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冒名上大学”须一查到底

对“冒名上大学”须一查到底

首页休闲益智我不是冒名顶替者更新时间:2024-05-09

近日,一则“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新闻冲上热搜。据报道,高考“落榜”16年后,山东冠县一女子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来填补心中的遗憾。然而,在信息填报时她才发现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一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背后是两个人的“换位人生”。在这起事件中,其实没有赢家,因冒名顶替造成的恶果,顶替者与被顶替者最终都受其害。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开展全面调查,冒名顶替者已经被停职,其学历也将被注销。但无论如何,当事人被“偷走”的16年人生是无法弥补的,被改写的人生也无法从头来过。

“上别人的学,让别人无学可上”的冒名顶替行为,无疑严重戕害高考公平,也终是害人亦伤己。即便,一些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可以理解,但通过暗箱操作、冒名顶替来帮孩子上大学,实在不是明智选择,不仅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权益,甚至触犯相关法律,也最终会害了孩子,事与愿违。

迟来16年的发现、强烈的人生反差,被顶替者的委屈自不必言。我们在同情当事人遭遇的同时,更该追问事情背后的真相。毕竟,无论是修改学籍还是冒名顶替,难度都不小。如此高难度的操作究竟是如何实现的?通常而言,这需要打通诸多关节,很可能存在不为人知的猫腻乃至某种灰色的利益链,必须彻查并严惩不贷。

高考的公平与正义,容不得“冒名顶替”来侵犯与亵渎。用真相和追责为该事件收尾,或许才能让那些被冒名者得以慰藉。当然,对其最好的交代,还是要尽量从源头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为此,在这些冒名顶替个案追查中,更要注重反思原因、总结教训、补上漏洞,以杜绝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重演,更好守护教育公平正义。 (张冬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