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良育(总序130):第三版“躲猫猫”游戏

慢养良育(总序130):第三版“躲猫猫”游戏

首页休闲益智无人生存躲猫猫更新时间:2024-04-22
出生第552天(一)(总序130):第三版“躲猫猫”游戏

由于她早上起来的比较晚,所以到了睡午觉的时间她一点困意都没有。今天她特别爱玩躲猫猫游戏,她管这个游戏叫“猫猫”。无论在屋里那个地方,当她想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她会径直跑到南卧室的窗帘旁,抓住窗帘的一边,自己转一圈,用窗帘把自己裹起来。见她如此喜欢这个游戏,我索性就陪她玩个够。我走到窗户旁边故意说:“哎?宝宝怎么不见了呢?刚才还在这儿呢。”她听到我说的话后更不愿意出来了,竟然在里面躲了将近两分钟。看她一直没有要出来的意思,我就冲着窗帘说:“宝宝,听见爸爸喊你你就答应一声哈”。然后就听见她在窗帘里面“嗯”了一声。怕她一个人在窗帘里面时间长了害怕,我悄悄从窗帘最底下抓住她的脚说“抓到宝宝喽抓到宝宝喽!”发现自己被抓住了,她一边嘎嘎的笑一边把她的小脑袋扎进我的怀里,然后用她的牙齿使劲撕咬我的衣服。没过十分钟,她又玩起了躲猫猫游戏。这下午她至少玩了六七次,感觉过瘾了才肯罢休。

躲猫猫游戏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了。这个版本才跟我们小时候在户外玩的真正的躲猫猫有点像。第一个版本是钻到桌子底下让我们看不到她;第二版本是让我把她抱到大衣柜里。这两个版本跟今天这第三个版本的最大区别就是:今天这个躲猫猫游戏中她允许父母不在视野范围内。但前两个版本不行。

她今天开始玩第三个版本的“躲猫猫”游戏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与父母基础的信任感必须发展良好。也就是说她必须坚定的相信父母不会抛弃她。因为对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来说,在视野范围内完全没有自己的亲人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在“躲猫猫”的前两个版本中,无论是在饭桌底下还是在衣柜里面,她都要求家人必须在可视范围内。现在不用了,因为她内心中对父母的基本信任感发展好了。但这个时候也不要挑战她的信任感,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时不时的跟她说话,让她通过听觉知道自己的父母就在身边没有离开。

今天跟她玩这个游戏,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我从窗帘底下抓住她的脚时,她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并且用她的牙齿使劲撕咬我的衣服。我想大家最想问的问题一定是她为什么要撕咬我的衣服。其实,在这个动作里,我的衣服代表的是我,她其实是想把我吃到她的肚子里面去。在这一版本的“躲猫猫”游戏中,她第一次在视线范围内完全无人的状态下玩,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她躲在窗帘里的时候,与其说是在玩游戏,不如说她是在强迫自己忍受跟父母分离的焦虑。当我抓住她的脚时,包裹在窗帘里面的她肯定松了一口气,因为她知道爸爸来了。所以她会一下子扑到我怀里。那么用牙齿使劲撕咬我的衣服是怎么回事呢?刚才说衣服代表的是我,她想把我吃到肚子里面,她在用这样的方式表示跟我的融合,她在用融合感调节和缓解刚才分离焦虑。她不断的玩躲猫猫游戏,就是在不断的体验跟父母的分离——融合,再分离——再融合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她学会了如何处理跟父母的分离焦虑。也只有把“躲猫猫”游戏玩好的孩子,才能真正实现跟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2015.1.27)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