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学妹,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
一脸呆萌、黑长直、眉眼弯弯的形象
内心还突然有点小激动
/美萌美萌的学妹真是人间瑰宝/
如果一个平时胡子拉碴、喜欢葛优躺的男生
突然把自己打扮得西装笔挺、人模狗样
要么是出席什么重大场合
要么是学校里来了新学妹
/新学妹来了至少得梳个头意思一下/
就连美图秀秀都发现了这一规律
在9月版的APP更新文案中写道:
那么,「学妹」一词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
「学妹」并非本土词汇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有「学长」词条,却无「学妹」词条
汉典中也找不到「学妹」的解释
这跟中国古代的学校
只收男生、不收女生有关系
学妹这个群体的产生
是在近代学制诞生
女生普遍接受教育之后
/虽然妹子们大多嫌弃国内的校服难看/
而赋予其更多内涵的是ACGN文化
即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
Game(游戏)、Novel(小说)
学长和学妹的暧昧属性
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等地
现代的青春小说大多描写朦胧青涩的校园恋情
/虽然不是学长和学妹的恋爱
但是说到「校园恋爱」大多会想到这对儿吧!/
而日本的校园后宫番
更是将这一属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校园后宫番:指一个天赋异禀的男生
在拯救世界、查找真相或澄清误会的过程中
不断结识几个不同类型的学妹,并将其收入后宫)
/当然也有像《樱兰》这样女主开后宫的/
同时
「学妹」脱胎于师徒制中的「师妹」
其属性有许多相通之处
文化内涵也算源远流长
/令狐冲和岳灵珊/
在古代,师兄和师妹自带暧昧属性
年轻异性朝夕相处,难免令人想入非非
比如金庸小说中的陈玄风和梅超风
令狐冲和岳灵珊
都是有感情纠葛的师兄妹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现在的学长学妹
与以前的师兄师妹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
▽
首先是软萌
萝莉脸、少女心的学妹
总是能激发学长们的保护欲的
保护到最后
一不小心就陪伴了她的一生
想想也是很美好呢
不过诸位的内心戏不要太多了
现实往往是保护学妹的人太多
你根本插不上手
/追学妹插队的后果/
▽
第二是懵懂
刚进入校园的学妹对一切都不熟悉
大到就业方向、人生规划
小到选课、打水、充公交卡
都需要老(lao)学(si)长(ji)的指导
平日泯然众人的学长
突然有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其自豪感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一旦建立了提携与被提携的关系
进一步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想到这里又多了一条努力学习的理由!
▽
第三是青春活力
刚来的学妹们经过一整个假期的放松
还未受到学业的摧残
身上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元气
跟混吃等死的咸鱼学长们完全不同
确认过眼神,是心动的感觉
同时,低龄属性代表单身的可能性很大
又到了防火防盗防学长的时候
老铁们要抓住机会啊
▽
第四是以学习为目标
认真的女生最吸引人
学生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学习
于是一起上课、一起自习
就成了很好的约会理由
/且不说别的,在图书馆谈恋爱
不比出去吃饭逛街看电影省钱多了?/
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
也很适合乌托邦式的恋爱
同时,学妹们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就没空瞎琢磨你送的礼物值多少钱
她跟你前女友哪个更好
以及你有没有通宵打游戏,等等
学长们少了很多送命题
▼
▽
首先,是受影视剧、动漫等的影响
如《流星花园》的杉菜
《微微一笑很倾城》的贝微微
《美少女战士》的木野真琴
都跟自己的学长谈恋爱
/自己游戏里的男神恰巧是帅学长
哪怕是做梦也能笑出声/
《匆匆那年》《一起来看流星雨》等
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
其主旋律也都是恋爱
长此以往,人们就形成了思维定式:
没追过学妹,不足以谈人生
/实在对不住
一说到《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端木学长
文字君就会想到这段/
▽
第二,是赤裸裸的现实
学长和学妹恋爱乃至结婚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天下同学终成有情人
是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深信不疑的
/宿舍楼下摆蜡烛告白
听上去就比小区楼下热闹很多
而且小区楼下还可能因为扰民挨打/
虽然有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的魔咒
但还是有一大拨毕业生排除万难
达到幸福的彼岸
/浙江大学集体婚礼/
近几年来
浙江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集体婚礼
只要夫妻双方
有一方是毕业于浙大的就可参加
而每年都会有很多浙大毕业生
抱怨没报上集体婚礼
其盛况可见一斑
不怕学霸考得好,就怕学霸秀恩爱
见识过这些人生赢家,你就会明白
上帝并不会把每个人的门都关上
相反,他会给某些人多开几道门
▽
第三,就是禁断元素的暗示快感
虽然学长学妹没有血缘关系
却自带兄妹属性
但又不涉及伦理问题
简直是绝佳的暧昧对象
撒起狗粮也来是最香甜的
不在一起简直对不起人民群众
说了这么多
广大小学妹心中
一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不过文字君要提醒你们
只有长得好看的才叫学妹
像我等女汉子只会被称作「同学」
/章子怡和女儿「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