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想成为有趣的灵魂?首先你要有一个脑洞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想成为有趣的灵魂?首先你要有一个脑洞

首页休闲益智我脑洞特大抖音小游戏更新时间:2024-05-09


​01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今年暑期档,有一部横空出世的古装剧,牢牢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这部剧就是被誉为“中国版24小时”的《长安十二时辰》。

无论是制作精美的服装涉及、刺激紧凑的动作剧情,还是高度还原的街道场景、中正古雅的语言对白,都给这部《长安十二时辰》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金口碑,也让它成功地迎来了口碑与收视的双高峰。


当然,在追剧追到欲罢不能之余,我们也不禁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找到这部剧的原著作者,然后打开他的脑袋看一看,里面的脑回路是不是和普通人不一样,要不然他怎么能把脑洞开得这么大呢?又怎么能把故事写得这么有趣呢?

这部《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作者,就是“文字鬼才”马伯庸,熟悉他的读者,更是亲切地称他为“马亲王”。

说起“马亲王”这个外号,背后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梗。据说,马伯庸刚开始写作时,长期混迹于某论坛,还在上面成立了一个“西肃慎代天启运后清诸上神圣千年上等开明大帝国”,简称“后清”,并称之位“一个没有太监与坑的伟大国家”。而马伯庸自己则自号“太祖盛武文圣德仁昭明高贤景匡弘直帝”,还开玩笑说,凡是接近他的人,都会遭到厄运缠身,除非高呼“祥瑞御免”,方能逃过此劫。后来,随着马伯庸的走红,“马亲王”这个梗也就成了他身上的一个有趣标签。


2005年,马伯庸的出道之作《风起陇西》让他迅速走红,积累起一大批铁杆粉丝。自这本书之后,马伯庸就渐入创作佳境,其作品更是频频拿奖。其中,《风雨〈洛神赋〉》获得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宛城惊变》《破案:孔雀东南飞》等荣获2012年度朱自清散文奖。至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四海鲸骑》等长篇小说,更是成为名噪一时的现象级小说。

当被问及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马伯庸回答说:“写作是个自由发挥的过程,只能说是作家写出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以最舒服的姿势讲出来。而创作的源头一定是作家自己。

现在,这位“祥瑞亲王”带着他全新的脑洞来了,在这本有着古怪书名的书中,马伯庸为我们讲述了四个能彻底颠覆你想象的故事大串烧,其中,《西游摇滚记》将告诉你,当西游遇上摇滚,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旅程;而《古都探幽》将带你穿越到未来,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盗墓历险记;至于《诺亚的烦恼》,则是一部将神话与科幻完美结合到一起的全新故事;还有《贞德别传》,用金庸的武侠文风,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一幅欧洲中世纪的武侠江湖全景图。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马伯庸在《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这本书里,就是要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我知道你读书少,但我可没骗你哟。”


02 马亲王和他的脑洞大法


有一次接受采访时,马伯庸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是纯粹给自己用的工作室。前一阵我把它整个装修了一遍,然后摆上书架,装上电视,摆上游戏机。当时是冬天,装完那天我就把门关严实,把窗帘拉上,整个屋子就我一个人。

然后我坐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打游戏机。玩的时候我就忽然特别幸福,因为当时儿子打扰不着我,我也不需要考虑上班的什么事情。我已经快40了,玩游戏家长也不会说我了。整个人的幸福感几乎到了满值。

当时我仔细一想,就算让我去游艇和一群泳装美女在海边玩,或者去法国庄园品红酒过那些有钱人的生活,也不会让我觉得比当时坐在无人打扰的小房间里玩游戏那么爽。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没出息了?又一想,没出息就没出息吧,诚实面对自己比较好。”


看到这段马亲王的自述后,我不由想起动漫《火影忍者》里面那个一样闲散任性,但又一样让人觉得非常可靠的奈良鹿丸。

随便当一个忍者,随便赚点钱,找一个不美不丑的女人结婚,生个孩子,普普通通的过完这一生……”动画片里,鹿丸躺在草坪上,头枕在手臂上,看着云卷云舒,平静的说着这些话——鹿丸此刻那个无欲无求的表情,大概就和马亲王接受采访时的表情如出一辙吧。


马亲王最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王小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按照这个标准,马伯庸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有足够大的脑洞,和足够有趣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马伯庸的脑洞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普通人的脑回路能不能也变得像他那么有趣呢?

