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为了未知的明天漂洋过海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为了未知的明天漂洋过海

首页休闲益智我的留学生活汉化版更新时间:2024-04-22

这么多年过去,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个画面——

韩松一连洗了12小时的碗,直到晚上9点才吃上饭。看似丰盛的菜其实是剩下的,韩松先狼吞虎咽了2大碗饭,最后新添的半碗饭,是混着酱油吃下去的

【1】概述

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不少人放弃国内安逸幸福的生活,远赴海外求学,像韩松这样的官二代放下父母和娇妻弱子的更不在少数。

时至今日,我都为他们的这种举动——去做一些【舍】来求一些【得】,感到无比震撼。

姑且说说这10集的感触吧。(注:下面带水印的截图来自【KYO0079】提供的视频)

第1、2集的主角是王尔敏和韩松。

这两位放在一起(对比)有点意思——

韩松已成家立业,日语完全不懂,镜头之下的初见,他就像一个突然想去勇闯天涯纨绔子弟,有钱、好面子,从他的眼神就能看出这是个从来都怎么经受社会打磨的幸福家庭的娃。

不过,韩松骨子里倒是有一种“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取功名发不还”的韧劲儿。一旦接受环境,他就开始各种适应,买电饭煲的时候都不忘学习日语,更是能彻底放下身段去刷锅洗盘吃剩饭。

王尔敏则是初涉社会的少女,个子娇小的她因为找不到行李而强压住泪水的样子,用楚楚可怜形容再合适不过。比韩松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她在日本有亲戚可以完成最早的适应。

王尔敏是在日语几乎0基础的条件下,只用一年就考上了大学;韩松消耗的时间稍长,不过,依旧考上了他向往的明治大学。

提两个细节,第一,韩松之所以会在饭店后厨打工,多半是因为语言能力不行,倘若语言能力出色,以他的社交能力(从与理发店老板挺熟)和阅历看,应该是可以获得报酬更高且相对不那么辛苦的兼职机会;第二,日本吃饭的餐盘是真的太多,也许有人会向往日式饮食的那种仪式感,但这种仪式感是建立在“多”的基础上,韩松要洗那么多餐具,除了因为饭店是生意好,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个食盒上就有五六个碗盏。

所以,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问题,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一切的乐观、豁达、上进才有施展实力的机会。

第3、4集算是群像剧了,出现了5位主角,分别是陈麒、柳林、陈晨、李芳和叶敏。

柳林给人的印象不深,同时,他在日本也有亲人能给个照应;叶敏算是归化,而且,这么个大家族在日本定居的拼搏,与其他人作为留学生的心态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作为家中最精通日语且文化水平最高的第1位大学生,叶敏的胆识、魄力、上进心依旧令人钦佩。

最鼓舞我的是24岁的陈麒,这个在纪录片出现时间不多的他,好像一个世外高人,在日6年,陈麒几乎每天都只睡3-4个小时。我每天是要睡足7个小时,对比起来,他每天能多出5个小时。这么一想,感觉自己的不少生命都被浪费掉了。

而且,陈麒做酒吧招待还能秉承初心,实属难得——诚然,娱乐场所的薪酬很高,攒学费、生活费等压力相对较小。

与陈麒相似,李芳在这部纪录片中出境不算多,27岁的她,在日本已经有4年了。考虑到她说自己小时候曾因生活所迫被母亲抛弃,她远赴海外留学,可能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念书在另一个国度生活下来,由此淡忘掉曾经。

李芳打工的餐饮店是个只能站着吃饭的地儿,彼时还是1996年,东京上班族的生活节奏就如此之快,着实令我一时不能接受,即使没有任何旁白,光是画面就能看到一种横向的逼仄感(从左至右)和纵向的压力感(从上至下)——大家活着,都不容易。

陈晨给我的感觉最为奇怪,不是因为他那一口“京腔相声”,而是眼神。在整个10集纪录片中,唯有陈晨的眼神中没有其他人眼睛中闪现出的那种执着、不屈、上进、隐忍、质朴、踏实、真诚感,而是一种狡黠。

补充一点,原来“只有你们到了国外才知道什么叫爱国”最早是出自《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也就是第4集结尾。

第5集的主角是丁尚彪,这位父亲的完整故事可以去看《含泪活着》,一位乐观而隐忍的男人用15年的付出为屏幕前的我们定义了“厚重”。

同时,丁尚彪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见解也值得我们思考,在上世纪90年代,丁尚彪就极为鼓励(甚至是逼迫)女儿出国留学,以我自己的记忆,那个年代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仅此而已。

