炼

帕金森病的特殊性,导致了大家对其认识容易产生误解。

吴哥解释:“对于社会而言,帕金森病患者这个群体有的时候被边缘化,甚至不被认为是真正的病人。因为他们吃药以后的状态,跟不吃药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不吃药他们甚至动都不能动。”

而且,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其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对药效的影响特别大。

为此,吴哥和杨姐在直播时尽量与病友充分沟通,通过真诚的交流,消除大家的隔阂,疏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用心治病、开心生活。

看到不少“帕友”多才多艺但得不到展示,吴哥就鼓励他们通过写诗、唱歌、书法、绘画等,大胆展示自己,进行修心养性。吴哥帮着他们制作视频,在跨年、春节、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呈现给更多的帕友。

吴哥表示,这个效果非常好,不仅让有才艺的病友收获了自信,同时给其他病友带来了鼓励,还让直播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产生广泛影响力,四个粉丝群有七八百人。

2024年4月8日,吴哥展示病友送给杨姐的手工礼物(李钢/摄)

针对爱学习的病友,吴哥成立了一个读书群,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调整情绪、陶冶心灵等方面的书籍,跟病友一起阅读分享。实践发现,这种读书活动对病友的康复帮助效果明显。

体育锻炼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康复也至关重要。吴哥发现,有的病友病程比杨姐还长,因为人家坚持锻炼,长期下来康复效果不错。为此,吴哥和杨姐开始号召大家坚持锻炼。

一名北京的病友看到吴哥和杨姐如此真诚,主动提出来要教杨姐一些锻炼的方法。杨姐说:“教我一个人不如教大家,干脆开直播间,教大家一起锻炼。”于是,每天两场的团练直播就出现了,至今将满一年,不少病友得到了锻炼,康复效果明显提升。

来自河北的病友董先生,今年70多岁了,之前脖子都抬不起,站也站不稳,整个人都是堆在那里的感觉,在吴哥和杨姐直播间经过近一年的锻炼,现在已经能抬起头平视别人,而且还能跟着发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日渐改善。他主动告诉妻子说:团练必须天天参加!

据吴哥介绍,正如“帕友圈”常说的“千人千帕,百病百态”,帕金森病是一种个性化疾病,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表现,也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意味着,除了药物和手术等医学手段,对抗这个疾病还需要调动人的个性化因素,比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心理调节、情绪控制、康复训练等,这些看似跟治疗无关,但作用有时却是药物和手术无法比拟的。

助人助己,爱与责任,吴哥与杨姐正在带领更多的病友“与帕共存,与帕共舞”。

几年来,杨姐状态发生明显改善,无论身体状况还是精神面貌,都从原来的质疑医生、怀疑医院,渐渐转变为能客观对待疾病、认真对待生活,个人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似乎变了一个人。

2024年春节,当吴哥和杨姐回到父母家的时候,父母高兴地夸赞杨姐:“你比2022年精神多了,病情越来越轻!”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钢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