其实这并不难,按照马伯庸的说法,只要勤加训练,就算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写作的普通人,也完全可以拥有“脑洞全开”这项有趣的超能力。

首先,你要随时让自己处于“中二”的状态,也就是让“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进入这样的状态之后,你就要去注意观察生活。比如,坐地铁的时候,你可以仔细观察周围的人,通过你所看到的细节,设想这些人各自的身份、背景、职业等,甚至可以为他们编造一段故事,以此来训练自己的思维。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给自己设定很多有趣的命题,让自己不停地去看、去想、去写。就拿马伯庸来说吧,他在路上散步时,就喜欢盯着路边的告示、招牌看,看看不同的招牌是不是能组合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好玩的烧脑小游戏,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扩大脑洞,一举两得。


那部《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在一次烧脑游戏中诞生的。

2016年初,马伯庸在论坛上闲逛时,偶然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在哪里?”

马伯庸后来回忆说,他一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马上就蹦出唐代的长安城,那实在是一个梦幻之地,“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实在是一个创作者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舞台。

当时马伯庸刚刚完成《古董局中局》的书稿,手里也没有其他活。于是他就坐在电脑前,开了一下午脑洞,想出了许多关键词:盛唐、一天之内、长安城、杨玉环、唐玄宗、李泌……

然后,马伯庸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出了一个上千字的回答。正是这些关键词,构成了《长安十二时辰》的雏形。而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核心人物,也是在这里初次登场的。

03 如何把脑洞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马伯庸自己说,他的阅读速度极快,而且无书不读,从不偏食、挑食,“从动漫游戏、流行文化到美剧日剧,再到古典小说、严肃文学甚至学术著作均有涉猎。”也正是因为这种杂食性的阅读体验,才让他形成如今这种强烈而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


马伯庸最擅长的写作题材,就是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史实的基础上,深挖史书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蛛丝马迹,然后通过自己那巨大的脑洞,将那些看似无趣的古代历史,讲成新鲜好玩的现代故事,最终就变成了一个个像《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这样有趣的故事。

三国故事是马伯庸最喜欢的题材之一,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更是引导马伯庸走上写作之路的启蒙老师之一。

罗贯中当初在写《三国演义》时,就是在原有的《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还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夹带私货,融入了自己的很多观点和见解,比如“尊刘抑曹”的思想。这一点对马伯庸日后进行创作的路数有很大的启发。

多年以前,当马伯庸在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时,他就发现,金庸先生非常注重刻画和描摹各种不起眼的细节——例如,金庸曾经用“五经”来比喻“五岳”,而把华山比喻成“春秋”——这个生僻的知识点,引起马伯庸的思考:这处看似闲笔的地方,对于整部小说来说,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过了很多年,当马伯庸自己也开始写东西的时候,他突然想通了:“加了这么一段话,不仅让人感觉到一种气氛,文化内涵的厚度也增加了。这就体现出细节对小说情节的重要性。

后来,马伯庸在阅读福塞斯的作品时,也发现很多对细节的极力渲染和描摹之处。他在谈论《战争猛犬》这部小说时说道:“其实这部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几乎没有情节可言。但读起来特别过瘾,就是因为它里面全都是非常真实、非常精致的细节。


而且在福塞斯的小说里,那种极为独特的镜头式语言,也给马伯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多激烈多精彩的桥段,没有华丽炫目的景物描写,没有深刻的心理剖析,就像写一个新闻报道。他的镜头式语言,在一个人视野的延长线上,另外一个人在做另外一件事情,非常有电影的切镜头的感觉。

就这样,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马伯庸从罗贯中、金庸、福赛斯等文坛巨匠身上汲取了足够丰富的养料。当量变引起质变的那一刻,只听天空轰隆一声巨响,然后,一个全新的、自带特大脑洞的马伯庸就此诞生了。

后来,在他的处女作,也就是出版于2006年的《风起陇西》的后记中,马伯庸这样写道:“如果把我称作《风起陇西》的亲生父母的话,那么它的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祖母则是弗·福塞斯,外祖父是罗贯中与陈寿,外祖母是丹·布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