不得不承认,丁尚彪的眼界是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人——倘若父母不能给子女一个高起点,父母拥有高眼界依旧可以给子女一个成长的跳板

第6集的主角是两个社会边缘人,冯明(35岁,在日7年)与史国强(33岁,在日7年)作为“黑户”,当时都是以打黑卡为生的状态。最早知道“小钢珠”,我还是因为那部“夹心酱”。

或许是大2岁的缘故,冯明给我的感觉是要比史国强更持重,史国强的眼神里虽没有陈晨那种掩饰不住的狡黠,但他眼神中偶然冒出的“飘忽感”无时不刻不在透露出内心的惶恐。

有报道说,纪录片在国内播出后,史国强还把张丽玲给告了,具体原因和过程网上虽有,但我总觉得语焉不详,总之,张丽玲胜诉。

第7、8集的主角是小留学生张素,考虑到张素的父亲叫张焕然,张焕然应该与张焕琦(本纪录片的一位幕后大英雄)是同辈或者亲兄弟。以这个角度看,张素拥有的优势要比其他留学生更大一些。当然,一个小孩子突然来到异国他乡,进入一个完全看不懂听不懂的世界,内心承受的压力要比年长的人更大更复杂。

通过这2集,我是一窥中日的文化教育的区别,张素说自己的目标是“考第一”,面对众人的演讲已然说出“成为和平的鸽子”等,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像我小时候也会侃侃而谈类似的话语吧”,再一细想,我们每个人在中国教育体制下,都会多少被社会、学校、父母灌输类似的观念,至于我们是不是理解、认同,(似乎)无关紧要。

镜头下,日本小朋友对张素的友善,一方面是孩童的天真和质朴,另一方面也是国民的习惯。日本文化会更强调集体而不是个人,也就是不提倡个体过于拔尖,似乎他们不自觉地会把新生事物融入自己的环境中。

平心而论,这2集中,我始终能看出张素对环境的排斥感或者是疏离感,这或许是其性格使然。同时,在张素一家回到北京后,当时她的老师还有心来北京看她,接机大厅里,张素的那种生分让人过于不适,母亲的热情远大于曾与老师相处更密的张素。

第9、10集的主角是李仲生一家,这个故事带来的压抑感最重。

与丁尚彪的故事相似,李仲生这两集也是关于家庭的牺牲。这应该是中国千百万家庭不同程度牺牲的一个缩影,李仲生的妻子为丈夫的牺牲着实有点沉重,沉重到让我只能2倍速看完,而且,片尾李仲生的博士答辩没过,那种无力感更是屏幕之外的我都一时没能缓过劲来。

虽然李仲生后来成为了博士、博士后,回国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个人算是功成名就,一家理论上也该幸福美满了,但观看这2集时,萦绕在我脑中的只有一个问题,“值得吗?”

“”没有值得与否,而只有愿意与否”,李仲生的妻子毕竟还是一位传统(无贬义)中国女性,贤惠、本分,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的一切,如果说李仲生是抱着读博的执念在支撑,那么,李仲生的妻子就是抱着全力支持丈夫的执念在支撑,执念虽不见得永远正确,却能让人无视各种困难咬牙扛过去。

虽然每个观众对于10集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身在异国他乡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光环,激励着他们为了未知的明天努力撑过今天。

整部《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看下来,让我再想慨叹一二的还是那些为了读书而奋进的人儿。

我记得当年周围有不少同学仗着家里有钱,去英国念了1年硕士得了一张文凭,然后就凭借关系和萌荫进入各方面都令人艳羡的公司和职位。之所以去英国,是因为英国有不少1年制硕士很好念,只要不是瞎混混,学分修满答辩通过,文凭是很好拿的,相较于欧美其他地方的两年制甚至三年制硕士,英国硕士的性价比极高,对应的含金量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虽然他们在国外也许过得是压力不大的“游学生活”,好歹还是花自己家的钱,我的另一位朋友就比较“另类”的,此公天资聪慧,更有运气加持,国内硕士读完又公费去念了国外的博士,我看他朋友圈的生活就是各种吃喝玩乐以及对国内外大小事品头论足,也不知是故意摆拍还是苦中作乐,但那种“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傲慢感,我是真感受不到读书人应有的踏实感。

是的,我是想借此表达,纪录片中呈现的那种苦苦求学不断拼搏的精神风貌那个年代特有、如今罕见。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上来了,精神风貌却滞后不少,让我内心平生一种悲凉。

