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春天一到,兄弟二人便又整装,带领十五艘船出航。贝勒号令着上一战中从不祥者乌费那里斩获的龙头船。这是一艘理想的战船,船头和船尾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并镀以大量黄金。这艘龙头船是从乌费那斩获的战利品中最具价值的一件,而按照惯例,战利品中最昂贵的部分总是分给贝勒,所以国王贝勒得到了这艘船。世上的船除了艾利德外都比不上这艘,而艾利德归乌费的哥哥欧顿法克斯所有。这两艘船是两兄弟从他们的父亲赫布兰德那里继承来的,艾利德是其中的上佳之品,因为无论它驶向何方都会有顺风相伴,甚至还几乎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从父亲那里继承这艘船的为什么是欧顿法克斯而非乌费?因为乌费深陷厄运之中,以致害死了自己的父母。在欧顿法克斯看来,若正义要得以伸张,就必须剥夺乌费的继承权。且在力量、身形和巫术这些方面,欧顿法克斯也都胜过乌费。
再说说索尔斯坦和贝勒兄弟二人,他们正在波罗的海广阔的海域四处航行,与维京人交战。要想找到这些维京人却并不容易,因为所有人一听到他们来了,就逃之夭夭,跑到了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此时,索尔斯坦和贝勒因征战成为了最著名的海盗。
一日,这两位结拜兄弟站在一处海角上,看见海角另一边停泊着十二艘船,每一艘都十分巨大。于是,他们便驾船快速向对方划去,并问询这些勇士的头领是谁。一位依靠着桅杆而立的男子回答道:“我叫做安甘提尔[1],是高特兰亚尔赫蒙德[2]之子。”索尔斯坦听罢道:“你是个很有前途的小伙子,今年多大了?”他回答:“十九。”贝勒问道:“我给你两个选择,把你的船和财宝交给我们,或者与我们作战,你选哪一个?”安甘提尔毫不犹豫地说道:“你们给出的条件越不公,我做出选择也就越果决。如果这就是我的命运,我宁愿选择保卫财宝,并手持宝剑为之战死。”贝勒听罢道:“那就去做准备吧,我们可不会因此放弃进攻。”
接着,双方都拿出了武器,准备战斗。索尔斯坦对贝勒说:“他们只有十二艘船,若我方用十五艘进攻,既不光彩也不英勇。”贝勒思考了一下,说:“那让三艘船在旁待命如何?”于是两人命令三艘船在旁不参与进攻,随后便投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安甘提尔的勇士们战斗力极强,贝勒和索尔斯坦都承认迄今为止这是他们遭遇到的最大威胁。双方从天亮战到天黑,可依然胜负难料。
第二天双方再次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时安甘提尔提议说:“国王贝勒,我觉得若继续战斗,只会徒增双方的伤亡,这并非明智之举。不如由我们俩通过决斗来分胜负,谁能在河岛对决中战胜对方,谁就获得胜利。”贝勒接受了安甘提尔的挑战。于是两人一同上了岸,在脚下垫了一块毯子,便开始决斗。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皆英勇无比,可到后来贝勒显出了疲态,开始负伤。索尔斯坦心中十分清楚:贝勒是无法战胜安甘提尔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勒不仅筋疲力尽甚至有随时毙命的危险。
索尔斯坦见状说道:“安甘提尔,我觉得是时候停止决斗了,我看贝勒已经筋疲力尽命不久矣。虽我并非卑鄙小人,不会从旁协助他用阴险的手段对付你。可你若是*了贝勒,我便会要求与你决斗。论个人的勇气和力量,你与我的差距就跟贝勒与你的差距一样大,我会在河岛对决中取你性命。但同时失去你们两人实在是天大的损失,所以我给你开一个条件,若你答应饶贝勒不死,那我们就共立誓言义结金兰。”
安甘提尔回应道:“在我看来,能与贝勒结拜乃是一件公平之事,而能与你结拜乃是莫大的荣幸。此事就如此了结吧,让我们立下誓言结为兄弟。”
于是三人割破各自的手掌,在草皮之下匍匐前行[3][4],并立下了庄严的誓言:若其中一人死于他人的刀剑之下,另外两人便要为他复仇。结拜仪式结束后,双方各自清点了将士,各有两船勇士丧生。他们为伤员疗好伤后,便率领着剩下的二十艘船离开了此地,并于秋天回到了故土。整个冬季,他们享受着极大的荣耀,过得十分平静。从那时起,这三位结拜兄弟便成了在作战方面最负盛名的人物。
[1] 安甘提尔(Angantyr)意为“神之香气”(sweet odour of god...
[2] 赫蒙德(Hermund)意为“军中守护者”(protector from army)。(译注)
[3] 兄弟结拜时要经历这样一个仪式:结拜之人要在与大地部分脱离的草皮底下爬行,让各自的鲜血与泥土混合在一起。
[4] 根据《吉斯利萨迦》(Gísla saga Súrssonar)中的记载,结义仪式的过程如下:先从地上划开一块草皮,但草皮的两头仍与大地连接,草皮下用数颗钉子固定住一个刀片;然后用一根装饰过的长矛撑起划开的草皮,撑起的空间足以让人爬入,并能摸到固定的刀片;接着结拜的众人爬进被撑开的草皮,并用刀片割开手掌,让血液流入草皮下方的泥土;然后结拜的人将混合了各人血液的泥土混合起来;最后结拜的人从草皮下爬出,跪地向诸神发誓,若其中一人被*,其他人必为他复仇。结拜仪式多盛行于基督教未进入北欧之时,当记录着这些习俗的萨迦流传时,仪式却早已经被废止了。(译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