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挂载“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米格-31
右图:“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效果图
去年12月24日,普京在俄罗斯国防部年度扩大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成为唯一部署高超声速武器的国家。
除去年年底进入战斗值班的高超声速导弹“先锋”外,“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出镜率”也明显增加。去年11月中旬,俄海军航空兵一架米格-31K截击机在北极地区向片博伊靶场成功试射了“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导弹飞行速度据称达到10马赫。
俄高超声速武器频频露面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选择?与其他高超声速导弹系统相比,“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有什么特点?又将给北极这片地缘政治新“热土”带来些什么?
“非对称作战理念”催生的又一利器
近几年,俄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经常见诸报端的就有“先锋”“锆石”“匕首”等高超声速导弹系统。
前不久,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罗伯特·卡弗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俄罗斯高超声速武器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华盛顿必须消除由此引发的‘作战能力不对称’”。这也从侧面证明,俄高超声速导弹系统研发成效显著。
卡弗提到要消除的“作战能力不对称”,对俄罗斯来说,正是一直在追求达成的目标。
其实,非对称作战理念是美国人在1991年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避敌锋芒、出奇制胜,实质是高效聚集和在关键部位充分释放战斗力。
由于受到外国的持续经济制裁和打压,俄军多年来在武器研发上另辟蹊径,坚持运用非对称作战理念作指导,不断寻求形成非对称作战能力,研制高超声速导弹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俄高超声速导弹系统的研发速度明显加快。以“匕首”为例,进入21世纪后,高超声速技术才成为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2017年12月“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就已经在俄罗斯南部军区第4空防集团军进行试验性战斗值班。
此后,不时就能从报端看到俄试射“匕首”导弹的消息。据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透露,仅2018年一季度,俄军就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对“匕首”导弹进行了250 余次飞行测试。
去年9月,“匕首”导弹在鄂霍次克海演习中成功击毁目标,前不久在北极试验中同样表现不俗。俄罗斯如此“大秀肌肉”,在提振国民士气的同时也折射着国家战略意图。
近年来,北约持续东扩,不断向俄施压。加上美国不断在欧洲“投棋布子”,动摇了冷战以来形成的美俄之间的战略平衡,特别是去年8月《中导条约》失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形势又不明朗,俄罗斯亟需新的有效手段来维持战略平衡。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亮出了一系列“压舱石”武器——空天军首座“集装箱”超视距雷达站进入战斗值班,据称可发现并跟踪约3000千米以内包括F-35在内的隐身飞机;战略火箭军成功试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升级后的首架图-160M“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完成组装和首次试飞;俄海军首艘22350型护卫舰的量产舰“卡萨托诺夫海军元帅”号在白海试射“口径”和“缟玛瑙”巡航导弹等。“匕首”导弹的研发与投入试验性战斗值班,无疑使“压舱石”武器阵容更大、威力更猛。
强强联手使“匕首”战力非凡
“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初次公开披露是在2018年3月1日,俄罗斯一次性“抛”出了多种“撒手锏”武器,“匕首”导弹便是其中之一。
紧接着3月10日,俄罗斯发布了一段“匕首”导弹试射画面——挂载在米格-31截击机机腹下的“匕首”脱离载机后,主发动机点火,喷掉尾喷口遮盖,拖曳着巨大火焰向目标方向飞去,命中目标。
为什么俄罗斯在高超声速导弹领域发展如此之快?除国家战略需要外,俄军工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同样关键。
“匕首”导弹主要由载机和导弹两部分组成,载机由改进后的“老将”米格-31担当,导弹脱胎于“伊斯坎德尔-M”陆基战术导弹。无论载机还是导弹都是俄军现役装备中的硬核代表。
米格-31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已过不惑之年。为什么先进的“匕首”要选择一型老战机作为载机呢?
速度快。米格-31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接近“双3”飞行(可在3万米高空飞行,最大飞行速度可达3马赫)的高空高速战机,超声速巡航能力出色。这使它不仅能为“匕首”导弹提供2-3倍声速的初始速度,还增大了“匕首”导弹的射程。
载荷大。“匕首”导弹身形较大,要想成为“匕首”导弹载机,在载荷和体量上首先要达标。两台加力发动机产生的强劲动力使米格-31成了不二选择。米格-31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6吨,但它也只能挂载一枚“匕首”导弹,还必须挂在机腹下方。毕竟在空射导弹家族中,被有关专家研判认为身长7米多的“匕首”导弹着实是个大块头。
“匕首”导弹由俄陆基“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的9M723弹道导弹改进而来,“伊斯坎德尔-M”性能优异,被称为俄军战术导弹中的“当代枭雄”。在继承“伊斯坎德尔-M”优点的基础上,“匕首”导弹进行了适合空射空投的改进。
被米格-31带到空中发射后,“匕首”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据称可提升至10马赫,不仅能打击地面目标,也可攻击大型水面舰艇。
“匕首”导弹能够在飞行中实施机动,修正弹道。在助推段通过发动机尾喷口的燃气舵进行机动,在中段和末段通过尾部的气动舵面进行机动,敌防御系统很难准确预测其飞行轨迹。“匕首”还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在末段可主动跟踪目标,提高命中率。
为使“匕首”顺利空射空投,俄工程师在导弹尾部加装了整流罩来降低挂载导弹产生的气动阻力,还运用热防护材料,解决高速飞行时产生的气动热问题。
速度快、实用升限高,一般的战机无法对米格-31进行有效拦截,2000千米的导弹射程使得米格-31无需进入敌防空系统打击范围内就可实施有效攻击,安全性有了很大提升。
战略高地部署,体现“好钢”价值
对俄罗斯来说,“匕首”导弹在去年11月中旬的试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击中片博伊靶场靶标的“匕首”载机是从距目标1000多千米外的摩尔曼斯克地区奥列涅戈尔斯克机场起飞的,摩尔曼斯克地处北极圈内,这是“匕首”首次成功在北极地区进行打击陆上目标的测试。
随着对北极的探索开发不断深入,这块从前的寒荒之地,而今正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热土”。俄罗斯有着漫长的极地海岸线,北极无疑是俄罗斯的战略高地。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为维护极地地缘政治优势,在北极冰冻条件下完成测试是俄很多“撒手锏”的必答题。核潜艇经常在北极圈内的巴伦支海游弋,图-160战略轰炸机在北极上空常态化巡航,“铠甲”-SA、“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常年在北极冻土层上爬冰卧雪。“匕首”导弹这次在北极地区的试射,意味着它也具备加入俄极地武器库的能力。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前不久表示,“与此同时,我们正在部署和完善机场网络,以便扩大这个(导弹)综合体的使用范围。”
“这个(导弹)综合体”指的便是“匕首”导弹。可以预见,如果挂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从高纬度地区的机场起飞,那它的打击范围将覆盖北极圈内更大范围内的目标,在军事冲突升级的时候,能为北方舰队的核潜艇提供保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还可以对现实的战略对手形成战略威慑。
据称,俄罗斯还打算在未来几年为北方舰队的所有北极导弹营装备S-400防空导弹系统。届时,“匕首”将携手S-400共同构建起俄方在北极的“金钟罩”。(谢啸天 张旭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