人微言轻,我到底无需管他人是否应有上进心,管好自己即可,自己的眼界要尽可能的高,这样才能有机会把握以后的命运,甚至自己后代的命运。

关于这部《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我想它不仅是个纪录片,更是一部教育片,我自己会时不时翻出来激励一下难免倦怠的自己,将来肯定也要给自己的孩子看看,真实的影像记录带来的影响与刺激,远比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更能让人从内心深处有认同感。

最后,我也与不少评论者有个同样的好奇,影像起点是1996年,距离2022年已经过去了26年——如今,他们过得怎样?还好吗

【2】张丽玲与幕后的故事

看完《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后,我又补了《来自中国的瑰宝·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中国からの贈りもの》与《含泪活着》。

《含泪活着》这个故事的知名度颇高,是关于丁尚彪的全集,也是《我们的留学生活》的真正收尾。后来,女儿学成留美,丁尚彪移居美国,亲历了十几年的分离,甚至一度三个人、三个国家、三个世界,一家人终于团圆,那种溢出屏幕的幸福感,让人看得热泪盈眶。

《来自中国的瑰宝·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中国からの贈りもの》是关于这部《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纪录片,可以说是纪录片的纪录片。

需要强调的是,张丽玲本身就不是个寻常女子,从她曾经当过演员、与电视台有些许关系,我推测张丽玲的家世也不一般,而在1989年就毅然决定出国留学——早于纪录片中的几位,则彰显了其心性中不同于时代的一面。

当然,在那个时代敢于迈出国门的人,恐怕都不是“池中之物”。

镜头中的张丽玲,看起来就是个敢想敢做的性格,于是,她只身前往富士台的那段影像,我还真不觉得是刻意为之,一切都是赶了个“巧”。

在我这样的凡人眼中,张丽玲学成后完全可以在中日两国从容选择自己的新起点,以她的性格与能力,生活得肯定是“滋润”。

那么,究竟是什么契机让张丽玲突然动了拍摄一部《我们的留学生活》这样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纪录片的念头?

《来自中国的瑰宝》没有给出答案,关于张丽玲的访谈中我也没能想出答案,应该是有什么事让人起心动念了。接着,敢想敢做的张丽玲就这么从0开始了。

当然,《来自中国的瑰宝》这部纪录片也是伟大的,《我们的留学生活》拍了多久,《来自中国的瑰宝》也就跟拍了多久。

富士台起初愿意帮助张丽玲,可能只是觉得这个中国少女的想法很不一般,而且,他们当时对中国及中国留日学生群体的情况一无所知——当然,现在的日本国民说对中国有多少了解也不见得,就像我们对日本一样——通过这个方式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

至于富士台是否有经济、政治上的考量,这就不好说。即使真有,作为一家私营电视台也无可厚非,总不能说前后砸了几千万日语就当时扔水里了?

任何一件事的起步都是极为困难的,而张丽玲的“传奇”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助自助者”。张丽玲当时几乎是无视作息、健康,拼了命去做拍摄这件事时,在此过程中,像横山隆晴、远藤一弘还有那个略显憨憨的司机(名字忘了)都是无偿加入进来。

这种事儿搁在2022年的中国,大概是不太有人会相信的——以我自己亲历过的人事物,是没有的。但这不代表当代中国没有,肯定有,只是不会多,物欲横流的年代,人心的贪念无限大。

换个角度看,当我们怀揣信念铆足了劲儿去努力,真的不但会感动自己,也会感动别人,赢得别人的尊重,以前不敢想的资源和帮助也就不期而至。

上文内容属于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大仓商事专务董事山内道雄等人对张丽玲拍摄工作的理解、鼓励与支持。张丽玲的直属领导(应该是)还曾专程前往剪辑室叮嘱内容要好好做。而山内道雄的一段话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为什么我们总是考虑日本的事情,如果说日本的未来,是和近邻各国联系在一起的话,(是不是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一些通盘考虑)?

