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6月30日,有网友爆料称,在学信网查询学历信息方式变更,即不能单独通过身份证查询,目前必须通过身份证和毕业院校名称查询,此事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7月1日中午学信网发表声明称,“根据广大用户要求和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建议,2019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防止有人仅通过姓名和身份证号恶意盗用他人身份注册学信网账户,我们对信息查询安全机制进行了升级,非实人验证用户首次或长期未访问系统时需输入身份证号码、院校名称等才能查询本人学籍学历信息。如输入不了院校名称,通过人工审核身份证件(工作日9:00-17:00;客服电话010-67410388)也可查询本人学籍学历信息。”并表示,此次升级为2019年5月实施的一项正常技术优化工作。“近期,我们将继续进行技术优化调整,全面推广实人验证,既方便学生使用,也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学信网的回应,澄清了“刚刚”对查询方式进行调整的质疑,但还是有部分网友不买账,认为验证查询人身份的方式已有很多,“身份证号加院校名称”的查询方式,可能不是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而是“保护”冒名顶替者。
客观而言,查询学历信息需要输入院校名称这一设计,并不能真正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在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实人验证已经十分普及的当下,应该建立实人验证、查询系统,只需确认查询者是用本人身份证查询即可。
网友的质疑可以理解。从目前报道的冒名顶替上大学案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后台数据库,是有冒名顶替者的初步数据信息的,如学历信息中有同名同身份证号者,有同一个人学籍信息档案数据与学历信息档案数据不一致者等等。山东在过去两年间查出242位冒名顶替上大学者,就是根据学信网上的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反馈数据进行的一次全面清查。
基于此,网友的担心并非多余。虽然学信网要求高校清查,但是鉴于运作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员涉及地方教育考试部门、中学、户籍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高校,这些部门、机构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故意隐瞒并设置更高的查询门槛,或者倾向于进行内部处理。或许是因为,相对于主动排查冒名顶替上大学,被冒名顶替者自己发现的问题往往会引发较大的舆论关注,处理起来更棘手。
设计“身份证号 院校名称”的查询方式,当然有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正当理由,可问题是,这种查询方式并不一定能保证查询者是本人,一个人输入他人的身份证号,知道其在哪所大学就读,也可以查询。要确保是本人进行查询,应该验证查询者的身份,这类验证方法已有很多,包括上传本人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等等。不验证本人身份,却要输入院校名,确实为不知道自己当年被哪所学校录取的被冒名顶替者增加了查询核实的难度。
建设学历信息系统,除了方便查询学历信息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打假”,包括学历造假以及冒名顶替上大学这类弄虚作假篡改学籍信息、户籍信息的行为。因此,学历信息系统应该在清查冒名顶替上大学中发挥更主动更积极的作用,要通过比对中小学生学籍信息数据库、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数据库、高等学校学生学历信息数据库,筛查出所有疑似冒名顶替者,要求高校、地方教育部门进行核查处理。如此,才能清理掉学历信息系统中的假冒者,让所有冒名顶替上大学者和参与运作者得到相应的惩处,维护被冒名者的合法权利,捍卫高考公平。(熊丙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