虽然山内道雄在镜头前说这些话可能只是“听上去好听”,但我们不应该忽略一点,能坐上一家百年老店的高层,其大局观与前瞻性势必不同于常人,这番话更像是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寻常展示。

毕竟,日本是个自身资源匮乏的岛国和小国,自身的内循环市场不大(不像中国拥有这么大的内循环市场),它的发展与海外市场息息相关,只有海外市场拥有消费能力,日本才能从中受惠。山内道雄等人帮助张丽玲,如果能把这些日本华人的拼搏精神带回中国,鼓励中国新生代帮助国家发展,中国经济腾飞了,日本的各个企业也能因为市场的扩大跟着发展起来。

第三个例子应该是大富电视台的建立、危机与复生。

在张丽玲的片子处在最繁重的编辑阶段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找到她,请她联系组建一个公司,负责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日本落地播出的任务。

于是,由大仓商事和富士电视台联合出资的大富电视台成立了。不幸的是,CCTV大富频道刚刚开播一个月,大仓商事就因经济危机突然*了!这家新生的公司立即陷入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时任社长的张丽玲只能顶着压力各种奔走求助,奇迹随即出现,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日本几家超一流的大公司京瓷、SONY、旭通、电通就相继加入进来,成为大富的新*——大富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比以前壮大了。

张丽玲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来自中国的瑰宝》中并没有提及,通常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说背后有不显山露水的高人相助。

为了《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张丽玲到底有多少付出?从《来自中国的瑰宝》看,我们只知道这些——

张丽玲不仅用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而且四处借债;没有时间,她就牺牲自己的睡眠和所有休息日,最初的一年平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最后积劳成疾,被强行送进了医院;没有钱雇工作人员,她就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加入到拍摄中来,她的姐姐、姐夫、妹妹全都为此片作出了贡献。片中妹妹累得病倒,姐妹两人在医院里抱头哭泣的镜头让很多观众跟着流下了眼泪……

镜头之外,是否还有更大的牺牲未能记录呢?我想也是有的吧!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有几千盘的录像带,而《来自中国的瑰宝》也有几千盘的录像带,它们安静得摆放着高高的架子上,每一盘都像是一座纪念碑。

对比张丽玲的那种拼命、用心与执着,当时与张丽玲接洽的北京电视台在愿意播放《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事情上就显得极不厚道。

北京电视台虽然安排了编辑专门来剪张丽玲他们从日本寄往北京的几百斤重的素材,但素材到位后,编辑们的执行力只能用“人浮于事”、“关我屁事”来形容。

最后,还是要张丽玲、张焕琦等人前往北京亲力亲为,而北京电视台在此期间还能临时更改播出时间,逼得张丽玲、张焕琦他们只能把原定的20集内容剪成现在我们看到的10集!

还有多少当时在日本拼搏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未被我们知晓呢?

真是遗憾啊!

当然,这些心酸、疲惫、忘我等一切在现在看起来都是值得的,张丽玲成就了《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也成就了张丽玲,镜头中记录的人,记录镜头的人,都有了各种回报——应该是happy ending吧!

记得弹幕中有不少人说张丽玲才是真正的女神,我也觉得这种内外兼修的女子才担得住“女神”的冠冕。

我不知道各位注意过没有,当年的张丽玲可真是不施粉黛(相对今天姑娘们的妆容),依旧能让人大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诚然,美人的胚底功不可没,但所称的“女神”能打动人心的,还是那种为了信念而不顾一切的拼劲儿吧!

当代社会必然是在强调消费主义,鼓励女性在脸蛋上、肌肤上各种涂抹,让大众觉得这是件必然之事。殊不知,过去大众追捧的“美白产品”——铅白,实际上是剧毒之物,而各位女性,你又怎么知晓每天奉若贡品的化妆护肤品作为化学合成物,不是21世纪的“铅白”?

或许,只是目前的科技还不能觉察呢?就像几百年前一样。

同时,修身不修心终究是徒有其表,色相再魅,终究要满脸沟壑,美胸再挺,最后不过赘肉四两,“以色事君者,色衰则爱迟”,这可是天下男人的通病啊。

【3】【对日本的了解】

前面我们一直在聊《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与《来自中国的瑰宝》的观后感,这种偏励志类的纪录片肯定会让我们慨叹“我们要上进、奋起,努力多读书”等等。

另外,由于纪录片中呈现出的“日本民风”,想来有些观众还会心生对日本的强烈好感与向往。我倒是觉得,从影像中看一个国家是一回事儿,真正生活在那儿又是一回事儿。

而且,中国人在异国他乡有个“传统”——老乡骗老乡,坑你没商量。

我还亲历过,就在日本

那时还是2019年,那一年,西瓜视频搞了一个“创作人方舟,领你看世界”的活动,邀请一众创作者登上“地中海辉煌号”同享“五天四夜”的邮轮之旅。

根据行程安排,游轮会在日本的福冈停留一个白天,地接导游带领一众创作者乘坐十几辆大巴分批小游福冈,感受日本地方风情。

但我很快就觉得不对劲——

首先,导游是个嫁给日本男人的中国女人,已经入籍,导游水平忒烂,她对福冈的了解还不如我出发前自己搜罗的旅游攻略多,摆明了这是个旅行社临时找来凑数的“导游”;

第二,落地后第一个停留地是一家败落的餐饮中心,这个供大家吃中饭的地方(当天中餐需自费解决)居然全都是中国人在服务,而且,各种餐饮价格奇贵!

举个例子,一碗普通的豚骨拉面售价高达1400日元,当时折算成人民币(含杂项费用)高达73.51元

拜托,东京那边著名的拉面馆不少铺子也才800、900日元,福冈这么一个偏远地方卖这么贵,是来故意宰同胞的吗?

对了,后来才得知,就在餐饮中心旁边的一个街道,有家日本人开的拉面馆,最贵的“豪华装”也才750日元,我看了别人拍的照片,着实是好大好丰盛的一碗——当然,这里的“大碗”是相对日本常见小碗的“大”,并非我们概念中的“海碗”。

没错,还真是!

中饭后的下一个“景点”是福冈当地的一家“购物中心”,依旧是个旧仓库改造的破地儿,同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或者已经入籍的前中国人),里面兜售的东西主要是各种化妆品、护肤品、食品。

虽然我的日文基础极差,但我还是从食品那宛若“康师傅”的外包装上看出了浓烈的“康帅傅”风情,同时,那些化妆品和护肤品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品牌——导购的说法是“日本国内货,不做海外市场”。

至此,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所谓的“福冈一日游”,就是带着好几车“肉鸡”在一些从不对本地人开放仅对中国游客开放的“独家餐厅”、“独家购物中心”,让他们以高昂的价格或买或吃,然后,餐厅、购物中心再与旅行社、导游坐地“分赃”。

我也不知道,这中国旅游行业的陋习到底是从日本传过来的,还是由国人带去日本的。

唯一庆幸的是,由于最大的甲方是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导游并没有恶狠狠地要求每个人强制消费。细想,一碗拉面的综合成本大概15元人民币吧(我这吃的还是最便宜的那款),净利润就有60元,当时去福冈的西瓜视频创作者至少1500人,餐饮方面的净利润就是9万人民币。

考虑到其他人在购物中心疯狂消费,平均到每个人的净利润应该有200元吧,这就是30万人民币了,保守算合计39万元。

或许是导游(旅行社)也觉得这么明目张胆的骗有点别扭,离开“购物中心”的下一个景点,也是本次“一日游”的最后景点,是位于马关(下关)附近的赤间神社

当然,导游留给我们“观赏”赤间神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一方面是时间不够了,需要赶紧带领大家回游轮(也有可能是赶着回去分赃),另一方面是赤间神社根本不大,即使认真逛一圈也不过10分钟。

综合计算一下,2019年8月24日上午到达日本,9点左右开始过船上的临时海关,下船上车是10点半,到达位于福冈某个偏僻之地的餐饮中心是11点半,就餐折腾了1个小时,12点半出发前往车程有半个多小时的“购物中心”,1点多进“购物中心”,停留2个多小时,到达赤间神社的时间将近4点,匆匆看完赤间神社,还在附近的海岸瞅了海景和远处的关门大桥,5点钟上了大巴,由于路上有几段堵车,最后返回游轮是在6点半左右。

ok,现在综合聊聊日本给我的真实印象。

第一,至少像福冈这种偏僻地儿,会有中国人组团明目张胆地骗同胞钱;当然,活动策划方西瓜视频对这些奇怪的“消费环节”居然没有任何干预,我是极为震惊的,这么大的一家公司办这么大一个活动,居然还有这么小家子气的“设计”?

第二,福冈的街道很干净,至少赤间神社沿线我实实在在走过的一段长路上是真没有垃圾;

第三,像福冈及附近的人是真少,我在大巴一路观察当地的民生状况,除了上高速能看到不少车,一路上其余时候的车子不多,民宅区过于安静,感觉居住的人有点稀少。

我仅注意到一个背着小娃娃的婆婆,那种背带特别“复古”,有点像旧日剧中背娃娃的绑带。在国内,把娃娃放在婴儿车中的情况更多吧?也许是娃娃太小了?

这应该是城市化发展后的必然,年轻人更愿意前往东京都这种繁华地,小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比福冈更小的城市人口会更少;

第四,日本人的阅读热情可能真比我们国家的人高。

虽然导游可能是中国人,但大巴司机肯定是日本当地人,这位大爷在停车场等待游客的时候,居然是在端着一本书看,看书名可能是《岩波日本史》——这是因为我最近在看简中版的《岩波日本史》,偶然看到原版的封面,故而如此推测。

如果说这一个人可能只是小概率事件,后来我又看到另一位大巴司机,也是位大爷,间歇时也在看书,这总不能说车队其实是个“阅读同好会”吧?可能放在国内环境,就该是大巴司机刷抖音的场景更多吧?

当然,其他大巴司机在刷tiktok只是我没看到也有可能。

第五,日本人的信仰感与质朴感

日本的神社很多,在稍大且有点历史的城市,没准儿冷不丁就看到一个鸟居。我亲临过的神社只有赤间神社,除了小,它给我最大的印象居然是完全没有商业氛围,就是个实实在在、本本分分的神社。

南京著名的大小寺庙我都去过,无一不是浓烈的拜金感,加上我后来知晓有些寺庙居然和尚能以个人名义购买信托产品(人民币100万元起步),这不幸加重了我对某些佛寺的厌恶。

对了,之前还有个新闻,说河南少林寺要进军房地产市场,我以为是假新闻,看了内容才知道在大方丈的带领下,当代少林寺俨然成为一个以佛教为精神内核,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商业公司。

听说商业的尽头就是搞金融信贷,中世纪的教皇就搞过这个,万一少林寺有天成立小额信贷公司应该也不意外吧?

是的,对比起来,至少赤间神社没有呈现出太多的杂念,神社内看得到的大小角落打理得是极为干净和整洁,不像南京有些寺庙,外面看起来挺干净,有些肉眼可见的帷幕都落满灰尘,一看就是疏于打理,不知道西方的佛祖们是否允许这些僧尼们如此“清净”。

关于当地人的质朴,我只能从与赤间神社纪念品铺子“巫女”的对话中略知一二。

赤间神社的纪念品铺子位于进入鸟居上山后的左侧(应该是靠西,面东),地儿不大,窄窄的长方形屋子,当时其中只有两位少女,穿着下图中的巫女服。

需要强调的是,下图是网上找来的,之所以全程都没拍照,只是因为一开始的“欺诈”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心情,我只想看看瞅瞅,然后返回。

这里有不少有趣(奇怪)的点儿——

第一,负责纪念品铺子的是两位少女,年纪看起来不过20岁出头,皮肤是真白皙,样子是真好看,个子也是真不高。她们俩不太像全职,更像是兼职;

第二,铺子上摆放的纪念品种类不少,可是,居然没有价格标签!要知道,赤间神社也算是颇为有名的景点,平时也会接触大量游客,不标价就增加了购买的复杂性,如果参考国内某些坏心思的商贩的做法,就是“看客报价”,看你有钱,价格就报高一些,否则,就低一些。

问题在于,这两位少女既不懂中文也不懂英语啊

我对绘马颇感兴趣,脱口而出的第一句是“how much is it?” 然后两位少女一愣,脸瞬间就红了,用长袖略微捂了捂脸,摇了摇小手,示意不太懂英文。

如果你好奇为什么率团的导游怎么没帮忙,因为她将我们一行人带上山(神社在山上),随便讲了点神社历史后,自己就去洗手间了,让我们其他人随便转转。

由于神社的大殿不像佛寺的大殿可以入内,其实看赤间神社就是看个外观,仅此而已。当时同行的一个男生说要买点与神社有关的东西给自己的女朋友,我们这才来到纪念品这边。

当然,想交流,方法也还是有的,手机里不是有翻译软件么,那我就把中文输入,转成日文给对方,然后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话”,场面一度有点滑稽。另外,也不知道为啥,两位少女一直带着害羞感咯咯咯地笑,偶尔相互耳语几句,平添了难得的美好感。

说起来,这两位少女带来的愉悦感,着实赶走了先前的各种烦躁感(尤其是被迫在一个中国人做“导购”的“购物中心”引发的),同时,也是能真正理解日本少女漫画营造出的纯真与美好并不是生造的——这些少女眼神中的质朴感就是自然流露的,而害羞属于本能反应。

如果两位少女都是本地人,那么,她们的那种气质就是慢节奏的下关市天然育成的,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由此,像《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与《来自中国的瑰宝》所呈现出的日本人的善良、真诚等,应该不是为了节目效果刻意为之。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如此,伪善、骗子在世界各地都有。我对日本的了解仅有这些,如果以后能再去日本看看其他地儿,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4】【写在最后】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当年很热,现在有点冷。如今的年代,少了不少的真诚与上进,多了太多的虚伪与流俗。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横空出世,仔细想想有点超越时代,纪录片我也自诩看了不少,虽然现在与之相似的人文类作品更高清、更精致,但总觉得空有躯壳,少了灵魂,说到底,它可能只是记录,甚至还可能是有意安排后的故事。

我想,《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就像一颗跃然升起的亮星,只是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指明这儿有个亮点,如果你不细看,根本不会发现;等你真正发现,周围的星光也就突然黯淡了。

【5】【衍生】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这篇长评原本是想投在b站专栏活动“专栏影视鉴赏会”的,但截止日期记错了,于是,没能参与。

“专栏影视鉴赏会”的优胜出炉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就这”?当时脑子一热,就去问【“漫长”的告别,剖析《银河铁道之夜》】这篇到底差在哪儿了,得到的答案是“排版不好看” “作品深度不够”。

排版太花还真是个问题——这承袭的是以前做长图文和“广告”的风格,排版上的缺陷是存在的;至于【深度】,这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往往与人的阅历有关。

忍不住一提,这评优的核心是【文字】吧?又不是排版大赛,就好像数学比赛中,你被扣分的理由不是答案不对,而是字写歪了,是不是该慨叹一句“岂有此理”?

每每我都会想到冯巩相声里的台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于是,就有了《过于喧嚣的疲惫:这是个一点不好笑的笑话》。

不过,写完了自己觉得很是好笑,b站到底是个视频网站而不是个文学网站,现在某些传统文学的征文比赛,都不见得能放在阳光下,又何况是一个大几千号人的互联网公司。

你去质疑b站专栏活动“专栏影视鉴赏会”的公正性,就好像质疑家门口收破烂的秤是否没问题一样。你去质疑“评委”的能力,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对方完全可以用“排版不好看”、“作品深度不够”这种无法量化对比的理由应付一下,心眼小的今后还会故意给你各种限流,把你慢慢玩死。

想来也觉得夸张,平台以往的几次比赛居然是选“文豪”,“文豪”二字,分量之重,居然能这么轻飘飘地端出来,策划者与拍板者之傲慢可见一斑,即使不是“新人小说家”这种听起来比较“俗气”的,像“文魁新星”这种既雅致又有内涵,还显得谦逊的名号也比“文豪”二字强多了。

有些活动,背后的水太深,自己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听其他平台的朋友也了解过一二,于是,何必那么纯真,以后有活动有兴趣还是多参与,能混个参与奖就笑嘻嘻,若是能有幸入围,就当是实力有了运气加持。

差不多得了

【初版全文如下】

b站作为一个视频起家的综合性平台,虽然有专栏项目,也有奖金丰厚的“征文活动”,但参与几次后,我觉得策划者和评选者在活动运作上有不少“看不懂”。

单以最近的这次所谓的“专栏影视鉴赏会”的获奖作品,至少有3点经不起推敲。

第一,获奖的部分作品,阅读量连100都不到;

第二,有获奖者在投稿本活动前,专栏投稿数为0,本次活动”一发入魂“;

第三,猜不透作品入选的理由

第一,关于”获奖的部分作品,阅读量连100都不到

b站的专栏活动有一点是格外奇怪,即专栏评优完全没有一个可量化的参考标准(可见上图的详细规则)。

需要强调的是,完全没有。

像头条的征文活动会强调,“根据阅读量(含播放量)、互动量、主题匹配度、内容质量等方面综合评选,选出综合评定高的作者发放奖励”。

虽说流量高的不见得就是上乘佳作,但如果流量低的作品被”评优“,评委是准备从海量作品中挑选未来的梵高、宫泽贤治等不世出的天才吗?

当这个“专栏影视鉴赏会”评选,专栏的”脱颖而出“与阅读量完全没有关系,我就看到如下情况——

比如,关于”新蝙蝠侠“的阅读量仅有58,关于”重庆森林“的阅读量仅有167;

关于”宇宙兄弟“的阅读量仅有296,关于”前辈很烦人的事“阅读量仅有75;

关于”紫罗兰永恒花园“的阅读量仅有68,”一代宗师“的阅读量仅有227,”新蝙蝠侠“的阅读量仅有96,”雾中风景“的阅读量仅有27;

做个简单的加法,这8篇由评委甄选出的精品,全部阅读量在1000上下

我只能认为,这些作品都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在平台的现有推荐机制下,完全入不了平台的千万级用户的眼睛,只能由评委的火眼金睛发掘,呈送到首页的推荐位,让广大读者大呼”妙哉妙哉!“

我想,阅读量只有个位数,或者比获奖作品多的,综合质量不比这些差的作者,更是会内心不平吧

第二,关于“有获奖者在投稿本活动前,专栏投稿数为0,本次活动【一发入魂】

无意中发现,有这么一位作者,阅读量低也罢了,本次活动居然是第一次投稿,处子秀就轻松拔得头筹,这是挺幸运甚至令人艳羡的事。

是啊,即使一篇专栏的阅读量为1,只要评委觉得这是旷世奇作,依旧可以奉上神坛。

问题在于,入选作品真的是旷世奇作吗?

这部作品能评优,我更相信不是文中的技术分析有多么专业、趣味、切角刁钻,而是评委中有至少一人格外喜欢此类日本老电影,而这篇作品恰好得了评委的心。

第三,关于“猜不透作品入选的理由

严格来说,前文提及的两点都可以归入“猜不透作品入选的理由”,之所以单独强调这点,是因为有些作品作为影视评论,我是真心看不出这作品的亮点是什么。

说起来,影视评论评选和之前的故事大赛评选还不太一样,因为故事这东西缺少一个承托,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胡编”,故事性与文学性至少有一个闪光点就能说得过去,而影视评论是基于故事这个基底进行衍生,因为故事性往往是既定的,能着墨的往往在文学性(个人文笔)和技术性(运镜、布景、光影、彩蛋等)上。

如果一篇作品,在文学性和技术性都不能很好的呈现,撇开挑选该作品的评委是个“三脚猫”,参考从其他平台获悉的信息,只能理解为各种“暗箱操作”了、

“暗箱操作”虽然听上去可耻,但当代各行各业的运作逻辑都比较相似,无非是获奖者是亲朋好友(权力寻租)、获奖者与评委依照比例分享奖金(协议分赃)、评委自己开小号(中饱私囊)等。

能暗箱操作的前提,自然是缺少规则与监督的限制。

说个现实一点的,如果本次“专栏影视鉴赏会”增加一个阅读量(互动量)的权重,很多获奖作品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

那些未评优的作品,真的都是不堪入目的次品吗?

我看未必。

那些未评优的作品,真的就比这些获奖作品差吗?

我看也未必。

我一直不是很清楚平台负责专栏的人定位究竟是运营还是编辑。

我的理解为:运营强调的是流量,编辑强调的是质量。

运营需要了解平台(细分画像后)大多数受众喜欢什么内容,在端出主菜的同时,适当引导受众关于“冷门内容”做配菜;编辑则需要把次优升级为优,同时把优秀广而告之,类比的是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他们会与作者沟通,协助打磨作品。

我认为做好图文编辑的核心是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知识结构,两者都是提升图文编辑的文化素养,一个只喜欢那种华丽词藻一堆,只看重表而不在乎内里的编辑,能遴选出优质作品吗?

至少,我没见过。

平心而论,参与这次“专栏影视鉴赏会”后,我深深地感到,在一个主打视频的平台专注整图文,是自讨没趣。

如果视频没人做的好(如特效、转场、风格等),那是我能力不够,这我心服口服;至于专栏比赛,官方定义的“优秀”都是这个水平了,最终解释权归对方所有,我又何必那么较真,跟自己过不去。

兴许获奖名额都是内定好了的呢?

倘若这篇内容能过审发布,能从侧面说明平台的大气与包容,允许不同的声音。但万一某个【someone】瞅见觉得不爽,找个理由给你直接封号,也不是不可能,这年头气量小的人又不少见。

点到即止吧。

【6】【补充】

我记得有人在评论中指责张丽玲后来加入日本籍,说她“不爱国”。每次看到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我都会悔恨为啥不幸看到如此污染眼睛的文字。既然张丽玲在东京居住二十几年,事业的全部重心都在日本,加入日本籍合情合理,难不成这比用中国人的身份做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两面人还恶劣?

此外,张丽玲这种心思机巧的女子,应该是经历诸多、看透世事,既然不能大隐于朝,小隐于海外,也是一种极好的归宿。

好了,我说完了,感谢您的阅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